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养老,子女靠得住吗?

付加苗子


对于我们这的农村,老人哪能考虑靠得住靠不住的问题,农村老人没了劳动力,失去了经济来源,就算现在有补交一点社保,一个月几十块钱够什么用。农村人养儿育女,到老了唯一期望,也就是儿女能够养老送终。所以也没得选择,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我邻居一对老人,七十几岁了,天天还帮儿子忙里忙外的。和他们聊天说,你们孩子都自己有家庭条件也挺好的,不要那么辛苦了。老人只是笑着说,现在能干就多帮他们干点,等不会干了还要他们养我们,能干的时候不多帮忙点,以后不会干,被怪我们会干的时候不帮忙。

很多农村老人上了年纪就会担心,因为太多老人老了没有受到善待,所以他们上了年纪就会唠叨自己没用,其实是害怕自己没有劳动力了,怕会被嫌弃,怕子女不会赡养。因为,有太多活生生的例子在他们周围发生,特别是兄弟姐妹太多的。

总之,个人觉得父母老了,作为子女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赡养父母,这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都需要的。不善待父母的,城里农村都有。所以老人都会担心自己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只是对于农村老人而言,他们更没有保障,更没得选择,不依靠孩子,他们依靠谁?


小赖学网络


在农村,10个老人里面,几乎有9个都是靠子女养老的,为什么呢?有的是因为种了一辈子地,没有养老保险!有的是因为打了一辈子的零工,没有养老保险!

人们常说,养儿为防老,在农村父母老了,只能靠子女。

子女靠得住吗?这个就不好说了,毕竟谁都养着一大家子呢,只要父母还能动,每年给一些钱,他们自己生活就好了!如果父母老了,生活无法自理了,只能子女们轮流着照顾,比如一家一个月的住着!如果父母生病了,也是子女们平摊医药费,大家轮流在医院照顾!

有不养父母的?肯定有。或许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嫌弃父母偏心了,只补贴别人不管自己。又比如父母年轻时不靠谱,不帮忙带孩子等等,导致了个别的子女不管父母,但这个还是很少见的。

在农村,大家还是很要面子的,不管父母做错了什么,只要把孩子养大,娶了媳妇,就完成自己的义务了,作为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如果你真的不管的话,村里人都会戳你的脊梁骨,不是吗?

以前也见过一些案例,父母直接将不孝的子女告了,有的人说父母能养活五六个孩子,五六个孩子养活不了父母,其实,也不是养活不了,只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很多人奔波在外,连回去陪伴父母的时间都没有!

农村养老真的是一个难题,老龄化是最大的问题,年轻人都跑城里人了,老年人又不愿意离开农村。不是子女不孝,是他们宁愿自己一个人住在老家。在农村住习惯的人,进城会浑身不自在!

所以,不管工作多忙,多回家看看父母吧!


快乐农人驿站


人辛辛苦苦活一辈子,图个啥?上要为老人养老送终,下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却要为养老发愁,这确实是一件令人伤神的事情。

都说养儿为防老,这样的事情,自古一来都是一辈辈的传下来的。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孩子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只是最近一些年,情况悄然发生的变化。有一种思想认为,父母养老是自己的事情。

特别是很多农村人,他们感觉自己压力很大, 从而不愿意赡养老人,还为自己找了很多理由。

这样的情况目前逞越来越多的趋势,当道德无法束缚人们的时候,很多农村老人都不得已拿起了法律的武器,通过有关部门让孩子强制赡养老人。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人们把一生绝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认为这是应该的。

只有把孩子培养好了,自己的未来才有依靠,可对于自己的老人呢?却认为他们老了,没有剩余价值了,身上的毛病多了,不但不能为你带来希望,相反还带来无尽的负担。



我们在谴责这种行为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种现实,那就是赡养老人和打工挣钱的冲突,不挣钱就没有办法做到更好的赡养老人,如果拼命挣钱,又无法做到更好的赡养老人。

所以农村老人养老的事情,将是我们以后将面对的重点问题,可以预计将来在农村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这样既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又不耽误挣钱。

现在农村人挣钱的渠道也多了,趁年轻为自己购买一些养老保险,也为下一代减少一些负担。


佰秀农业




农村养老,子女靠得住吗?说句心里话,如果子女都靠不住,还靠谁呢?靠政府养老金太少,当然要靠子女养老送终,入土为安。

虽说农村有个别人因家庭矛盾或者父母的偏心,造成子女不肯赡养父母而诉于法律,但最终还是子女出钱出力养老送终。

老婉舅认为:养儿防老这一点没错,错就错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沟通好,有的子女好几个,父母有偏心,不能同等对待,有的还分出高低。



