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跟現代,哪個名人是素食主義者?

大富豪5867931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先了解一個故事。昨天,我的一個朋友在微信上向我訴苦。他今年30多歲了,談了一個女朋友,離過婚的女人。這個女人收入不高,也就一個月3000元左右。但是,她的開銷非常大,從來不在家裡面開伙,都是到外面的飯店吃飯。而且,一般的小飯店根本不入她的法眼,頓頓都要吃個兩三百。不但吃的浪費,她還愛用名牌化妝品。一個月下來,這個女人的開銷達到上萬元。可是,她的月收入只有3000元,根本不夠花的,好在這個女人有一個在銀行工作的父親,每個月貼錢給女兒用。這個女人的前夫是軍校幹部,經常寫論文獲獎,拿個幾萬是平常的事情,她有時候一個月花費幾萬,突然想吃什麼了,立即打的到外地飯店去吃。現在,她談了我的朋友,逼著我朋友每天配她逛商場,下館子,談了6個月,花費了5萬多元,還罵朋友"小氣",責怪他一付賬就"臉拉下來了"。要知道,我朋友收入不過是一個月8000元不到,還要還房貸。最終,我朋友忍無可忍,和她分手了。我聽了朋友的訴苦,就感覺到,這個女人不是正常人。我對朋友說,這樣的女人不能談,因為她不正常。我們要做正常人,做正常事。

什麼叫做"做正常人,做正常事"?就是不刻意的去標新立異,過正常人的生活。我們在飲食上,只要是健康的,無害的食品,就可以去吃,而不用刻意的避開什麼。就比如,素食主義者在我來看,他們就不是過正常人的生活。古代有一個赫赫有名的梁武帝,他因為信佛,就刻意的不去吃肉。他不但自己不吃肉,還下令全國的出家人不得吃肉,要行政命令強推他的信念。這樣一個不吃肉的皇帝,他的下場如何呢?有沒有善終呢?知道一點歷史的人都清楚,梁武帝最後的結局非常的不好,甚至可以說是悲慘。

做平平常常的人,過正正常常的生活,吃普普通通的飯,不要去刻意搞什麼素食學什麼不吃肉,這樣才能過幸福的日子。


懷疑探索者


一是宗教。宗教的戒律要求不得殺生,更不能吃肉。比如:中國的道教有五戒;佛教有五戒、八戒、四十八戒等等。一般第一條就是不得殺生。吃肉就是殺生的一種表現了。


二是慈悲。雖然不是教徒,但是有菩薩心腸,愛惜世間萬物,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這是一種自覺的表現。

三是療養。這主要是因為身體原因,不適合或者不願意吃肉,只能吃素。比如:堅持減肥的;腸胃有病不能消化等等。


按照以上原因,古代和現代素食主義者就很多了。

古代的,比如:老子、莊子、王維、唐三藏、慧可、慧能、寒山子等等。

近現代,比如:愛因斯坦、泰戈爾、李叔同、李連杰、劉德華等等。


無限輪迴



古人的素食主義比現代人堅定,【曹劌論戰】中,曾經提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看來古人胸懷大志者一定是樸素的人,生活簡樸,注重清修,寧靜致遠。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看來也很少吃肉,不過三月太短,只能算半個素食主義者。

古人對素食主義比較推崇,從佛神的規矩中也看出素食的重要。如來規定凡入了他的法門,成為他的信徒,就不能吃葷,要素食,所以古時和尚面黃肌瘦,營養不良。為了愛護身體,不得不提出色空的口號。其實不是色空就能成佛,太監應該是色空最徹底的,沒一個成佛的。人參果那麼大功效,就不一定是素果,聖經中不就是偷吃樹上的果子懷孕了,看來樹上的果子也有葷果。不易多吃。


古人不喜肉,一般在聖人大儒中居多,太上老君白白胖胖,不一定完全素食,太白金星就像個素食的,尖嘴猴腮。老子和空子都屬於半素食。諸葛亮能遠謀,運籌帷幄,一定是個素食主義,曹操差點火燒死,不是素食,三國東吳老賠夫人又折兵,孫權周瑜都不是素食。周文王差不多素食,吃了妲己的肉包子,居然會吐,可見不喜肉食。有本事的古人基本是素食,他們有遠見,知道會三高,是珍惜身體。綠林好漢沒有素食的。屈原弄香草美人,就沒弄香肉美人,也是個吃素的。李白喝酒當然要有下酒菜,不會是素食。呂洞賓不是吃素,古時和尚也偷吃肉。

