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班排课发现:人的“直觉”太不靠谱!

“新高考改革”这两年火了!因为火了,所以关注的人更多了,特别是教育行业的,还有就是家里孩子近几年可能面临中高考的。就像对待所有的网络热点一样,人们开始对新高考改革评头论足,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或者只是从某篇微信中文章里听说过,也绝不放过发表见解和大放厥词的机会。赞赏的、抱怨的、谩骂的….不绝于耳,谁说中国言论不自由?呀呸!

本人作为教育行业非资深人士(哥们以前在华为公司混通信行业的),有幸也跻身参与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中,随波逐流,脑筋激荡!惭愧的是大家关心的都是改革中的大事,大多聚焦在改革制度的完善和公平性,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意义等大事情上,而我们只参与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事情:走班排课!但是通过折腾这件小事,我发现了一个事实:人的“直觉”真的是特别不靠谱,比特朗普都不靠谱!虽然我们一直以来就听说过各种政治领袖和商业精英,甚至科学家依靠直觉就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传说,但是这次整个教育行业,大家都集体懵圈了。

一、寻找“风口”

从走班排课发现:人的“直觉”太不靠谱!

话说当年(也就是去年)我们准备进军新高考这个“风口”的时候,一直在找切入点。这个时候有教育界的朋友献计说:“搞走班排课呀,那是刚需!”,我们听后就没当回事。是的,地球人都知道,要上课必须先要有课表,排课当然是刚需!问题是“排课”这事听起来一点也不“高、上、大”啊!“直觉”告诉我们:就这点破事,随便找个会编程序的人,分分钟就可以搞定的。走班排课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人家国外早就在中小学都开展了,就算我们国内的国际学校也照猫画虎的一直在进行中,从来没有听谁说:“课排不出来!”。这事凭直觉就可以判断不值得搞,必定是个没有门槛的红海市场。

可是当我们踌躇满志奔赴浙江、上海这两个新高考改革最早的试点地区去调研,与当地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希望发掘出一个“巨大的需求”的时候,竟然听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改革试点都好几年了,他们竟然“排不出满足基本要求的课表!”苍天啊!这也太反“直觉”了吧!我禁不住掐了一下小伙伴的大腿,“疼不?”

大梦初醒,原来这不仅是刚需,还是“痛点”!而且不是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容易,这是一个上百家公司参与了几年都没有搞定的难题。因为当今中国,即使一线城市的中学名校也属于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而市面上的所谓排课公司给出的排课方案又都是需要超豪华资源配置的。所以至今上海和浙江还在无奈的使用多数厂家推荐的“套餐制”(即不让学生自由选科,只能在学校规定的几种组合内选科)。

面对这样巨大的商机,我们撸起袖子,组织起清华精英团队,苦干了大半年,其中艰难险阻和蜿蜒曲折在此不展开细说了。最终我们开发出了可以解决学校所有难题的超级算法,并且在清华附中等名校小试牛刀,大功告成!学生自由选科、学校自由分层、不增加教室。简直就是“新蜜蜂”!(听不懂的请翻译成英文)

回想起来,吓了一跳,这一次差点被自己的“直觉”误导,错过了风口!

二、孤独求败

从走班排课发现:人的“直觉”太不靠谱!

当我们终于打造好了一把举世无双的屠龙宝刀的时候,站在山巅之上,四顾茫茫,想找几条龙试试刀锋,无奈高出不胜寒!隔空喊话不行,于是我等下山去找一些人多的地方:各类教育论坛和教育展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了很多同样带着“宝刀”的行业厂家。其中就有个国内知名走班排课公司“小兔”(化名)号称他们的算法是从国外引进的最先进和牛逼的算法。还有一个据说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军者旗下公司,“人工智能”!乖乖!那不是可以打败人类棋手的机器人吗?听起来很吓人,听说他们还开发了一款儿童教育产品叫“蛋蛋”(化名)。当你让这些挎着“宝刀”的专业人士试试刀锋的时候,他们举起刀来“咔咔”就把板上的几块豆腐给剁碎了,显得很厉害的样子。看到这,我笑了,原来是切“豆腐”宝刀!

笑完别人才发现自己也很可笑,原来“屠龙宝刀”只是江湖上的一个传说,你要是告诉别人你真有,人家还真不信!当我们在展会上向同行业人士介绍我们的走班排课系统可以100%满足学生选科意愿,可以让学校任意进行分层教学,并且不增加教室的时候,有人很惊喜,大部分人将信将疑。有一个东北大汉直言:别吹了!不可能!这课表就没法排,这次高考改革肯定要停止!

当我拿出我的宝刀给他看,他说是假的。当我提出抓个龙过来我宰给你看时,他说不看不看,我知道你肯定不行!以前固定教室上固定的课都资源紧张,现在让学生自由选择、走班教学,肯定资源不够啊!再说了人家那么多公司都只能靠牺牲学生意愿的套餐制来降低排课难度才勉强排课,怎么你就能做到这么牛!我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这事不行!

什么是“用脚指头想”?那还是靠“直觉”啊!

