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和学霸到底差在哪里?


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目前,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就读于我校雏鹰班(最好的班),我的排名绝大多稳定在年级前十,我将要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学霸和学渣的区别。

我要说明我所说的是统计结果,不是所有的人都满足这样的情况。


学霸和学渣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主动去学习

这一点非常明显。学霸的学习一般是非常主动的,他们大多数会紧跟老师的进度,甚至有一部分学霸会超越老师的进度。他们一般不会被学习压的喘不过气,因为他们是主动地去应对。我们班的学霸A,常年年级第一,我只超越过她两次。她的学习进度一般是远超于老师,所以,对于她来说,学习从来没对她造成很多负担。而相对比,我接触到的平行班的同学,在高一高二时,都看起来有很多的时间到处浪,很明显,很多时间是从学习中挤出来的,到了高三,他们才开始主动去学习,因为他们意识到了,高考的确很重要。

学霸大都有目标,有鸿鹄之志,而学渣的想法,相比之下显得平庸或是不切实际

就拿学渣A举个例子,他喜欢打游戏,觉得自己打的非常好了,以后可以参加战队去打过lpl,进入全球总决赛。有梦想是好事,但他的表现总是会让人觉得他只是不想吃苦,假如有一天…他发现打游戏让他很忙碌,很累,他可能也会毅然决然放弃这条路,而选择其他的看似轻松的东西。而学霸B却不一样,他一直梦想着当一个化学家,所以他学习得非常努力,吃了不少苦,教材他都反复地背,经常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流程给老师看,我们都称他为“拉瓦锡”。志向往往催化这一个人的成长与努力,这也就是决定了学渣和学霸谁更能努力吃苦。

然后我要说一句得罪所有学渣的话:学霸比你们优秀的绝对不只是成绩

学霸成绩好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聪明,更多的是他们努力并且专注(当然我也见过个别是因为真的太聪明而成为学霸的),光是这两点,学霸便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有的人说,学霸以后都是给学渣打工的,因为学渣敢做敢闯。这实在是太荒谬。很多人都被比尔盖茨、乔布斯之类的辍学当大佬的人蒙蔽了双眼,以为学渣真的很牛掰,但是他们可知道,辍学难道真的就意味着是学渣吗?你觉得乔布斯、比尔盖茨不学习或者是学习能力不强,也能看到未来的世界趋势和支撑起一个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企业?有的人可能会用马云做例子,马云不也是二本学校毕业当首富了吗?但马云好歹也是一个英语老师好吧,他也是在不断地努力学习,才掌握了英语,后来也掌握了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潜力,你以为别人学习很差?大家也可以去搜搜雷军、李彦宏、俞洪敏、马化腾等等他们毕业的院校和学习经历,再来判断他们到底是学霸还是学渣。

学霸往往都会有自己热爱的科目,而很多学渣是单纯地讨厌学习

学霸B喜欢化学,这个我已经提到过。学霸C则是很喜欢数学,他经常自己推导证明一些解析几何的定理如何老师交流,喜欢同一道题用多重解法,喜欢交流数学,虽然在高一的时候阴差阳错地当了语文科代表,但他对数学的爱,一直很单纯,虽然数学对他来说并不简单,但他始终热爱。再拿我自己举一个例子。本人热爱物理,以后相当一个科研工作者。经常推导物理定理,并且喜欢把物理和数学结合。我的物理推导证明纸叠起来有一本小说那么厚,我也经常推导书本不要求掌握的东西,比如为什么正弦交流电电压最大值是等效值的根号2倍,我用定积分结合三角函数证明了这个定理。因为平时喜欢自己研究,所以参加全国物理竞赛的时候,即使半数内容没有学过,我也拿到了二等奖,有照片为证:



这些就是我三年学习生涯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学霸和学渣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分界线,学渣只要养成了学霸的一些习惯和品格,也可以变成学霸。毕竟我还是相信心之所向,无所不成。


太阳的爹地


学霸和学渣,究竟差别在哪里?我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学霸在很早的时间里,就已经尝到了读书好带来的红利,也学渣则自始至终都没有尝到过这种滋味。

什么是读书好带来的红利?

