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脫貧之後再扶一把

「扶贫故事」脱贫之后再扶一把

11月20日下午,家住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的羅興堂守在門口不住地向路口張望。在前一天,他接到市民政局包戶幫扶的幹部電話,兩人約好今天在家裡碰面,商量下一步的發展思路。

羅興堂是市民政局的重點幫扶戶。在羅興堂看來,如今越來越好的生活離不開包戶幹部的關心和支持。

早些年,羅興堂住在下黨鄉楊溪頭村的一個自然村。1畝薄田、1把鋤頭,一年幹下來,羅興堂一家有時連溫飽都很難保證。

羅興堂本以為這輩子離不開這樣的苦日子了,沒想到轉機出現。2015年,羅興堂被列入建檔立卡扶貧戶,也是在這一年,他成為了市民政局扶貧幹部的包戶對象。

在市民政局包戶幹部的鼓勵下,羅興堂決定“拼”一把。2015年,揣著市民政局和地方黨委政府為他申請的5萬元貼息貸款,羅興堂上山了。10多畝茶葉和近20畝錐慄,羅興堂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起早貪黑,辛勤勞作,一年之後,羅興堂迎來了豐收的喜悅。僅茶葉收入一項,羅興堂就淨掙了2萬元左右,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好年景一年接著一年,不僅茶葉產量年年攀升,種下的錐慄也漸漸有了收入。去年,羅興堂的年收入突破了3萬元。在市民政局和鄉政府的幫助下,羅興堂還在下黨村蓋起了一棟兩層小樓。

今年,羅興堂打算在原有基礎上再擴種10畝錐慄,同時對茶園進行升級改造。

記者瞭解到,在市民政局包戶幹部的幫助下,該局9名幹部幫扶的9戶貧困戶在2016年已全部實現脫貧。儘管這些貧困戶都已脫貧,但對於包戶幹部來說,並不意味著任務的結束,他們將繼續對羅興堂這樣的脫貧戶進行跟蹤和幫助,讓其發展生產的路子走得更穩更好。(茹捷 張穎珍)

主編 | 範建桃 編輯 | 劉守芳 校對 | 林春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