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對於中國汽車經銷商來說,2018年的冬天來得早、持續時間長,且異常寒冷。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在人和島最新的《2018年1-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裡,全國只有32.8%的汽車經銷商處於盈利狀態,另外有26.7%的經銷商持平,40.5%的經銷商明確表示處於虧損狀態,經銷商們無論規模大小,虧損面正持續擴大。

在惡劣的車市寒冬下,汽車經銷商“大戶人家”在瑟瑟發抖: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5月到8月,國內首家登陸A股IPO的汽貿集團龐大集團先後兩次大規模出售旗下4S店:5家奔馳4S店以12.53億元出售給廣彙集團,9家4S店以10.93億元出售給大連中升。與此同時,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幾乎全部質押了自己手上的龐大集團股份。龐大集團的經營陷入極大的困境之中。

9月23日,幾乎沒有任何先兆,恆大集團宣佈,以近145億元資本入股廣彙集團,將持有廣彙集團41%股權,成為廣彙集團第二大股東。原因是位列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榜第一名的廣彙集團,近幾年負債率也位居行業前列,現金流狀況不佳,資金狀況日趨緊張。

在嚴酷的車市寒冬下,傳統的汽車購買旺季“金九銀十”徹底泡湯: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10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統計數據,全國車市9月汽車銷量239萬輛,同比下降11.6%;乘用車銷量206萬輛,同比下降12%。其實早在2018年6月乘用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滑3.1%,7月同比下滑5.9%,8月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下滑了7.4%。也就是說,從6月直至9月,車市已經持續4個月連續下滑,而且降幅一再刷新紀錄,9月12%的降幅更是刷新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9月份車銷狀況已經令汽車市場渾身顫抖,經銷商還沒回過神來,10月份又被下降的數據潑了一盆冷水。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近202萬輛,同比下滑加速至12.7%,這也導致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首次進入負增長。更為遺憾的是,瘋狂搶購的“雙十一”過後,汽車市場依然沒能出現回暖跡象。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全國大部分主機廠、經銷商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汽車市場銷量增長乏力、庫存週轉下降、價格體系雪崩、經銷商盈利下滑……國內大中小型汽車經銷商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可謂是悲鴻一片。由此可見,中國汽車經銷商的寒冬真的來了!中國這個無比龐大的經銷商體系,生存環境,將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經銷商的一匹“黑馬”中海電動,早在創立之初,其創始人李金勇就表示:中國汽車市場註定要遭遇一場前所未見的大變局。

從1996年7月進入龐大集團(當時名為冀東物貿)到2016年5月創立中海電動,李金勇紮根汽車行業20餘年,親歷了汽車行業轉型陣痛的全過程,也深知傳統汽車行業的痛點。在他看來,2000-2010年汽車行業的快速增長和爆發性增長,帶來了思維的慣性和管理的慣性在往前走,這種慣性逐漸在釋放的過程中,會產生產能過剩、廠家的戰略和經銷商的戰略衝突等問題。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汽車產業都將處於產能遠大於銷量的狀態。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在2018年,汽車銷售行業的痛點表現得尤為突出。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經銷商庫存指數已連續9個月高於警戒線,均超過50%,創近三年曆史新高。特別是本應該是銷售旺季的9月,這一數據高達58.9%,環比上升6.7%,同比上升10.2%。

主機廠庫存壓力也很快轉移到了經銷商層面,經銷商出現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狀況。一方面,是單車利潤空間越開越窄,剛上市的新車也會迫於種種壓力推出終端優惠;另一方面,經銷商要面臨整車廠大壓力指標壓力,返利政策不合理等問題,這些都讓經銷商在爆冷的車市下越來越被動。因此,就會出現汽車經銷商上市公司龐大集團賣店求生,包括眾多汽車品牌相繼出現4S店退網潮的現象。

而站在汽車產業鏈頂端的汽車主機廠,情況似乎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比如福特汽車,2018年上半年長安福特銷量持續出現下滑趨勢,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2.7萬輛,同比下滑38.9%,而前9個月的累計銷也僅為31.8萬輛,同比下降46%,離百萬輛的銷售目標越來越遠。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中海電動創始人李金勇)


李金勇認為,產能過剩是廠商矛盾的“萬惡之源”。它直接造成了我國汽車流通業扭曲的商業邏輯,廠商關係嚴重失衡、鉅額建店成本、庫存高企、價格倒掛等問題成為一種慣性,讓汽車流通業越走越累。

也有專家撰文稱,現在基本已經可以明確判斷:中國汽車消費市場進入了瓶頸期——不僅將是第四季度糟糕,這種新常態可能會延續到2019年、甚至2020年。轉機一是出臺重大的汽車消費稅率調整,二是等待2015年-2016年期間購車的用戶群體的換購疊加新能源車消費。因此,這一輪中國汽車消費的“熊市”可能會比較漫長,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汽車企業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新的、惡劣的長期形勢,在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態勢下保全自己。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於中海電動而言,與其說保全自己,不如說在正面挑戰。在新能源汽車銷售領域正處於快速發展和迭代更新的關鍵期,中海電動緊緊抓住時代所賦予的良機,用“新零售、新能源、新連鎖”的創新模式,與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同時根據品牌及車型市場認可度,用戶滿意度,優選優質盈利車型優先代理銷售,保證車輛品質及單車獲利。

首先,中海電動提供多品牌運營。截止目前,中海電動已獲得了十餘家核心整車廠的銷售授權,代理了眾泰、奇瑞、芝麻、獵豹、雲度、長城、江淮、知豆、比亞迪、北汽、吉利等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多個車型,百餘家中海電動店面成為新能源汽車用戶便捷、高效的用車保障。同時,中海電動採用廠店分離的銷售模式,利用多展廳、小展廳售新能源汽車,符合新能源汽車銷售方式,節約成本,提升銷效。

其次,多網點聯動,用實惠的價格賣出更好的車。

目前,中海電動在北京,實現12個直營店、1個體驗中心、40個二級經銷商;在津冀豫3省市,實現9個直營店、9個加盟店、4個體驗中心、46個二級經銷商;在陝甘川3省,實現4個直營店、14個加盟店、1個體驗中心、25個二級經銷商。已形成了區域性的規模和成本優勢,建立起枝系發達的供銷網絡,成為7個省市新能源汽車的領軍品牌,為實現全國佈局奠定了深根厚基。

中海電動:我們如何抵禦2018年汽車市場的“寒冬”


中海電動多品牌集合銷售,多銷售終端互相聯動、展廳和維修體系分離等方式,為整車廠提供高效的銷售渠道,為用戶提供滿意的終端客戶服務,打造新能源汽車的新零售、新服務、新連鎖和綠色出行服務平臺。李金勇認為,未未來品牌力弱的企業,渠道能力將會越來越弱,甚至逐漸退出市場,而優秀的品牌渠道能力將會凸顯。因此傳統經銷商需要儘快轉型,汽車廠商需要儘快的轉變思維,改變原來的慣性思維,一定不要急功近利,要重視渠道的發展。

中海電動先在可預見的市場提前佈局,前期搭建銷售渠道和網絡。未來,中海電動還將隨著消費場景的變化不斷升級售後服務。所以,車市寒冬與中海電動的關係,就如同那個熟悉場景:命運對勇士低語:“你無法抵禦風暴”,勇士低聲回應:“我就是風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