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總梳理:2019年國考前最後一篇申論真題練習的批改稿

申論總梳理:2019年國考前最後一篇申論真題練習的批改稿



申論總梳理:2019年國考前最後一篇申論真題練習的批改稿

首先,一起來看看作文材料和申論題目:

資料6

月亮灣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給人們以很大的啟示。那裡地上道路平整,天空沒有一張“蜘蛛網”,城是公共空間發展的潛力倍增。這讓人想到《老子》裡的話:“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以人們居住的屋子為喻,他說一間屋子,開鑿門窗,修建四壁,只有形成虛空部分,它才具有一間屋子的良好功能。據此,老子提出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觀點,強調“有”與“無”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瑞麗花園小區的李奶奶,離開廣袤的田野,住進了單元樓,總覺得“喘不過氣來”。看來,李奶奶雖不是哲學家,但在感覺上與老子“有”“無”之用的理念暗合。

三、作答要求

(一)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政策的發展過程,請你概述這一發展過程。(10分)

要求:(1)準確、全面、有條理;(2)不超過200字。

(二)給定資料2中,L村村支書面對村民土地調整的要求,發出感慨:“這樣一來,我們的壓力很大,看來村裡的土地調整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請根據給定資料2,分析他為什麼感到壓力很大。(10分)

要求:(1)全面、準確、有條理;(2)不超過200字。

(三)給定資料4提到,“城是建設與管理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為滿足經濟或某種美觀訴求,顯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視而危險的。”請根據給定資料3和給定資料4,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0分)

要求:(1)觀點明確,分析全面,有邏輯性;(2)不超過300字。

(四)S是將舉辦“城是樣板工程展示會”,請你根據給定資料5,就其中地下管廊建設情況撰寫一份講解稿。(20分)

要求:(1)緊扣資料,內容全面;(2)邏輯清晰,語言準確;(3)不超過400字。

(五)給定資料6中提到了老子關於“有”和“無”的觀點。請你圍繞給定資料反映的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聯繫實際,以“試談‘有’與‘無’” 為題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1000字左右。

2018年國家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卷參考答案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

其次,看看網絡上的參考答案+(批閱評論):

(一)【參考答案】

1980年前後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包乾到戶,土地集體所有,農民有經營權、使用權,不準出租、買賣,建房、燒磚瓦等。

1984年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十五年以上。

1990年提出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不變。確定小調整、大穩定的前提是穩定,發包期內不得調整承包地。

2003年明確承包土地以戶為單位,減人不減地。

2017年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這道題是典型的歸納概括題。概括體現在哪裡呢?參考答案只有分類條目,沒有總概括句,感覺像“大事記”!你這個答案總體上要回答什麼問題,“戴帽子”以後閱卷人才能一目瞭然。)

(二)【參考答案】

第一,人口增減變化大,二輪土地承包政策中“增人增地但減人不減地”的辦法難以為繼。

第二,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存在爭議。

第三,種地費時費力,土地零散、收益低,流轉困難;部分農戶不想要、不想種地,甚至完全脫離農業,導致土地撂荒。

第四,國家土地調整政策限制嚴格,重視“穩定”的前提。

第五,當地政府持支持態度,但與現有國家政策相沖突。

(這道題就是綜合分析題,綜合部分要介紹一下背景、原因、方向、意義、目的等,綜合句也沒有啊!缺少“導語句”,給人散亂感。)

(三)【參考答案】

該句表明城市建設與管理的目的僅為滿足經濟或美觀訴求,而忽視了人文意義和文化價值。

僅滿足經濟或美觀訴求,易導致:(1)生活單調,缺少溝通,心情壓抑;(2)活動健身空地有限、容量小;文體活動室利用不方便;(3)破壞傳統文化氣息;(4)各色人為不同目的爭奪空間;(5)貧富差異過大導致居住空間分異。如若兼顧人文意義和文化價值,則能彰顯城市價值,帶來幸福感、歸屬感和安全感,平衡社會關係,交流傳播信息,催生藝術創作。

我們應當平衡歷史文化保護、商業發展和居民人居環境三者關係;借城市公共場所“化人”;藉助城市設計,恢復城市公共領域的功能,消解市民對立情緒。

(這個參考答案不錯!實質上這道題還是我們通常講的“對策題”,只是改變了一下形式而已,通過分析,找到問題之所在,便於尋找解決辦法!當然這道題從題乾的要求來看注重“找原因”。只是,找到原因之後,考生要考慮:這麼表述的話能有合適的“對策”嗎?也就是要有“對策意識”。)

(四)【參考答案】

關於S市地下管廊建設情況的講解稿

各位觀展的領導、同志們:

地下綜合管廊是將自來水管道、供電、通信電纜等管線整體遷入地下的城市公共配套設施,能改善城市環境。我市月亮灣地下綜合管廊自建成以來平穩運行多年,內部管線有序排列且預留管線空間,並容納夏季集中供冷管道。

