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貴州日報在頭版刊發題為
《扶貧、生態與人口協調發展,
畢節試驗區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
脫貧奔小康之路——
磅礴烏蒙生機勃發》的文章
全文如下
初秋的烏蒙高原美不勝收,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金燦燦的萬壽菊競相綻放,辣椒紅紅火火,白菜青翠欲滴……綠樹叢中,一棟棟青瓦白牆的黔西北民居勾勒出一幅幅小康美景。
30年前的畢節,經濟發展滯後,生態環境惡化,人民群眾生活極端貧困。
1988年,由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倡導,經國務院批准,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建立,拉開了決戰脫貧攻堅的大幕。
畢節試驗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直牽動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5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賦予畢節試驗區“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一條新路子”和“在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中探索新經驗”新的歷史使命。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畢節試驗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盡銳出戰、務求精準,確保畢節試驗區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要著眼長遠、提前謀劃,做好同2020年後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
國發〔2012〕2號文件、國辦函〔2013〕35號文件、23個部委出臺28個支持畢節試驗區發展差別化政策等相繼出臺,助推畢節試驗區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省委、省政府多次在畢節召開推進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大會,對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安排部署,加快了畢節試驗區發展步伐。
使命在身,重任在肩。3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畢節試驗區幹部群眾甩開膀子苦幹實幹,試驗區發生了巨大變化,正昂首闊步邁向小康。
畢節城區夜色
開發扶貧書精彩
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在烏蒙大山深處的赫章縣河鎮鄉海雀村,97歲的安美珍大娘笑得很燦爛。
33年前,安美珍全家終年不見食油,一年累計缺3個月的鹽,4個人只有3個碗。
1987年,海雀村在老支書文朝榮的帶領下,戰天鬥地,絕處求生。20餘年間,種下了萬畝林海,搞科學種植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引導村民發展畜牧業和種植業……全村人均收入從30年前的不足33元上升到2017年的8493元。
安美珍大娘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茅草房變成了小青瓦、白粉牆、穿鬥枋的黔西北民居。老人家每個月有75元的養老保險,有100元的老年補貼。孩子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摘掉了貧困帽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感謝黨的關懷,我們過上了幸福日子。”安美珍大娘甜蜜的笑容感染著烏蒙大山深處的每一位父老鄉親。
推進開發扶貧,決戰脫貧攻堅,全面決勝小康,畢節試驗區從改善基礎設施開始。30年不懈努力,畢節“鐵、公、機”立體交通網絡逐步形成,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在建通組路15337公里,農村連戶路和院壩“兩硬化”基本實現全覆蓋;實現了“縣縣有中型水庫”目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通訊設施均已實現全覆蓋。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的關鍵。30年來,畢節試驗區大力發展馬鈴薯、蔬菜、經果林、食用菌、茶葉、中藥材、草食畜牧業,打造了“烏蒙山寶·畢節珍好”農特產品公共品牌;農業園區總數達到326個,其中省級農業園區9個;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543家,合作社14064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34家,覆蓋貧困人口65.7萬人。
滴水穿石,弱鳥先飛,30年來,畢節試驗區把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凝聚成振奮人心的數字: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1.61億元;省定173個貧困鄉鎮中已有149個實現省級“減貧摘帽”,1981個貧困村中已有838個貧困村按國定標準出列,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9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65.1%下降到8.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7年的182元增長到2017年的8473元。
畢納高速
生態建設譜新篇
行走在烏蒙高原,滿山蒼翠。青山綠水間,一座座城市展露新顏,一個個村莊精緻靚麗。
30年前的畢節,石漠化嚴重,生態惡化,處處荒坡禿嶺,被聯合國專家稱為“不適宜人居”。
1988年,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成立,開啟了以開發扶貧促進生態建設,以生態建設促進開發扶貧的生態文明發展探索,書寫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峰競秀的喜人畫卷。
織金縣官寨鄉,四周都是懸崖和高山,300餘戶人家分成幾個寨子散落在“窩底”,,山坡上的泥土夾雜著砂石,種不出什麼莊稼。由於種地餬口都難,村民紛紛外出務工。
2007年,麻窩村實施石漠化治理,因地制宜進行退耕造林,在緩坡耕地種植櫻桃等果樹。如今,麻窩村的櫻桃都已進入盛果期,種植大戶每年光賣櫻桃年收入就逾10萬元。過了採收季節,留下老人在家管護果樹,年輕人則外出務工掙錢。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正是堅持這樣的生態發展理念,畢節試驗區探索總結出了“新五子登科”生態發展路子:山頂種植松杉柏“戴帽子”、山腰搞經濟林木“纏帶子”、山下搞農業結構調整“鋪毯子”、富餘勞動力務工“掙票子”、增收致富建設美麗鄉村“蓋房子”,實現山、水、林、田、路、房的綜合治理,讓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兼顧。
據統計,30年來,畢節試驗區的森林面積從成立之初的601.8萬畝增加到2127萬畝,累計治理石漠化面積1367.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從14.9%增長到52.8%。依託生態,2017年,畢節試驗區累計接待遊客944.2萬人次,森林旅遊收入65.9億元;發展林下經濟面積150萬畝,實現產值34億元,帶動農戶20餘萬戶。
紗帽山公園
人口紅利助發展
翟美琴、翟慧珍是來自七星關區放珠鎮永安村姐妹。父母早年病故,姐妹倆在家裡照顧患病的哥哥和年邁的爺爺。2014年,姐妹倆進入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學習。如今,家裡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蓋上了新房,姐妹倆也都成為醫院的護士,成功告別貧困。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人口素質,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堅持“輸出去”“請回來”,鼓勵群眾用知識戰勝貧困,靠智慧改變生活,畢節走出了一條化“人口包袱”為“人力財富”的成功之路。
30年前的畢節,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218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376元。為了生存,人們不斷毀林開荒,陷入了“越生越墾、越墾越窮、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怪圈: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19.91%,森林覆蓋率下降到19.4%,石漠化面積達到1367.9平方公里,被認定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人口,成了畢節試驗區最大“包袱”。試驗區建立之初,畢節各級各界把勞務輸出作為緩解人口壓力、發展地方經濟的主要措施之一。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畢節全市有190.7萬個農村勞動力在外就業,年勞務收入達300億元以上。
為了化“人口包袱”為“人力財富”,畢節試驗區大力發展教育,特別是抓住職業教育這個關鍵。
2009年,畢節在金海湖新區開建職業教育城,目前已有6所職業院校入駐,在校學生接近8萬人。而整個畢節,各類職業院校共達到了20所。
同時,畢節不斷建立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各類使用技術技能培訓。2006年以來,開展各類培訓44.95萬人次,培訓後18萬人實現了轉移就業和穩定就業。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畢節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普遍貧困到基本小康、生態環境從不斷惡化到明顯改善的跨越,環境的承載能力極大增強。方興未艾的產業,脫貧攻堅的決戰,同步小康的征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人口不再是畢節的“包袱”,而是已經成了不可多得的資源,成了時代發放的“紅利”。
七星關區楊家灣鎮開林村茶產業基地
監製|黎秀禹
來源|貴州日報
閱讀更多 畢節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