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慈禧太后把修建頤和園的錢都用在海軍建設上,甲午戰爭能打贏嗎?

一德格天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甲午戰爭打不贏,但甲午戰爭的黃海海戰可能會打贏。

聯合艦隊可能和北洋水師打的兩敗俱傷,這樣大家都佔據一部分制海權。

如果是這樣,日軍就不能隨意的在金州灣和遼東半島登陸,甲午戰爭陸戰的清軍壓力就會大為減輕,戰局會有很大扭轉。

頤和園工程經費約為800萬兩,其中挪用海軍衙門經費數額約700萬兩,挪用的海防專款數額約66 萬兩,一共是700多萬兩。

而北洋水師的定遠號和鎮遠號鐵甲艦,在海戰中起到巨大作用。

日軍聯合艦隊5艘主力艦包圍2艦狂轟濫炸,就是無法將它們擊沉,反而被兩艦擊傷多艘軍艦。

如果沒有定遠和鎮遠,北洋水師在黃海海戰期間就全軍覆沒了。

大家知道,日軍費盡全力無法擊沉的定遠艦,造價是多少?

不過是140萬兩白銀!

也就是說,慈禧太后挪用的700多萬兩白銀,可以修建5艘定遠號。

大家想想看,如果北洋水師不要說多五艘定遠號,就算多2艘鐵甲艦,黃海海戰又會如何?

再退一步說,黃海海戰日軍之所以獲勝,其一就是裝備了先進的速射火炮,北洋水師則基本沒有。

這種火炮使得聯合軍隊發射的炮彈總數是北洋水師的20倍,命中北洋水師的日軍炮彈則是北洋水師的7倍。

這樣挨炮,自然是必敗無疑的。

然而,換裝速射炮根本花不了幾個錢。李鴻章曾請求迅速添購快炮來更新北洋軍艦上的舊式後膛炮,至少也要讓定遠、鎮遠二艦率先加裝。當時購買12門速射炮只需白銀30餘萬兩。

就算把整個艦隊換裝速射炮,也不過花費區區200多萬兩白銀而已。一旦換了,在黃海海戰我們就不會明顯落下風,至少是旗鼓相當的。

然而呢?沒錢,換不了。

為什麼慈禧寧可修頤和園,也不願意用在海軍上呢?

很簡單,因為大清國其實就是慈禧的。慈禧所做的一切,本質就是為此自己和身邊的皇族榮華富貴。

那麼,修建頤和園對慈禧來說,是最直接的榮華富貴的體現。

說白了,慈禧認為建造海軍,遠不如建它的安樂窩重要。

沒有幾百萬兩買新軍艦,沒有幾十萬兩換速射炮,卻有錢支付馬關條約的2億3000萬兩白銀的賠款。

一句話就能點評:犯賤!


薩沙


海軍的軍費其中一部分來自海防捐,挪用海軍軍費的不是慈禧,而是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挪用的。醇親王挪用海軍軍費給慈禧造頤和園的目的就是想讓慈禧在頤和園安度萬年,從而將清朝的最高統治從慈禧手裡還給光緒皇帝。

甲午戰爭時如果慈禧真的想一心建設強大的海軍的話一開始就不會過她的六十大壽了。還有就是甲午戰爭時,時為李鴻章敵日本全國。日本天皇和皇后都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錢購買軍艦,日本的高中生甚至出去賣身,將賣身得來的錢捐給國家購買軍艦。

已經有人說了,甲午戰爭之敗是多方面的原因。政治體制和軍事體制是最重要的原因。北洋海軍是李鴻章的政治資本,而北洋海軍的經濟命脈又掌握在李鴻章的政治對手帝黨翁同龢手中。當日本國內上下一心的時候,中國內部卻勾心鬥角。當戰爭爆發時,中國的戰爭體制仍然是封建國家式的,而日本已經進入近代化的國家戰時體制了,已經有了參謀部了。


歷史不容假設,即使全部把這些錢購買了新式的武器裝備,體制和戰術的落後仍然會導致戰爭的失敗。凡事都有兩面性,這些錢雖然沒有購買成軍艦,但是修建了頤和園這座旅遊勝地,倘若沒有造頤和園,你納能去蕩起雙槳和推開波浪呢?


