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到底是不是愚民政治?

刘佳283821421


这句话本身的意思先得理解准确。

而理解准确的前提是正确断句,其实应当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本句出自《论语·泰伯篇》,向来争议颇多,常常被解释为孔子鼓吹愚民政策的罪证。

孔子是一个强调“仁、义、礼、智(知)、信”;强调平民教育,在中国历史上是首个创办私学的人,很难相信会是一个鼓吹愚民政策的人。在孔子时代,只有贵族才能进入公学,而私学是不存在的。孔子办私学,使得许多平民开始得受教育,其思想若说是愚民思想,恐怕是说不通的。

当本句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解释显然也很简单:

民众使唤得动的顺从的,放手由他自己去做;使唤不动不乐意听从的,应当教育他使他明理。

这是一种民本主义思想,与孔子一贯不主张依赖刑罚,强调“礼乐之治”的理想是一致的。“礼”教的本质是关于秩序的教育,“乐”教的本质是关于性情的教育,总而言之儒家的思想是以教育为本的。这也塑造了我们中国文化的一大传统。

从语法上来看,将“使由之”、“使知之”不断开,而解释为一种谓宾结构,在古文里头恐怕是极少见的,在先秦文献及《论语》里头,如果本句这样解释,可以说就是一个孤例。孤例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就是一种想当然而犯的错误。

当然,这种想当然的错误,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里就已经犯下了,朱熹的解释是“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建章看世界



若把孔子之言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看看与孔子的思想是否矛盾。

孔子曰:君子不器。器物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孔子要求君子有灵魂,有思想,有道德。就是智民。

孔子又曰:君子以振民育德。即启民智,立民德,这是孔子大力兴学的目的。

显然,此言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符合孔子的智民思想。

那诸子百家中,谁主张愚民呢?

是商鞅和韩非。

《商君书》有曰:诗、书、礼、乐、廉、修、孝、悌、仁、智。国有十善,上无使战。韩非谓之:儒以文乱法。

商鞅有曰:“民愚,则君以智而王”,“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 民愚,则易治。

韩非有曰:“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书”,“民不越乡而交,贵贱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在法家看来,愚民是比刑法更重要的奴役人民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国有十善,上无使战”,和“儒以文乱法。”使人民成为“有目不以私视,有口不以私言,有智不以私臆”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

总之,儒家与法家水火不容,针锋相对。儒家提倡智民,法家主张愚民。儒家提倡富民,法家主张贫民。儒家提倡强民,法家主张弱民……

附录:孔子不是教人变聪明,而是教人更有智慧。


杨朱学派


统治阶级为了隐固自己的权力,经常耍弄一些愚民术,是它必需要做的一件事,如它不把老百姓教化成傻子,它怕你看透了它的真面孔,所以,在以前历史上的一些封建王朝,它用的一些愚民术还都很高明的,就是它把你卖了,你儍得还去邦它数錢,它还得让你去喊我皇万岁哩!


天山打猎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合理句读

  历代以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直被统治阶级奉若法宝,做为他们愚民政策的依据,也正因为此,“愚民政策”成了孔子的“发明”。近年来,关于孔子的研究又热了起来,究竟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已经成为研究孔子的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不少人认为孔子一直主张教化民众,是不主张愚民的,所以提出要重新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并解读。

民本思想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一贯主张为政以德,主张为政取信于民,主张以礼教化民众。《为政》第1章就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为政》第3章孔子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德”引导民众,“以礼”约束民众,这就是教化。孔子还提出“以礼让为国”(《里仁》第13章),通过这样的教化形成淳厚的民风。

当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使民“敬、忠以劝”时,孔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第20章)“举善”就是让好人出来做官、做事,“教不能”就是对能力低、做得不好的人实施“教化”。孔子认为对民“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卫灵公》第33章)。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第1章)“先之,劳之”就是要通过表率作用“劝人”“劝民”,让下属、让民众跟着走。在开导樊迟后,孔子有一番话说得很明白:“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路》第4章)这说的也是上位者表率作用的积极效果。当季康子又一次问“政”于孔子时,孔子说得更明确了:“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19章)在上位的“君子”喜好“善”、带头“善”,在下位随风倒的“小人”就会从善如流。

