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是亡国之君还是太上皇?为什么?

萧晓四姑娘


当初中宗李显被他的亲妈太后武则天从御座上硬拉下来,把四儿子李旦当作幌子推上了皇位,武则天自己幕后操纵。这样还不过瘾,索性革了唐命,武则天自己称帝改国号“周”,不过还给李唐留下个小尾巴,以睿宗为“皇嗣”,这意思是武则天自个儿先过把皇帝瘾,至少表面上等将来这江山得还给姓李的。



神龙政变那天,当张柬之等人提着张易之,张昌宗俩男宠的人头来到只剩下半口气的武则天病榻前,武则天只有喘气点头的份,大周演出结束下台,大唐接着上台,中宗李显复位,天下又重新回归姓李的。早些年武则天的山西老乡狄仁杰就劝告过女皇帝,将来还要不要进李家的太庙,还想不想在里面立个牌位,自己好好考虑一下,是侄子可靠还是儿子更亲。武则天也不糊涂,把李显招回来,那位“皇嗣”李旦见三哥回来了主动让位,武则天立李显为“皇太子”。

看这些武则天谈得上是亡国之君么,哪里有亡国的皇帝准备异姓的接班人的,武则天还惦记着自己将来的牌位要进李家的太庙,事实上她死后确实是配享太庙的。如果武则天纯粹是开天辟地创立一个朝代,她主观上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周太祖皇帝”那么李家的子孙肯定一个都逃不过,都会被她屠戮干净,武则天有这个铁石心肠。


事实上李家的那些龙子龙孙除非你冒犯她,否则还是有活路的,只是日子过得憋屈一点,武则天的“大周”和其它朝代不同,它只是大唐的“芯”换了个“大周”的新壳。所以只听见过“唐宋元明清”,没有中间插个“周”的,如果确实是个如假包换的朝代,亡国了后人总得帮它单独修个史,可武则天的那些“史”都附庸在她老公李唐家的故纸堆里。可见武则天撒手咽气的“大周”历来史官们都没把她当作一个朝代,古今都一样谈不上亡国之君。

她还政给中宗,能不能称她作太上皇,这不又尴尬了么。活着的皇帝老爸把江山给了儿皇帝,可以称太上皇,可武则天是儿皇帝的老妈,这还不算,人家老皇帝传给小皇帝是同一个国号,武则天自己是“周”,她躺床上点头同意儿子上位,那中宗接的是“唐”的脉搏。李唐的皇帝称自己老妈又是“前周”皇帝为太上皇这里面隔了两道坎,弯弯绕得过去嘛。


看看人家儿皇帝是咋处理的,武则天毕竟是中宗的亲妈,中宗把还剩喘气的武则天“请”到上阳宫,率领百官叩拜,给她上个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承认你是皇帝,但是太上皇的称呼在礼法上你儿子实在叫不出口,就免了吧。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武则天的存在事实上将唐朝推向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上。


你说她以周代唐是篡位吧,她老公是唐朝皇帝,她儿子是太子,还会是皇帝(大周还是大唐的?)她女儿是公主,她孙子会是皇帝,长久下去,对于历史来说,唐周之分就是一个国号的区别。当然,如果她立了武氏宗族为后的话,那区别可就大了,但对于中国这种历史文化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侄子再亲有儿子亲吗?虽然她没少祸害自己的儿子,但她清楚的知道,一旦自己死了,儿子上位,肯定还会改周复唐,没办法,传位给侄子更惨,从来没听说过有谁家祭祖会祭祀姑母的。

所以能如武则天,也是无可奈何了。


从这里可以说,神龙政变,是必须发生的,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以女子之身成为帝王的,也就她一个,其实如果她不被封建礼教约束(自己跳出来了,却让别人遵守,哎)传位给自己女儿,把大周指定成女皇时代,也无不可。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后被尊为皇太后。


关河南望



武则天,被“神龙革命”兵变拉下帝位,武氏大周帝国灭亡,当然是,“武周”帝国的亡国之君。

怎么还能是恢复大唐国号的、另一个帝国的太上皇呢?


