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cles


古代乃至明清时期,湖南人在国中可谓籍籍无名者矣。

曾为戊戌年《湘报》撰稿人之一的杨笃生,其于1903年《新湖南》中即说:

“咸同年前,我湖南人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亦几不知有所谓对天下之责任。知有所谓对天下之责任者,当自洪杨之难始。”

湘中名士皮锡瑞亦有类似表达:

“湖南人物,罕见史称。三国时如蒋琬者,只一二人。唐开科三百年,长沙刘蜕始举进士,时谓之破天荒。”



笔者作为江西人,对近代湖南与江西的对比颇为注意。以下谨以此角度论此问题。

江西在宋元明清时期人文鼎盛,科甲中榜者多如过江之鲫,如建文二年、永乐年,鼎甲者几乎为江西人所包揽,这与湖南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统计,从唐开科而至1905年废科举的千余年中,江西出过一万多名进士,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而其中不乏如王安石、欧阳修、晏殊、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等知名人物。

然而,据清末江西籍京官胡思敬的说法,自咸同年后,江西籍京官竟然再未出过三品以上京官,而在此时期,湖南却迅速崛起,对比甚为强烈。

因明清移民的关系,湖南、江西两省有“老表”之称,风俗民情产出亦颇为相似,一兴一衰,固然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中草灰蛇线,亦非无踪迹可循。



江西的衰落,从明朝中期即有迹象可言,至清朝已无大显,而五口通商之后,原为南北大商道的赣江水道被逐渐弃置,江西衰势即现。

而后,洪秀全、杨秀清之乱自广西起,一路荼毒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而贵州、湖南只是过境,后四省堪称创深痛巨。

然而,江苏、浙江因近临出海口的缘故而恢复较快,江西、安徽则在这十余年的战乱中一蹶不振,省民流离失所,人口即损失过半,逞论其他。



相反,在曾国藩等人的率领下,湘军、楚军相继崛起,灭邪贼于最终而救民于水火,最终湘籍人士卓然群起,其中如左宗棠、骆秉章、郭嵩焘、曾国荃等人迅速登及高位。

此所谓势也。由此,湖南在近代遂执国中之牛耳,无论廷枢疆寄,湘人为官者遍及天下,风气为之所开,子弟亦及于三代。

至清末后,湖南又现保守颓势,但民国二十年代后,因为革命再兴,一批湖南人再度崛起,是谓之“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亦不为过矣。

———————————

谢谢您的阅读!

坑爹史册:作家金满楼的头条号,约起!


坑爹史册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这话一点也不夸张,湖南人在政治、军事、文化上都对近代中国有着异常深远的影响。

1、政治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52名领导人中,湖南籍就有10人,占19.2%。我们新中国成立后,除最高领袖毛泽东外,有担任过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和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有任弼时、李富春、陶铸;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李立三、林伯渠、李维汉、谢觉哉、蔡畅、朱镕基、彭佩云、江华、滕代远、袁任远等。

2、军事将领

在1955年9月授予的1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湖南人有3位(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在人民解放军的10位大将中,湖南人有6位(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许光达);在57名上将中,湖南人有19位(王震、苏振华、杨得志、肖克、宋任穷等);在100多名中将中,湖南人有45位。

3、文化名流

湖南人不仅在政治上赫赫有名,在文化上也占了一席之地:杨昌济、徐特立、萧三、田汉、丁玲、周立波、周扬、齐白石、吕振羽、翦伯赞、章士钊、周谷城、曾昭伦、周光召……

那么,为什么湖南人的影响力会在近代史会出现井喷式状况?

