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想要迁都的想法为何遭到众多文人武士的一致反对?

邓毅君


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从洛阳回到开封的赵匡胤,正处于一生中最煎熬的时刻。

因为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级战略构想,就是暂时迁都洛阳,后再迁都长安,然后依靠关中的地理优势,练一支百战强兵,效仿周汉,夺回燕云十六州,恢复天下霸业。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念想刚抛出来就被群臣们一巴掌拍死在沙滩上,最后不了了之。

那么,为什么宋祖的迁都计划除了太麻烦被一帮臣子们坚决给否决了呢?

1、因为搬家实在太麻烦了。

何况当时的开封已经做了大宋朝十六年的首都,早就是朝廷的根本所在。

文武百官们都已经在开封买了房子,娶了老婆,都是有固定资产的人,这时候迁都,自己家里可是要大把大把往外掏钱的,大家自然不干了。

而且开封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地处黄河、汴水汇聚之地,交通方便,江南的粮食通过运河可以直达京城,省时省力,这比已经衰败的洛阳、长安划算的多。

所以在群臣眼里,宋祖提出迁都就是瞎折腾,劳民伤财。

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若遽遷都,臣實未見其便。

这是群臣对宋祖想要迁都的最直接的反应。

2、赵匡义私心作祟、利益捆绑,是宋祖迁都计划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是人就会有私心,而且还是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人,私心就更加重了。

经历了五代十国“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战乱时代,晋王赵光义还停留在兄终弟及、金柜之盟的思维里,所以在他担任开封府尹的数年间,苦心经营,早就网罗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作为自己的亲信。

如果迁都洛阳,再迁长安,那他还要重新打造班底,太耗费心神了;而且一旦赵匡胤不遵守金柜之盟的誓约,他也无法保证自己还能揭起风浪。

所以在宋祖咨询他意见的时候,才会轻飘飘的一句“在德不在险”,轻松的把一群文官给拉拢住了,却把赵匡胤的构想彻底给压了下去。

3、群臣没有战略眼光,看不到百年后的事,是宋祖迁都计划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宋祖赵匡胤是宋王朝最厉害的人物,真正能谋国百年运的人,可惜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因为得国不正,所以在面对文官时有些畏手畏脚,比较软弱。

当他提出迁都计划后,面对一帮纸上谈兵,只顾眼前利益的文官们,他根本无法强硬起来。

之前的杯酒释兵权已经得罪了武将,不能因为迁都再得罪文臣,否则他赵匡胤恐怕真的要成为孤家寡人了。

所以在和群臣几次谈判后,他发现自己眼皮底下的那帮人,虽然饱读诗书,但真正的战略眼光不是一般的差,一气之下才会留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的定论,并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十月驾崩了,年仅五十岁。

果不其然,宋以后出现了冗员、冗兵、冗费,加上对辽、西夏的岁贡,让宋朝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致20万大军联金灭辽,还能被辽国残兵打得丢盔弃甲,最后不得已花钱从金人手里买回燕云十六州充门面。

正因为看出了宋朝的虚弱,公元1127年爆发了靖康之耻,金军南下,掠走了宋宗室上下,包括群臣、宫女在内的3000余人以及巨大的社会财富。

而这距赵匡胤驾崩才过去了151年,可悲、可叹!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迁都是国之大事,不可草率。历代迁都的都会遭遇诸多大臣的反对,面临极大的阻力。如秦国时弃雍城迁咸阳,孝文帝弃平城迁都洛阳,隋炀帝营造东都洛阳,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平等等都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唯有帝王坚持到底,有“一意孤行”的决心方才成功。

宋太祖迁都的想法自然遭遇激烈的反对,最终是他妥协了,放弃了迁都的念头。

我们可以对那些反对迁都的心理作如下分析:

一、认为迁都牵扯太多,有动摇国家根本的危害而反对迁都。

客观的来说,迁都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的确有这些危害。比如要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官署及人口安置等,大耗财力物力是少不了的,所以一些大臣激烈反对,这一批大臣的反对没有包含个人利益成分,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的,值得尊敬。

