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你有生以来的所有选择,你最想改变的是哪一个?

杨晨予


人生没有回头路,没有后悔药,如何真的有些事可以重来,我多么希望爷爷能安享晚年

爷爷走了,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为什么,说来话就长了,那得从我上中专那会说起,这是我心里的结。

1998年,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到省城上学的孩子,村里的孩子基本上初中没有毕业就走向社会了,而我,也因为考上学校而成为了村里人议论的对象,尤其是我的爷爷很自豪,因为我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去的,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上学是就因为我考上了中专,竟然有村里人把他女儿想许配给我,我那会还是个孩子,太现实了吧!

农村有句话,叫抬得越高,摔得越重,很快,中专三年我就毕业了,因为家里经济的原因,我没有继续上学,2001年毕业后,刚好那时学校取消了分配,我们叫并轨,就是不包分配,自己给自己找工作,但那时,我年龄还小,不到20岁,同时中专的文凭很低,有没有工作经验,工作真的很难找,

而我妈妈说什么都不让我回来,但我不回来,我吃啥,我住哪?这都需要花钱,我毕业了还总不能向你们要钱啊!其实我真想回家,最起码不会饿着,再说,在家乡也可以找到养活自己的工作,可我妈妈不这样想,她认为我上了学的人回来丢人,上学与没有上学一个样,坚决不能回家。

爷爷不知道情况,还以为我在外面大手大脚,我找工作也要花钱,我没有乱花钱,我曾经靠馒头度日子,那会我也只有20岁,我受不了委屈,身上没带钱,离家了到省城找工作了,前途一片迷茫,说出来你不信,我到了一个私人的砖厂,苦就不必说了,我只想有口饭吃,那时家里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我给隔壁人家的打电话,我爸接了,但是他问我,你见你爷了吗?我知道出事了,我爷丢了。

我恨我自己,当初为什么离家,不知道老人心里有负担吗?我恨我自己没有脑子,我妈不让我回来,我就不回来吗?都成人了怎么还那么没有主见。

如果一切真的可以重来,我绝不会离开家,其实外面并不比家里好,那些到外面说挣钱的,有几个说的是真话,有几个坚持了下来。


乡村小二哥


十几前年买房,房价不高,首付10万,就能买到比较好的房子。当时看过几个小区,都觉得不是特别满意。我总觉得,房子也是一种缘分,有些能一见钟情,有些怎么看怎么别扭。那时候不觉得这是一个重大选择,以为想换就能换,所以,也不是特别谨慎,全凭感觉。

偶然去同事的小区,其实那个小区我多次路过,从来没想着进去看一眼。正是偶然的进入,成就了我人生中的一项重大选择。小区有些远(那时,北京的四环就算远了),周边比较清静。正值盛夏,绿化做得很好,月季盛开,喷泉清凉,蝉叫蛙鸣,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立马奔售楼处,看了沙盘和户型图,挑了一套自己喜欢的,暗自估了一下首付和房贷,感觉不错。因为一个人去的,没有跟某人商量,不敢擅自决定。等拿了户型图回去,某人却很扫兴,爱搭不理的,不觉得要马上买房。拖了几个月,等拽着某人再次来到售楼处,心仪的户型已经没了,剩下可选的房子也不多。

一翻抱怨之后,去看别的房子,总是对这个小区心有惦念。可是,塔楼的户型总不让人喜欢。某人也喜欢小区,以及规划中的大型购物中心,说,你先住着吧,过几年咱再换。售楼小姐建议,我们三期马上要开盘,有不错的户型,您可以等等,或者干脆再订一套。我讨厌等,何况,一个环境怡人的小区肯定比一个大工地有吸引力,又想着何必总在一个小区里吊死,再买也得换个地儿吧。

结果,此后房价一路飚升,再买,就觉得不划算,总要降吧,等等。然后,房价就涨到了我再也买不起的地步。以前我以为,换老公难,换房子容易。后来终于明白,换房子更难!

如今,小区一套房的价钱,已是当年的12倍以上,要换房,代价太大。于是,只能老老实实住在一套我并不满意的房子里,不是地捶胸顿足:而要是当年,我多买一套,只要10

万的首付,现在就是千万富翁了,而且,能有一套阳光明媚的好房子……

so,有生以来,我最想改变的选择就是,当年,听售楼小姐的劝告,多买一套房!