在外面有本事的儿女一年回家一次,父母像巴结客人似的对待,而在老村老家一直赡养父母的,做父母的却视当没出息的看,还说农村儿子没本事,这种偏心在农村很常见。还有,有的父母偏爱那一个,要么帮大不帮小,要么帮小不帮大,一碗水难以端平。

不管农村养老问题多么突出,这都是表面上的事。家庭纠纷也好,婆媳关系也吧,兄弟问的,妯娌间的,最终还是以和解赡养父母。



我认为:农村父母养老不靠子女还靠谁?别人总归有个“别”字,靠农保一个月才一百来块钱,只能买大米油盐错,有个病痛虽说有医保,但钱还是要子女出。

做父母的把一生辛苦都给了子女,买房买车娶儿媳,有的甚至还要欠债还钱,根本没有钱买养老保险,再说买保险是有钱人的事,农村没钱的父母养老最终还是靠子女。



不过现在党的政策好,农村都有居家养老,每月只要120元伙食费,一天二餐无忧无虑,有电视有茶室有活动室,农村养老问题不再是纸上谈兵,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村养老难的大问题。


月季正红


关于农村养老,子女靠得住吗?诚然,农村的养老问题现在越来越严峻,对于农村里的人而言,他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了。

现阶段,农村里的子女赡养老人还是靠得住的。例如,在我们村里住着一个80多岁的老人,老人膝下有4个儿子和3个女儿。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做起事来当然有诸多不便,老人做饭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他的4个儿子实行轮流个老人供饭,每个儿子给老热供饭两天,老人的4个儿子已经连续给老人供了8年饭了。并且,老人的3个女儿,每到热天或冬天,都会给老人购买过夏或过冬的衣服,而且,逢年过节之时,每个女儿也会给老人一定的麻将钱,大约300元。就在去年,听我们村里的人说,那位老人已经存了20000多元了。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后,那么看病该如何解决了。

也就在去年冬天,老人发了急性肠炎,需要住院治疗。在老人住院期间,他的4个儿子和2个大孙子在医院轮流照看老人,由于老人不舍得多出一分钱,因此极少开空调。故而,他的4个儿子和2个大孙子到了半夜冷得发抖啊!但是,关于老人住院的医疗费用支付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不大,毕竟农村有合作医疗机构,老人住了十几天医院总共只花了3000多元。

这只是现阶段农村子女赡养老人的普遍方式,而对于以后的农村养老问题呢?

随着农村出生率持续下降,农民的后代再也没有7个以上的情况了。有些农村里的老人,他们的一生在农村,很多都不愿意离开农村生活。因此,有些有能力的农民,在老人行动不便之时,通常会请村里的年纪稍大但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去照看自己的父母,每月支付一定的钱给照看父母的人。现在这种农村的养老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老人所接受,而且,这种模式在以后的农村养老中也许会其主要作用。

所以,关于农村养老问题,子女永远是靠得住的。


凡农深一度


关于农村养老,子女靠得住吗?

假如子女靠不住,在老人吃得做不得的时候,还有谁会给他们端茶送水,整理卫生?

假如子女靠不住。在老人大小病痛之时,还有谁能在他身边伺候,虛寒问暖?


养儿防老自古传承。特别是农村的人更注重这一事情,只能把希望借托在儿女的身上。假如子女靠不住,那么生儿育女干什么?

试想在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老人的养老问题都不是问题,更何况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愁吃穿了,老人养老问题还能是问题吗?再者农村人千百年传承思想并没有多大改变,农民因为文化少,头脑中的思想没有西方化,城市化。在他们骨子里还保留着中国的孝道文化,生儿育女养老送终这是天经地义。

所以说,农村的养老问题,不但子女靠得住。而且只能靠儿女。

朋友,不要因为少数的不孝事件而把农村人一棍子打死。个别忤逆不孝的事情不是农村人的专利,城市中人也这种现象。这是人性的问题,不是地域的问题。


乡村老农民


我是农村人,有关涉及农村题材的问答题我很难回答,我怕说不好,又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一般情况之下,我宁愿选择不说,也不想多浪费口舌。


关于农村养老,不单独是子女靠得住或靠不住的问题,而是子女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职责。农村老人不靠子女养老还能靠谁?还能有谁来帮助养老?

