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發射北斗等衛星主要還是依靠長征2號和長征3號老火箭而不用長征7號?

展會資訊大全


發射衛星用什麼火箭,不是看先不先進,而是要在運力夠用的基礎上先看可不可靠,最後再看便不便宜。用了幾十年,發射過幾十次的老款火箭往往可靠性經過充分的驗證,是發射北斗的首選。

那麼造成長征七號不能發射北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箭體材料原因,

整箭雖然儘量優化,但是其最根本的材料偏重,希望日後可以像日本的H2B一樣,用更輕的複合材料或者碳纖維材料對火箭進行升級,此問題老生常談了,不詳細展開了。

2,發動機問題,

發動機偏重、偏長,120噸的地面推力,重達1.9噸(不包括搖擺裝置),推重比63,低於RD180的73(包括搖擺裝置,RD180是泵後搖擺,發動機自帶)。獵鷹九的發動機雖然只是燃氣發生器循環,比衝比高壓補燃循環的發動機低,但是結構相對簡單,質量更低。

不要以為發動機只是全箭的一個小系統,重一點不要緊,事實上發動機佔了整個箭體空重的三分之一(長征七號的助推器空重大概6噸左右,發動機就佔了1.9噸)。

發動機長度達到3米,RD180發動機高達390噸的推力也只有3.5米,發動機過長導致箭體的尾艙過長,增加了結構質量。而且還有一點是,毛子和美帝的發動機尾艙一般只是罩住發動機的燃燒室部分,噴管大部分露在外面,長征火箭幾乎罩住了整臺發動機,只露出小部分噴管,發動機本來就長,這樣的設計就讓整個尾艙非常重,不知道後續能否優化。


平民軍事說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就2個字“逐步”,想必出題老師要考查我的,也是這個知識點。眾所周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一院)在長征二號F換型運載火箭基礎上牽頭研製的新型液體燃料運載火箭。師出同門,發射中國人自己的北斗等衛星都不為過。

長征七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儘管主要任務是貨運,但是不要忘記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這八個關鍵字。北斗等衛星是導航定位衛星,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關係不大,發射北斗不用長征7號再正常不過了,無論它的長征7推力有多大,多麼 地無汙染,多麼地穩定性。這就像團長分配2個助理員,A負責報數據,A+負責寫文字總結,A不可能非得去寫文字總結,沒這個做人道理的。

但是,長征七號的主要技術指標,作為軍迷必須詳細瞭解。它採用“兩級半”構型,箭體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直徑2.25米的助推器,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低於14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5.5噸。

圖注:“北斗”號海洋調查船,祝福祖國以“北斗”名字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多,好名字就得經常使用嘛。

當然,我們研究完技術指標,也不能忽略了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發展歷程。比如,2016年6月25日,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成功發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這也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首次發射任務。預計到2021年火箭各項技術趨於成熟穩定時,將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二號、三號、四號系列,承擔中國80%左右的發射任務。這不,逐步2個字出來了,出題老師的目的也達到了,我也要去做下一道題了,力爭多拿分,考上985。

軍林天下


長征7號其實就是長征二號F換型升級版火箭,目前發射北斗等衛星主要依靠長征2號和長征3號是因為這2款火箭更穩定。不用長征7號的原因是火箭各項技術還不成熟。

不首先使用長征7號的原因主要有3點:

  1. 成本。新型液體燃料成更高
  2. 安全。目前長征2號、3號能夠更成功、更穩定地運載衛星
  3. 風險。長征7號目前只擔任過1次發射任務,首次發射更多地處於實驗階段,還需要改進技術和完善產品

長征7號屬性一覽

全名:長征七號運載火箭

英文名:Long March 7

縮寫:CZ-7

燃料:新型液體燃料

前身:長征二號F

規格:中型運載火箭

用途:發射貨運飛船

尺寸: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

助推器:4個直徑2.25米

運載能力:近地軌道大於等於14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5.5噸

長征7號於2016年6月25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首次發射任務,預計到2021年火箭各項技術趨於成熟穩定時,就會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二號、三號、四號系列火箭了,到時候將擔負起我國80%左右的發射任務。


車聯帝


圖為長征3號乙型運載火箭發射北斗衛星

昨天,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3號乙型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也是北斗三代第18、19號衛星,這也是中國在2018年內的第10次發射任務。

圖為長征7號運載火箭

從以往的衛星發射任務我們可以看出,發射北斗系列衛星基本用的都是長征2號和長征3號系列,中國有性能更先進的火箭為什麼總用“老前輩”級的火箭呢?比如:長征5號、長征7號等。