我市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設立工作領導小組。市長擔任組長,並涵蓋轄區內單位主要負責人;形成常態化溝通和快速推進機制;編制規劃、統籌管理。二是解決資金問題。組建開發公司,借力社會資本,負責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事務;爭取國家試點和省財政支持,通過補貼確保股東的基礎收益。三是科學設計施工。前期調研分析,組織專家反覆論證;建設監控、感知系統,預留升級接入口,實施統一綜合管理。四是調動入廊積極性。合理制定收費項目和標準,讓管線需求者自主選擇使用方式;打造利益共同體,讓各單位參與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

(講解稿的關鍵在於講出經驗、特色、亮點,旨在讓人借鑑、學習、推介。說明情況——只是一個方面,一種方式而已,最關鍵的還要在“說明”的基礎上“宣傳”“推介”!不明確“推介”這個“主旨”,小作文就會寫散架!通常,小作文寫不好問題就出在主旨不明確!小作文也是作文,作文就一定要“主旨明確”!!!)

第三,看看“公務員考生面試第一號微信公眾號”的老師對學生答卷的批閱、評析:

第一題:“請你概述這一發展過程”,你的概述在哪裡呢?沒有!至少扣1/3的分值。因為沒有概述,不戴帽子,讓人看了不知所云。好像要原卷人看完之後在概括一下你到底在講什麼似地。後天就上考場了,記住概括題一定要“戴帽子”——有一個總攬句。

第二題:綜合分析題,你要綜合的是什麼?分析的是什麼?綜合的是材料表述的內容;分析的是把雜亂的內容提煉出來,條分縷析地表述。你在開頭加上這麼一句:“就農村土地承包問題,村支書感到壓力巨大的原因有四點:”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背景交代、也是對你的答案的概括。就是這麼一句,至少多得一分!!!少了這一句,還要扣掉一分。結果是2分之差!兩分之差,人上人下!!!

第三題:在前面的網絡答案評析中已經有了批閱意見,請參考!總的來看你能抓住關鍵句、關鍵詞理解。也有較強的“對策意識”。這是優點。缺點是“綜合句”——綜合分析題中的“導入句”沒有用起來!記住明明白白地寫:

“出現的主要問題有N個!我的建議是X點!”這是落實對策題常用的“提分表述”。要注意的是這道題實際上不要你出“對策”,只要你找“問題”。審題要精準,嚴格按照要求作答。

第四題:講解稿確實要求講做法,但是一般是給外來的學習者、參觀者講,這就要求要有一定的“經驗性”“宣傳性”“可行性”。說的直接點:這篇講解稿實際上是要你做“經驗推介”。經驗推介就要把做法提煉成經驗,分重要、次要、再次的順序來表達。你的稿子中有兩處敗筆:一是人家並不關心你的“領導重視”,而是關心領導怎麼重視——比如“多部門領導協調,領導小組組長集權”。二是這樣的場合並不需要徵求意見、聽取意見,而應該說明:我的講解還不能高度地、全面地概括我市的經驗,XX報紙、XX領導參考介紹了我市的做法,請大家查閱!你想想,就是這麼一個“角度轉變”、幾句虛無縹緲的“吹噓”,是不是能給怎個講解稿“增色”,能為市領導“添彩”,當然也一定能給你的考試“加分”!

第五題:大作文的關鍵在於結合老子的話理解材料來“立意”。立意的關鍵有兩點:一、是不是能理解老子的話;二、結合材料了沒有!一般考生在“準確”理解老子的話上會有偏差,理解材料不會有問題。這樣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偏差。比如老子所謂的“有”“無”分別是什麼意思?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什麼是“有”、什麼是“無”?

老子講的道理在於“有無相生”“虛實相生”,房子有“牆”,牆上開的“門”、“窗”相對於“牆”來說是“無”、是“虛”,正是“有”與“無”的結合才有了房子之“用”!老子的原文是:“埏植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如果古代漢語水平差一些,那就要研究材料的後面部分,甚至結合所有材料來理解城市建設的“有”“無”;“得”“失”。理解了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就能抓住“主題”。

從你的作文來看:理解上還是有一定的偏差,好在還不算遠離主題!這篇文章的主題應該在於城市建設要用“實與虛”、“有形與無形”、“充實與留白”的理念,來處理物質與精神、經濟與人文、現實與未來(涉及怎樣對待歷史)、實力與留白這麼幾對矛盾統一體的關係。作為考生,能理解“理念”並抓住一、兩對矛盾展開論述就算不錯了!關鍵在於“理念”理解要到位,總論點要切題、清晰明瞭。

申論總梳理:2019年國考前最後一篇申論真題練習的批改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