孔子深知表率作用的意义,强调“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第43章)。“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第13章)表率作用是教化民众的方式之一。孔子称赞子产取信于民,说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中“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治长》)第16章)正是为政之道,亲民之道。

在去卫国的路上,孔子和冉有的对话更明确地强调了教化。“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第9章)“教之”,就是让百姓知道该怎么做。

孔子反对不经过教化就让民做事,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第30章)孔子又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第29章)在《论语》终结篇孔子回答子张“从政”之问时,孔子说要“尊五美,屏四恶”。“四恶”就是“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慢令致期”和“出纳之吝”。没有经过“知之”而且是及时的“知之”这个环节,就要求民众做到这个做到那个是恶行,“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为政》第21章)这里的“为政”就是通过宣传礼教形成的影响“教化”人民,让百姓知道该怎么做。孔子是教化民众的典型,他对三千弟子的教化,可以说帮了执政者的大忙。就连对“难与言”的“互乡”人,他也不放过教化的机会。“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29章)

孔子主张教化民众,并亲自实践,子贡给予了高度概括:“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子张》第25章)

以上都是从《论语》本身找例证来说明孔子主张教民,不主张愚民。孔子不只是不主张愚民,甚至反对愚民。散见于其他史料的孔子言论就能说明这一点。比如《大戴礼·虞戴德》就记录了孔子说的话:“圣人之教于民也,以其近而见者,稽其远而明者。天事曰明,地事曰昌,人事曰比,两以庆。违此三者,谓之愚民。愚民曰奸,奸必诛。”《群书治要·尸子·处道》记载:“孔子曰:‘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则水方,盂圆则水圆,上何好而民不从!’”

一贯主张教化民众的孔子绝不可能主张采取愚民政策地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语法上是说不通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释出现歧义,除了没能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没有正确理解孔子的思想外,关键在于未能用正确的语言习惯解读它,没有正确地解释“可、使、由、知、之”这几个词。

  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无非有下面几种: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们从语法角度来分析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可”是“可以”,是“能”。“使”有“使令”“让”的意思,还有“役使”“听从调度”的意思。“由”与“知”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动词,但现在它们带了宾语“之”。如果用“任由”解释,这个“任”就是“使”的意思,把这些对应的解释排列出来:

“老百姓能让任由他们。”

——这个句子显然不通顺。

如果用“自由”解释,排列出来也不通顺:“老百姓可以让自由他们”。

同样,按“知道”的意思解释“不可使知之”句读,排列出来就是:

“不能让知道他们。”

——还不通顺。

退一步讲,按“使动”用法解释“由”和“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应的解释就是:

“百姓能使让他们自由,不能使让他们知道。”

——这里“使”形成了“赘疣”。

无论从语法还是逻辑角度上,乃至于孔子的一贯思想角度考虑,1的解释都矛盾。不知道宋儒们为什么要用说不通的形式断句。

3、4、5、6的观点虽然都是主张对百姓实行教化的,但3、4、5仍然存在语法不通的问题。

用1、2、3、4、5的形式断句,用现代语言试着进行直释,怎么也不好解释“可”,不好安排“使”,不好解释“由”和“知”,而且无法解释处在宾语位置上的“之”。

如果按“使令”来解释“可”,与“由”“知”形成冲突。因为“由”“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而带了宾语“之”(他们,指前文的“民”)。“由之”就是“让他们跟从”,“知之”就是“让他们知道”,或是“教化他们”。这两个动词本身都是使动用法,再用“使”就累赘了。

3句中,两个“可”没有着落:什么“可”啊?两个“使”没法安排:使的宾语是什么?作为代词的两个“之”没法解释。当然可以按照习惯考虑在两个“使”后面补出宾语(兼语)“其”,但费解,既不能解决前文“可”的着落,又说不清楚“由”与“知”后面的“之”。如果不给“使”补出宾语(兼语),它放在这里更不伦不类了。

5句的解释同3句 一样仍然存在着“不通”的问题,“使由之”“使知之”仍然与3 句一样没法安排。除了“使知之”同上文对3 句的分析一样,4句的断句“可”与“使知之”也自相矛盾,故不取。

