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光——破繭成蝶,創業必經之路

周曉光--破繭成蝶,創業必經之路

周曉光——破繭成蝶,創業必經之路

過去的12年,“新光”成功地完成了從創業型企業到骨幹型企業、再到領袖型企業的飛躍,完成了從生產導向型企業到市場導向型企業、再到品牌文化和社會責任導向型企業的摸索和進步。

“行商”生涯

火車是一個能銘記一些事情的道具,它是一個座標。這個移動的傢伙天生就帶著離家,路途,遠去,改變等符號意念。很多年後,當週曉光習慣於坐著飛機在全世界的上空飛來飛去時,地上的列車依然能讓她記起那些乘坐火車奔波的日子,清晰如昨……

1978年的一天,當她走了6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到義烏火車站,平生第一次“坐”(其實是“站”,從義烏上車是根本不會有座位的)上火車闖世界時,那份興奮竟多於茫然——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她憑自己的勇氣和自信,讓母親借了幾十元當本錢,做起了“跑碼頭”生意。那時,她肩挑兩個大包,每個包裡都裝了600多個花襯子,手裡還要提個木箱。一個女孩子出門自然比男孩子困難得多,擠火車,趕汽車,為了不耽誤時間,經常是白天擺地攤做生意,晚上坐車趕路,並借趕路的機會休息。就這樣,周曉光拿著一本中國地圖,沿著公路、鐵路往前走,夕發朝至,走南闖北,6年之間,竟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而她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為了能使家裡人過上好生活。

“人在外地,不捨得花錢買東西吃。中午擺攤餓了的時候,就買幾個便宜的爛蘋果,把壞了的部分挖掉,當作午飯吃。但最苦的還不是這個,最苦的是精神上的孤獨,沒有親人,經常一個人晚上捂在被子裡,靜靜地流淚。”周曉光回憶說。

周曉光不僅賣花樣,還熱情而耐心地教人們如何用花襯子,如何串線,如何刺繡。一個姑娘的艱苦和熱情也特別容易贏得人們的同情——每到一地,當地居家的婦女們總是喜歡跟周曉光打交道,買她的東西。因為這,在同行的夥伴中,年齡最小的周曉光卻總是“銷售業績”最好的一個。

6年闖世界的結果,周曉光賺了2萬元。依照當時的標準,已經算是一個小康人家。

事業初創

1986年,她和丈夫拿出了幾年來所有的積蓄1.5萬元,在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裡買下了一個攤位經營飾品——幾年前在東北賣繡花樣的時候,他們看到東北的女子喜歡戴花花綠綠的頭飾,周曉光憑著女人的敏感以及同樣的愛美天性,就選定了飾品作為經營的業務——她希望能用這1.5萬元賺到5萬元後,就回到農村和丈夫過男耕女織的生活。於是,周曉光和丈夫兩人在義烏開起了“夫妻店”——丈夫到廣東、上海、北京等地進來原材料後,她和妹妹們就在晚上加工,然後第二天在義烏擺攤銷售。

周曉光那種生意人的潛質漸漸地發揮了出來。1987年,當她賺了十幾萬元,並在飾品行業做成全國數一數二的時候,她早就把“賺5萬元就回家”的想法拋諸腦後了——從此,周曉光再也沒有“滿足”過。

幾年下來,周曉光在義烏最好的住宅小區買下了新房,在市中心朝陽門買下了店鋪。沒過多久,朝陽門成為義烏市中心的商業黃金地段——這時的周曉光,幾乎實現了她“行商”時代所有的夢想:丈夫善解人意,稚子活潑可愛,家庭安定和睦……如果僅從“小家庭”的觀念出發,周曉光似乎是該滿足該停下來歇歇了。

然而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一種叫“事業”的東西開始在她的頭腦裡生長了。這一年,以周曉光和她的丈夫虞雲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飾品有限公司在義烏青口工業園區落戶了。事後的周曉光回憶做出這一決策時的心情說:“我們還年輕,憑著我們的人品和積累的客戶,我們完全可以成功的,如果失敗了,即便回家賣菜,我們也能養活一家人。”

如果說,此前的周曉光還只是一個解決了家庭生計問題的小“老闆”的話,那麼,1995年之後,因為有了一份對事業的信念和堅持,周曉光就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企業家”。

化蛹成蝶。蝶與蛹的根本區別在於它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而插上了理想之翅的周曉光,就要翩躚於美麗飾品的海洋中了。