歷史軍魂


可以這麼說吧,慈禧太后拿海軍的銀子修園子這只是大清國上樑不正下樑歪,爛到根子上的一個縮影。如果大背景不變,就算把修園子的銀子拿出來多買兩條軍艦,多裝兩門炮,在本質上還是不能改變未來戰爭的大局。

從甲午海戰和後來的劉公島保衛戰,中日雙方懸殊的戰損比,就可以發現,並不是北洋水師多兩艘軍艦就能夠贏的。這涉及到了裝備、訓練、戰術等整個海軍建設問題,而海軍建設問題的關鍵是大清國整個體系的變革,中日之間的國運之戰等不及了!

我們不能夠把甲午戰爭與黃海海戰劃等號。甲午戰爭是包括了陸海軍多個戰場上的一場全面戰爭,對於大清國來說,從國策上就是一直寄希望於國際調停,而不是積極備戰,主動迎戰,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進行作戰的。就算是黃海海戰,也是在艦隊執行任務返回途中與日本艦隊遭遇,展開的作戰,而不是一場由我軍謀劃實施的艦隊決戰。

從裝備上看,當時遠東第一大艦隊其實早已徒有虛表,在海軍發展建設日新月異的年代,很多戰艦都已經落後於時代,雖然有定遠、鎮遠兩艘鉅艦作為中流砥柱,但是面對戰術更加靈活的聯合艦隊來說,北洋水師整體上呈現出技戰術的差距。

這些問題,都不是一點造園子的錢能夠解決的!

要打贏甲午戰爭,大清國必須在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從上到下必須有戰爭迫在眉睫的緊迫感,要像日本國內當時的民族集體行動一樣,上到朝廷,下到民眾,必須大力支持海軍和陸軍新軍的建設。這些是思想意識上的,必須首先統一思想。

二是必須從北洋水師建立之初,就開始持續加大對海軍的投入,加強戰術應用的學習,即使一時半會造不出自己的軍艦,也必須要有部門專門收集國外軍事情報,及時指導海軍建設,購買新戰艦,對一些老艦進行改裝。

三是外交上必須加強與半島屬國的聯繫,在洞察到日本狼子野心後,必須從一開始就派兵進半島,完善預設戰場的建設,主動應對日本可能的侵略!


虹攝庫爾斯克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很有奇特之處,剛好我本人也是對甲午戰爭這一段歷史非常的感興趣,尤其是北洋水師與舊日本聯合艦隊之間的海戰頗感興趣,下面我就來闡述一下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慈禧是不可能把修建頤和園的錢都用在建設發展清朝海軍之上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錢都是從海軍那裡挪用的公款,包括海軍以及海防建設所需要的錢。其次,慈禧之前就想花巨資修復遭到英法聯軍破壞的圓明園以供她來享樂,但耗費資金實在是太大,最終才放棄了這個念頭。更何況修建頤和園也是為了慶祝她自己的六十大壽,當然要大力挪用公款來讓自己享受了,畢竟一個“垂簾聽政”的女人怎會想到國家的海防海軍建設呢?

再者,倘若這六七百萬兩的白銀通通用來建設海軍,購買戰艦加強海防建設裝備新式炮彈,給北洋水師的軍艦配備高質量的燃煤,那甲午戰爭又有何種原因會慘敗,會簽訂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條約呢?

