李健說的那麼多段子是得益於自己的高學歷嗎?

傳播正義的溫度


其實李健的娛樂性體現在價值觀上

曾經有一個類似的問題,為什麼朴樹和王菲作為和觀眾互動性比較弱的人,為什麼能夠帶來良好的綜藝效果。

作為一個話少的王菲、朴樹,和一個詩人氣質的李健,被當做段子手,帶動流量的香餑餑。比起我們普遍認為的娛樂性,他們多的更多的可能是背後價值觀的吸引力。



真正的歌手是在尋找自己。但是大多數是在取悅受眾,曾經花兒樂隊唱出一首《嘻唰唰》,據大張偉說那是他聽了幾個G的流行音樂琢磨出來的大眾喜歡的音樂。有人曾吐槽這首歌一點都沒有音樂感,但他開玩笑說,這有數錢的聲音啊。

當然不能否定這種一時流行的曲風,畢竟要去聽幾個G琢磨,也是一件很耗費精力的事,更何況現在這樣做的人並不在少數。



所以也可能正是因為這大多數,而造就這些少數。比走不走紅同樣讓人感到可怕的是走紅後的迷失。

曾經羅大佑對於自己的音樂紅了這麼多年,做過一些解釋,他說“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願意挑戰自己,把自己挖得很深,就談人的價值,你的愛是什麼,你的恨是什麼,你討厭的人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怎麼樣可以讓你活著的短短几十年裡面彰顯你對別人的貢獻……我覺得假如這個價值討論的夠多,跟下一代,30年,甚至50年後的世界都有討論的空間。”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在上世紀八十年出了很多一直流傳至今的歌手,就如羅大佑、崔健、李宗盛等音樂教父,而今卻更像鐵打的音樂流水線,換了一波又一波。其實也不能全怪受眾的口味變化快,歌手變化也同樣很快,我們總是經常看到娛樂圈太多的黑料,出軌的出軌,xd的xd,出來承認錯誤的,賣慘的,賣弄緋聞的......這些喧囂引起的注意力,不僅把受眾的眼球帶進去了,同樣帶進去的還有歌手或演員本身。跟著潮流一走而過,同樣也悄無聲息的消亡在這場洪流中。

在巨大的商業化下,對於沉浸在價值的思考中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像王菲這樣常常一個採訪能夠堵得記者啞口無言,又不和樂迷互動的人真的很少。過自己的生活,任這個社會的流言反覆翻轉變換而不解釋的人,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像李健這樣,在2015年《我是歌手》中一舉爆紅的人,本來無數的廣告和商業排著隊等著,他卻他一直清醒地和圈子、人群維持著適當的距離感,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李健說他的幽默來源於他的高學歷。那麼高學歷是什麼呢?有人可能會很排斥這樣的劃分,但就這個詞來說,高學歷重要的是它背後塑造出的價值觀和看待事物的維度。這或許不能單用學歷來評價,但與學習密切相關。

王菲在選擇去香港做藝人的時候,她是放棄了廈門大學生物系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老狼在和清華的高曉松一起做音樂的時候,其因為父母工作原因,大學來回跳轉,最終已超該校三四百分的分數被錄取,至今這記錄都未能被打破。



有時候我們不能否定有些人真的是音樂天才,對音樂具有獨有的靈性,但單擰出那些具有影響,流傳至今的歌曲來看,其大多都是普通人。羅大佑害怕音樂養不活自己,於是在選擇音樂還是學醫這條路上徘徊,現在被當做音樂創作人和製片人的高曉松,大學學的是雷達專業,李健也是理工男。

他們是那一代的熱血青年,而為什麼羅大佑唱的《閃亮的日子》、《是否》、《之乎者也》在現在依舊撩撥著當代青年的心呢?可能又回到了價值觀的問題。



我們一直覺得這個社會變化得很快,但貌似這個社會又並未出走多遠,該支撐它的社會架構一直在那裡,毛病也不多不少。一代的痛苦和迷茫在另一代青年身上同樣被喚醒。

李健說他和這個世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其實從當年水木年華很多他卻選擇離開時,就能瞧見這個有自我思想的李健。不願跳進茫茫洪流的人,就不會輕易迷失自己。或者說堅持自己想要的,才沒有迷失在茫茫洪流中。

其實這個社會的段子層出不窮,但有些段子,或犀利、或與眾不同、清新脫俗,才讓受眾煥然一新,像發現了新大陸。而這種不一樣或許和他們本身的不一樣息息相關,就像李健,就像王菲。


樂感日記


這個應該是和李健在《中國好聲音》中的表現有關。正是因為他在這個節目中的點評從而使得他段子手的聲名傳播了開來。當然,李健的這個段子手可能是真的幽默。畢竟,作為一個清華畢業的才子,情商還是有的。