你说凡夫俗子判断有误也就罢了,还有专业人士也提出让人笑掉大牙的说法。21世纪教育研究院某副院长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学校规模越小排课难度越小,越大的学校学生越多,越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我想问问院长大人,你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我想他一定回答:“直觉”!否则我只能凭直觉判定他是文科生。(此处不是讽刺文科生,说他是文科生都抬举了,文科生也应该知道林子越大,鸟越多吧!)

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些只会掰手指头算数的“专家”,当大批即将进行高考改革的地区纷纷派人到浙江和上海取经的时候,得到的“秘笈”就是:“套餐制”。因为他们凭直觉认为,走班排课必然要增加教室、增加老师。当然还有人不甘于仅凭直觉,不但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还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结论:新高考走班排课必然大幅增加教室和老师,而且增幅据说是30%以上。我真想问问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后来听说有人是按照学生选科组合为基础来分班的,6选3就有20种组合。难道他们不知道沙子比石块更容易装满空瓶子吗?)如果不是算出来的,那一定是统计出来的!但是现实好像不是这样,因为惧怕走班教学肯定会导致师资、场地不足,选课走班变为“套餐制”已经成为上海浙江大部分高中的“首选”。

有人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次我信了!

三、江湖风云

从走班排课发现:人的“直觉”太不靠谱!

据业内人士传言(一般情况下,在中国大部分传言最终会变为现实),有些省在即将新高考改革落地的过程中已经放出风来:准备实行所谓的“定二走一”或“定一走二”,认为这样可以降低管理难度。问题来了:凭什么你就认为这样可以降低管理难度呢?他们一定会扳着手指头给你算,你看“定二”就是三门选修课里已经有两门是划到行政班不需要走班,那么每个同学只需要一门课走班,这不是大大降低了“走班率”吗?如果你说他是凭直觉判断,他一定觉得冤枉,因为人家是扳着手指头给你算出来的。早年据说有人用最传统的穷举算法来排课,用大型计算机算几个月都没有算出结果,看来这计算机还不如我们专家的“手指头”。那么如果你问他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学校所有要求和学生的意愿,还能相对降低管理难度。他一定说我凭直觉就认为只能这样了!更可拍的是不但这么认为,还真准备就这么干了,吓死宝宝了!求求你们除了用“脚指头”和“手指头”,动动脑筋或多跑跑腿找点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不行吗?捉急呀!

当然这样的观念形成也是有一定根源的,这就是来自整个行业江湖的共识。在走班排课这个行当里,有些认识是所有行业人士的共识,甚至我们自己起初也凭直觉认为一定是这样的。比如对于走班教学模式,行业内通常分为“大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听着名字你也许就明白其大概含义吧,越是“大”走班,参与走班的科目就越多。另外还有一个所谓衡量走班幅度的指标“走班率”,也就是离开固定教室去进行走班上课的学生的占比(其实以上概念在江湖中也缺乏的统一认识,大多来自“兔子”和“蛋蛋”们的说辞)。那么凭直觉,一定是“大走班”的走班率最高,“小走班”的走伴率最小啊!真的是这样吗?

当我用实际的案例和数据告诉各位,凭借先进的算法或者基本的数学逻辑,所谓的“大走班”其实是走班率最低的,甚至低于所谓的“定二走一”。元芳,你怎么看?这好像颠覆了我们的日常认知啊!也不符合我们的“直觉”呀。

以一个真实的实际数据举例,在一个人数中等的高中年级(数百人),在不分层的时候,如果采用“定二走一”,在牺牲部分学生的选科意愿情况下,可以保证每位学生只有一门课走班。看起来不错哦!而采用我们的算法在实践运用中,100%满足学生意愿的同等情况下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根本不用走班,所有的6门课(3+3的课程)都在固定教室和固定的同学一起上课,剩下的少部分的学生需要走班一门课,只有不到10%得人学生可能会有2门课走班(如果像前文所说牺牲部分学生意愿,那么就可以做到这最少部分学生也都只有1门课走班,甚至不走班)。竟然比所谓的“定二走一”降低了一多半的走班率!

有时候“直觉”是多么的不靠谱!当没有人逼着你必须在几秒钟内做决策的时候,还是应该静下来好好想想,用科学的思维来分析、研究,审慎地做出判断。新高考改革是中国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所有的人都对改革的方向和初衷是欢迎和赞成的。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不能稍遇挫折就不知所措,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调研(最好找我谈谈,不要只听“兔子”和“蛋蛋”的,因为他们把自己办不到的事情都说成不可能),谨慎行事,不要轻易相信“直觉”,否则会让改革走不少弯路和遭遇不必要的风险!

这一次希望不要因为相信“直觉”而误入歧途,最终背离了改革的初衷!

最后做一下广告:紫光集团中青至诚教育科技公司开发的走班排课系统,100%满足学生意愿,又不用增加额外的教室和计划外课时,还可以让学校自由分层教学。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比其他公司的所谓算法和策略(甚至是牺牲了学生意愿的策略)都大幅降低了走班率,更便于学校管理。我们希望用先进的技术支持新高考改革落地!

无论是凭直觉,还是凭案例数据,都应该选我们!

中青至诚 孙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