1、基因角度:移民带来的活力

湖南在明末清初有移民潮,周边地区富于创新开拓精神的人群涌入湖南。本地人与移民的血统结合,使得新湖南人更加生命活力。形成了湖南特有的民风,被人称为“吃得了苦,耐得了烦、霸得了蛮”的“骡子脾气”。

2、夯实了经济基础

经过清初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到康熙时,赢得“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从而为湖南经济的恢复、人口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经世致用的风气,关心时政

湖湘学派始终以“康济时艰”“传道济民”为治学宗旨,湖湘学者多能“留心经济之学”,且努力付之实践。嘉道年间贺长龄、魏源主张去编纂《皇朝经世文编》,凡120卷,300多万字,总结本朝政务得失,为当时提供借鉴。在此风气下,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是早年历下报国的志向,不仅关心八股文章,还极为关心天下大局。

4、重视地缘关系,喜欢用同乡

这个特点也不能回避。早在曾国藩带领湘军打太平天国之时,这点已经非常明显。曾国藩的军队就是要求同乡组队、同族组队,把地缘和血缘因素发挥到极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往往是一家出了达官显贵,就把同乡同宗之人都提携了,放到重要位置上锻炼,干成事业的机会,自然比其他人多。因此,在湖南内部也就形成了长沙、湘潭、湘乡、宁乡四个人才籍贯核心区域。


历史研习社


在近代中国,湖南的确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从鸦片战争以来,湖南共出现了几十位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比如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黄兴、宋教仁、蔡锷等等。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湖南因为深处中国腹地,所以湖南的发展非常落后,当上海、广州、天津这些城市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时候,湖南仍旧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之中。

那么,湖南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人物呢?前几年,美国学者裴士锋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其实就在探讨这个问题。在裴士锋看来,除了湖南人性格豪放、豪爽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湖南比较落后。

裴士锋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自晚清以来,随着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把东部沿海地区变成殖民地之后,新的思想在逐渐从沿海地区向中国内陆传播。所以,湖南的知识分子会比沿海地区的知识分子更能感受到现代化与传统逐渐的落差。湖南人因此往往会出现激进的革命思想。

从1897年以来,湖南就率先掀起了地方改革运动,出现了很多西式的学校、报纸等等。后来,黄兴所领导的华兴会也是从湖南这个地方开始了革命的道路。裴士锋认为,湖南人在近代化形成了一种“湖南认同”,这也导致了近代以来,湖南曾经兴起了一次独立运动。

其实,在我看来,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常常处在一种撕裂的状态之中,鲁迅说是一种价值的“中间物”。他们是现代与传统的过渡,在他们的身上常常会体现激进与保守共存的一面。就湖南来说,从明代王夫之以来,湖南人就有了一股反叛的精神。此后的郭嵩焘把王夫之作为崇拜的偶像,出现了曾国藩之后,很多人又把曾国藩当作偶像。湖南人的精神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

民国时期的湖南


兮兮说事儿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这句话,堪称名符其实。

从晚清的湖南人曾国藩带领湘军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湖南为中华民族贡献出了最顶级、最大量的杰出人物。

这些人,让中国改天换地。

具体是哪些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知道的,可以自己到网上搜一下。

在这个题目里,其实我想挖掘的是背后的东西:为什么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如此多的杰出人物呢?

作为一个曾经在湖南读过四年大学的山东人,我试着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我当时的大学里,有很多南方学生,几乎囊括了南方各省。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有一个本质区别:北方人偏刚,但无韧性,做事很容易半途而废;南方人偏柔,但有韧性,做事往往能够坚持到底。

那么,有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同时融合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呢?

有。就是湖南人。

湖南人有“刚”的一面,又有“韧”的一面。既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又有坚持到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韧劲。

湖南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什么意思呢?在通往目标的路上,软的、硬的都不惧。

同时,湖南人还有一句话,叫做“打掉牙和血吞”。

他们内心强大,不会受了一丁点委屈就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找人倾诉。他们会保持乐观,面不改色。正所谓,人狠话不多。

尼采有一句话说得好:凡是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我觉着,这句话与“打掉牙和血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者所为。

综上,就是近代中国人所崇尚的“湖湘精神”。

当然,湖湘精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经世致用。

从明清时的先辈开始,他们就不喜欢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搞那些死学问,他们喜欢把自己投入时代的洪流中,用自己的学识去改变世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之所以涌现出了那么多牛人,与“湖湘精神”的长期浸润是分不开的。

这就是文化的巨大作用。短期看,它好像没有任何实际作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但长期来看,它能改变一切。因为它能改变人的所思所想,进而改变人的行动。


趣谈秘史


曾听过一句很霸气的诗:“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是湖南文人杨度在晚清写下的诗句,豪气冲天,突显了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举重若轻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近代湖南人如此彪悍呢?