現代人一般說素食主義,不知道吃了多少肯德基 。為炒作說自己素食的很多。要說為保養身材,少吃高熱量,高蛋白的東西還可以相信。吃海鮮就是一種時尚,表示有錢。現代人確實有很多吃素,有人為自己身體,有人想成神佛。吃素對身體很有幫助,堅持吃素,連如來都會感動,所以不必去跪廟裡。現在的人吃素越來越多,三高人群的不斷增加,也讓人注意起養生,於是中醫就大張旗鼓地談養生,談神秘,談草根樹皮。中醫雖然吃肉,卻帶動一部分人不吃肉,大部分賣肉的不喜歡中醫,和尚這類人群。反正現代人不如古人素食真。


白這個顏色


說起中國歷史上著名素食主義者,國史君(國史通論)首先想到的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在位),他雖然諡號武帝並且開創了南朝最強盛的梁朝,但他卻篤信佛教,大半生吃素。

佛教徒是從什麼時候形成吃素的傳統的呢?答案就是南朝梁武帝時期。是他在《大般涅槃經》中找到的理論根據,並在全國下令——佛教徒必須吃素!並且,中國所有的神仙也必須吃素!傳統上的“犧牲”都必須用蔬菜代替!在大臣的反對下,他做出了妥協——你們不同意用蔬菜代替的話,就必須用面來捏成牛羊雞魚的形狀,反正就是不能用動物!

除了吃素,梁武帝還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興建寺廟,史書記載“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並且他多次舉行“無遮大會”,對僧人大加賞賜。並且!他還曾經四次出家!大臣們捨不得我是吧,用錢來贖我啊!他四次出家共計花費了國庫裡四億錢,這些錢全部用來支持佛教發展。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佛教徒最幸福、最富裕的時代。可惜,這個朝代並不長久,這位享年長達八十六歲的皇帝最終被餓死了。


國史通論


古往今來,許多古代及現代的名人都提倡素食飲食觀,他們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感恩大自然的饋贈,提倡健康的生活。

素食的動機因人而異,可能是基於佛教的信仰,可能是出於健康的想法,也有可能是經濟的原因,甚至是環保生態的理念所限制,不同的動機想法會使得素食者選擇不同的方式。


墨子曾說:“古之氏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他任為在人類學會加工食品之前,只能吃素食。最偉大的素食可能是在漢朝發明的,這個功勞傳說是淮南王劉安創造的。劉安在歷史上可是個名人,本人才華橫溢,招賢納士。學人家呂不韋廣招門客,編成了後世流傳的《淮南子》。後有人在漢武帝哪兒告他謀反,沒等漢武帝來查看原因,劉安就自殺了。百姓則認為劉安得道成仙了,因為劉安平常好煉丹,“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說的就是劉安。劉安的豆腐發明的確是素食中最偉大的。



要說最有名的素食主義者我認為非南北朝的梁武帝莫屬。傳說佛教徒原本葷素都吃的,梁武帝讀《楞伽經》,經雲“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食眾生肉”,心中十分感動,遂自己發願吃長素。由於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又以帝王之尊推動素食,很快影響了整個佛界,形成了中國佛界的特色。


當然中國歷史上及現代提倡素食的大有人在,而且他們本身也是素食主義者。如:孔子、康熙、孫中山以及劉德華等等。


三國大英雄


談到素食主義,在古代素食者多,平常百姓見葷都少,有錢人家則不避葷腥。冠以“主義”,那是主觀意志,則是僧道之流。

佛家戒殺,戒葷。道家全真一派則是不立家室,禁絕葷腥。正一道如天師一派可以成家,飲食不避,也就是常說的火居道士。

孫中山自胃病手術後,一直吃素。在他的民生主義演講中,說中國人有文化,耕種有道所以多吃植物,而野蠻人只知道漁獵所以吃動物。

李叔同本來看典籍辟穀之法來養病,有所得益。後來索性出家成了弘一法師。學生豐子愷和葉聖陶請他吃飯,便在有名的素食館子功德林。

人在上海,周圍朋友素食的很多。有一次帶項目組5個人去靖江一家公司,對方老闆盛情款待安排了午宴,有清蒸刀魚,紅燒河豚和蟹黃湯包等。我和兩個老外吃得眉毛色舞。而同行外企的首代女和一位復旦的教授卻停筷沉思,問了才知道是素食主義者。首代是信佛的,教授不信,卻也吃素六年了。和老外聊起來,他們並不理解中國的持戒,美國的素食者基本上都是因為動物保護主義,愛動物或者反對農場的飼養虐待,才吃素食的。後來特意煮了兩碗清湯麵打發。