二、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故而反对。

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向来是迁都的最大的阻力,尤其是在现都城占有极大利益的人自然火力全开全力反对,因为迁新都触动了他们手中的蛋糕。北宋反对迁都的人,大多如此当然他们不会用触犯自己利益的理由来反对迁都的,他们的理由除了第一种人外,就是下面的第三种人。

三、认为新都洛阳不如开封。

应该说这第三种人的反对有一定的价值,洛阳早已破败不堪,而开封结果后梁后周的营建,各类设施都比较完善。而且开封经济繁荣,水运发达等等都是反对迁都洛阳的极好理由。

但是赵匡胤之所以要迁都,是看到了开封在军事上的致命缺陷,那就是无险可守,远如不洛阳地势有险可据。

最有是晋王赵光义说了一句不咸不淡的毒鸡汤“在德不在险”结束了迁都纷争。赵光义的这句话是在是一句有负营养的屁话,在强调修身的儒家看来这话没有问题,但是国家大事岂可用个人修身养德的标准来衡量。

最终赵匡胤没有迁都,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他个人缺乏果断坚毅,没有“乾纲独断”。

这也难怪,有“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北宋太在乎文官的意见了,或者说太需要这些文人士大夫来维持统治了。


微史春秋


宋朝没有定都长安原因是多方面的。长安在经历“安史之乱"之乱后又被黄巢起义军所毁,黄巢军毁帝陵、烧宫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做。昔日世界第一大都城成了人间地狱。人口剩下十之三四。要想重新做为都城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这对刚取得政权的赵匡胤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观察北宋地图就可知道,北宋疆域最大时西北界才到达兰州,而兰州距长安不远,西夏国又虎视眈眈地望着长安,定都长安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需要统治者有开疆拓土的勇气。而北宋政权北面的幽云十六州又被契丹所占,汴梁又是“四战之地",北面几乎无险可守。自赵光义北伐失败后,北宋就龟缩自保,缺乏进取之心。



赵匡胤本是北周大将,自“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后,由于害怕其它将领如法炮制,听从了宰相赵普的建议,"杯酒释兵权"夺取了石守信等将领的兵权。用文官指挥军队,军队中贪腐成风,这样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

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本是汉族的固有领土,但自石敬塘称"儿皇帝"割让给北方的契丹后,中原大地的天然屏障荡然无存,北方草原部族可长驱直入直达黄河。以致北宋政权头顶一直悬着一把利剑,待到金人南下时,繁华的东京汴梁化为"南柯一梦"。


据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有记载:”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说:“迁都洛阳也非长远之计,最好是迁至长安。我之所以想西迁,并无他意,只是要据山河之胜,守卫国都,这样便可以裁撤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赵光义说:“国家之守,在德不在险。”赵匡胤叹了一口气,悠悠道:“只怕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赵匡胤离奇死亡,迁都一事不了了之。

北宋是中原士大夫和军人建立的政权,这些人留恋故土,而不愿到被破坏的长安城去生活。这是群臣婉拒迁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里面赵光义是其代表。



行云流水1437995


定都开封由来。

经过数十年的征战,宋太祖赵匡胤终于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大宋朝实现晚唐以来混战割据后中原王朝的又一次大一统,此时宋朝定都河南开封。之所以将开封作为宋都城,是因为建国时,赵匡胤在汴京(现在河南开封)登基,是不得不以此地作为宋朝开国之都。


迁都计划提出。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带众臣出开封游洛阳,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赵匡胤突然提出了迁都洛阳,遭到了群臣强烈反对。惹了一肚子气的赵匡胤是满心不悦,犯了倔脾气,干脆就在洛阳住下了,这一住就是两个月,怎么劝都拒绝返回开封,期间还提出一迁洛阳,再迁长安。最后,还是他弟弟赵光义出面劝解,心有不甘的赵匡胤总算起驾回京了,但迁都计划也就搁浅了。



赵匡胤计划迁都原因。

开封作为国都,由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并非理想之地。作为军事家的赵匡胤自然有清醒的认识,他心里不止一次涌动过迁都的构想。而洛阳是他的出生地,地理优势明显好于开封,而且文化气息浓厚,经济发达,迁都洛阳,显然是一种明智之举。但是,无奈决心不大,这一计划也就流产了。


群臣为何反对迁都?