你可以这样子试想一下:

同样都是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两个小学生,一个的家庭是城市的中产阶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另外一个家庭则是四五线县城的农村地区,父母都是农民。

这时候两个孩子都出现了厌学的情况,城市里的孩子,由于父母都享受着读书好,有文凭带来的好处,他们深知孩子只有努力读书,未来才拥有参与到社会竞争中的门票,所以他们一直鼓励着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学习,不要放弃。

而农村的孩子呢,则没有那么多的运气了。

他的父母都是没有享受过读书好带来的各种好处,他们的眼里,往往只有短时间内的各种收益,所以不会去琢磨怎么督促孩子把书读好,而是琢磨如果孩子恰好不喜欢读书,要不就赶紧出来帮帮忙吧,还能交情下自己的负担。

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很大情况下,会决定一个人是学霸还是学渣。

除了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同年龄之间的对比。

学霸之间,互相对比的是各自的成绩还有将来要去哪所名牌大学深造,而学渣之间互相对比的,往往是谁的头发染成什么色,谁的王者荣耀段位高,谁的零花钱多。

对比会带来深深的不安全感,于是学霸因为比不过别人,会更加努力学习,学渣也因为比不过别人,会更加消沉和堕落。


曾少贤


1.学霸是一贯的,初中是学霸的人,到了高中还是学霸。

你知道为什么吗?

“自尊心”。

可能是在某一个时间点,一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有一天因为自己取得的好成绩而得到了表扬和奖励,ta尝到了成绩好带来的甜头,从此热爱上了学习之间事情。但是后期热爱不热爱我们就不知道了,比如到了高中这种高压的情况下,很多学霸学习并不是因为热爱学习,还有另外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刚需,高考是独木桥,这是竞争的需要。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霸”这个词,因为过去他们是学霸,过去他们一直很努力,过去他们在别的同学眼里、在老师、在家长的眼里,他们属于优秀学生,环境对这他们所持有的印象以及他们对自我的认知绑架了他们,所以,为了保持一贯的“学霸”风格,他们就一直维持着形象努力着。

相比较之下,“学渣”遇到这种改变的契机少一些,或者更可能是晚一些。

比如说我,小学的时候基本不学,尤其是英语,我26字母都拼不全,那时候都对英语绝望了。但没想到我在初一上学期遇到了一次突然的事故,我刚好因为无聊背诵了一篇课文,后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当堂把背诵的课文背诵了出来,着实“牛逼”了一把,从那以后,我就像吃了兴奋剂一般狂学英语,后来成绩一直处于优秀状态。

辛亏我在初一就遇到这样的契机,我在想,如果我是在初三才遇到这样一个改变我的契机,我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对英语建立起信心,因为中考就在眼前,初三一年对我来说,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学霸和学渣差在哪?在我看来,可能在较早阶段,差在一个意外的契机吧。

2.学霸更能享受学习本身,学渣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学霸那么努力学习肯定不是傻吧,你说他们从学习中感受不到一点儿快感,他们能整天背着书包跑吗?

当你的成绩上升几名,那个兴奋啊,因为你从这些排名里面看到未来的希望:你可以进入更好的大学!

学渣呢,可能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了,反正看到自己距离心中的目标比如本科、重点啊太远,所以宁愿混日子,做学渣或者是真的快乐吧,但大部分还是内心煎熬度日如年的。

什么人最努力,是那些在本科、重点、名牌边缘的人,他们就会更努力,巩固自己未来的希望。

除了这些,学霸还能从解题中感受到乐趣。

对于他们来说,思考是一件上瘾的事情。


白诗诗


我作为教育者其实非常不喜欢“学渣”和“学霸”这个划分。这种说法把太多的学习效果压力放在了学生个体身上,而没有去研究和强调老师、环境、甚至家长、国家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举例来说,美国的教育界最近一直在批评“Grit”这个概念,也就是很多人可能在表扬所谓“学霸”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中的成长思维和社会情感技能,但是这些能力的变革潜力可能更适用于基本需求已经满足的学生。当问到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校成功而另一些孩子没有成功时,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往往高估了这个人的能力,低估了情境的力量。我现在接触的一些学生从小就经历着很多家庭矛盾,经济困难,不仅心里有很多压力难以专注学习,而且还可能实际上需要经常去打工、操心生计,学习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有着比很多所谓“学霸”更多的困难要去克服。这时候单纯去谈这些成绩受影响的孩子与成绩优异的孩子之间的差别,去批评他们不会去进取,实在是不公平甚至残忍。