回上海後,帶我去松江一家素食小館吃飯,真的是好吃。

留意周圍朋友,吃素還是女性多些,都是有錢人,家裡丈夫孩子吃葷,自己吃素。問原因,回答並不在信仰,而是習慣了。

個人揣測估計可能是以前有某些病史,從此以後開始吃素。


四匆


要說古代的素食主義者,當然不得不說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他建立了安穩強盛的梁朝,並在位數十年,開創了南朝的文化盛世。他本人才華橫溢,他開創的梁朝也是那個戰亂時代文治最盛的一個朝代,《昭明文選》的蕭統、《宋書》的沈約、《文心雕龍》的劉勰、《詩品》的鐘嶸等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都出自那個朝代。

梁武帝身為皇帝,卻篤信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梁武帝時期建立的,梁武帝因此被稱為“菩薩皇帝”。

而且梁武帝吃素,不僅自己吃,還要求所有佛教徒都吃。佛經裡面並沒有不能吃葷的記錄,佛教在漢朝時期傳入中國以後,佛家僧侶也是可以吃葷的,不過這個好日子到了梁武帝這裡,到頭了。

梁武帝覺得吃葷殺生,不仁,想讓佛教徒都不吃葷,但苦於沒有理論依據,有一天他在翻閱佛經的時候找到了“理論根據”,按照自己的理解,梁武帝開始在全國下令,規定佛教徒必須吃素!

從此,南朝的僧侶們就都改吃素了,隋朝統一後這個習慣傳向北方,最後吃素就成了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


梁武帝是信佛上了癮,不僅規定吃素,還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興建寺廟,多次舉行“無遮大會”,對僧人大加賞賜。而且他還曾四次出家,逼得大臣們先後花了四億錢才把他給贖回來。

梁武帝不近女色,但這並不代表他就不昏庸了,晚年的他的庸碌無能,招致侯景之亂,最終這位皇帝被活活餓死,享壽八十六。

至於現代的素食主義者,最有名的應該是印度的聖雄甘地了吧,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一向為人稱道,但這種以敵人屈服為前提的政策,要不是因為英國實力大減,印度獨立不知要等到幾時。


平沙趣說歷史



在整個世界範圍來講,大概是印度的所謂聖雄甘地吧,畢竟素食這東西不是一天兩天能堅持的,與相應的宗教信仰,生活理念是有直接關係的,婆羅門教便是?

中國嘛,很多了,很多信佛啊信玄的都有可能是,比如葛洪叔侄,算是個體中比較有名氣的。梁武帝也吃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素食。再有大概算明末崇禎朝哪個山西巡撫了,具體名卻是忘了。


不戒大師1


現代的素食主義,主要是西方的素食主義理念。

西方以畜牧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使得肉和奶佔據了他們飲食的大部分,而他們的素食主義也有著很多的種類劃分:蛋素食主義,奶素食主義,純素食主義,生食主義,食果實主義……

他們的素食主義給人一種古板、複雜的感受,不像中國的那麼靈活、通達。我國的素食文化經歷了不斷的發展融合:

糅合了道家清淡以求養生,順其自然的觀點;糅合了儒家修身以求濟世,廣施仁愛的觀點;糅合了佛家慈悲以求不殺,立地成佛的觀點。

中國的素食主義大致就兩類:

一、少吃不是不吃肉,多吃菜;

二、只吃菜,不吃肉。

我國為農業大國,幾千年的文明進化,使得飲食方面非常發達。在食物的選擇上,不同於西方的奶、肉,我們還有很多食用植物可供選擇,而正是這些植物,構成了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化。

在對植物性食材的運用上,中國人的花樣百出一直令西方人驚歎。

《西遊記》第一百回,列出了一個素菜單:“爛煮蔓菁,糖澆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幾次添來薑辣筍,數番辦上蜜調葵。麵筋椿樹葉,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幹薇。花椒煮萊菔,芥末拌瓜絲。”這些紛繁食材的錯綜變化,是令中國素食出神入化的根基。

其實,素食文化,在一些時代背景下,在某些層次上,已經不單單是飲食文化了。更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思考,一種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

列出一些素食主義的名人:

泰戈爾 愛因斯坦 蕭伯納 劉易斯 甘地 愛迪生……

周公旦 孔子 老子 孟子 寒山子 陸游 孫中山……

還有一些演員,明星:

張學友 呂頌賢 周迅 黃磊 萊昂納多 保羅麥卡尼…………

在現代,素食已經不僅是一種飲食文化,更是一種理念,一種全世界都在踐行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