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每个人的平均收入会是多少呢?

七月的足迹


马云说,未来,房子多如牛毛,房价如葱,或许就是未来我们买不起葱的原因,2017年,中国人均年收入5.6万,每月收入4600元。


平均并不能让人信服,农村人口收入和城市人口收入差距非常大,目前这个差距已经达到2-4倍,差距非常明显。


而在不同城市,收入差距更是明显,2017年北京非私营年平均收入13.17万,相当于一个月1.09万,月薪破万轻轻松松。

而在河南,即便是相对工资较高的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也就5.55万,月薪4600元,这么一对比,差距非常大。


从整个中国来说,普遍收入在3000-5000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如果你在北上广深,身边又都是一群958、211同事,可能你看到的圈子都是收入在10000-30000,而如果你在四五线城市,在一家工厂或者小店打工,身边一群2000-6000收入的朋友在正常不过。


所以,在我说十年后大家的平均工资可能达到多少钱,先确定,平均工资并不代表所有人,比如马云有10个亿身价,我只有10块钱,我和马云平均身价是5亿零5块,然而对我而言并没有什么用。


中国上一个十年、上上个十年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货币超发严重的十年,中国人的月收入,从80年代100块,到2018年4000,四十年上涨了四十倍;未来十年按照目前经济走势放缓,人均月收入达到8000问题不大。


小城市2000-6000收入人群,十年后收入可能达到4000-8000,一线城市人均工资收入,很有可能纷纷破万。


问题的关键是,工资涨了,物价、房价会不会涨的更快,这是决定我们工资上涨有没有意义的根本条件。


从近两年经济走势来看,房价应该会长期处于高位稳定,物价平稳增长,总体讲,收入上涨的质量会比上两个十年高。


最后,人均收入上涨,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涨那么多,能力强的,会上涨十倍,能力弱的只能涨500;在大势向好的背景下,让自己更有价值,才能让自己的收入上涨跑过平均线,加油吧,骚年!


傅成都


先说一下,每个人的平均收入,这一说法本来就有问题。难道自己和自己平均。所以题主应该是想问社会的平均收入会有多少?但是这个层面的问题又没有多大的意义。

首先,就拿我们现在的平均收入来讲,现在统计数据动不动就搞个平均,把很多人的实际情况平均掉了。根据数据统计,现在工资能达到平均值以上不超过30%,10%的人工资收入可以大大超过平均值,而还有1%的人拉高了工资平均值!工资收入都在平均值以下的人占了70%以上!

就以去年的平均工资为例,2017年中国平均工资7599元RMB,其中60%的人工资收入不超过5000元,普遍的在3000—5000之间,而有的人月收入百万、甚至千万,这样的平均工资对大家的参考意义其实并不是很大。

另外,我们现在去预测未来10年的平均工资,也只能根据前十年的情况稍加分析,予以预测。但是过去十年的经济发展和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是不一样的。如果用过去的增长率来推测未来可能会有差公允。

过去十年是我们经济高速增长期,未来十年还能继续这种盛况吗?不好说,可能衰落,更有可能更好。毕竟现在,整体的经济发展还是向好的。现在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增多,以及科技创新和发展,接下来十年的经济增长还是比较可观。总而言之,工资一定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未来不可预期。

国内外的专家有做过研究,发现中国人的收入大体来说每8到9年翻倍一次,如果中国以此经济速度发展下去,那么未来十年,中国的收入持续翻倍也是在预期内的。


小白读财经


平均收入增加不少不是核心所在,关键在于货币贬值速度几何,而如果货币贬值翻一番,人均收入增长一倍,实际上相互抵消,没有太多意义。由此可见,对于投资增值就颇显关键,但问题所在,就是除了房地产之外,没有其余渠道可以满足资产增值的需求,这也是比较可悲的地方,民间资金庞大,却缺乏有效投资渠道,而钱接连不断流向房地产,终究还是会导致过多资产滞留房地产市场,导致资产流动性、灵活性受限,而社会经济更进一步受压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十年后,不排除人均收入仍会上涨,乃至较现在翻番,但如果同期货币贬值速度差不多,那么相互抵消,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郭施亮


额~平均这个词有点太.......

现在很多人的工资都被平均了,不超过30%的人工资才能达到平均值以上,10%的人工资收入可以大大超过平均值,而还有1%的人拉高了工资平均值!

70%的人工资收入都在平均值以下!以2017年中国平均工资7599元RMB为例,60%的人工资收入不超过5000元,普遍的在3000—5000之间,而有的人月收入百万、甚至千万,这样的平均工资完全没有意义。

要平均就要算普通工薪阶层的平均值,才能体现中国基本国情。
如果单算普通工薪阶层的话,十年后的平均工资有希望过万!努力吧!争取早日月薪过万!


