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照明巨頭向美國蘋果“開火”:索賠5億元是其半年淨利25倍

論持久戰。

中國照明巨頭向美國蘋果“開火”:索賠5億元是其半年淨利25倍

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冬雷

11月27日的一紙訴訟公告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大連德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共同原告,將蘋果在內的6家侵害其專利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5億元。

蘋果作為手機行業的龍頭,一直都是帶領手機行業的進步以及發展,可謂風光無限。然而,蘋果風光的背後被一系列侵權案纏身,“被起訴”或“被訴”已經成為蘋果的“家常便飯”。

2018年6月,蘋果與三星電子之間已就長達8年的專利侵權糾紛才達成和解。2017年,蘋果與美國芯片巨頭高通曠日持久的專利授權糾紛案至今未果。蘋果與專利授權公司VirnetX在FaceTime專利侵權案已經持續8年之久還未結束。

眾所周知,“久拖不決”成了蘋果在處理訴訟案的慣用套路,德豪潤達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想與蘋果打官司似乎沒有那麼容易。資料顯示,1996年5月創立於珠海,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產品涵蓋小家電、LED系列產品,全資及控股企業共計50餘家,員工10000餘人。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德豪潤達2018年6月29日發佈的公告,德豪潤達將聯合戰略投資者收購雷士光電70%股權。截至目前,這一照明行業備受關注的重大重組已經進行了接近5個月。如果重組成功,這意味著德豪潤達將坐擁兩家上市公司(德豪潤達ETi,雷士照明NVC)。

此次被侵權的專利是2013年被研發出來“一種LED倒裝芯片及其製造方法”,是其研發的LED倒裝芯片技術,是一種新型的LED倒裝芯片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蘋果侵權案“久拖不決”才更符合其企業利益維護和品牌效應打造,蘋果公司不願意與對方和解達成專利許可協議,蘋果公司合理利用了訴訟規則,延長了案件的審理進程。

相關法律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蘋果是一家很善於利用訴訟規則的公司。針對涉案該項專利是否有效,蘋果公司會按照正常的專利行政程序和訴訟程序,全部走完預計也需要2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想拿到5億賠償款不會那麼容易。

賠償路慢慢

公告顯示,在此次訴訟中德豪潤達全資子公司大連德豪光電作為原告一、德豪潤達為原告二;Lumileds LLC、亮銳(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亮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今一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南屏分公司、珠海市今一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蘋果貿易公司分別位列被告一至被告六。

中國照明巨頭向美國蘋果“開火”:索賠5億元是其半年淨利25倍


其中,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是蘋果公司的孫公司,蘋果手機在中國的經銷均由其實施。

2018年11月26日,德豪潤達收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受理案件通知書》。截至目前,本案尚未進入案件審理階段。

該項專利名為《一種LED倒裝芯片及其製造方法》,利用該方法倒裝LED芯片,具有良好的散熱功能及絕緣效果,極大地提高了LED芯片的穩定性,因此該技術於2016年8月份獲得專利授權。專利申請下來後,大連德豪將專利的使用權交給了上市公司德豪潤達使用。

但大連德豪發現,蘋果等企業未經許可即推出涉案專利保護範圍的LED倒裝芯片並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銷售,從而造成侵權。

德豪潤達認為,美國蘋果公司在製造蘋果手機時使用了Lumileds LLC公司推出的侵犯上述專利權的LED 閃光燈芯片,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系手機制造商美國蘋果公司的孫公司,其蘋果手機在中國的經銷均由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實施,其亦應當承擔停止銷售及許諾銷售含有侵犯原告專利權的 LED 閃光燈芯片的手機產品的侵權責任。

上述相關法律人士認為,“最終由法院定性,根據公告描述來說,事實與理由描述符合相關法律程序,具體的賠償金額是否合理,根據雙方提供材料證據判定,我估計應該會低於5億元,而且訴訟過程較為複雜、時間也會很漫長。”

根據《專利法》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在此之前,對於蘋果公司的侵權行為,德豪潤達已多次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對於國美電器(北京馬甸鵬潤店)、蘋果公司深圳益田分公司銷售的蘋果手機,德豪潤達要求其停止銷售並提供手機所使用閃光燈芯片的製造商信息。這兩起糾紛案目前也已被法院受理。

近五年扣非後皆虧

根據2018年德豪潤達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2000萬,這意味著此次索賠金額2018年半年淨利25倍。

中國照明巨頭向美國蘋果“開火”:索賠5億元是其半年淨利25倍


德豪潤達上市14年依然經營慘淡,連續幾年都是增收不增利,利潤少得可憐,扣非淨利潤自2012年開始已連續6年虧損。而與此同時,德豪潤達的營業成本佔營收的比重很大,而且在持續上升,2017年高達85%。

有媒體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德豪潤達上市以來,淨利潤累計虧損了8444.71萬。而根據德豪潤達2017年財報披露。

持續虧損為何還能生存至今,事實上,上市多年來,德豪潤達市場幾次融資。其中,通過IPO首發、4次定增共募資69.08億。2012年-2017年,德豪潤達共獲得政府補貼12.73億;算起來,德豪潤達通過直接和間接融資共獲得81.81億。

LED被譽為人類照明的第三次革命,預計未來會取代大部分的傳統光源。數據顯示,中國LED照明行業規模從78億元擴張超過2550億元,2009-2017年CAGR高達54.62%。

毫無疑問德豪潤達在這的背景下獲得了大量融資和政府補貼,德豪潤達上市時還是一家銷售麵包機、烤箱等的小家電公司,主要市場在歐美地區。

上市後第5年,2009年通過一系列的併購快速切入LED行業,在LED行業剛剛崛起的年代,德豪潤達轉型進入這個朝陽行業。2014年上半年,德豪潤達LED業務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LED整體收入規模首次超過了小家電業務。

與此同時,德豪潤達自2010年開始,貨幣資金開始下滑,同時借款規模開始飆升,由2010年的8.2億飆升至2017年的30.37億。

增收不增利、借款暴增背後是瘋狂的併購。有媒體統計,德豪潤達控股子2009年只有十四家,2015年則增加至50家。不過,這些子公司大都虧損,在德豪潤達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等11家重要子公司中,7家公司2015年都在虧損,只有三家盈利。

德豪潤達的實際控制人王冬雷,目前已坐擁兩家上市公司,另一家是港交所上市的雷士照明。

2012年12月,德豪潤達先後通過子公司收購香港上市公司雷士照明20.24%股權變成其第一大股東。2013年3月,在成為雷士照明第一大股東後,德豪潤達進入其董事會,王冬雷兼任雷士照明董事長。

隨著雷士照明實控人吳長江鋃鐺入獄,身兼董事長和CEO職務的王冬雷繼續執掌雷士照明,同時掌舵德豪潤達。

業內認為,收購主營照明業務的雷士照明有助於實現王冬雷做成“LED全產業鏈龍頭”的願景。從業務來看,德豪在上游的芯片領域更有優勢,而雷士照明的品牌更適合產業鏈下游。(時間財經 李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