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的六國都屬於周朝,為什麼周朝不是大一統王朝而秦朝是?

北郭先生yz


秦朝是

封建王朝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這裡注意是封建制,而夏商周是奴隸制國家。

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區別

我們常常工作累了說自己是奴隸,其實,真正的奴隸比你慘多了。

奴隸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自由,這個人基本的權力,所以,也可以說,奴隸不是人。

奴隸是奴隸主會說話的工具,可以被奴隸主任意宰殺-像牲畜一樣。

而封建制是進步的,農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相比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地主對農民的剝削算是輕的。

夏商周是奴隸制國家,春秋後期,奴隸制逐漸為封建制所取代。

一般認為,中國春秋時期的魯國實行“初稅畝”標誌著我國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的瓦解。公元前475年的戰國開始就已進入封建社會。

戰國時期的周朝已經不是一統的王朝

西周固然是一統的王朝,

到了東周就不一樣了。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開始奮起,逐漸自立,名為諸侯,實則軍閥。

興起了霸主,這個時候的霸主,更像是一個王。

到了戰國,各個諸侯國家乾脆自立為王,和周王平起平坐了。

這個時候的戰國七雄,在加上宋、魯、為、衛等小國,以及周國,注意,這個時候的周王朝實際也就是一個弱小的王國而已。

自然,此時的周不是一統王朝了。

秦始皇統一全國

秦國經過百年的積累,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北築長城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這個時候的中國,疆域遠遠大過前面的任何一個朝代,實力也強國前面的任何一個王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不在實施分封制,而實施郡縣制。

按照馬克思的定義,封建社會是以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

此時的中國,就是新興的地主階級統治下的王朝,之後的大澤鄉起義,已經不是奴隸起義,而是農民起義了。


桃花一簇開無竹


《公羊傳》記載:“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這是中國歷史最先關於“大一統”概念的由來。周天子名義上為“天下共主”,秦皇帝實際上是九州至尊。

在後世的歸類中,周朝卻不在“大一統”的王朝列表裡,其實和周,秦兩代的政策和輿論的劃分有關。


周朝和秦朝政策的不同

周朝採取的是分封制,全國除了西周國都陝西一帶和東周國都河南一帶之外,其他地區都是由各姓貴族建立的國家。

“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天下有一千多個國家,名義上尊崇中心的周朝,但實際上卻是各國紛爭不斷,“徐國率九夷反周”就是最早的諸侯國反抗周天子事件。到了東周期更有“五霸爭雄,七國並起”的局面,連周天子也無力制止。

而秦朝採取的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器械同量,同書文字”,國家再也不是割據稱雄的局面,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國家。“乃今皇家,一家天下,兵不復起”,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國家。


社會輿論對大一統的劃分

周朝時諸子百家是很崇尚“大一統”思想的,“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等等思想輿論。民間專業人士是希望周天子能真正擁有絕對權威的,可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啊,周天子也是無能為力,但這種“大一統”的思想還是流傳了下去。

直到秦始皇中央集權之後才至高無上的權力,尤其是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孔子的這種思想更是被提到了國家制度的高度,自然社會輿論就會把周,秦兩代來個劃分。

周天子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但這種方式是建立在各國諸侯的道德之上,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而秦始皇是實際上的“九州至尊”,以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來保證皇位和國家的穩定,所以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是由秦朝開始,而不是從周朝開始。



那隻胖狐狸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至於秦朝之前的周朝,稱之為封建王朝。

封建王朝不是聯邦制,也不是大一統,是一種獨特的社會制度。



周朝建立時,周朝最高統治者稱‘’天子‘’,天子將土地分給王室子弟、功臣貴胄、帝王后代,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統治封地的君王被稱為‘’諸侯王‘’。

諸侯國與周朝的關係是從屬關係,諸侯國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交納賦稅,守衛疆土,協同作戰,入朝朝拜。而在諸侯國內部,則是完全獨立於周朝的國家,諸候王在自已的封國內,再將土地封給卿大夫,卿大夫再將土地封給士,一層一層封下去,形成等級森嚴的階層。