赵匡胤的迁都计划一提出,就招致诸多勋贵朝臣的极力反对。之所以反对,大臣们罗列了一堆理由:首先是洛阳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相比较开封硬件太差,不足以支撑中央政府和大量驻军在此办公;其次是,开封漕运发达,运粮运兵都很便捷,无论从保障京城粮食物资供应还是出行等各方面,洛阳都不如开封;第三,他的弟弟赵光义说了一句安邦"在德不在险",什么意思呢,决定国家兴衰的因素不是靠天险等地理因素,而是靠政治因素,这句话的份量很重,最终让赵匡胤做出了妥协。当然还有一种猜测未得到证实,就是赵光义作为开封府尹,经营多年,培植了大量自己的势力,也是不想迁都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各种政治因素,其实还有一些原因,就是跟这些朝中大臣的自身利益不无关系。众所周知,宋取代后周算是和平过渡而来,并没有像其他朝代更迭那样,历经战争破坏,各阶层重新洗牌。宋代周后,这些上层人士多为后周王朝的故旧,在前朝他们早已在这里广置田产、庄园等大量不动产。因此,当赵匡胤提出迁都,自然远离了他们的地盘,这些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家安危大局,而是个人利益得失。如果真的迁都洛阳,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已在开封获得的既得利益,因此,各种理由的反对之声能够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史说新传


迁都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故而最后不了了之!

首先触动了弟弟赵光义的权力基础。赵光义是权力最大的王爷,又是开封府尹,常年经营首都地区,各种关系利益盘根错节。他在群臣中影响力很大,很多朝臣也深受他的利益影响,后期赵光义能够顺利接班成为宋太宗,也与此有关。

其次,触动了广大京官(有文臣也有武将)的根本利益,他们的房产置业、各种社会关系,几乎都在首都,一旦迁都,这些利益都要打折,关系都要重建,对此,他们会强烈反对的。

再次,迁都影响了朝廷的短期利益,如财政收入、军事部署,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大宋王朝短期的问题,牵涉面极大,不仅仅是开封、洛阳、长安地区受影响,全国大范围都受影响。

(当然,从长远看,迁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很可惜,宋太祖在极大的阻力下,没有下定决心去迁都;从百年后的北宋灭亡,主要是首都很快沦陷导致北宋速亡的情况看,当时宋太祖要求迁都的想法是有远见卓识的!)


杨老师谈古论今


洛阳并不是什么好选择,赵匡胤遭到反对也是正常的。

汴梁在后梁、后汉、后周、宋初都是都城。不夸张的说,支撑北宋的力量一半都在汴梁。这种情况下,你要迁都,无异于自毁根基。

哪怕你从实用主义角度考虑,你去洛阳就能减少京城禁军数量了?要那么多禁军,还不是想要强干弱枝,和首都位置有多大关系呢?

我们假设真的迁都了,那么萧燕燕入侵那次,宋真宗还会去澶渊前线吗?宋真宗不去的话,以当时中原已经弱化的军队,能挡住契丹人的那次入侵吗?可能没熬到契丹一样衰弱就提前灭了,五代十国就要改叫“六代十国”了。澶渊之盟不光是帮北宋度过眼前危机,还带来了和平,一段时间后,契丹人也进入王朝节奏,衰弱了。不怕自己弱,就怕别人不和自己一起变弱嘛。

赵匡胤迁都可能还是出于改变继承人的想法。但其实他自己的支持者也在汴梁啊,也会反对迁都。


白完公会


迁都遭到反对不是赵匡胤一家遇到的问题。反对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反对迁都的人的利益必将随着迁都而损失。因为一旦迁都,全部的利益将重新洗牌。比如说:某人在首都购置了大量的房产、土地、庄园,同时在首都积攒了大量的人脉关系网,一旦首都发生变化,房产、土地、庄园将贬值,人脉关系网的变化导致他的社会关系产生巨变,从而影响以后一系列的问题。

以上是一个陕西人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