哦豁娱乐


要问十年后,每个人的平均收入,我们来分析一下。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中国GDP319515.5亿元 ,人均GDP 253058.5197元,十年后的2017年,GDP 827121.9亿元,人均GDP579863.4264元。为什么要分析GDP指标呢?因为,只有产出才会有收入。我们可以看出十年间我们的GDP总量和人均都翻了2倍多。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2017年是55412.49元,翻了差不多两倍。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本人普通的工薪族,2008年收入大概也就3W左右,2017年7W左右。所以,我预测十年后平均收入大概10W左右。


杰少哥1


这个也就是个估算。先不考虑通胀、不变价格等因素,就考虑收入值。

今年是2018年,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那会儿我的工资大概是1200多吧或者更少,反正记得2010年我的工资是1500多,现在是4000出头。按1200计算,前十年翻了将近两番。两番的话是4800吧,但没有那么多。

现在按照4000计算,翻两番就是1.6万,听起来蛮多的。翻一番的话是8000,一番半的话是1.2万。我们折中一下,按照一番多一点计算就是一万左右。这是县城的水平,一线二线城市肯定是更多了,应该两万左右差不多吧。估计到时候物价也是蹭蹭的,哪怕月薪两万,也好不到哪儿去。



但是按照最低工资来计算,可能不是太乐观。上海的最低工资不过2300左右,十年后嘛,估计也就是5—6000左右。山西省的最低工资分好几个挡,最高的好像1800左右,十年后估计4000左右。


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到时候我也接近退休了,社会发展肯定会更好,但也存在收入的差距。2028年,估计全国的人均收入能达到多少呢?8000-12000吧,有点遥远,不太好估算。按照经济实际增长每年6.5%计算,翻一番不成问题。

现在大宗消费主要还是房子和车,十年后除了这,应该是智能机器人慢慢走进家庭,家居智能化、驾驶无人化、衣食科学化…生活更加智能化,科技、人文水平也会有较大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会提升。



哪怕是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是十年前不敢想的,比如移动支付、智能手机、汽车普及、网购满天飞等。十年后,呵呵,真心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收入肯定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还有就是,70后到时候真的老了。


大侠来也


按照现在社会发展10年后也就是2028年,二,三城市基本工资10000元左右。今后也不可能再高了。退休人员工资基本在5000元左右。一线城市可能15000-25000元。。但是这个发展只能是社会稳定,没有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工资。如果发生全球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可能维持现状。


郁金香137652766


10年后的工资和现在差不多。日本20年工资基本不变,物价不涨。为什么?因为日本在20年前就和世界经济完全接轨,在世界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美国的物价不涨,日本涨不动。在20年前中国的物价是独立于世界的,经济是独立于世界的,人民币实际的购买力很高。今天中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物价和资产价格应该和世界衡量,如果物价上涨2倍,汇率不变,中国的出口还有吗?保持汇率稳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货币超发不再可能,房价下跌也许不可避免。在美国加息缩表的情况下,欧元日元如果跟进加息,中国最多是加息和降准。未来经济是求稳和转型,时间应该很长,物价和收入增长的可能没有。


饱倒


88年工资120元,98年工资460元,08年工资2000元,18年工资8000元(如果发齐),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每10年工资大约增长3到4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再过10年应当在32000元以上,想想就令人兴奋。就是不知道那时大米多少钱一克,房价每平方厘米几千?


朱梅山人


十年后,你能有一千万吗?

优投在线小编认为这完全取决于资产的累积方式!

靠自住房的溢价

资产的累积方法,主要靠自住房的溢价;比如,我的亲戚A家里,家庭月收入只有3万元,在房价猛涨之前买了5套深圳的房子,现在家庭总资产可能有2800万左右,去掉成本和利息后可能也有将近1800万的盈余。我的亲戚B,家庭的月收入平均大概是25万左右,只买了两套房子,现在资产估计有2100万左右。

虽然这种积累方式可能不适合大多数人,但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靠自我价值的增值

想要置房、买车、有投资能力和退休计划,过着优雅而体面的生活。别怀疑,这即便不是现在的你,也会发生在未来十年。至少中国的执政党是这样承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我们没法期望自己像超级富豪一样一夜之间,具备看清时代发展的眼光和“响应变革”能力,但是,我们却可以受到启发,通过提升自己,以实现财富增值。

优投在线小编表示很多人以为,理财一般都要在实物上,股票、房产、古玩字画……,但是他们忘记了,自己才是最大的资产。人人学会给自己“加杠杆”的概念。我们都可以通过自身价值的提高,来实现财富增值。

靠理财

30年前的万元=今天的255万元。这是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的测算。1981年的万元财富相当于当时人均储蓄的200倍,折算到现在差不多是255万元。

30年前用一万元变成今天255万元不是不可能。李嘉诚曾打过一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并且获得年化18%左右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