2.上一点如果我们再继续说,很多时候所谓“学霸”和“学渣”不是天生智商的差距(如果是智商的差距那就是天生的,父母的问题,更加不能用这样的有等级划分的标签来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很多学习方法和情绪情商能力的差距。比如很多开朗的孩子可能会更喜欢问问题,喜欢和老师和同学沟通,那很可能他们的学业进步就会很快,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反,一些性格偏内向又本身就不是很灵光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缺少外界的帮助吃很多亏,学业成绩无法特别优异。这一现象在很多美国的文科学习中非常显著,虽然很多留学生靠着刻苦能够得到不错的成绩,但是最终学业最棒的,往往很难是留学生,因为光在语言表达和社交上面,留学生就很吃亏。

3.我说这些不是为了给不同的学生找借口,而是希望大家在看待自己的孩子,以及别人的孩子时候,要多考虑他们的背景,他们经历了什么。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而作为教育者,我总希望大家能抱着包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每个学生的潜力。

4.关于“学霸”和“学渣”这个划分,还有最后一点误区我很不喜欢,就是以为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这实在是一种短视的教育理念。一个学生的课业成绩不好,依然可以很幸福、成功、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过于强调“学霸”的光环,反而可能会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这实在不是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


图书馆员丁丁


这个不就是我困时写的字吗?


一心一意205033820


学渣与学霸的差别几乎表现在了素质的全方面!

作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我已经教过数不清的学渣与学霸毕业生。对于这些学生们之间的差距和感慨和其他各科老师

一样的。

题主既然问到了学渣和学霸的差距,那我姑且从他们学习中学物理的角度来说一下。

一、已经定型了的几乎无法改变的“智力因素差距”和“家庭教育背景差距

这两个差距是人所共知的,有些人一生下来其先天智力因素就已经超越凡人,比如爱因斯坦的大脑生下来就与众不同;另有些人一生下来家庭教育背景就无人可及,现实中孩子的家长各有各的已经固化了的家教风格和方式,也就导致固化了的家庭环境,想从家教方面入手填平学渣与学霸的差距,几乎不太现实,成人的世界观以及教育方式已经固化难改了。所以,讨论这些差距似乎没有太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抛开这些,我们来讨论一下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非智力因素吧。

二、最具指导学习意义的“非智力因素

所有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因素中,最能即时见效的就是“非智力因素”!

中学物理这门学科当然也是如此!

下面从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物理影响的角度出发,讨论一下学渣和学霸的差距。

1.态度决定一切!

中学生们在学习中学物理时的学习态度最大的表现是在“认真”两字上!主要包括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课下作业是否按时独立认真完成、字体书写是否认真等。比如下面这几位同学的物理课本笔记,谁是学霸、谁是学渣一目了然。

通过以上“物理课本笔记”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是同样一节课,有的学生能够认真完成完整的笔记,反映了其听课的认真程度,可是有的学生不但没有完成笔记,而且字体潦草难以辨认,其龙飞凤舞的书写反映了其学习态度不是一般的差。

再看看下面这些学霸与学渣的晚间作业情况:

有的中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物理作业,有的中学生随意乱蒙乱画,有的中学生干脆几乎交了白卷。要知道晚间作业是消化当天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谁的晚间作业不能认真独立完成,他的物理成绩就不可能好。

再看一下学霸与学渣的物理试卷答题情况:

通过以上“课堂课本笔记、晚间作业、试卷情况”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学霸与学渣的态度区别!态度太重要!

2.方法决定效率!

物理学习方法有很多,具体的物理学法我已经在之前发布文章里的说了很多次了,这里只再强调一下物理错题本的重要性!拥有一个具有简洁、创新性的有效错题本是学习中学物理非常有效的方法。

请欣赏下面这两位中学物理学霸的错题集吧:

3.兴趣决定持久性!

几乎所有的物理学霸都是对物理非常感兴趣,而学渣几乎对物理毫无兴趣,其实纵然一开始没有兴趣,通过后期的培养也是可以产生兴趣的,关键是有没有好学上进的心。

4.自控能力差异!