只有按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再解释才通顺。这里的“使”是“役使”,“听从使唤”的意思,“由”是“任由”的意思,“知”是“使……知道”的意思。只有按此解释,“可”有了着落,“使”也有了合理的位置和解释,“之”这个宾语也有了明确的所指。

6句:“老百姓能听从调度,就让他们跟着做;不能听从调度,就教化他们。”(“不可使,知之”还可以解释成:不能听从调度,就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做)

在考证孔子一贯思想脉络基础上,再从古文字意义、语法习惯上研究,我赞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读形式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句读曾经为康有为、梁启超所认同。


陈广逵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黑儒派认为其意思是:

你可以使用人民,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如果真是这种思想,完全可以这么写:

民可使之不可使知之

而我们翻译文言文,第一步就是要排除断句字,然后换成现代的短句符号。

于是:

民可使由,不可使知。

按黑儒派理解,这句话“由”这个字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也正是这个字,给了崇儒派这句话完全不一样的注解。

因此,这句话至今有种许多种不同理解。

当然了,这句话可以结合其上下文进行解析,

上文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下文为: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按照我的理解就是:

国家的兴盛在于诗经所描绘的,立国之本在于礼记所描绘的,而国家最大的成就则在于民众是否快乐。

所以,人民只需要领导者带领他们走向昌盛,而不需要让人民去了解领导者如何带领他们走向昌盛。

年年都发动战争会导致疾苦贫穷,一旦穷了就会大乱。一旦人者不仁,那就是天下大乱的开端。

按照我所了解的,战国时代应该是年年征战,征战已经成为了当时老百姓的认知,所以:要想富就杀死别人,使别人的财富成为自己的,便是那个时代的主要思想。


鹿与红茶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摘自朱熹《论语集注》泰伯第八。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句读,源自儒家大师朱熹。


一、正视朱熹

1、“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等等头衔,都显示了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客观历史是不能否认其存在的。

2、朱熹最被人诟病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现代儒家,甚至不惜将朱熹剔出儒家。如此功利之心、趋炎附势,令人齿冷。

在历史上,天理、天子、天意之说,一直是儒家包装自己的手段之一。西汉时期,儒家大师董仲舒之所以能联手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屠杀中华传统文化,根本在于西汉是一个没有政治思想、没有政治制度创新的朝代,其合法性、合理性自然受到质疑。董仲舒推出的儒家天理、天子学说,为西汉家天下的朝代找到了合法性、合理性。

而在此之前,夏商周秦对前朝的推翻、新朝代的建立,完成朝代的更迭,依靠的是政治制度的创新。夏创立了国家,商进化为邦联制,周再次进化为联邦制、并创新了文王八卦、周公礼制等社会制度。秦朝更不用说了,以法治国,中央集权郡县制是中国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首屈一指的伟大创新。

天理、天之、天意在汉朝之后儒家常用的伎俩。比如董仲舒,不满足于地方政府一个文官、远离西汉庙堂的地位,以天意解释火灾,企图以天意要挟汉武帝刘彻。被汉武帝刘彻定为死罪。虽然最终逃得一命,官途从此终结,做回教书匠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存天理灭人欲VS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孔孟、儒家的核心政治主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孟推崇恢复周礼,使用的手段是让百姓、让天下人“克己”----遏制个人的欲望(善的欲望、恶的欲望)。朱熹推崇天理,使用的手段一样的是让百姓、让天下人“灭人欲”----遏制个人的欲望(善的欲望、恶的欲望)。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与孔孟的克己复礼,完全是一脉相承。

后世儒家有什么理由要剔除朱熹?

甭拿朱熹本人满屋铜臭、人欲横流说事。孔子的“十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不同样是奢靡奢侈、人欲横流嘛?


四、正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朱熹的句读,完整的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以朱熹在儒家理论上的贡献,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现代儒家又谁有资格跟朱熹掰手腕,指责朱熹的句读不对?比如说。有现代儒家说,这句话应该句读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O(∩_∩)O哈哈~。若真如此,““民可,由之;不可,知之”,八个字就能表达的意思,孔子为啥要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十个字来表达?这是在抹黑孔子的文字水平嘛?很显然,这样的句读水平,是小学没毕业,是出丑。

现代社会崇尚科学、崇尚公开公平公正,孔儒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代,都是被人吐槽的愚民,是罪恶的存在。正视罪恶,列为糟粕,弃之如敝屐,不是更加正常的态度嘛?


