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欢迎老师重新举起“戒尺”吗?你怎么看?

抚幽


请注意,“戒尺”二字打了引号,可能与诸位的期待有所不同哦。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问题,长久以来网上论战不休,支持与反对者皆众。支持者认为体罚是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自古如此。反对者认为体罚伤害学生身心,应以赏识教育为主。

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白纸黑字写着:“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现实中,教师“知法犯法”者恐怕占了大多数。现在正阅读此文的教师朋友,你敢拍着胸胸说,从未体罚或变相体罚过学生么?

那么,是大多数教师都师德有亏么?很显然,要么是衡量教师师德的标准不合理,要么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认为,主要是后者。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用之。体罚之于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面对一群顽劣不堪的青少年时,如果还有其它选择的话,有哪位老师愿意使用体罚这种下下之策呢?这其中的巨大风险,业内是人所共知的。

不能体罚,又不出台一个行之有效的“违纪学生惩戒制度”,却要求老师们必须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除了那些人格魅力爆表的老师,其他老师恐怕都无计可施。

那么,是不是应该把戒尺还给教师,给予教师适度体罚学生的权利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不妨类比一下:政法机关办案,能不能刑讯逼供嫌疑人呢?自然不能。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因为,我们的法律,对违法犯罪者有非常完善的惩罚制度:依所犯罪行不同,可处以拘留、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教师能不能体罚学生呢?也不能。那么,如何让学生都遵守校规、好好学习呢?同样,我们也需要一整套类似的违纪学生惩罚制度。当然,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这个惩罚措施,应以教育为主,只能称之为惩戒。我们来看一看局前街小学设计的这个被称之为“戒尺”的方案:


“戒”,可理解为不得再犯;“尺”,意为度量的标准。这样理解的话,将这个“违纪学生惩戒方案”称为“戒尺”亦无不可。只不过,它并不是那种能给学生施加肉体痛苦的物件。

局前街小学这一做法无疑是值得大加赞赏的。虽然从内容来看,对违纪学生的惩处力度还不够大,未必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但至少,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迈出了勇敢而有意义的一步。我相信,随着业内及社会各届关心教育的人士对此达成共识之后,一定能设计出一套完备有效的违纪学生惩戒制度,写入相关法律法规之中,让老师们在面对违纪学生时,不再感到束手无策。

认同观点的朋友,麻烦点个赞。谢谢你!


毫米


为了孩子,家长应该支持把惩戒权还给教师,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熊孩子代代都有,当今特别多。家中出现熊孩子,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甚至缺失造成的。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白纸上可以描绘画图也容易被涂鸦弄脏,多数熊孩子就是家长过度宠溺而导致其不辨是非对错,逐渐变得自私嚣张。而另一些则是他们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孩子有样学样,生生给带偏了。

(听证会现场)

记得在某个访谈中有人问那位有名的歌唱家在家打不打孩子,这位李先生说:“不打,舍不得,有时真想打……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很多家长都有这种心态,偶尔因孩子顽劣发了火,过后还忏悔不已。在家庭中受到娇惯,在学校如果也得不到及时矫正,这些孩子就难免越发骄横跋扈,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这位李先生的公子就是因涉嫌性侵害被判了10年有期徒刑,自毁了大好前程。

农谚说“树不修不直”“棉花要打杈,果树要修剪”,学校的责任是立德树人,惩戒就相当于修剪,道理是一样的。学校制定相应的惩戒制度,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例如美国的学校有禁闭室,学校有权将违纪学生停课、关禁闭。韩国的教育处罚法中明确允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打男女学生的小腿。英国还规定教师体罚违规学生包括允许打手心和鞭打男生臀部等。

我国《教育法》明文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出于对学生保护。这可以认为是对传统教育中教师以体罚替代教育的矫枉过正,初衷是好的,成效也是明显的。但正是由于“过正”,现在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了。因为如果只维护其权利,而不强调责任,如果他们可以随意挑战秩序而不受到任何惩戒,教育手段只能靠说服,效果大家都看到了。

(现场气氛严肃而和谐)

所以,作为家长,我觉得理应支持和欢迎老师举起戒尺。同时,作为教师,我也认为我们可保留“举起戒尺”的权力,但要尽量备而不用,“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回到这个新闻上来。常州市的这所小学为“还惩戒权于教师”,并不是所谓“文明的倒退”,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一项非常举措。据报道,这场实施教育惩戒的听证会既邀请了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参与,还有律师、法官、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专家代表与会,可以说是慎重和严肃的。据悉,将要出台的学校惩戒制度的讨论稿上,明确规定了若干惩处条件和惩处方法,从制度上规范了教师的权力,避免可能出现的伤害。


