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有北京、东京和南京,却没有西京呢?

韵予阁短视频


这个问题大家确实都觉得好奇怪。现在咱们的城市中,有北京、南京、东京,为什么却没有西京呢?而且东京还在日本。这是怎么回事呢?

(东京市景)

我们先说一说“东京”为什么在日本。首先我们要明白,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历史上对自己都城的命名方式,也和中国古代是一脉相承的。东京之所以叫“东京”,也是因为它是原先的都城,后来迁移到东边的江户,因此把东边的都城叫“东京”,原先的都城叫“西京”。

也就是说,这只是日本都城的东西之别,和中国的都城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在中国,为什么有北京、南京,却没有东京、西京了。

一、历史上一个朝代为什么有那么多都城?

每个朝代,其实真正的都城只有一个。其它的都城都叫做陪都,或者叫做行宫。陪都或者行宫的出现是非常复杂的。

比如祖先发迹史上出现过不同的都城。金国金太祖完颜旻最先在会宁府建都,后来这里就叫做上京。然后海陵王迁到大兴府(北京),这里又叫中都,或者叫中京。后来受蒙古压迫,金主把都城迁到开封府,这里又叫汴京,或者叫南京。

比如在已有都城基础上设置一个陪都。比如北宋把开封定为都城,把洛阳定为陪都。唐朝把长安定为都城,所以把洛阳定为陪都。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比如南宋定都在临安(杭州),但是并不把临安称为都城,而是只称为“行在”。反而是汴京(开封)称为他们真正的都城。

(夕阳下的北京)

二、北京、南京这两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北京、南京这两个地名,是在明清时期才确定,并遗留下来的。

其实在之前的中国古代王朝社会,其政治中心在中原地区。因此,京城也大都在洛阳、长安之间转换。京城一般也就是东、西之分。

到了元明清的时候,政治中心已经不在中原地区,而且是调和了南北矛盾的产物,因此,都城不再是东、西之分,而成了南、北之分。

具体来说,就是明朝的时候,最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改“应天府”为南京。接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他的潜邸,也就是原来的元大都,这样就出现了南京和北京的区分了。清朝定都在北京,原先的南京与清朝没有关系(满清原先根据发迹的先后顺序,从关外到关内,依次有兴京、盛京、北京三个都城),所以,南京就改名为江宁。但后来中华民国又定都在这里,所有又改为南京,把北京改为北平。接着新中国成立,又把北平改为北京。

由此可见,北京、南京这个名字,是历史遗留到现在的结果。

(古代的西京)

三、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东京、西京?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政治中心,主要在中原地区。因此,京城也主要是东、西之分。而这个东、西都城,还有特定的指向,就是把长安(西安)称为西京,把洛阳称为东京。至少在唐朝及以前是这样的。都城的选择,一般不在长安,就在洛阳。

所以说,并不是没有东京西京,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东京和西京。张衡写的《两京赋》,就说的这里。

这种情况,在北宋的时候发生了改变。由于长安的生态环境变差,漕运也变得非常不方便,因此,这里已经不太适合建都。北宋把开封定为都城。

不过开封也有非常不利的因素,就是没有江山之险,防守困难。宋太祖于是提出迁都到洛阳。但是遭到赵光义及一众大臣反对,所以作罢。不过,也因此把洛阳叫做西京,把开封叫做东京。南宋有本《东京梦华录》的书,就是记载开封的事情。

由此可见,东京、西京并不是没有,只在在历史演变中,消失了而已。


张生全精彩历史


历史上当然有西京。不过这个问题提得有些乱,不如问“为什么中国有北京、东京和南京,却没有西京呢

”将日本东京拉进来,毫无道理。而且东京是翻译过来的地名,我们习惯称“东京”,其实是一厢情愿。

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北京、南京、西京、东京。北京、南京就不多说了,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两个地方。有趣的是,北京也曾叫“南京”,辽国统治北京时

(938年),曾将当时的幽州升级成幽都府,建号南京。蒙元征服南宋,入主中原后,北京成为真正的帝都,明朝时才改称北京。相对于北京,南京的历史更为悠久,从三国东吴开始,有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世称“六朝古都”。

中国历史上的东京,是指北宋时东京汴梁,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一点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通常认为东京汴梁是“八朝古都”,也是中华历史文化名城,近些年好像也在大搞旅游推广,以宋城、菊花闻名于世。不过,现在说到东京,大家都会想到日本,说明东京汴梁在宋以后就没落了。

世上当然也有西京,中国历史上的西京就是长安,即西京长安。从西周到两汉、三国曹魏、隋唐都称其为“西京”,如古诗词中“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驱车入东雒,策马上西京”等,写的就是西京长安。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有些四六不着,但我还是回答一番,顺祝看到问题的同学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小重山


跟你们说个恐怖的故事,西京被唐僧取走了。


吖顿性


很多人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京都有,不同时期指代不同的城市,但到了现代,就只剩下北京和南京,东京跑到日本去了。