第一,近代人才辈出

湖南是个神奇的地方。自古以来,人们的生存意识似乎还不如其他省份。然而,自清朝中期以来,尤其是晚清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才。

鸦片战争后经世派,如陶澍、魏元等。在咸丰期有以增国藩、左宗堂和胡琳翼为代表的湖南军团。

五四运动后,有毛泽东、刘少奇、贺龙、彭德怀等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在现代,有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民歌皇后,李谷一,宋祖英。

天才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但天才是不容易显露出来的,天才的扎堆更令人难以置信。可以说,湖南省绝对是近代最看好的省份。

第二,地理位置

在古代地理中,湖南和湖北被纳入湖广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湖南的影响远小于湖北。

然而,近代以来外国人拘禁风俗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州曾一度成为清帝国的贸易港口,使广东通过广西,然后从湘江到长沙的运输路线繁荣起来。

此后,南方有一个太平天国,北方有一支捻军的军队,战争蔓延到江淮流域。打的清政府措手不及,但也发挥了湖南湘军的战功和功绩。

因此,近代湖南的崛起可以说是广西和广东成就的。

三,湘军的崛起

清末民初,湘江流域成为南北对峙的重要战场,所以湖南的崛起,是湖南军队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曾国藩等的大臣、将领,成为清代的中流砥柱,也是湖南军队大量回乡的子弟,为湖南人民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湖南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

四,教育类

近代湖南人才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代科考制度的变革。

在第一次科考中,湖南学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中试考试的人数只比湖北少了一次,于是岳麓书院就成了湖南人才崛起的大本营。

近代湖南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二十世纪初,湖南留学人数位居全国前列,有许多新型学校。毛主席等伟大人物在这些学校启蒙,走上了革命救亡的道路。

所以“一群湖南人,半部现代史”确实是众所周知的。我认为这不仅是一句好话,也是对现代湖南人民为国家作出世大贡献的肯定。



左哥


《人民的名义》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拍摄,耗资1亿元左右,拍摄完毕后包括央视在内的N个省台拟购买播放权,钱不是问题,最终卡在脑袋问题。湖南人敢为天下先,以2亿2千万购买了5年全国独家播放权,该剧播到第18集时,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同时点赞发声,此时,N个省台竞相向湖南卫视购买播放权,湖南卫视本着既弘扬正能量,又助力全省经济发展,以每个省台5亿元对外开放播放权。湖南卫视又开先河啦:用2亿敲动100亿,靠的是脑袋,拼的是风险控制。江苏卫视已被省委宣传部批得不轻,这个由江苏人编剧,江苏人出资,在江苏拍摄的大剧,以为赚了一亿多,却被外省的台抢了风头和市场,多少让人唏嘘不已。


南岳第七十二峰


安静的听我说。十年前,我在皮革厂上班,厂长的大女儿,今年十七岁,还有一个妹妹十岁。 从那一天起,我一路高升,做到了车间主任, 厂长非常看得起我,经常邀请我去他家吃饭,终于,我们偷吃了禁果,我内心暗暗发誓,今生绝不负她! 第二次改变我命运的事件来临,这天,我正在应酬,突然岳母一个电话说小女儿大学毕业没找到合适工作,先来我这锻炼锻炼。 小姨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雪白的美腿,然后是完美的身材,精致的五官。小姨子回头扑在我怀里,浑身已经无力,我抱着她上了车,直奔酒店。 我沉迷在年轻女孩的肉体上, 终于破产了,我醒悟了,我把皮革场卖了3.5亿,带着小姨子走了。 我想,各位有认识我的吗?


