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为什么不是副省级城市?

落花201820503


最初的是十六个副省级城市是在1994年设立的

,当时的的长沙还很落后,排名在中国城市30名左右这个位置了 ,

交通地位也被武汉 郑州压住,不具备副省级城市的竞争力,现在长沙的经济目前是中国省会城市中非常亮眼的,经济增幅在17年间,增长了13倍,增速排名第四,实现了快速逆袭,也加入了万亿俱乐部。由2001年的27位,冲进了第13位。

交通地位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也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所以才有提出长沙为啥不是副省级城市这种疑问,现在没有副省级新的名额了,所以长沙不是副省级城市。要是现在再重新评比,长沙应该毫无疑问,非常具备竞争力


生活在长沙


副省级城市大多曾是经济强市或者是区域交通中心。建国之初东北地位极高,重工业大多集中在东北,鞍钢老总级别比鞍山书记,市长都高,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就成为副省级。山东,广东,江苏,浙江都是经济强省,济南,青岛,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宁波的经济地位很强,而且济南,南京,广州还是交通枢纽,成为副省级也是理所当然。武汉是中部交通中心,有九省通衢之称;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西安是西北中心城市;唯一特殊的是厦门,估计建设好厦门有利于和平统一台湾,所以厦门在福建的地位高于经济第一的泉州和省会福州,成为副省级。综合来看,长沙之前经济地位以及交通地位都不强,现在发展较快,但是相对于郑州,仍有些许差距,个人认为下一批副省级最优先的两个城市是乌鲁木齐和郑州,苏州,长沙再次之。


孙钦磊1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最初的十六个副省级城市是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发文(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的。

副省级城市与地级市或地级行政区一起纳入各省的直接管辖之下,没有被单列。

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

重庆曾经一直是副省级城市,1997年成为省级的直辖市。

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

另外,所有省会城市和一些重要的非省会地级市,长期由省委常委(级别高于非省委常委的副省长)兼任党委书记,因此在行政级别上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如长沙、南昌、合肥、石家庄、苏州、齐齐哈尔、吉林、万州、烟台、温州、珠海、三亚、桂林、宜昌、洛阳、延安、格尔木、包头、大同等。但这些城市的实际级别仍然是地级市。

省级城市就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比一般的城市(可能包括省会)有更大的自主权。

一是区域布局要合理,副省级城市应该是大的区域内的首位中心城市,有足够发展空间。应与原有副省级城市有一定距离,否则浪费资源、增加内耗,抵消和减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二是人口不宜少于200万人,否则难以形成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这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

三是应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经济总量应高於全国大城市平均值,财政至少能够自给自足,这也是保障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这三个条件全部具备才能设立副省级城市

当然,条件具备了也不一定能成为直辖市,这和国家的战略布局有关系。比如现在盛传的第二批副省级城市全部集中在了中、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目的是通过这次的行政直属改革,可以带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生活的爱好3


很简单啊。计划单列或副省级都是上世纪8、90年代确定的,那个时候的长沙,有什么资格争取副省级?

也就是2000年后,湖南省统计局水平“提高了”,长沙的GDP才有了质的变化,几年一个台阶往上走,看上去才能够列入前20的水平。但在城市规模、人口、资源、影响力等方面,还和大多数副省级城市有差距。就算现在再次放开评定副省级,长沙都不一定能够稳进。


andrew409


因为国家没有批准,也没有计划将长沙列为副省级城市。这是国家从国家战略,全国大局全盘考虑的。从地理位置,经济幅射,地域影响,城市规模,文化底蕴等方面考虑的。长沙,湖南省会,各方面都与副省级城市条件接近,尽管暂时还不是,但长沙的未来更美好。


无奈125387125


副省级城市的前身多是计划单列市,而计划单列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是不需上交省财政的,湖南除长沙以外的其他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省里就需要长沙的支持,如此,长沙咋能成为计划单列市呢?长沙成不了计划单列市,自然也就成不了计划单列市的后身~副省级城市啦。


kuangjw


都是一些虚名,你看这些副省级城市哪个不是房价很高,只要大部分居民生活水平比较高,管那些什么所谓的虚名做什么?当然我也不否认这十多个城市的发展成果,只是更应该把焦点放在居民生活质量上来!


至臻12


因为长株潭还没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