網上有一種說法是當初舊日本聯合艦隊的“吉野艦”原是李鴻章向英國訂購的,其實不然。但倘若用來給慈禧修建頤和園的海軍公款全部用於購買新式戰艦,清朝又有什麼原因打不贏甲午戰爭?就拿北洋水師裡的致遠艦和靖遠艦來看,兩艘巡洋艦造價170萬兩白銀,也就是說一艘才85萬兩白銀,慈禧挪用的六七百萬兩白銀能買多少艘像致遠艦這樣的巡洋艦了。再看看日本的明治天皇為了買一艘吉野艦,減少皇室開資,舉國上下捐款才湊出來的錢用於海軍建設。

所以說,慈禧當時能把修頤和園的錢全部用於海軍建設,那麼北洋水師沒有理由不打贏甲午海戰,就算艦隊裡有一個貪生怕死落荒而逃的方伯謙也照樣能打贏。

但往往一場戰爭失敗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戰爭之前慈禧要是不挪用公款支持海軍建設,甲午戰爭的結局也不會是這個樣子。可這是不可能的事,想想看一個效仿乾隆做“太上皇”並且還主掌國家大權的女人,是不可能有這樣長遠的思想。

最後再說一點,甲午戰爭的起因是朝鮮“東學黨”起義,是起源於陸戰。加之朝鮮戰場上清軍“逃跑將軍”葉志超的種種作戰失敗,丟棄了大量軍械、糧食以至於在最後的威海衛保衛戰期間,陸軍沒有糧食沒有後勤保障,反而將原本用來攻擊日艦的海防炮臺拱手相讓給了日本陸軍,讓敵國軍隊用本國的炮來打本國的艦,實在是令人氣憤啊!


總結: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清軍的軍事體系、戰爭機構、後勤保障、兵力分配、戰爭通信以及朝廷各派系之間的鬥爭等。

但倘若能將原本用來建設海軍的公款用之有道,那麼甲午戰爭失敗的必定是日本這個彈丸小國!


宇澤歷史


不能,甲午戰爭清政府失敗並不是失敗在錢不夠上面,而是失敗在僵死的體制上面,就是是你投再多的錢進去,照樣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照樣會有貪汙;照樣會造出不會響的“臭彈”!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不加,但卻不是清政府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關鍵是看已經花進去的錢,每一分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不管江南製造總局、漢陽鐵廠造出多少不會想的“臭彈”,但清政府的財政資金卻是實實在在的撥付了下去。

同時,清政府的海軍建設一向較日本發達,即使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奮起直追,但是在甲午戰爭中敢公然對抗東亞第一海軍,也是冒著幾大的風險的,從絕對實力上來說,日本的海軍規模仍然不能與晚清政府的海軍相提並論。

再說到錢上,日本人發動甲午戰爭,與自己的老師打一場仗,是鼓足了幾百年的勇氣的,雖然說明代時日本浪人襲擾我國沿海地區尤甚。

但卻都在可控的範圍之內,日本人也沒有翻起什麼大風浪,這種狀態其實一直延續到甲午中日戰爭開打。

這是一場檢驗日本明治維新成色的試金石,同時1也是一場命運之戰,沒有退路,只能勝利,輸的話很可能亡國滅種,接踵而至的就是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但是清政府把好端端的一手好牌打爛了,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他真的不會玩不適應手足無措,該贏的戰爭不會贏,不能輸的戰爭場場輸,輸的沒臉沒皮。

清朝僵死的體制遠沒有解決時艱的良藥,慈禧太后挪步挪用海軍軍費,對於戰局,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唯一有影響的――如果慈禧太后御駕親征,說不定日本國就輸了!


歷史三日談


打不贏。

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

參照一下武裝到牙齒的沙特軍隊與胡塞游擊隊的戰爭,裝備對比何其懸殊,然而結果呢?

北洋水師雖然裝備方面是世界一流,然而缺乏與之匹配的海軍建設理念、制度、體系和戰略。

北洋水師本質上是換上水手服的陸軍。

空有一批留洋的新生代軍官,卻必須服從淮軍老將領的指揮。

在舊體制中,少壯軍官難有作為。

甲午戰爭拼的不是中日兩國財力和裝備,拼的是國家體制。


YnotguY


打不贏!