周天子不插手諸侯國的事物,由於周朝實行一層一層的分封制,封邦而建國,所以稱為封建社會。

而秦朝完全不同於周朝,秦朝摒棄了分封制,採用郡縣制,郡和縣的長官是郡守和縣令(縣長),將天下分為36郡,郡下面設縣,郡與縣的官員直接由秦朝中央政府任命,並接受中央政府統一管理。



秦朝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天下所有的大事都取決於皇帝,統一文字,統一車軌,統一度量衡,形成高度統一集權的王朝,故稱為大一統王朝。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周朝雖然與秦朝相比有很大區別,但同樣是大一統王朝。

周朝是中國古代歷史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制王朝。

周朝實行分封制,封土地、建諸侯,把大批王室成員、有功之臣以及商朝的移民分封到了國內各處,重點區域是沿著黃河,向下遊地區發展。這符合周朝開發中原東部、黃河下游地區的戰略佈局,也是周朝為中國歷史發展做出的最大貢獻之一。

於是,周朝都城附近由王室自行管理,外圍地區由分封的諸侯國管理。這使得原本是蠻夷地區的中原各地都得到了普遍的開發,並輻射到長江以南、東北、西南等地。

《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唐代徐彥疏注:“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

大一統一詞最早出現是在東周春秋時期《公羊傳》。大是尊重的意思,一統是天下諸侯都歸周天子管理,這就是最初的大一統,是一種相對比較原始的大一統國家模式,而且也未能覆蓋整個中原。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一統、多民族融合中華民族兩個概念,是古人為中華民族留下的最偉大的遺產。

秦朝開始實行的郡縣制,並非是大一統王朝的唯一模式。

秦朝不分封諸侯,而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由皇帝委任官吏管理,統治區域也擴大到整個中原。至此封建制國家的標誌——割據諸侯消失,中國古代歷史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一國家開始。

但從大一統的概念來看,周王或者秦皇都是國家最高權力掌握者,地方事務通過諸侯或者郡縣官吏來進行管理,統籌安排全國人力、物力資源,共同對抗外敵入侵,這就是大一統最主要的作用。

這種共主身份是實質上的,而非西方教皇之類的象徵性地位。

秦朝之後,漢朝時分封制又死灰重燃、唐末藩鎮割據、清末地方勢力忽視中央權威獨立,只是大一統王朝的集權程度不同。郡縣制最為徹底,分封制集權程度最差,但都是大一統王朝。

只有南北朝、宋遼金等大分裂年代不算大一統,但任何一個政權都把統一中原、建立大一統王朝當做最高政治目標。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周王朝滅商紂而立,分西周東周,有八百多年的國運,,滅商後根據功勞大小,分封了王室子弟百餘人為諸候國,有便尋皇帝后人大加封賜,是以周天子為中心的諸侯國體制,,無事分守天下,有危八方勤王,,,但周幽王荒淫無度,因立太子而的罪皇后家人,,有禍國殃民的寵幸媚喜,,為德妃子一笑僅逢火戲諸侯二次,而暴怒於天下王公大臣,諸候百官,,。後犬戎大肆進犯,,。僅無諸侯勤王而西周滅,,,。後周國大臣群雄義憤趕走了犬戎,,,自長安遷都洛陽,立周平王為天子,開始了東周王朝。。但到週中後期,諸候作大,群英並起,禮崩樂壞,,周天子成了形勢上的共主,天下諸侯英爵位分封才勉強朝拜,。形同虛設的花瓶,,,,,後周滅於強秦,,。秦始皇深知分封制代來的隱患和危害,,。廢除分封制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體系,天下分三十六郡縣制,,,政令通達,國泰民安,,,開始了封建王朝二千多年的首秀大攴,,,