因为,武则天登上帝位,宣布废除李唐帝国国号,建立大周帝国,武则天不是李唐王朝的皇帝。


武则天,宣布建立大周帝国,登上的是大周帝国帝位。

武则天,被以宰相张阑之为首的李唐旧臣发动“神龙革命”兵变拉下的帝位,是大周帝国的帝位,宣布恢复大唐帝国国号,同时宣告大周帝国灭亡,所以,武则天是大周帝国亡国之君。



z山海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的武周王朝结束,所以她可以说是亡国之君;而亡国之后自然没有了帝号,但因为是新天子李显的生母,她的身份不是太上皇而是皇太后。

很多人认为因为武则天跟唐高宗李治是一家,所以武则天篡权不算改朝换代,这种看法是不精确的,南朝齐、南朝梁的开国君主也是亲戚,但萧衍篡了齐的皇位,建立梁朝后,也是改朝换代了,同样的比对,武则天篡了唐的皇位,改国号为周,当然也是改朝换代,神龙政变武则天被推翻,她建立的武周王朝灭亡,唐王朝复辟,对武周而言当然是亡国。

武周王朝既然灭亡,武则天就不是皇帝了,但她毕竟是复辟的天子李显的生母,所以还会给她一个尊贵的皇太后的身份,让她颐养天年。当然武则天权力欲变态的强大,失去权力等于失去生命,不久就死了,不然兴许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长久的在宫廷中生活下去。


文史宴


不矛盾,二者都是,名义上的太上皇,实际上的亡国之君。


神龙政变,起因是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导致二张权势逾大。当时,武则天已立李显为太子,但并不是有些人说的要把江山还给李家,因为她在立李显为太子的同时也给李显赐姓武。她希望的是武、李两家和平共处(事实上李显后来也确实一直不忍心对武家人进行惩处)。但是二张的得势愈加猖狂,滥用亲信,干预朝政,将女皇与朝臣隔绝。最严重的是太子李显之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女婿魏王武延基因为暗地讨论二张专权,竟被他们向武则天进谗言,最后李重润和永泰郡主被逼自尽,武延基下狱惨死,这件事让武李两家都无法忍受。最后,张柬之等五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闯入宫中诛杀张氏兄弟。随后,进一步逼迫武则天退位,这是正月二十二日的事情。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监国,第三日,宣布禅让,第四日,李显登基。这时候,武则天成为了太上皇,此时她不是亡国之君,因为李显一开始只是武周王朝的第二代皇帝而已。


正月二十四日李显复位,二十五日将武则天由长生殿迁居上阳宫,二十六日给武则天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并不像之前有一位说的“武则天是太后不是太上皇”。她的尊号是“皇帝”,她就是太上皇。


那如何说亡国之君呢?那就是字面解释,灭亡的国家的君主,自然就是亡国之君。二月初四,李显正式宣布恢复唐国号,意味着武周王朝的灭亡。这个时候,武则天因为是李显母亲的关系,依然保持着“则天大圣皇帝”的头衔,所以,武则天是名义上的太上皇,实际上的亡国之君,至于待遇,一直在上阳宫过着锦衣玉食,但没有自由可言的生活。李显也会定期率领群臣参拜武则天,但那不过是表面上的尊荣而已。

等到武则天于十一月去世,李显宣布其遗命,去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入葬与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这时候才是“太后”。而其退位后的最后岁月,其实就是名义上的太上皇,实际上的亡国之君。


伊耆角木


既然是政变,亡国之君就无从谈起了。政变指的是一个政权的倒台,同时另一个政权建立,充其量也是国家内部的政权交替而已。而这个过程也是两股势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冒险。


至于太上皇的称呼也不大合适。因为神龙政变是在武则天病危之际发动的,很明显是宰相张谏之一帮人在乘人之危。如果武则天健康康的活着,借他们十个胆也不敢。而且武则天在政变过后没多久就去逝了,从临终前那句“袝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言可以看出武则天的醒悟。所以把她称作太上皇,她内心也不会坦然接受。另外中宗姓李,她姓武,太上皇的称呼多少有些不伦不类。

大唐王朝是李氏家族打下的江山,中间插了一腿的武周并没有被史学界承认为正弦,所谓的大周朝只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口号。而武则天只是窃取了唐朝的政权,整个过程也不复杂,无非就是抢了丈夫的皇位过了把瘾,最后又还给了儿子。如果把整个事件比作一场家庭纠纷,无非就是男人体弱多病,女人当家做主,等女人年老体衰,儿子又肩负起了家庭责任。


另外,从严谨的历史角度从发,站在纲常伦理的道德标准去衡量,武则天是在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她的做法并不得人心。如果,承认武则天是亡国之君,那么,就等于承认小偷的盗窃行为是合法一样荒谬,从此,这个世界上将永远没有正义可言。


国史春秋


本人认为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既不算是亡国之君也不算是太上皇。


神龙政变的起因是太子李显受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氏兄弟迫害所引起,神龙政变既是李显报杀子的私仇,也是夺回大唐政权的公仇的最有利时机。