就算給海軍追加1億兩白銀,照樣打不贏,這根本不是錢的事,甲午戰爭早在開戰前的20年,就已經告訴世人,滿清必輸,因為滿清太軟弱無能了。

政府軟弱無能!

滿清政府算是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政權。早在明治維新之初,堂堂天朝大國東亞霸主的滿清就開始對日不斷妥協退讓。

1875年,朝鮮和日本爆發衝突,但規模並不是很大,日方只出動了6艘兵艦。此時日本剛剛開始維新變法,還不敢過度刺激清政府。在日軍咄咄緊逼之下,朝鮮以為滿清政府會像當年萬曆皇帝一樣派出大軍前來相助。而日本此時也派出使節前往中國探聽虛實,結果清政府的答覆是,朝鮮雖然是清朝的藩屬,但其內政外事從來悉聽自為。日本受此鼓舞,對朝鮮進一步採取高壓態勢,並督促滿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允許日方在朝鮮口岸擁有領事裁判權。於是,朝鮮開始變為日本的半殖民地。這也為甲午戰爭埋下了伏筆!

日本看清了滿清的軟弱後,又於1879年吞併了琉球!

其實,清朝只要拿出稍微強硬一點的態度,都會打斷日本的侵略步伐!

因為日本上下有嚴重的恐中情緒。即便是到了甲午戰爭之前,日本上下對應不應該向中國開戰還議論紛紛,甚至在遇到在日華僑的時候,還會表現出謙遜禮貌的態度。直到戰場的勝利不斷傳來,清軍的狼狽讓日本國內終於改變對華態度,而最受苦的就是在日華僑,他們就如同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這個時候日本人戰爭前的態度就很值得思考了,他們為什麼會出現恐中情緒呢?

其實,自從鴉片戰爭開始,日本精英就發現滿清在西方列強面前不堪一擊。所以,德川幕府和沿海一些大名曾經派出間諜來到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蒐集情報獲取西方信息,併購買了大量先進武器。當時,剛剛對外開放的上海由於特殊的區位優勢,一度成為對日軍火貿易的中心!所以,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就知道打敗中國的方法:建立歐式軍隊!

但,日本的恐中情緒來自於對中國古老的記憶,中日之間第一次大戰爆發於唐高宗時期,當時日本與中國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為了打敗唐朝,日軍精銳盡出,結果白村江口一戰幾乎全軍覆沒,嚇得日本政府在沿海修了100多年的堡壘!

第二次就是元朝時期東征日本,雖然元朝大軍在海上被颱風摧毀,但也把日本嚇得不輕,從此把這場大風稱為神風!

第三次就是明朝萬曆年間的援朝抗倭戰爭,日本幾十萬戰國精英在明軍的打擊下被趕下海,從此老實了300年!

以上經歷讓日本國內的恐中情緒極為嚴重,導致他們對中國人恭敬有加!明治維新之初民間不願意西化,甚至仇視西方白人,明治政府對此嚴令各階層:一定要像尊敬中國人那樣尊敬西方人!

但是,由於滿清政府的軟弱,中國上千年來的努力付之東流。日本也一次次突破底線,先是將朝鮮變成半殖民地,又將琉球整個吞併。這一切也助長了日本打敗滿清,成為東亞霸主的雄心壯志。於是,甲午戰爭自然而然就來了。也同樣是因為滿清的軟弱,讓他在甲午戰爭中必定失敗!

甲午戰爭,滿清根本就沒心思打!

甲午戰爭之初,李鴻章為代表的滿清政府更是軟弱不堪,仗都快打起來了,李鴻章還在尋求外交解決,希望取得各國的同情,迫使日本見好就收,結果耽誤了軍事方面的準備!

不僅如此,滿清的議和呼聲幾乎貫穿整個甲午戰爭。而日本則利用滿清的妥協退讓,用和談來麻痺滿清,從而一次次獲得戰場上的主動權。

總結:甲午戰爭就像是一個懦弱的大個子和一個兇狠的小個子之間的拳擊,大個子不敢反抗,所以,他永遠不可能贏,而小個子永遠不會輸!