农村老龄化问题,目前还算平稳,目前还能够勉强维持老有所养,目前农村老人的子女也比较多,几个子女加起来共同赡养一对老人,还是能够应付过去的。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也不是针对现有的老人,而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老人。那问题就来了,问题就突出了,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的老龄化将迎来第一次高峰期(个人猜测),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群已开始变老,已开始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的能力。他们大多只有一两个子女,以后的生活重担全部将压在他们的子女肩上。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子女除了哺养自己的孩子,除了保障自已的生活与生存,一对夫妻,还要照顾和赡养至少四个以上的老人,有的六个或八个,甚至更多的老人。


这对于一对农村夫妻而言,压力之大,负担之重还用说吗?何况农村趋势一直以来比城市要差,各项福利相比城市更不值一提,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市场疲软价格低迷。

农村子女靠什么来养活那么多的老人?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计和哺养自己的儿孙?当然,国家也在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对农业的扶持,但农村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国家想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农村养老问题只能靠农村子女,只能靠农村来自行解决。摆在农村子女面前的问题,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做起,刻不容缓,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掉以轻心,不要等到问题摆在面前了再作处置,那已经为时已晚了。


手机用户22954642155


含辛茹苦养大儿,就是以后为防老。虽说个别不养老,大多还是好样的!


养老,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这都是个沉重的话题。孩子养不养老,城市和农村是一样的!有的人会说城市人素质高,不会出现不养老的现象,可经常见城市人不赡养老人的事诸见报端;有的人说农村人素质低,不养老的事经常发生,可经常会听到农村有人在卧床多年的老人跟前无怨伺候!所以,对于老人养老的事,孩子们赡养不赡养的几率是一样的!

虽然现在养老院普遍出现,我看现在农村的老人还是主要靠孩子们来养老!因为养老院收费太贵,农村人根本负担不起,现在住养老院的老人不是自己有钱,就是孩子们有钱。所以在农村土里刨食了一辈子的老人是不可能住进养老院的!所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是得主要靠孩子们!



孩子们靠得住吗?这话就说的有点差了,靠不住孩子你准备靠谁呢?孩子是自己生的,养孩子就是为了防老,靠不住也得靠!不过农村现在大都还是赡养老人的,虽然有的不尽人意,但总体还是好的!这也是农村和城市普遍的现象!


李哥阿峰


农村养老,子女靠得住吗?其实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就是大部分的老人养老都是靠子女来养老,至于靠不靠的住,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的事了。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基本是靠的住的,应该说我们农村养老中95%子女养老是靠得住的,只有极少数的子女养老是靠不住的。

俗话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在农村养儿防老应该说是最基本的一种养老方式了。比不上城里的老人,退休了有退休金,年纪大了有高龄津贴。而在农村,老人的老年生活基本是靠子女来维系,没有退休金,有些地区落后的地方可能连高龄津贴也没有。

为什么说农村养老,子女还是靠得住的呢?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第一,子女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在农村很多老人幸幸苦苦干了一辈子,无非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女。他们含辛茹苦的将子女抚养成人,都是希望自己老的时候能老有所依,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第二,道德约束,如果在农村子女要是不养老人很容易被人批评,在村里也很难抬起头来,自己的老人都不养的人,在村里的品德与名声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第三,赡养老人是每个作为子女的基本义务。虽然农村比不上城里,但是农村的农民的子女也是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的。条件或许必不上城里的好,但是基本的生活还是能保证的。


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关注我,我是农家小伙计。喜欢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喜欢大家能喜欢我。


新农小伙


不管是什么地方,养老要看子女是否孝顺,想要老年的生活过的更加幸福美满,那就要提前替自己理财。只有手中有积蓄了才能不怕儿女变成白眼狼,这样的养老才能靠得住。


当然农村人养老的观念一直靠的是儿女,对养老保险并不是很看重。 一般过去的农村生的孩子都比较多,在年老的时候都是每个儿子轮流养老,这个月在你家,下个月就会在他家。这样的话对每个儿女是公平的,老人对这样形式的养老也很欣慰,毕竟自己的生活有保障了,子女也不会因为养老的问题在一起大吵大闹。


这样的养老方式,一般老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偏心,不然的话偏袒谁家,那养老的重担就会落在谁家。 只要老人将孙子从小带到大,那么不会没有人不养老的。要知道农村人对礼仪廉耻的讲究比较重。如果你对老人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那第二天就会有很多人在你背后指指点点,说白了就是说你的脊梁骨。只要你还在这个村里,那这个名号一直到你离开人世是躲不掉的了。这样的人大家都会远离你,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农村人偏向子女养老的关键。

但还要记住的是,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很多子女都来到城市里定居生活。这样的话照顾老人就会不方便,一般老人在儿女家居住一个月就会待不住,吵着要回家。这样的情况很多,因为老人对农村的情怀很重,毕竟落叶归根的思想一直萦绕在农村人的心中。况且在城市中找不到说话的人,天南地北的口语不一样,根本就聊不到一起。这种情况下子女就会每个月按时给老人生活费。 其实现在的养老保险还是很靠得住的,虽然钱少了点,但对老人来说也是一个保障。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