不能正视历史客观,不能正视儒家糟粕。一味的以狡辩、甚至说谎来遮掩儒家的糟粕,只能让更多人嫌弃儒家、嫌弃儒家理论。

儒家不能正视历史,特别是历史上的糟粕,反而注定儒家没有未来。


沧桑短笛


一个遗臭二千年,孔丘的灵牌,妖言蛊惑之词,时不时的被拿出晒晒,放放毒气?毒害愚弄民众,明明都知道是愚民之"名言",讨论还有何用之?难道真就胡捣不出新的文化,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了吗,离开腐朽愚人,装神弄鬼,虚伪的儒家文化,就玩不转了吗?世界在前进,国家在发展,人民在进步,不可不说墨守成规,锢步自封,自我枷锁套颈,食用精神鸦片,将是国运,民众之不幸悲哀也???


鑫挺83563181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理解如下。

一个政权的兴盛,应该从文化知识的教育开始(兴于诗)。订立各种法律法规,让社会文明发展(立于礼)。这样可以使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于乐)。如果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人民可以理解及应用,并乐在其中(民可使)。则这个政策是好政策,可以放心实行(由之)。如果一个政策人民不能接受(不可使)。执政者要搞清楚人民为什么反对,然后改正(知之)。

这是我个人理解,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理想。


风雨无晴人有情


别国成熟的先进制度排斥不用,天天纠结在故纸堆里,五千年历史岂不成历史包袱?美国二百多年历史,却是超级大国,事实摆在那里对比鲜明,有些人就是死不承认,百般为自已的丑陋辨护,说白了,还不是想继续维护自已的特殊利益。


寒风中的一缕阳光


先说答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是:

那些普通百姓可以使他们循理之当然而行事,而(由于他们的智能有限,不具备通达至理的能力)无法使其知理之所以然,他们非但不反而会被那些异端邪说所蛊惑。

人有贤愚之别,然而并非人人都有自知之明。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上智之人,微妙玄通之人。上士闻道之后,就会笃守大道,须臾不离其宗,勤而行之,不论做什么,都遵循崇奉道。上智自无所染,故不可移。

中士:中智之人,平庸寻常之人。中士闻道之后,一会说哦知道了,一会又忘的无影无踪。他们不会像上士那样去行道,因为他们并未真正的得道。中智之人无恒道,从教而变,不教不知。

下士:下愚之人,粗陋鄙薄之人。下士闻道之后,会哄然大笑。下愚之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虽教无益,亦不可移。

《周易·革卦》:

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

圣人、君子、小人,在面对世界的变化规律时,有其不同的境界。

圣人通天彻地,对整个世界了然于胸,掌握了宇宙变化的规律,那么天地就只能如此运转,而不可能以别的方式运转,不行而知,静则圣动则王。

君子虽不能通天彻地,但是他适应环境的速度非常敏捷,他总是可以很敏锐的对当前所发生的一切,做到通权达变。

小人的理解力,太过于浅薄,意识和观念总是被旧的形势奴役,无法懂得世界的常然,更无法应对世界的变化。

遗憾的是,在时空的维度里,圣人寥寥,君子也不占大多数,更多的人,只是普通而又平凡,无法认识世界,甚至未能认清自己的人。

华夏文化中,政治的最高目的,是守一复正,政治的根最终是维系于天道。

好的政治,就是符合天道,就是正;

不好的政治,就是背离天道,就是邪。

对儒家来说,政治追求的第一要务,是天下太平;

政治追求的另一个要务,是教化百姓,使他们通情达理。

在无法使得每一个百姓都通达事理之前,使百姓“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论来源。

这并非愚民政治,恰恰是符合常然的治理方式。

那么怎么样才能摆脱“由之”而“知之”呢?

从先秦以来的社会治理秩序来看,是通过国家对百姓的教育来实现的。

《论语·学而》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先秦以来,通过教育培养人才,选拔人才。

人们首先修习人伦道德以修身,成为守礼的君子,有能力者,则进一步学习治理天下的道理,来服务社会。

通过这样真正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方式,人们依据能力的不同,擅长的不同,走向不同的社会岗位,人人各具其位各尽所能,社会也就会和谐的发展,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