以上!


歷史風暴


清朝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滿人當權,他們的執政理念是堅決鎮壓漢人,滿人只會享受,對外國軍力發展從不關心,自以為是,大清帝國嘛,沒有人敢打他們,因此把國家財政收入全部用在建皇家園庭和八旗子兄身上,沒有國防意識,如果說把建園子的錢去買武器裝備,那麼曰本也沒有打滿清想法,即使來打也沒有這麼輕鬆取勝的。



Luozhaoping


要讓船伕說,八成也是打不贏的,為何?我們來一起分析下。

只知有家不知有國

在康雍乾三朝高壓統治下,滿清通過鼓勵互相檢舉,大興文字獄,已達到弱化漢人國家概念,分化漢人的目的,效果是極好的,畢竟殺了那麼多人!一件文字獄少則數百人,多則數萬人就死掉了。這其中做得最好的莫過於現在忙於演偶像劇的乾隆皇帝。如下圖:

黨同伐異的亡國之兆

清末的朝廷可謂是矛盾重重,既有滿足官僚集團和漢族官僚集團的矛盾,也有保守派和洋務派的矛盾。而以李鴻章領銜的洋務派自然成為滿足官僚和保守派共同打擊的對象。這也是為何日軍能在山東境內如入無人之境般的將北洋水師母港包圍,導致北洋水師腹背受敵最終覆滅。

假設甲午戰爭打贏了,那毫無疑問李鴻章將成為千古一相,聲勢將達到空前水平。這不是滿清願意看到的,更不是翁同龢等保守派願意看到的,因為李真正威脅到了他們的權力和地位。這些與幾億兩白銀的民脂民膏相比,危害更大。所以他們寧願百姓承擔更嚴重的剝削,國家利益受損,也不願看到李鴻章更進一步。


【所以說裝備再先進,如果人心不想贏,那也是白扯】


瓦爾登的船伕


即便慈禧真這麼作,也只會把中日戰爭往後推延幾年,由於清廷海、陸軍建設都有大問題,大清最終還是會戰敗!

先看日本的甲午作戰計劃構想是:如果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海戰中全殲北洋艦隊,則日本陸軍長驅直入在塘沽登陸,京津地區決戰,逼迫清廷簽訂城下之盟;如果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海戰中與北洋艦隊打成平手,則日本陸軍在朝鮮登陸,攻擊大清東北地區,威脅京畿;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海戰中敗於北洋艦隊,則日本陸軍退守日本各地,防止清軍登陸日本。

可以看出,日本最為忌憚就是北洋海軍,作戰計劃完全視日本艦隊對北洋艦隊的作戰成效而決定下一步行動。

當時,大清北洋海軍艦隊作為全國唯一的近代化海軍艦隊,不僅主戰艦艇“定遠”級鐵甲艦二艘、“濟遠”巡洋艦一艘、“致遠”級巡洋艦二艘、“經遠”級巡洋艦二艘從英德購入性能先進,而且從軍官到水兵都受過一流正規訓練,素質極高!北洋海軍一直起到對野心勃勃日本”猶如猛虎在山”的戰略威嚇作用。

尤其,艦隊中的“定遠”、“鎮遠”二艘鐵甲艦,噸位大、裝甲厚、主炮口徑大,當時日本海軍無此類戰艦,一直被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視為心腹大患!