一说到西京,就有人说西京是西安;一说到东京,就有人说东京是开封,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中国古代的都城被称为“京”,而且普遍实行“两京制”或“多京制”,除首都外,还有辅都(亦称辅京、陪都、别都),均称为“X京”,一般根据该城市在全国的方位或与首都的位置关系确定,比如首都南面的称“南京”、首都西面的称“西京”……以此类推。

以唐朝为例,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中京, 洛阳为东京,太原为北京,凤翔为西京。

以北宋为例,以首都开封为东京,又称汴梁、汴京,河南洛阳为西京,河南商丘为南京,河北大名为北京。

与宋同时期的辽为例,以首都临潢为上京,幽州(今北京)为南京,大同为西京,辽阳为东京。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京,并不特指某个城市。

到了明清时期,各种京就没那么多了,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全国只剩下一个陪都——南京;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全国也只有一个陪都——盛京,就是今天的辽宁沈阳。

新中国成立后,改北平为北京,作为全国首都,也是惟一都城,不设陪都。从此以后,除了南京这个称呼被固定沿袭下来,其他诸如东京、西京、上京都消失在历史中了。

至于日本首都东京的称呼,也是受中国影响。

日本的首都原本在京都,后来迁到江户,因为江户位于京都的东面,所以称东京,而另一座叫平户的城市位于京都的东面,因此称为西京,以后东京的称呼便沿袭下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在我国的历史是,东、西、南、北四京是都有的~~~~

京,最初指的是人工筑成的绝高土台,后来专指国都、都城,也有京城、京都、京华等表达形式。京师,指的是“天子之居”;京畿,指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其实宋代时我们用的就是四京制,也就是东、西、南、北四京皆有。当时的四京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

东京-开封府。我们现在一说到“东京”就会想到日本的首都,但其实历史上东京指的是可我国的开封。东京是北宋的国都,位于汴梁也就是开封。宋朝时东京、汴梁、开封这三个名字指的都是今天的河南开封。东京是都城之号,汴梁是地名称谓,开封是府名,也就是正式的行政称谓。更严格的说,东京指的是京城(城墙内),开封府则包括更大的地域管辖面积,包括辖县和京畿地区。 此地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称,在战国时期叫做大梁,汉朝时改叫开封,后又有过梁州,汴州,陈留,东都、东京等名称。直到北宋定都后,官称为东京,金国灭宋后改称为汴京,明朝时候又改回开封。

相信稍微熟悉一点历史或者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对于“东京汴梁”都不会陌生。而且日本的东京、京都等地名称谓都是因为我们唐宋时期的国力强大、文化灿烂、文明远播影响而导致的。京都和奈良等古都的建设就是模仿了长安和洛阳,直到今天当地保护完好的古建筑也透着浓郁的唐风宋韵。

西京-河南府。西京可是有的哦~~~宋时的西京,指的是洛阳。在唐宋之间,是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的第一个皇帝朱温篡权之后定都于汴梁,之后五代里有四代都定都于汴梁,一代定都洛阳。所以北宋时洛阳为西京河南府,汴梁为东京开封府。

南京-应天府。这个“南京”可不是今天的江苏南京哦,那时的江苏南京叫做“江宁”~~宋朝的“南京”指的是宋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宋朝之所以国号为“宋”,就是因为太祖赵匡胤登发迹于“宋州”,后来宋真宗时期又将宋州升为应天府。

北京-大名府。这个“北京”也不是今天的北京,而是今天的河北大名,没错,就是盛产香油的那个大名。被石敬瑭拱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才是今天的北京,宋朝时这里还是辽国的属地,金时称中都、元时叫大都、明朝朱棣迁都至此并改名为北京。


长腿叔叔


西京一词见梁武帝时,周兴嗣一夜写《千字文》: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涇。东京洛阳,西京秦咸阳,汉长安。二千多年历史。若从周文武沣京,镐京算起,有三千年了。西京唯一的最恰当的两京之一。春秋战国以来,以函谷关论关东,关西。秦人东出函谷一扫六合,统一华夏,帝京咸阳,浮渭据涇,背靠九嵕山。前有照,后有靠,建都之地也。照为水,靠为山。靠山矣。秦末楚汉相争,韩信被刘邦拜帅,又一次东扫六合。汉兴未央宫,仍西京渭河南北。汉长安是本,唐长安是末,匆本末倒置。唐长安袭陏建业城口色址建宫城大明宫,南有皇城,市坊。比既二百多年唐长安西京。东京武周篡唐洛阳。后梁朱温将西京拆烧干净净,木料顺渭河漂汴梁建汴京。明皇帝朱元障为守西北边关,截唐长安皇城一段,围筑城墙,内十多平方公里。命名西安卫城内此始,西京朱温时已亡,明西安守边关城墙至今六百年之短短历史。周,秦,汉,华夏之都邑,帝京是西京。切忌以唐长安,明城墙西安卫守混淆。华夏族没有任何选择,只有唯一:西京。现在所谓的下西安与咸阳合并,其后名称争议,回到唐长安更名等均为错谈。因只有一座帝京,都邑西京,浮渭据涇。