企業轉型

周曉光同樣是崛起於阡陌之間的“草根浙商”。這一代浙商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因為苦難,他們形成了堅強不屈的性格,大膽而及時地抓住了時代的機遇,迅速成立了自己的企業;但也同樣是因為苦難,他們被迫過早放棄了學業,在企業迅速成長之後,他們因為知識的不足而遇到瓶頸。這時,又是因為在苦難中形成的性格,他們勤於學習,迅速轉型,最終使得浙商群體成為令世人矚目的一大商幫。

幾年時間,新光飾品廠以連續翻番的速度發展,並在全國建立了自己的產品銷售網絡,一舉成為國內飾品行業的龍頭企業。

1997年,周曉光與浙江省的30多位民營企業家去中央黨校學習了半個月。她從零開始,虛心求教:什麼叫管理,什麼叫財務,什麼叫人力資源,什麼叫內部控制,這些曾經看上去很簡單的字眼,在專業老師的講解下,周曉光卻感到又新奇又陌生。在這30多人中,周曉光是最用功最勤奮最認真的一個。別人下課了,她還拉著老師問這問那,就像一個一無所知的小學生一樣,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而黨校的老師們見到如此求知若渴的“小學生”,也樂得傾囊相授。直到2005年,8年過去後,中央黨校的肖主任出差到義烏時,還向周圍的人打聽:周曉光的企業辦得怎麼樣了?

對這次學習的重要性,周曉光是用“重生”來形容的。知識給她打開了一扇天窗,她學習的勁頭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1998年,周曉光開始引進專業的管理諮詢團隊,對企業進行全面的管理變革,並導入企業形象標識系統,成為義烏市第一家導入企業形象系統的企業。與此同時,她加快了家族式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轉變:從臺灣聘請職業經理人擔任公司總經理;全面推行管理標準化,並於2001年10月,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ISO9001、ISO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公司通過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和浙江省清潔生產驗收;2006年,公司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浙江省綠色企業驗收;同年,環保型金屬飾品錫基材料及鋅合金飾品被評為浙江省高新技術產品,前者還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走向卓越

12年一個輪迴。從1995年成立至今,新光集團已走過了整整12年。過去的12年,“新光”成功地完成了從創業型企業到骨幹型企業、再到領袖型企業的飛躍,完成了從生產導向型企業到市場導向型企業、再到品牌文化和社會責任導向型企業的摸索和進步。這12年,新光集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蓄了巨大的能量,積累了深厚而廣泛的資源,不但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業界的尊重,更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肯定。

然而,周曉光不會就此止步。在今年春季的經銷商大會上,周曉光宣佈,新光集團未來幾年要開始走向“從優秀到卓越”的旅程。

“在當今的中國企業中,已經有了很多成功的範例,也有不勝枚舉的優秀者。但事實上,不少中國企業患有嚴重的卓越精神缺乏症,它們在商業運作上是現實的,但同時也是嚴重近視的,它們對利潤的追求以及賺錢的願望高於一切,使得企業本身缺乏遠期價值,也無法實現遠期價值。”周曉光判斷說。

為使新光走向卓越,周曉光開始在戰略與執行、創新和轉型、文化與團隊三個方面對企業進行“鳳凰涅槃”式的變革。企業以創新為態度,以清晰明確的目標和願景為導向,以持之以恆的理念和價值觀為統帥,以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為手段,致力於使業務模式與市場和客戶需求相配合,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來調整自己,向著一流的業務模式和流程進行轉型。近些年來,周曉光開始著力多元化發展戰略,以她為核心組建的“義烏資本聯盟”橫空出世,以杭州西湖絕版地塊競投、上海美麗華集團併購等多項成功案例,震動業界,迅速擴張,跨出了現代化資本運營的堅實步伐;新光旗下的萬廈、新光兩家房地產公司,已經成為當地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並組建專業的現代化物業管理公司,著力開拓空間巨大的物管服務業;同時,作為主業的飾品,也將突破固有的批發市場體系,開始大舉開拓零售領域、推進品牌化戰略。周曉光說:“新光在未來幾年內要上市,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成為公眾型企業,要從根本上再轉型,成為規範、健康、能夠適應市場競爭發展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企業。”

“遠古有一種神鳥,每500年到來之際,它就要揹負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塵垢和痛苦,集香木而自焚,在熊熊的烈火中經歷肉體和精神的巨大痛苦和艱難輪迴,從而獲得新生。新生後的神鳥,羽毛更加豐滿,聲音更加清亮,精神更加堅強,成為百鳥之王”。周曉光經常給管理層和合作夥伴們講這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激勵大家要勇敢地面對變革和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