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带着20个小伙闯盐局,一把菜刀抡在手上,竟是谁都挡不住

贺龙带着20个小伙闯盐局,一把菜刀抡在手上,竟是谁都挡不住

(电视连续剧《喋血边城》)

贺龙靠着从团防局夺来的枪支,不到几天工夫,就把队伍发展到三百多人,取名为“湘西讨袁独立军”。他率领这支队伍与周围各县的义军联合,浩浩荡荡地对由保袁武装驻守的县城发动了围攻。

刚刚组织起来的民军虽多达万余,但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训练,枪弹也很少,攻城时一拥而上,攻不下来就一哄而散,各自回家。

眼看着民军解体,贺龙等首领并不灰心,他们派人到四川找云南护国军司令蔡锷,请他派兵到湖南打击拥袁武装。派去四川的人不久就回来了,报告说蔡锷难以分兵入湘。

靠天靠地靠朋友,都不如靠自己实在。贺龙这时想到本县境内的芭茅溪有个盐税局税卡,那里有一些枪支,可以把枪搞来,用以再扩大队伍。

盐局见三抽一收取盐税,交不出税就扣人卡货,贺龙跑马帮做盐生意时受尽了他们的盘剥勒索,如今正好老帐新帐一起算。1916年3月16日,贺龙在洪家关约集了二十名青壮年准备起事。可是就在他们忙着扯腰带、扎布头、打裹腿的时候,事情传了出去,洪家关的一些老年人一看,说:“你们这些伢儿,硬是要惹天祸。”吵吵闹闹不让干。

贺龙带着20个小伙闯盐局,一把菜刀抡在手上,竟是谁都挡不住

(电视连续剧《喋血边城》)

事到临头,不让干也得干。贺龙等人在油纸伞外面缠上布,放在桐油里一裹,就做成了可以充作火把的“照红”。众人连夜出发,举着“照红”,带着菜刀、“小签子”(匕首)奔往芭茅溪。

从出发地到芭茅溪有一百多里,但他们四更天就赶到了。贺龙那年才二十岁,在二十一人中年纪最小,但是胆略和威信却最高。事先他已向芭茅溪派了两名“探子”,在队伍走到离盐局两里路的小河边时,正好与两个“探子”会合。

据“探子”报告,盐局里的枪丁有的抽鸦片,有的嫖女人,剩下留守的五六个人也都睡得死死的。事不宜迟,贺龙带头悄悄进村,摸到了盐局门口。

盐局是一座两层楼的木房,大门用杠子顶得死死的。贺龙和其余三人硬是用肩撞将大门撞开了,由于用力过猛,大门撞开后,他们连人带门板都倒在了地上。

税警队长被惊醒,从耳门里一齐眉棍就扫了过来。起事的小伙子都会点功夫,有人眼捷手快,一把扭住棍子顺势一拖,贺龙举起菜刀就是一刀,立即将队长砍倒在地。

贺龙带着20个小伙闯盐局,一把菜刀抡在手上,竟是谁都挡不住

(电视连续剧《喋血边城》)

在楼下一共缴了八支毛瑟枪,一问,楼上还有四支枪,于是大家又挥舞着菜刀,人顶人地往楼上冲。当时这群年轻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会开枪,贺龙虽说早已夺过枪,当过义军首领,可他耍得最溜的也仍然是手中的一把菜刀。

楼上的枪丁自然会用枪,不过他们的那种毛瑟枪不是连发的,子弹塞一粒打一粒,加上手忙脚乱,以致枪都变成了擀面杖,根本没法用。情急之下,几个枪丁便用小椅子往下砸,冲在前头的两名义士都被小椅子给砸伤了。

贺龙年轻气盛,又有很好的功夫底子,在冲击受阻的情况下,他抢前一步,跨上同伴的肩头,避开楼上打下的小椅子,在纵身上楼的同时手起刀落,刀光一闪,便剁翻了掷椅子的枪丁。

在贺龙之后,又顶上去两个人,剩下的几个枪丁见他们如此勇猛精悍,都吓得赶快交出了枪。

率二十名好汉端掉盐局,夺得枪支后,贺龙再次声威大振。当他率部回洪家关时,洪家关的乡亲都放鞭炮迎接,原先怕事的老人也翘起大拇指称赞,说贺龙伢子“有胆子,有本事”。

贺龙带着20个小伙闯盐局,一把菜刀抡在手上,竟是谁都挡不住

(电视连续剧《喋血边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