一日之计在于晨China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问题。日本的东京我们国家的东京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个绝对不能混为一谈,日本的东京是直译过来的,其原先叫做江户。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把朝廷从京都搬到了江户,后来才改名叫东京。再者,别说本来就没关系,一个小日本的东京跟我们中国大国混为一谈,想想都觉得糟心。

第二点,我国不仅有东京、北京和南京,当然还有西京!说来,这个就得追溯到历史了。

先来说说东京,中国历史上的东京,其实是指东京汴梁,汴京 又称"东京""大梁"元明是也称"汴梁",差不多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当时的汴京在历史上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

北京,就不用多说了,始于明成祖朱棣。之所以叫“北京”是相对于原来的首都南京而言的。北京之前也叫做南京,据说当时朱棣觉得南京这个地方也不吉利,把名字改成的北京。

南京,就有更多的历史可以追踪了。历史上,有很多个城市都被称之为南京。宋朝,如今的河南商丘被称之为南京,金代,河南开封被称之为南京,直到明朝,才正式落定为南京,刚提到的,之前连北京都是被称之为南京的。

最后再来说说大家关心的西京。其实西京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直存在的。西京长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早在周超,周平王原先的都城就在西安,当时称之为镐京。东汉期间,刘秀的都城,也从西京前度到洛阳,直到李渊继位,再次定都长安,也就是你们说的西京。

所以,西京一直都是存在的。


千帆远澋


现在确实没有西京的了,但是在历史上是有叫西京的,而且不指一个地方。在汉文化里,称之为京城的都是国家的首都。南京之所以还叫京,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有多京制的现象,为了分不同的都城,所以就按照方位称为某京。

“京”是中国数字单位是万进制:一万万是一亿。一万亿是一兆。一万兆是一京。一万京是一恒河沙。还有在《说文解字》云:“京,人所为绝高丘也”。意思就是堆砌起来的高高的大土丘。在古代先秦的时期,城墙都是用土垒起来的,所以叫做“京城”。

知道以上意思后,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称为“西京”的有哪些。首先就是唐朝时期的京都的“长安了”。在唐初的时候,长安是唯一的京都,所以还没有“西京”这一称呼,等演变成比较稳定的两都后,有了“东都”之称的洛阳,所以长安也有了“西京”之称。那么到了北宋,总共有四京,按照方位来说,“西京”就专指洛阳了。

竟然说到了东京,那么在日本的明治维新事情,京都就一直被称为“西京”,并且现在的京都市还有一个西京区。


旅游消费视界


北京:大家最熟悉的,历史上北京这个地方有过很多个名字,比较耳熟能详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都”;元“大都”;朱元璋灭元后改称“北平”;朱棣夺位后改北平为顺天府,建“北京城”;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城,改称“京师”;民国初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民国十七年北伐军废京兆地方,称“北平”;抗日战争期间日伪政府亦称“北京”,战败投降后复称“北平”;最后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协确立将“北平”改名“北京”的议案。

南京:比较出名的称呼有“建邺”、“扬州”、“金陵”、“建康”、“应天”,1368年明朝建立,明太祖始称应天府为“南京”,1378年改称“京师”,1421年朱棣北迁,恢复南京之名。

东京:自公元794到1868年,日本的首都一直是京都。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改名为东京。我们来看看日本地图

京都的东边,所以叫东京XD(此处答主不清楚日语环境中“东京”和“京都”的关系,存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中文环境中,“东京”意为“京都的东边”或者“东北的京都”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日本的“东京”与中国的“北京”、“南京”没有语义上的联系。

那么“西京”呢?中国范围内,最有资格被称作“西京”的应该就是“西安”了吧。历史上西安曾经作为陪都的身份被改名称过几次西京。东汉定都洛阳,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陪都“西京”;武周、曹魏时期也曾短暂称过“西京”。可以说西京这个名字从来没有作为都城出现过,纵向来看自然比不过“长安”和“西安”的名气了。


龙泉祖剑谷


我们的怀梆戏里有一部很是经典的古装戏就叫《反西京》,讲的是唐朝时因为宦官裴力士的诬陷,元帅徐彦一家被逼造反,攻打西京,为自己平反洗冤的故事。

西京,是西安的又一个称谓。大概是和开封的东京相对而言的。如今,在版图上存在的也就是我们的北京,南京,日本的东京,至于为什么没有西京这个公认都城,还真是一个没有认真考虑过问题。



不过,在我们的历史记忆里,我们的西京还是存在的,那就是建立了汉,唐两个最伟大王朝的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