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的重慶,江隨山轉,山隨江動


圖為1923年的重慶彈子石。重慶,簡稱渝或巴,中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著名的江城、霧都、山城。彈子石位於重慶南岸區,與朝天門和江北城隔江而望。其來歷,還和大禹治水有關。

圖為1923年的豐都天子山。豐都縣旅遊資源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主,主要有豐都名山、雙桂山、鬼國神宮、鬼王石刻等著名景觀。

圖為1923年的豐都武廟。豐都自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單獨設縣起,豐都縣已有1900多年曆史。

圖為1923年的忠州巴王廟。忠州歷史遺蹟、巴文化的重要符號、忠文化的根系——巴王廟,又名土主廟、 巴王祠、忠貞祠,是為紀念巴國將軍巴蔓子而修建的祠廟。

圖為1923年的忠州石寶寨。忠縣境內長江北岸邊,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自稱“武陵王”,據此為寨,“石寶寨”由此而來。

圖為1923年的忠州新場街道。忠州是重慶忠縣的舊稱,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三峽移民搬遷重點縣。

圖為1923年的重慶涪江。涪江南流經四川省平武縣、江油市、綿陽市、三臺縣、射洪縣、遂寧市、重慶市潼南區、銅梁區等區域,在重慶市合川區匯入嘉陵江,全長700千米。

圖為1923年重慶老君洞附近的稻田。 老君洞始建於漢朝三國時期,正式創建於隋末唐初,歷時1300多年。

圖為1923年的重慶李渡。李渡歷史悠久,相傳因唐代詩人李白在此渡江而聞名,從明朝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圖為1923年的重慶木洞。木洞鎮依山傍水,歷史悠久,作為重要的水碼頭,是南來北往商賈、名士的必經之道,是四川省商賈雲集的名鎮之一,是連接川黔、商品出川入川的重要集散地。

圖為1923年的涪州碼頭。唐武德元年以渝州涪陵鎮和巴縣地置涪州。今天的重慶涪陵區,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王陵多在此而得名。

圖為1923年的重慶長壽碼頭。長壽區,地處重慶腹心,襟長江而臨主城。早在七千多年前,長壽境內就有土著民族居住。至周代,“巴人”建立巴國,定都今重慶渝中,長壽時稱巴國枳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