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喜歡漢文化,於是一大臣大膽提議:如果恢復漢服,天下就太平

清朝初年,有這麼一個人,他大膽向順治皇帝提出恢復明朝衣冠的建議。而這個人就叫做陳名夏。

順治喜歡漢文化,於是一大臣大膽提議:如果恢復漢服,天下就太平

陳名夏生於江南,從小就熟讀四書五經,崇禎十六年參加科舉考試,一舉考得一甲第三名,先入翰林院修撰,後得崇禎賞識,官至戶兵二科都給事中。

而這個人你說他是投機分子一點都不為過。

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北京,明朝亡。陳名夏趕緊投靠了當時的闖王李自成。然而,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後,為了錢,把那些歸降他的明朝舊臣統統拘押起來嚴刑拷打。陳名夏那兒經得起這樣的嚴刑酷打,於是打算另投明主。

順治喜歡漢文化,於是一大臣大膽提議:如果恢復漢服,天下就太平

而這個時候,關外的多爾袞虎視眈眈,頗有破關而入主中原之勢。果不其然,吳三桂衝冠怒發為紅顏,引八旗軍入關,多爾袞打敗了李自成,進入了北京。

此時的陳名夏見大局已定,於是投降了多爾袞。陳名夏這人很聰明,多次得到多爾袞的賞識。於是他很快就升官到禮部侍郎兼漢尚書。

順治喜歡漢文化,於是一大臣大膽提議:如果恢復漢服,天下就太平

後來順治帝掌握了實權,但是順治皇帝是一個資深漢文化的愛好者,對於陳名夏這樣的大儒更是十分愛惜。於是順治授予陳名夏翰林弘文院學士,兼任吏部尚書。

你如果認為陳名夏的仕途如此舒暢,如此輕鬆,那你就錯了。接下來,他的倒黴事就來了。

話說順治帝有一個奇怪的愛好,那就是酷愛漢服,以至於他還做了一套明朝皇帝的衣冠,每次穿上後,對著鏡子連說明朝皇帝的服裝,比清朝皇帝的服裝要好看。

順治喜歡漢文化,於是一大臣大膽提議:如果恢復漢服,天下就太平

順治十一年,順治帝穿著一身的漢服向陳名夏等一干大臣展示。

陳名夏看見順治這樣,揣摩順治的心思,以為他喜歡明朝的一切,於是對他說道:“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

順治帝笑嘻嘻是說“好啊好啊,大家再議議。”

沒想到這句話卻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朝中大臣立即就此大做文章,說陳名夏是妄圖反清復明,是要造反。

順治喜歡漢文化,於是一大臣大膽提議:如果恢復漢服,天下就太平

為什麼朝中大臣會這樣做呢?其實還是因為陳名夏只顧著與皇帝拉攏關係,而順治皇帝總是偏愛他,重用他,因此與其他朝臣們關係都不好。於是,眾大臣就此事大做文章,其實就是因為嫉妒,想要除掉陳名夏。

逆反的罪名在中國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是大罪,一旦被扣上,很難洗掉。而一介書生的陳名夏,哪兒擋得住這麼多大臣的口誅筆伐。果然,順治帝還是將陳名夏拘押了起來。

順治喜歡漢文化,於是一大臣大膽提議:如果恢復漢服,天下就太平

最後,陳名夏被刑部定為造反罪,要被立即斬首。但是順治帝看在他教過自己很多漢文化的份兒上,改判為絞刑,目的是能給他留個全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