笑话池墨


湖南人除了名人多,还有他们的霸气也是值得中国人称道的,这里就不说毛泽东在我们心目中的霸气,那是代表着大多数湖南人的锐气,朱镕基也是个出了名的人物,他也是以霸气,这是湖南人的个性特点决定的。别说那些出名的人物了,我家的远房亲戚也是这样,是个认死理的人。话又说回来,说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是有点过份,但是,又有哪个地方的人,表现得如此的霸气呢?湖广,燕赵自古以来多名士,然而,比较起来,也不过如此而已,湖南人的不怕死的风格,尤其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范也堪称天下第一,敢做敢为,敢为人杰的成功之道,也是值得敬佩的,这是由于他们的‘’三湘四水‘’来决定的,也号称是开创一代新风尚,中国人就是这样,把湖南的山川气势联系起来分析,不是一个生动使然吗?


6353902879


其实这句话不完整,完整版的一共有4句:

一群陕西人,半部战国史。

一群徐州人,半部楚汉史。

一群安徽人,半部明初史。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一群陕西人,半部战国史: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一半是陕西人。最后率虎狼之师攻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也基本是陕西人。

一群徐州人,半部楚汉史:

刘邦、项羽(宿迁古代属于徐州)、萧何、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光是裂土封侯的异姓王就20多个

一群安徽人,半部明初史:

皇帝:朱元璋、六国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李文忠

开国十位侯爵:蓝玉 、傅友德 、康茂才 、金朝兴 、郭英 、丁德兴 、冯国用 、耿再成 、胡大海 、廖永安 (除了康茂才是湖北人,其他全是安徽人)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湖南人从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号称中兴将相,十九湖湘。之后民国的黄兴、蔡锷、宋教仁……创建新中国的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

…………

(前面3句都是福林总结的 😝)

……

这个现象,如果你孤立的看近代、战国、楚汉、中的某一个时代,会觉得这些地方能出这么多人才简直不可思议,XX地方人真牛叉!

但如果眼界放开阔一些,就会发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地方的人称雄,谁祖上没阔过?并且,这些事例都有几个共同点:

一、绝大部分人才主要出自于胜利者那边。

清末若太平天国胜了,则历史舞台留给广西人了。元末如果湖北人陈友谅胜了,那就没安徽人什么事了……成王败寇,无需多言。

二、开国功臣很大部分和领导人是老乡。

农业社会交通不便,人口流动少,更看重人情、老乡情。同宗族、同乡的人更好组织起来一起搞事。 而领导人也会对老乡有更多的信任、提携。

三、在当时经济差、百姓生活贫困的地方越容易率先造反。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最后简单总结一句话:时势造英雄!


福林说历史


有《少年歌》道: 若要中华国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广东人革命,江浙人出钱,湖南人流血,北伐,北上抗日,9.18二万矮得不能再矮的倭寇,把三十万牛高马大的东北军赶得飞逃,一个星期丢了东三省。几十万川湘粤桂苏浙赣鄂皖云贵军喊着北方人看不起的鸟语汉音血战长沙常德武汉台儿庄上淞沪雪峰等地,血染中华大地,倭寇半年横扫东北华,经三个月武汉会战打到湖南北部洞庭湖平原,结果在湖南打了七年硬是没打过这个省,战犯今井武夫在回忆中谈到:“湖南民风凶悍而又灵活,打了七年湖南才占领一半四十余县,北方十几个省半年就占领了,湖南百姓不肯配合带路,给钱威胁都不干,这点不像东北人那么配合,后来才知道湖南是曾国藩家乡,补充的兵源素质极高,勇敢而灵活。"。 湖南人杰地灵,毛泽东,黄兴,谭嗣同,蔡锷,彭德怀,左宗棠,蔡伦,王夫之,怀素,袁隆平,粟裕,贺龙,罗荣恒,陈赓,许光达,肖劲光等等,太多了。近代革命先驱南方人最多。古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近有敢为天下先的英雄热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