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界的“绪山先生”是谁?

季我努学社


钱德洪,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时人称“绪山先生”,他是明朝儒学大家王阳明的大弟子之一,对心学的研习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在王阳明身后,他致力于四处讲学,传播阳明师说,逐渐成为引领浙中王学的领袖人物之一。

钱德洪

钱德洪出生于弘治九年(1496年),浙江余姚人,名宽,字德洪,后来为了避讳,改字为名。因为经常在灵绪山中通读《易》,所以号绪山,后来被学者尊称为绪山先生。钱德洪的祖上也是极为显赫的,他是吴越武肃王钱缪的十九世孙,年少的时候钱德洪以朱子学为主,立志进入官场,正德十四年钱德洪乡试未中,这件事让他改变了以往为考试而读书的想法,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专心研习学问上。钱德洪接触到王阳明的学说是非常偶然的,并且他对心学的态度从最初的怀疑到认可是经由了一个过程,其后钱德洪拜王阳明为师,跟随在他的身旁。

钱德洪文章

钱德洪从学于王阳明,将其所有心思放在研究心学上,对“良知”学说造诣颇深,且其学经历了“三变”,一是认为“以为善去恶”功夫为“致良知”,二是认为“良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三是认为“良知”也并非是没有善恶,“唯当即吾所知,以为善者而行之,以为恶者而去之”。1钱德洪在不断地讲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他一生致力于研习学问,学识渊博,其著作有《阳明夫子年谱》、《濠园记》、《言行逸稿》、《会语》、《论学书》等,成为了当时浙中王学的领袖之一,拥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黄宗羲就曾说道:“龙场而后,四方弟子始益进焉。郡邑之以学鸣者,亦仅仅绪山、龙溪,此外则椎轮积水耳。”2

钱德洪集

钱德洪一生中将传播阳明学说为己任,他的思想深受王阳明的影响,但是其仍有自己的见地,对“天泉四句教”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且认为治学要注重“为善去恶”之功夫。钱德洪致力于将王阳明语录整理成书,推动心学的向前发展,由其收录整理流传至今的《文录》、《阳明夫子年谱》等对我们研究王阳明思想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绪山钱君行状》

2.《明儒学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