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8月17日

贵州日报在头版刊发题为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

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

脱贫奔小康之路——

磅礴乌蒙生机勃发》的文章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全文如下

初秋的乌蒙高原美不胜收,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金灿灿的万寿菊竞相绽放,辣椒红红火火,白菜青翠欲滴……绿树丛中,一栋栋青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勾勒出一幅幅小康美景。

30年前的毕节,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群众生活极端贫困。

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拉开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大幕。

毕节试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毕节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和“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新的历史使命。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国发〔2012〕2号文件、国办函〔2013〕35号文件、23个部委出台28个支持毕节试验区发展差别化政策等相继出台,助推毕节试验区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省委、省政府多次在毕节召开推进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会,对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加快了毕节试验区发展步伐。

使命在身,重任在肩。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毕节试验区干部群众甩开膀子苦干实干,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昂首阔步迈向小康。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毕节城区夜色

开发扶贫书精彩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在乌蒙大山深处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97岁的安美珍大娘笑得很灿烂。

33年前,安美珍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

1987年,海雀村在老支书文朝荣的带领下,战天斗地,绝处求生。20余年间,种下了万亩林海,搞科学种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民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全村人均收入从30年前的不足33元上升到2017年的8493元。

安美珍大娘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茅草房变成了小青瓦、白粉墙、穿斗枋的黔西北民居。老人家每个月有75元的养老保险,有100元的老年补贴。孩子们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幸福生活。

“感谢党的关怀,我们过上了幸福日子。”安美珍大娘甜蜜的笑容感染着乌蒙大山深处的每一位父老乡亲。

推进开发扶贫,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康,毕节试验区从改善基础设施开始。30年不懈努力,毕节“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在建通组路15337公里,农村连户路和院坝“两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县县有中型水库”目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通讯设施均已实现全覆盖。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关键。30年来,毕节试验区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经果林、食用菌、茶叶、中药材、草食畜牧业,打造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农业园区总数达到326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9个;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543家,合作社1406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4家,覆盖贫困人口65.7万人。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30年来,毕节试验区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凝聚成振奋人心的数字: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1.61亿元;省定173个贫困乡镇中已有149个实现省级“减贫摘帽”,1981个贫困村中已有838个贫困村按国定标准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5.1%下降到8.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7年的182元增长到2017年的8473元。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毕纳高速

生态建设谱新篇

行走在乌蒙高原,满山苍翠。青山绿水间,一座座城市展露新颜,一个个村庄精致靓丽。

30年前的毕节,石漠化严重,生态恶化,处处荒坡秃岭,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不适宜人居”。

1988年,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成立,开启了以开发扶贫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生态文明发展探索,书写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峰竞秀的喜人画卷。

织金县官寨乡,四周都是悬崖和高山,300余户人家分成几个寨子散落在“窝底”,,山坡上的泥土夹杂着砂石,种不出什么庄稼。由于种地糊口都难,村民纷纷外出务工。

2007年,麻窝村实施石漠化治理,因地制宜进行退耕造林,在缓坡耕地种植樱桃等果树。如今,麻窝村的樱桃都已进入盛果期,种植大户每年光卖樱桃年收入就逾10万元。过了采收季节,留下老人在家管护果树,年轻人则外出务工挣钱。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正是坚持这样的生态发展理念,毕节试验区探索总结出了“新五子登科”生态发展路子:山顶种植松杉柏“戴帽子”、山腰搞经济林木“缠带子”、山下搞农业结构调整“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实现山、水、林、田、路、房的综合治理,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据统计,30年来,毕节试验区的森林面积从成立之初的601.8万亩增加到2127万亩,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367.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52.8%。依托生态,2017年,毕节试验区累计接待游客944.2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65.9亿元;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50万亩,实现产值34亿元,带动农户20余万户。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纱帽山公园

人口红利助发展

翟美琴、翟慧珍是来自七星关区放珠镇永安村姐妹。父母早年病故,姐妹俩在家里照顾患病的哥哥和年迈的爷爷。2014年,姐妹俩进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习。如今,家里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盖上了新房,姐妹俩也都成为医院的护士,成功告别贫困。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坚持“输出去”“请回来”,鼓励群众用知识战胜贫困,靠智慧改变生活,毕节走出了一条化“人口包袱”为“人力财富”的成功之路。

30年前的毕节,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18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76元。为了生存,人们不断毁林开荒,陷入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9.91%,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9.4%,石漠化面积达到1367.9平方公里,被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人口,成了毕节试验区最大“包袱”。试验区建立之初,毕节各级各界把劳务输出作为缓解人口压力、发展地方经济的主要措施之一。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毕节全市有190.7万个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年劳务收入达300亿元以上。

为了化“人口包袱”为“人力财富”,毕节试验区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抓住职业教育这个关键。

2009年,毕节在金海湖新区开建职业教育城,目前已有6所职业院校入驻,在校学生接近8万人。而整个毕节,各类职业院校共达到了20所。

同时,毕节不断建立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各类使用技术技能培训。2006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44.95万人次,培训后18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毕节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环境的承载能力极大增强。方兴未艾的产业,脱贫攻坚的决战,同步小康的征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人口不再是毕节的“包袱”,而是已经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成了时代发放的“红利”。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七星关区杨家湾镇开林村茶产业基地

扶贫、生态与人口协调发展,毕节试验区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监制黎秀禹

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