專箭專用

圖為長征7號運載火箭發射前狀態

長征7號火箭是有兩級的3.35和4個2.25的輔助推進器組成,從外形來看更帥更霸氣,從技術層面來看它就是長征2號火箭的升級版。

圖為長征7號發射神舟飛船動圖

據稱,由長征2號升級而來的長征7號火箭是專門為中國載人航天任務而量身定製的

,也就是說,長征7號性能上雖然大大優於長征2號和長征3號火箭,但長征7號火箭屬於專箭專用。

中國載人航天

圖為天宮二號與一號對接示意圖

目前,中國載人飛船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神舟系列和天宮系列技術均已凍結,如果沒有特殊的航天需要是不會輕易增射的,這完全符合中國載人航天的現實需要和基本國情。

圖為“實踐10號”示意圖

圖為“實踐10號”返回艙

有人會說,如果微重力環境的太空實驗等也比較重要,也是需要長征7號火箭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中國“實踐”系列的返回式衛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實踐10號”作為世界返回衛星典範,具有極高的性價比,根本不需要用長征7號來完成類似的太空試驗。

衛星V火箭

圖為美國2018年1月發射間諜衛星任務的火箭

圖為美國2018年1月發射間諜衛星任務失敗後的衛星墜毀圖

目前,LEO(大型間諜衛星)衛星基本已被新興技術所替代,很多大國現役所使用的衛星都是屬於SSO(極軌衛星)、GEO(同步軌道衛星)、GSO(斜同步軌道衛星),最多也就是LTO(地月轉移軌道衛星)。

圖為大型間諜衛星近照

這些個衛星基本都需要氫氧上級火箭來執行發射任務,長征3號系列火箭和長征5號系列火箭均有氫氧上級。然而長征7號二級屬於液氧沒有並非氫氧,在真空狀態下無法完成SSO、LTO送入軌道的能力。

圖為可回收式的長征8號火箭想象圖

所以,長征7號就只針對載人航天(後續的升級版長征8號就完全具備此能力),使用率看起來較低,但是很重要!


墨墨觀察


我國當前在用的各型號運載火箭都非常穩定可靠,長征二F更是明星火箭。各型號火箭有各自的設計任務,一般在固定的發射場發射,如CZ-2F、CZ-3乙在西昌衛星中心發射,CZ-7、CZ-5在文昌發射基地發射。火箭的運載能力也有區別,我國的火箭已經成系列,運能最大的是CZ-5(胖5),主要用於發射空間站,CZ-7的運能要大於CZ-2F不少。衛星發射時會選在運載匹配的火箭發射,否則就浪費了火箭的運載,那可是白花花銀子呀。如果要發射的衛星不夠火箭的運載時,一般會搭載小衛星,一箭多星發射。

火箭這類對成功率要求非常高,一個型號成功定型服役,會在很長時間內使用,不會輕易淘汰,除非存在安全問題。

CZ-7和CZ-2F運載能力差別較大,不是替代關係。


張揚之翼


我們國家火箭系列主要是用於各種各樣不同用途的載荷而設計的。

舉個例子就是我們汽車用途不一樣,有一般的轎車,還有越野車,還有卡車,還有載重幾十頓的重卡。這個與用戶需要的載荷而選擇什麼車。

長征系列2號,3號火箭主要就是用於發送近地軌道好同步衛星。而北斗衛星的重量恰恰用該系列火箭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但是為了發展載人航天空間站,屬於超重量級的載荷,必須重新設計發射重量大的超級捆綁火箭,長征7號就是為空間站而研究的。

同時為了減少阻力,發射基地也必須選在離赤道近的地方發射。所以長征7號發射陣地選在海南文昌的原因。


馬源華


這個原因就多了

技術,動力,經濟,環境等等


新一看天下


兩方面:一、安全穩定角度考慮,老火箭有多次成功發射經驗,更穩定。二、經濟角度考慮,成本低,很多配件還都是以老火箭發射器來匹配的,長遠考慮,把庫存儘量消耗完。


中國北斗衛星定位


長征七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用它發北斗有點浪費,2、3火箭技術成熟,發北斗足夠。


井157719724


首先技術成熟穩定,二庫存備件需要減存,北斗導航衛星還有19次發射,2020年全球導航完成佈置,沒有必要用新的長7來發射,何況西昌長3發射的是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