94310417小云


縱觀整個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內部相對太平和安寧一點的是西周,但對外也是東征西討,平叛不斷,衰敗的跡象逐漸明顯,但它具有西方封建制的主要特徵,它的歷史階段是(公元前1046至公元前771),而春秋和戰國,既不屬於封建制,更談不上大一統的封建帝制,應該歸為混亂制。所以整個周朝,都不屬於大一統的王朝。讓我們再來談一下西周,分析它的歷史形態為什麼是封建制而不是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西周主要是通過封王,封地的形式來治理天下的,西周王朝子孫,王公貴族,皇親國戚,有功之臣等都在封賞範圍,而這樣的封建制又是以宗法制為基礎的。按照《禮治》,各貴族階層的嫡長子擁有王號和封地的繼承權。而宗法制又分為大宗和小宗,並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從而保證了嫡系長子世世代代的王位繼承。他們不僅有封地,還有很大的行政權以及維護小朝庭秩序的少量軍隊。另外,各諸候國統一向周王朝納貢。王族之間如果有利益紛爭或矛盾衝突,一般會稟報周天子調解。而周王朝則 擁有自己的軍隊,負責保衛京都,平叛和對外戰爭。而三公(太師,太付,太保)和四司(司徒,司馬,司寇,司空)等主政大臣則輔佐天子,維護整個王朝的封建等級制度,保障各宗族的利益。

而秦統一六國則是歷史的巨大進步(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對中國和世界歷史都有不可估量的影響,是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其變革的力度是空前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廢除分封制,改為郡縣制,全國分三十六郡。(至今還沿用),由中央政府統一管轄,縣長為七品官,負責地方治理。

二:廢除《禮治》,頒佈《秦律》。

三。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四:皇帝總攬全局,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行政長官,經濟長官。還是實際上的最高法院院長和檢察長。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氣吞山河。千秋萬代,永享富貴。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專治帝國,是大一統的王朝。同西周時的封建王朝和東周時的春秋戰國都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但歷史總有著驚人的相似,分封制在漢朝(文景時代)又死灰復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給大一統的漢家王朝統治帶來潛在的威脅。


手機用戶弘毅


其實我感覺最重要的兩大點:

1.從孝公時的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廢除奴隸制,獎勵軍工,鼓勵生產等,堅持以法治國。

2.孝公之後的幾代君王都算是有為之君,當然是功勞是有大有小,但是唯一需要重點說明的是一直都是堅持著商鞅的變法,導致國力一直就像滾雪球一樣一直在滾。後面的 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其中尤其秦惠文王,秦昭襄王,都算是大有為之君,秦始皇更不用說了。同時戰國四大名將 秦國佔其二(白起、王翦)。當然趙國也佔兩個(李牧、廉頗),戰國時最有能力和秦國相抗衡的國家,但是趙國的變法,只經歷一代,從趙武靈王之後基本都是碌碌之君,同時變法也不徹底,國力積累遠不如秦國。

說到底,打仗就是打國力,其餘幾國,經過秦國幾代人的消耗,此消彼長,到了嬴政手上,統一自然也就水到渠成。統一六國,除嬴政個人能力強之外,之前幾代君主也功不可沒。


健康小手冊


周朝是封建制、有點像美國初期的聯邦制。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即現代意義上的聯邦的基礎。秦朝是中央集權制、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上,推行郡縣制。秦朝取消封建制通過郡縣制,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




老張頭zh


周朝的制度是分封制,就是把天下的土地分給了私人管理,我給你們了土地按情意你們每年交點錢就可以了,注重禮儀。給他們自主權,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軍隊,銀行,度量衡,文字文化。他們只需每年交貢。這樣那些被封的人實力慢慢強大超過了周王,就會脫離周王朝的控制,形成獨立的國家,造成分裂。秦朝的制度是中央集權制。把軍隊和財政以及人員一手掌握,一切都是我的私有財產。度量衡文化統一管理。周朝是按禮儀來管理國家。我給你好處你也應該給我好處。靠自覺自願,人性化管理,沒有強行的條條框框約束。秦朝是制定條條框框約束的辦法控制,這個辦法治理就是法治。法制要有法律,有法律法規就要文字度量衡錢等等都統一。全國上下統一標準,大家心中有數。這就是法律的文明。


古城140787426


周是分封制,各封國有很大的自主權,周王只是天下共主,各封國也有主人。封國對周室只有祭祀和從徵及勤王的義務。各封國有自己的文字,度量衡等甚至自己的軍隊。秦郡縣制,各地官吏由中央調派,官吏只是替中央管理地方而不是地方之主,地方官吏直接對中央負責,同時接受中央直接領導。總結一句,就是周對地方掌控較鬆散,地方有很大的自治權力。而秦封建王朝對地方掌控強,地方自治權力小,書同文,車同軌,天下征伐俱出自天子。所以秦為大一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