女子兵法


人等到一定年龄,总会时不时忆过去,遗憾某些事情。


看到这个题目乍一想感觉有好多后悔事,如果只能改变一个的话。我觉得我会更认真的对待高考。


有的人看到可能会觉得可笑,认为现在大学生一大堆,北大高材生也有那个猪肉的。为什么还要去重新高考。我其实平时也是这样觉得吧。不过可能内心深处还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对于自己没能考上理想大学非常遗憾。说真的,这几年来偶尔做梦会遇见当时的人和事,深深的觉得再给我一次机会多好,做过和高考相关的梦至少有七八次。哈哈,但是也只是说说,我不可能像一些高考强人一样参加好多次考试,每次还都是名校。恩,错过了,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做好现在,尽量不留遗憾。

你有没有遗憾之事,欢迎和【李大郎】一起来讨论。


李大郎


人生短短数十载,有些选择可以改变,有些选择只能接受。

有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连选择的机会都不曾有过,更何谈改变。

那年我大一,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她和我是同一个专业,不同的班级,我一班,她二班,我们的很多课都是两个班在一起上,我们一起上的第一节课是微积分,从那时起,我就注意到她了。她在人群中是比较显眼的,毕竟是班花级别的,很能吸引别人的目光,包括我的。

两周后,我向她表白,她婉拒,我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死缠烂打式的追求。最后,她同意了,毕竟我在我们专业仅有的十多个男生里头还算帅气的,当然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嫌疑,看来选个好专业还是很重要的,嘿嘿。

一个学期后,她怀孕了,而我,不知所措。看着她无助的眼神,我狠狠地鄙视了一番自己,既然担不起责任,那干嘛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连带着她也受苦,我自责不已。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最终做出了决定,打掉。她对我很失望,而我没有办法,我们还没有毕业,不能承担起这份责任,我只能忍痛做出这个决定。出院后她一直对我充满了抱怨,因为她不想打,她说她时常做梦梦见那个小小的生命,她内心充满了愧疚。

不久之后我们分了,我知道,那个决定导致了我们的分手,如果时间重来一次,那个选择我依旧不会改变,尽管我心里很想很想改变。


珞珈评论社


我是一个向前看的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因为从不违心,所以没后悔。一生中换过4一5次单位,工作,工种更多。但每次都能做到最好,所以沒有遗憾。尽管能坚守一处的过往同事都获得了成功,但我并不特别羡慕。因为我觉得某些方面我不如人,有些方面人不如我,不过是各有千秋而己。所以,我对“树移死,人移活”产生了怀疑,而对“走一家不如守一家”有了更大的赞同。因为比较前者风险更大,后者成功机率更大。

人生没有后悔药,假如有,吃了也不一定会回到滿意状态。成功者后悔年轻时没享受青春,再回去时,他发现他还得努力,不然就没法生存;贫困者后悔失去了低价购房的机会。再回去时,他发现后悔者那么多,倾刻间大家就把房价抬高了;换了女友的成家后更想念前女友,让他回去,他立刻就明白,他的想念不过是吃着碗里,想着锅里。所以,哲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原理就是: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的题目就是一个游戏。既然是游戏,我就讲讲我的梦境。我多次梦见我考英语数学时心存恐惧,醒来时后懊恼不已。我没看过《周公解梦》,也不知道这代表什么?但我知道当年学英语数学时确实有点大意的。看来梦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由于大意英语数学就拖下来了,越拖拦路虎越多,以至今日它们还要来找我算账。由此想到一生中有些事虎头蛇尾,功败垂成都和拖有关。假如让我反思让我选择的话,我一定选择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今日事,今日毕,也许这更好些。


天太2


我需要后悔的选择很多,比如没有在十年前,力所能及的时候在北京买一套房。比如再往前,没有在大学里面好好学习英语和财经知识,没有在高中的时候好好读书,考一所更好的大学……等等等等。

但是,这些与人生所需要思考的终极问题比,都小而且肤浅。要说我最想改变的选择,我认为是没有在十年前甚至更皁的时候,能认清楚自己,自己的长短处,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总之,那些年一连串的选择失误,归根结底都是缺少人生目标导致的。俗人最常见的误区,就是顺大流,由着惯性活着,浑浑噩噩若干年,猛回头才发现自己已无法拨转时针,无法再回到人生之前那些最重要的关口,做出更符合理性和价值观的选择。

我现在一有机会跟年轻人交流,就不断建议他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先想清楚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个问题上,课本上说了不算,老师家长说了不算,亲戚朋友和网上的某某某说了都不算,我们都必须追问自己,我们如何让人生更自由,更有价值。否则,人近中年,会发现自己可打的牌越来越少,只能受困于生活和俗套。就像李宗盛的一句歌词,“时间是一个贼,它悄悄偷走了所有的选择”。

所以,回顾我有生以来的所有选择,最想改变的选择可能就是,在最青春年少的日子里,选择做一个清醒的攀登者,而不是懒惰地跟在世俗后边,满足他人的各种索求。


孙旭阳


在我15岁时,有个男生给我表白。由于害羞,也怕父母知道,我狠狠的当着全班的面羞辱了他一番,最后他退学了。他走后我就后悔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也是对他有好感的,如果能改变,我当时还是会拒绝他,但我会给他希望先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