绝大部分物理学霸其自控力都非常强大,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物理课堂上,物理学霸们的听课特别高效专注!其所有的一举一动都紧紧围绕着物理老师的思路甚至会超前于老师的思路。而学渣的自制力极差,就连最基本的上课纪律都无法维持,要么小动作太多,要么走神太多。这样的课堂表现最终造就了学霸与学渣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自控力其实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只是要注意心理方面的疏导。

5.主动与被动!

物理学霸们的主动性非常强,学渣则完全相反!学霸们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学渣们学习物理则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其实物理本身是一门有趣并且有用的学科,一旦中学生们尝到了学习物理的乐趣,就能够主动的去完成所有的物理学习。

我曾经见过的物理学霸们大部分都有两种最为明显的优点,

第一:涉猎广泛!

对于各种作业不但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能够涉猎更多物理资料,做更多物理习题。

第二:主动提问,及时解决问题!

每一次上物理课,他们都会主动的找任何机会去问物理老师问题,把昨晚遗留的问题都在当天解决掉!这一点学渣们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6.

坚持与毅力!自信心!

物理学霸们还有最明显的非智力优秀品质之一就是具有强大的毅力和自信心,能够在困境中越挫越勇,即使屡败也能屡战,善于坚持。而物理学渣们则破罐子破摔,遇难就退,遇到任何问题不想办法解决而是迅速逃避。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7.目标和计划!

物理学霸们都有清晰明确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通过目标设计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涨知识,稳稳当当的前进。物理学渣们则东一榔头西一棒追,偶尔兴致来潮学上一会,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目标的学习进程最终只能导致更糟糕的学习成绩。

8.深思与广思!有无学习的高峰体验!

物理学霸们在走路、吃饭甚至睡觉中都在思考物理问题,而且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绝不是一般学生所能体会的,他们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而这种成就感又推动他们能继续思考在此之后遇到的各种物理问题,并且也会更加喜欢挑战更有难度的物理题,从而能体会到少数人才能体会到的学习高峰体验!从而形成非常良好的正向循环。学渣们却永远不能体会到这一点,他们从未体会过学习的高峰体验。因为他们遇到问题就浅尝辄止,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结束了。

9.是否善于归纳与反思!

物理学霸们对于自己做过的物理错题绝不会轻易放弃,都特别善于反思、归纳总结,刚才所展示的错题集就是这些学霸们归纳总结的最有力的结晶。学渣们几乎懒得思考、更懒得归纳。

10.习惯影响终生!

养成好习惯,终生都受益!以上所有的学霸们具有的优秀品质其实都是逐渐养成的良好习惯。学渣们养成的却是诸多坏习惯。

以上十点就是物理学霸们和学渣们的各种差别和差距。中学生们可以取长补短,学习一下学霸们的优秀品质。

中学生朋友们,物理有趣且有用,养成各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吧。为了美好的未来,加油!


物理一百分


话不多说 ,看图



聪聪9625570


我认为自制力,我在初中喜欢玩,然而现在不了,所以成绩也上升(个人观点




洛糖糖


谁也不是天生的学霸,谁也不是天生的学渣,但也许从每个人出生的第一天起,你的一些习惯与行为就决定了,你能成为学霸还是沦为学渣。学霸和学渣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都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长期作用的结果。细节决定成成败,从学习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向学霸看齐,你就是下一个学霸。


你们还在思考你们与学霸有什么不同吗?你们还在纠结为何没有天生三头六臂自带五眼六通的学霸们却总能在各科成绩上胜过你们吗?醒醒吧孩子!

今天,就用一张图,就告诉你们,你们跟学霸究竟有什么区别!

1.早晨起床

你们是想做早起的鸟儿,还是被吃掉的虫子?

2.生活轨迹

花花世界,你们是否能经受住诱惑?

3.思维内容

给你们一分钟,你们脑海中能浮现出什么?

4.电脑储存

同样的电脑,你是否能书写出不同的故事?

5.放松方式

劳逸结合还是劳“艺”结合?

6.学习进程

我们谈到“学习”的时候,你做的是什么?

7.1%和99%

往往在一念之间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成绩,敢于正视淋漓的排名。”

少年,倘若你们看完这些图,心中有所触动,甚至有些难过。

但是,我想说的是:那也是极好的。

疼痛说明你们心中还有那一根刺。

加油吧!就算不能成为学霸,至少也要像学霸一样生活!


胡老师数学课堂


学渣与学霸的区别在哪?

很好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