這一次李健做為《中國好聲音》的導師,的確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不過,對於主持節目李健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這個綜藝節目中,李健也是發揮了其段子手的特點。各種成語、段子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這個應該是他最真實的人生狀態。畢竟,在學識方面李健還是有一些值得驕傲的根本的。導師挑歌環節,庾澄慶說先讓李健選,李健說:“我正跟觀眾互動呢,你打擾了我。”搶學員時,周杰倫說必須要給他們幫助,李健說我和你正相反,我是想讓他們來看能不能幫助我。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語言可能就是李健學識的體現。畢竟,作為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學子,李健也是不能給清華丟人不是?於是各種段子不斷地湧出。



Vincent0311


此言差矣,相反一般你在電視上看到的高學歷的人物出現,尤其是理工科的一些教授啊,老師啊,普遍會有怎樣的印象?首先是我的話肯定是他們都是業界的牛人,然後就是分為兩種人,一種就是不怎麼愛說話甚至不喜歡交際,例如當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女士,人家接受個媒體採訪都會感到拘束,一心想的是搞研究,這種人才非常難得!還有一種就是那種喜歡做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甚至是會全面發展!高學歷的人才不止是李健,像在清華學雷達的高曉松後來做了音樂人,主持人,綜藝大咖,每次看他講曉說能把人笑死,還有北大學法律的撒貝寧,你說他不幽默嗎?也許看看網上關於他的各種段子就不這樣想了,還有近期在好聲音特別火的宿涵,儘管他可能不是屬於冷幽默的一類,但作為清華高學歷的一員,他並不僅僅只關注自己的生物學專業,還會用其他時間充分發展自己的愛好。



再回頭說李健,就像他在節目裡說的,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個幽默的人,只是覺得好像周圍人都把他當成了段子手,他說只是喜歡開玩笑,好像沒有理由不去來一些玩笑,這樣的生活才會變的有趣。我認為李健的幽默和他的讀書學習經歷是遠遠分不開的,他的所謂段子裡面,有很多和自己讀過的書相關!能夠講所學的東西用到真是的生活中去,很難得,裡像你說的高學歷肯定是好事,但我敢說每當大家提起李健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他是什麼學歷,更多的是他的作品,學歷僅僅是人生中的一道閃光點,並不是全部。

所以我要表達的是高學歷固然是好,好的學校培養的人才更多的是教會人怎麼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對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能夠認識到讀書不僅僅是學生時代要做的事,那已經成為生命中的一種樂趣,讓我們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趨炎附勢,李健一直在用行動這樣做,所以這也是我一直喜歡李健的原因吧! 當然喜歡李健的話可以點點關注,一直追最好最真實的健哥!


晨陽之聲


李健在社會上行走多年,從之前的水木年華到單飛後的沉寂,最後大器晚成,可以說歷經滄桑,冷暖自知;也正是有了多年的沉澱,才會迎來如今的人氣。所以說,他的談吐應該是建立在學歷、閱歷、經歷的融會貫通,才有了後來的所謂段子手稱呼!其實李健之前也沒想到自己在娛樂圈是這麼個定位,現階段他的很多語錄聽著不鹹不淡的,就那麼回事。所以所謂段子手的稱呼很多時候都是歌迷單方面的愛屋及烏,覺得嗓子好、學歷高,然後就可以如何如何;再加上某些電視臺策劃團隊的炒作和傳播,才會形成這麼一個尷尬的江湖段子手稱呼,和清華大才子的背書相去甚遠!先說這麼多吧,希望可以幫到你!


金童歸來


首先,段子來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觀察!

其次,高學歷是李健個人學識的證明,不是原因,根本原因還是其本人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再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就決定了段子的風格和層次,你看人家就不屑於一開口就來個油膩膩的葷段子~


循循善遊


我覺得不完全是。李健能說那麼多段子也許和他的高學歷分不開,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反應力和情商。我覺得他的反應力主要是得益於他平常對生活中各種事情的關注,也就是我們說的見多識廣,我覺得只有自己肚子裡有貨,才能快速的反應過來。而高情商這個東西,就是看個人了,也不是高學歷的人就都是高情商。

我認識一個985高校畢業的研究生,每次跟他聊天都覺得特別憋得慌,有時候有些私事明明人家不想聊的太多,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一個只想吃不想胖的姑


很多人喜歡李健的幽默風趣,他總是說話自帶富有深意的段子,他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文藝,有趣,飽讀詩書,最重要的是一直沒有被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所左右。我覺得一個人的談吐,取決於他的人生態度和性格,和學歷沒多大關係。


往後餘生的狗子


我覺得是十年磨一劍的生活經歷幫了他,離開水木年華後,李健過上一段遠離娛樂圈的歸隱生活,每天都沉浸在書本和音樂創做之中。


仰望天空1983


我覺得是習慣,生活中不缺這樣的人,博學多才沒有什麼不好


1587599076


只是其一,還有破萬卷書,行萬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