牟山花下客


首先,本人欢迎老师重新拿起戒尺(本文戒尺是借指各种惩戒办法)。确实,为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必须爱和罚并重。从前老师拿戒尺无节制地体罚孩子是错误的,现在面对调皮捣蛋不知悔改的熊孩子不敢拿起戒尺惩戒也是错误的。现在老师重新拿起戒尺,不能重走过去的两个极端,而要合理规划流程,既要有利于孩子教育,又要把老师的权力“关在笼子里”。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合理合法公开公平公正处罚孩子的过错;又可以避免老师在某种情况下因为情绪冲动怒火中烧而处罚过当;既可以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又可以避免学校为老师的错误买单,还也可以避免熊家长们担忧误解甚至闹事。

其次,必须要在流程上保证惩戒措施实施的可行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学校对于孩子的惩罚流程可以提供借鉴,而本人再根据国情适度调整,整理如下,供各位老师和家长以及热情热心的家长们讨论。

流程如下:

1、学生犯规触犯学生行为守则;

2、当值老师提供见证资料并按照惩戒条例提出惩戒办法(老师可以用视频、音频为证,不鼓励学生做证人,否则学生容易遭受熊孩子打击报复);

3、相关部门(如学生会或者教育组)审核惩戒办法合理性以保证惩戒对事不对人,并指定惩罚措施执行人,一般来说为避免当事老师有负面情绪带入,惩戒提出人和惩戒执行人最好不在一个地方;

4、学校领导核准;

5、对学生进行惩戒,要保证公平合度,最好有视频为证,同时维护学生尊严。刚开始执行惩戒的时候最好是几件案例同时执行,以减轻学生的羞耻感维护学生尊严;

6、惩罚执行单存档并通报家长。

以上流程可能不完善,欢迎各位老师专家朋友积极建言献策!让孩子们都健康顺利成长!


抚幽


应当重新举起戒尺

一是教育孩子需要多种途径、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利于孩子成长,效果好,符合“法律法规”,适当的惩戒还是必要的。

二是有必要对“戒尺”做一个尺寸规定,以及什么问题对应打那个部位?打几下?老师们按照规范办事,易于操作!不能随意拿个东西,就要“惩戒”……

三是还要教师花大气力,用心思考如何使用惩戒?实际上增加教师工作力度,不可能“一戒了之”!除去分析那些需要惩戒之外,还要分析什么性格的学生需要惩戒!什么年龄孩子要惩戒!高中学生你要是惩戒,老师是否能控制局面?(老师反过来被学生打的也有啊)惩戒之时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理性惩戒……一旦学生有“极端行为”(有些学生批评一下也不行的),教师还是“吃不了兜着走”!无形中,要教师要增大对“惩戒”的备课!避免“随意惩戒”……

四是原来是表扬为主,赏识为主!那么二者怎么结合?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赏识就是因为没有了原则,没有了分寸,一律“赏识”,给人感觉太廉价!惩戒如果也是“大撒把”,会不会也造成廉价的“惩戒”……

五是有了权力也要慎用权力,权力是双刃剑,不能“用偏”权力;在用足、用好权力上下功夫!

总之,有必要给教师“惩戒权”,老师们拿起“戒尺”,“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更好地教育孩子!


追求有趣


这个新闻一出就引发教育行业的“地震”!详见(《把戒尺还给老师: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https://m.toutiaolite.com/item/6627416361645654541/?iid=48670196638&app=news_article×tamp=1543240670&group_id=6627416361645654541)

教育越来越陷入了一种怪圈:熊孩子,老师不敢管!现如今,老师们宁愿沉默,因为每一个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更加让老师们后怕。

而这,对教育,对未来,都深藏隐患!

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有度的惩罚, 为了这些祖国的花朵健康绽放,所以我支持——戒尺应该回到课堂,还给老师真正惩戒学生的权利。


小E行动派


家长应该欢迎老师重新拿起戒,教师拿到了戒尺,教师教育学生,腰杆子就硬了,有底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才能有效的去管理学生,学生也会因为教师手中有戒尺,必须老老实实,遵守纪律,服从教师管理,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愿意把戒尺还给老师了,也有常州一千校长把戒尺交给老师了,这样做很好,说明教育己径开始逐步走上正轨。老师们如何使用戒尺,这是一门科学。一定是以说服教育为主,戒尺只是吓吓而己。注意方法,让家长放心。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好我们的下一代。欢迎老师重新拿起戒尺,让戒尺这个传家宝发挥它在教育上的特殊作用。