但國家安全不能全部寄希望僅靠一二支精英部隊支撐著。

而且,在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後,在看到海軍建設的不錯成果,清廷停止了對北洋海軍的投入,而對手日本卻加大了對海軍的投入。

約在1888年前後,隨著防護效果大幅提升的哈維鎳鋼裝甲的出現,以往巡洋艦上的大口徑火炮無論如何難以有效擊穿鐵甲艦了。幾乎同時,新型中口徑(100—152mm)速射炮誕生了。於是,巡洋艦的設計思想不再追求“對抗敵方主力艦”,迴歸“剋制敵方巡洋艦”這一傳統目標。即不再裝備大口徑火炮,轉而裝備數量眾多的中口徑速射炮,以提高單艦火力密度。於是,日本斥資訂購的“千代田”、“秋津洲”、“吉野”、“松島”級便是這種新型火力密集巡洋艦的代表。而在甲午戰前,日本更是舉國籌資從英國訂購了二艘綜合戰力遠勝定、鎮二艦的最新式鐵甲戰列艦“富士”、“八島”。

坦率的說,日本如果再隱忍兩三年,等富、八二艦服役再輔以千、秋、吉、松新型巡洋艦再開戰,面對北洋艦隊的定、鎮鐵甲艦輔以濟、致、經巡洋艦,日本聯合艦隊將有絕對的裝備技術和火力優勢,極可能全殲北洋艦隊。

但日本高層綜合考慮比較後,迫不及待的認為聯合艦隊在總噸位、火力上已經有明顯優勢,可以提前開戰了!所以,大東溝海戰中北洋海軍依靠定、鎮二艦的不對稱優勢和廣大海軍將士們的頑強戰鬥意志,才能支撐到最後,沒有全軍覆沒!

慈禧修園子的花費到底是多少,歷來多有爭議。個人估計,應在1000—1200兩白銀左右。假如慈禧把全部用在北洋海軍身上,北洋艦隊燃眉之急是訂購類似“吉野”的新型巡洋艦和舊艦加裝新型速射炮。估計花費約600萬兩白銀左右,其中訂購四艘新型巡洋艦花費約500萬兩左右,訂購30門新式速射炮及彈藥花費約100萬兩左右。接著,為應對日本富、八二艦威脅,還要最少訂購兩艘類似的戰艦及彈藥,花費約500萬兩左右。這樣修園子的錢已經花費差不多了,以後歲月清廷也難以再投入鉅額資金了!

說到底,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確實難以長久投入鉅額資金建設一支耗資巨大的近代工業化海軍!這樣幾年後,日本舉國省吃儉用的持續投入建設海軍,日本聯合艦隊與北洋海軍在裝備上恐怕依舊有少許優勢。只要有優勢,日本人就敢鋌而走險發動戰爭!

另外,一說到甲午,大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海軍和海戰上,其實甲午最終戰敗是大清陸軍不堪重任導致的。

甲午時的大清在“同光中興”強大的表象下,實際已日暮西山。隨著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而崛起的湘軍集團、淮軍集團,此時掌握著全國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出於對湘淮集團的猜忌,清廷一直採用裁減人數的辦法減輕他們可能的威脅。這直接導致了湘淮軍一線機動兵力不足!甲午戰爭爆發時,淮軍只剩五萬多(還要分兵一半守衛沿渤海各要塞炮臺),湘軍不足三萬。而當年淮軍鼎盛時近十萬,湘軍則過二十萬。此時,清廷全國陸軍能戰之軍的規模人數,實際已無力應付大規模對外戰爭。

與“康乾盛世”時清廷擁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相比,此時清廷對地方實際各項控制力已大大削弱,中央集權制已名存實亡。國家此時如遇大戰,根本無力集中統一調配使用全國的軍力、人力、物力、財力來應付。

即便幾年後,北洋海軍在海上能與日本聯合艦隊打個平手,清廷依然一如甲午戰爭時一樣,最多隻能調一二萬陸軍入朝。面對幾萬編制體制、戰術素養、火力運用等各方面都明顯優於清軍的日本陸軍,最後幾乎肯定還是戰敗退出朝鮮。後面的戰局,也一如甲午戰爭陸戰一樣:清軍能戰之軍機動兵力不足,卻處處設防,結果處處以少敵多,處處防不住,處處戰敗,直到旅順、威海兩處海軍基地也被日本陸軍佔領。最後,只有議和投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