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折戟银隆新能源汽车后,转而投入芯片,这次她会成功吗?

天下会会天下


第一,董明珠是个人投资银隆新能源汽车的,折戟或成功理论上与格力电器无关!尽管现在有人爆料格力与银隆还有“见不得光”的关联,若事实是真的话,这是她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操作,承担责任的是董明珠本人。

第二,格力电器投资芯片则是企业集体行为,董明珠是作为格力董事长存在的,当然她的作用很重要。

这次格力通过投资参股闻泰科技间接参股安世集团而介入芯片行业,我反而觉得是正确的选择!

以这件事来看:一是可能格力已经觉察到了独自做芯片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肯定已是困难重重;二是董明珠可能不会再是下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了。因为董小姐的固有风格以及强势的彪悍性格是不可能作为参股股东去做芯片的,变相认输不是她愿意做的。董明珠通过她主导下的格力做笔芯、手机,介入新能源汽车等证实她不是一位优秀的决策者。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应去抹杀她作为一名极其优秀的销售及管理者,对格力电器的功劳。但随着社会及科技的迅速变化,其原有的知识及性格是有所不足,思维有点跟不上趟了,这也是事实。

格力电器投资参股闻泰科技包括间接参股安世集团的合作方式应是多赢的局面。作为全球重要的家电厂商的格力电器,需要大量的优质元器件,双方合作将有利于闻泰科技的业务从消费电子扩展到空调等白电领域,并扩大安世集团的产品在家电领域的市场份额,从而给作为上市公司的闻泰科技及安世集团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而对格力电器来说,除了标的资产良好的投资价值外,有利于格力加大与闻泰科技、安世集团在通讯终端、物联网、智能硬件、芯片等业务上的合作。格力可借助闻泰科技的5G研发能力战略性布局5G产业链,紧抓5G平台下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巨大业务机会,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在智能家居、智能装备、通信设备等领域内的“多元化”稳健协调发展,提升公司的整体业务能力。所以,格力投资闻泰科技、间接参股安世集团是正确的选择!

一家之言,请朋友们指正。喜欢的话,请加关注。谢谢!


虎哥视窗


董明珠近年来还真是喜欢多元化发展,但具体情况不一样,投资芯片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投资新能源汽车是董明珠的个人大手笔,并非格力电器,珠海银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秀,是半成品并非成型巨头,董明珠逐步晋身二股东并管理层渗透形成了如今把控珠海银隆并以创始人魏银仓对战的一幕,在近年的经营策略上的分歧导致了珠海银隆内部乱成一锅粥,过度高速的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次是格力电器投资30亿帮助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核心资产是原来恩智浦(国际前列的半导体巨头)的标准器件部门,间接入股闻泰科技,也实现了参股优质芯片企业,要知道安世集团早已经是国际前列的优秀芯片企业,借助参股的关系,以后在技术和业务合作的层次有利于格力电器自身芯片业务的发展,此前格力电器已经斥资10亿元成立了自己的芯片企业——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再加上国家重点扶持芯片行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董明珠带领格力投资芯片,其实未来成功造出芯片的可能性较高,只是可能难以做到行业巨头的格局,毕竟术业有专攻。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董明珠折戟新能源汽车,现在又转战芯片产业,成功的可能性依然非常渺茫。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芯片产业,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是这两个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产业还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并不成熟。对于这两个行业而言,最需要的是创意和创新。



而董明珠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最擅长的则是管理。白色家电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命运。董明珠正是因为在这方面具有专长,才把格力从南方的一个小厂改变成为国内最著名的家电产业集团之一。但是董明珠擅长的这一切,对于高科技产业并不是用高科技产业,是一个创意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流程化、模式化甚至军事化的管理对于高科技产业不仅无利反而有害。


此外,更重要的是董明珠欠缺创意。前几年,董明珠不也领导格力集团进军智能手机产业,当时董明珠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以格力的制造能力,造出的手机结实耐用,一定会有很好的销路,但是事实上,格力手机因为缺乏创意,被市场彻底否定。

不仅如此,董明珠还欠缺对高科技行业的判断力。2013年央视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礼上,雷军在颁奖环节中请马云做见证人,说五年内小米营业额会超过格力,希望董明珠赔给自己一元钱。 董小姐不甘示弱,称如果格力被超越愿意赔10亿元。现在距离这一赌局揭晓,只剩最后一个季度,小米和格力的营收差距应该已经非常接近,8年的小米赶上27年的格力,已经完全超出了董小姐的想象。而最近五年来,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互联网企业还不是小米,董小姐进入高新兴领域无论是对上爆发式增长的美团、摩拜还是巨无霸式的阿里、华为都很难有胜算。


中国必然会突破芯片制造行业的瓶颈,成为全球芯片制造的大国和强国,但是带领中国实现这一突破,必定不是董小姐


冲击时评


“董小姐,你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宋冬野

董小姐的故事一直在资本市场流传,江湖虽远,董小姐从未远离。无论是和雷布斯的对赌,还是格力手机。董小姐的形象已在烙印在手机屏幕上,虽未大红大紫,却也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

近两年,董大姐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屡见报端,关于格力集团转型的报道常有耳闻。最近与珠海银隆前董事的纠缠也成了市场关注的热闻,最后如何收场尚未得知。现在董大姐又要进军芯片市场,不由为她捏了一把汗,毕竟前面的运作怎么也算不上成功。那么这次董大姐进军芯片市场能否有好的表现呢?

目前国际上著名的芯片公司有苹果、高通、三星、华为、联发科等,每一家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投入资金不计其数,芯片也是更跌了一代又一代,对人才的高要求也是出名的苛刻,汇聚的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

总的来说,壁垒有如天堑。对资金、人才、技术积累的要求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全世界的无数芯片公司倒在资金、人才、技术积累三道坎上,能活下来已属不易,要取得行业领先实在是难上加难。董大姐此次投入30亿参与芯片、5G领域,就资金量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相对动辄百亿的研发费用非常尴尬。实话说要取得大的成就很困难,但若只是沾个概念,做点皮毛功夫还是可以的。愿董大姐能有不错的收获。

从大局观上看,董大姐每次都在追逐风口,但每次都落后那么一两年,被风甩在后面,好一个追风者!这里不是讽刺董大姐,而是与最顶尖一群人相比总是慢了一步,毕竟不年轻了。

风乍起,吹皱一片蓝海。——浮沉市


浮沉市


简单地说 无法判断。因为芯片所指的范围非常大 相信董阿姨自己都没搞清楚她所指的500亿投向的目标在哪里 泛泛地说要投芯片 本身 就像个笑话。如果是高端的芯片 通用芯片 那肯定完蛋。因为不仅仅钱不够 董阿姨连基本概念都没有。如果是和空调相关的控制芯片 智能芯片 很简单 500亿也不一定需要 而且还不一定轮得到格力来做 有点小题大作。因此 董阿姨的这番豪情壮志 和之前做手机 做新能源汽车 如出一辙 有点莫名其妙 看不懂……


forest008_杨思远


又要国家投资。还是给学历高年龄轻的一点机会吧!比她有创意的人多的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