马万富


'家长是否欢迎老师重新举起戒尺'?'戒尺',是古人私学堂用来惩罚学生的如'尺子'样的板子。可引申为老师对学生的'管教与惩罚'。'对于'欢迎老师重新举起戒尺',家长各有见识。若老师如古人书房先生用尺板打学生,如今的学生会跳楼、服毒自杀。如今的家长会把老师打成肉饼,或老师被开除,或老师被判刑坐牢!若老师用'校规、校纪'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说服、批评、劝戒、引导,学生家长有的可能接受、欢迎,而有的家长则反其道而行之!学生之'家长'孩儿之'父母',视其'儿'为'家中皇帝'学校的'爷爷';视其女为'家中慈禧'老师的奶奶,谁还敢惹、谁还惹得起?欢迎、支持老师举起'批评教育'的'戒尺'者屈指可数!如今的学校,是'侍奉'学生'爷爷、奶奶'的'皇宫',那老师自然是遭千人骂万人恨的'孙子、佣人'了?那'孙子辈、佣人'面对其主子,大气都不敢出,声都不敢吭,哪敢以下犯上举起'戒尺'打其主子的?自然那学校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社会生活现实及教者遭遇告诉老师:''家长绝大多数是不欢迎老师重新举起'戒尺'的!''


好运来4586074649547



雨轩品茗2


本人支持有条件拿起戒尺惩罚熊孩子。

本人认为,学校与其说是在惩戒不听话的熊孩子学生,不如说是在帮忙孩子教育失败的家长校正他们犯下的错误。因为熊孩子正是从一个不能承担教育孩子责任的熊家庭塑造出来的。

本人认为老师和学校甚至包括家长都只能承担有限责任,有些人轻轻松松就说“只要老师有师德有爱心想办法,孩子一定会教育好”,这是人为地抬高老师。老师也是人,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他被赋予教育孩子的责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权、责、利”要对等。

说只要有“有师德有爱心”就可以教育好孩子的人,应该明白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们对孩子无疑是最有爱心的。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不成器的孩子?甚至还出现弑亲的孩子?中国历史上很多有名的贤君,他们请了最有才学德行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但也不是所有孩子最后都有作为,更何况是现在的普通老师。可见,教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有人说对于孩子要耐心做工作讲道理用爱去感化孩子。那么,社会这所大学就有很多流氓地痞混黑者,有很多医闹车闹校闹者,欢迎大家去耐心细致做说服工作。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者孔子,曾经鼓起勇气去劝说盗跖。孔子的德行、爱心和能力是不容质疑的,他是因材施教最早的推行者,对于说服盗跖无疑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结果如何?照样是抱头逃窜。

当然,这也不是说教育就无能为力!对于百分之九十八的孩子,老师还是有信心教育好的。社会应该理性地看待老师的作用,既不要人为地抬高老师,也不要随意地踩低老师。

惩戒措施主要是针对熊孩子的,那些熊孩子,他们清楚知道爱的教育是软弱无力的,因为熊孩子往往在家里被溺爱而变得有恃无恐。他们胆敢违反规则,甚至胆敢挑战老师的权威。如果他们不被惩戒,在心里树立知耻知戒知责的观念。他们将来踏入社会,是有极大潜力成为各种让好人头疼的麻烦分子。并且,熊孩子在学校里面不仅影响他自己,还可以伤害、欺凌、威胁其他品行良好的孩子,并通过威逼、引诱带坏其他孩子。那些反对老师拿起戒尺的人,毕竟曾经也是学生,对于熊孩子们在学校干过的恶事应该不会陌生,甚至他们自己都曾经是受害者。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也不能因为熊孩子的“恶”小而放任之,甚至还有人把孩子的任性当做孩子的天性活泼可爱而鼓励之,这些都是有害的,是在误导孩子的是非善恶观念。

如何让孩子将来成长有用之才而不是害群之马,最理想的是由家长“为无为而无不为”,将孩子从一开始就打好底子;其次就是由学校和家庭一起校正于萌芽状态,这个时候孩子可塑性强,所犯错误轻微,改正错误成本小见效快;而当孩子进入社会后,或者孩子会自我反省改正,这无疑是幸运的。但也有可能需要国家机关使用法律强行校正,这个时候就积习难改错误严重了。

当然,反对拿起戒尺的家长有担心也是正常的。幼儿园中有幼师拿针头体罚孩子的先例,中小学里面由于不恰当的惩罚给孩子带来巨大生理心理伤害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现在鼓励教师拿起戒尺,是否会导致教师无节制地惩罚孩子呢?如果当时熊孩子惹老师生气了,老师盛怒之下会不会打残了孩子?要知道,即使是孩子家长,在情绪失去控制之后也可能打伤打残孩子呢!

这些担心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就要出台一系列惩戒办法:那些行为应该惩戒?用什么办法惩戒?在哪里惩戒?由谁惩戒?具体流程是什么?是否可以留档查询以回应家长的质疑?

本人看到问题的发起人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流程,只要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予以完善就好了。


深隐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