神龙政变发生在神龙元年(705年),那一年武则天已经82岁了,垂垂老矣。历史上的帝王但凡到了垂暮之年,大多已经没有了从政的精力,脑袋也开始犯老糊涂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汉武帝到了晚年脑袋犯糊涂,大搞巫蛊事件,还错杀了太子,逼得卫子夫皇后上吊自杀。再比如后来继位的唐玄宗也是如此,盛年开创了开元盛世,可是到了晚年把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都给搞到自己的床上当了宠妃,还整出了安史之乱,最后让盛世唐朝由此衰落下去,让人叹息。武则天同样也不例外,人到了老年,精力严重不足,也懒政了,再加上天天有小鲜肉张氏兄弟两个侍候着,生活也过得惬意。这时的武则天对军政的控制力明显减弱了很多,所以才有了让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的可乘之机。


张氏兄弟仗着自己年轻貌美,得到武则天的宠幸,所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这已经为他们的悲剧下场埋下了伏笔。我估计这两个人除了人长得帅,下体好用外,基本没有读过什么史书。如果他们认真读过史书就应该知道,他们这种身份除了不光彩让人看不起外,还容易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历史上的教训太多了,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的男宠嫪毐被始皇帝诛杀灭族。与汉哀帝搞同性恋,创造了出了成语“断袖之癖”的男宠董贤最后在汉哀帝驾崩后畏罪自杀身亡。北齐后主皇太后的男宠和士开最后被大臣们联合诛杀等等。

张氏兄弟是两个不作不死的角色,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和女儿李仙蕙、妹婿武延基曾暗地里讲张氏兄弟的坏话,被张氏兄弟的的耳目知道后,张易之添油加醋向武则天进谗言。武则天这货也真是老糊涂了,为了维护自己的男宠,不仅责骂了太子李显,还逼得自己孙子以及怀孕在身的孙女自缢而亡。张氏兄弟又将武延基下狱逼死。这件事情让李显一下子失去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女婿和一个外孙。更可怕的是如此照这样发展下去,自己这个太子的身家性命可能都会落在张氏兄弟手上。


神龙元年正月的春节刚过,年老的武则天生病了,张氏兄弟奉命日夜照顾武则天。这给了李显他们一个最有利的时机。经过密谋,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准备发动宫变,杀掉张氏兄弟并且逼武则天退位。他们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可是李显本人长期在武则天的淫威之下,形成了极其胆小懦弱的性格,起先他不相信这些人怕有阴谋,经过李湛等人反复做思想工作才终于鼓起勇气和他们一起杀进宫去。

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水到渠成了,张柬之等人带着左右羽林军杀进长生殿,在走廊上未经武则天同意就当场诛杀了张氏兄弟,可怜这张氏兄弟两都来不及调集自己的力量就做了刀下鬼。张氏兄弟的党羽最后也被诛杀殆尽。之后张柬之等人冲进长生殿逼宫,逼迫武则天让位,归政于李唐王朝。


武则天是聪明的,神龙政变之后,她又向李显要求回归大唐皇后身份。因此武则天没有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没有了皇位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十个月后便郁郁而终了。


由于武则天的政权是衍生于李氏王朝,太子又是李家人,最后又归政于李唐,在历史学家和相关的史书中,从来都没有将武周做为一个单独的朝代列编,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不算什么亡国之君。而她又自创的武周朝廷,与之前的李唐王朝又有一定区别,所以也不存在她是太上皇的说法。


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更多历史、诗词、美文、视频等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司马谈史君 等你来分享哟~~


司马谈史君


这真是"神龙见头不见尾",武则天轰轰烈烈的以武周开头,又以凄凉的逼宫结束。结束了武周帝国的命运,是亡国之君无疑。

当初她以武周替更"革命"李唐的那一瞬,李唐就不复存在了。李唐就己经消亡了。如果武则天再在武家找个继承人嗣位,这李唐也恢复不了,而武周一定会继续下去。但她选了自己姓李的儿子李显,这李唐就"革"了武周的"命"。武周政权就走过历史的天空,彗星样消失了。所以,武则天是亡国之君。而不是 太上皇。

如果不是母亲,而是别人,李显就会象曹丕对待汉献帝,刘裕对待司马德文……这些亡国之君的下场,一般都惨。武则天占了母亲的亲缘,躲过了这一切,够幸运的了。





劉一千五


公元705年当时的武则天已生病,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根本无法接近。2月20日,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杀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逼迫武则天退位。23日,武则天颁下诏书,由太子李显代理国政,24日,武则天将皇位传给太子李显。

神龙政变算是李唐王朝的复辟,皇权重回李家,一切立法制度回归高宗时期。而武则天向李显要求回归大唐皇后身份,所以后世没把唐朝分成2段。


红黑圣西罗


武则天非亡国之君,是杰出的政治家,神龙革命后,朝中中宗,睿宗,太平公主等李氏势力,武三思等武氏势力,张柬之"五王"等大臣势力都与武则天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以李家儿媳回归李唐,与其说是无奈,倒不如说是高明的安排,谥号:则天大圣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