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高一生活有什麼印象嗎?

喵嗚oO





高一生活居然過去了七年了,現在想想高一的生活,還是有些許遺憾的,在高一之前我一直是個乖巧的男生,認真學習,不打架,不抽菸,也很低調,三觀很正,但高一的那年,青春的叛逆期出現了,遇到了或許這輩子唯一一個帶著恨的班主任吧,雖然現在想來覺得無所謂了,但在當時,的確很看不慣他的,當然他也看不慣我。

那個時候,經歷了初三畢業假期之後,來了學校有點收不住心,很想玩,上課完全聽不進去,更慘的是,上課睡覺講話等等這些行為都被班主任抓個正著,最為奇葩的是,早上上早自習遲到了一分鐘,然後手裡抱著籃球,班主任居然強勢推測說我待會兒下課了,就想在全校師生面前表演一番,滿足我的虛榮心。我完全是自己熱愛籃球好嗎,更沒有想過早餐不吃直接去打籃球,只是三四節課有體育課,好吧。

這輩子最不能忍的就是別人對自己的猜測完全不著邊,而且還覺得自己猜的很對的人,當時反駁了幾句之後,從此便和班主任結下了 “深仇大恨”,經歷了一個月的適應期之後,我開始慢慢調整自己,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了,不能繼續這樣了,結果每次晚自習的時候,班主任都說我裝樣子,而且還多次這樣說,還對著全班人說,哇,徹底不能忍了,本身就很叛逆的我,那時候簡直爆發了,直接當著全班人的面,和他懟了起來,最後當然是我敗了,哈哈,三個月文理科分班之後,我順利的逃脫了他的魔掌,不過也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被分到平行班的感受(以前,雖然沒有分,但是一直都在較好的班上),然後那天晚上的我哭了,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以及心中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的我,徹底的被擊垮了,之後的三年時光裡,我過的很快樂,但同樣也很後悔,於是我的高中加長了一年,因為心有不甘,所以選擇了復讀,雖然最後的學校一般,但是很慶幸,沒有跑偏,至少對得起現在的自己,



那時到現在的我們


我對高一生活的印象,說實話不願意回想。我是一個特別懷舊,特別不容易適應新環境的人。這是那時候我對自己的定義。後來上大學時我也以為會不適應。但是並沒有,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高一的時候會那麼難適應,是因為我那時候自以為經歷的事很多,可仍然是幼稚的。

那時候我最好的朋友都去了外地,我一個人留在本地上高中。第一天下午報道的時候,我自己一個人來到了我新的班級。新班的班主任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但是那天,我一個人也不認識,我從小到大的同學們一個也沒有跟我分在一個班。然後那天,我初中的同學看到了我,問我,我的閨蜜怎麼沒有來?我說,她去外地上學了。說的時候,我一直在忍著我的眼淚。放學回家的時候,我控制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哭了一路。回到家,還捱了媽媽的訓斥。

那天晚上,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上晚自習,從六點坐到十點。一百多人的教室裡沒有空調,熱的屁股粘著凳子都能帶起來。全是陌生面孔,我坐在那裡,如同地牢。早上五點二十就要起床,五點五十就要進班。從來都沒起過那麼早,每天都像在地獄。軍訓的時候,我們不止一次地羨慕那些高三的學長學姐,希望自己也馬上畢業。當我們真正畢業的時候,我們站在操場上,看著新一屆的學弟學妹。心中哪會有什麼,時光如白駒過隙之類的。有的只有一句,輪到你們進煉獄了,不容易啊。

那時候我坐在靠邊的地方,望著外邊街道上的燈紅酒綠,跟旁邊的人談論著未來,那時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以後要幹嘛,要去哪。後來正式上課了,許多的不適應,覺也不夠睡。但是那時候上課的時候可認真了,怕自己睡著,就咬自己的隔胳膊,雖然對理科永遠都不過敏的我,到那時候拼了命的想學好。還有就是給我的閨蜜寫信,有空就會寫,期盼著每一次的放假。

高一就這樣的,過了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在許多不適應中,漸漸的學會了適應。彷彿一個學期成長了很多。直到放寒假的那天,我感覺,高中才短短半個學期過得這樣快,感覺像夢一樣。

其實許多人都是這樣,從不適應到適應。雖然說實話,高中畢業的那天,我是很開心的,一點悲傷都沒有,因為我不喜歡那樣的節奏,那樣的學習,但這是每個人成長中必要的經歷。只有每一段經歷才會讓你成長,讓你成熟。

那些冬夜裡的晚自習,那些哭的通紅的眼睛,那些不適應的適應,到了最後,我們都能平淡的想起。最後的最後,附上幾張我高中的圖片給大家欣賞。不管高中多累,都默默地希望你們都能堅持下去。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最後的最後,渴望變成天使。


綴以星辰


恐懼是高一的代名詞。是活到現在最難熬的時刻。

恐懼之一在於——陌生。

沒考上市裡重點高中,我被迫到縣城上學,他們說縣城高中很嚴格,考上一本學校的概率也很高。於是我到了那裡,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個陌生的學校,面對無數個陌生的面孔,一個年級26個班,竟沒有一個我認識的同學。那是陌生而又孤獨。


恐懼之二在於——壓力。

學校管理嚴格,抓的很緊,每個月只能回家一次,休息一天。這使我感到窒息,在這度日若年的日子裡,焦急的等待著來接我回家的大巴車。高壓的學習生活,極度渴望輕鬆的空氣。當然,由於中考失敗,我自己內心是帶著陰影的,看著父親為我奔走東西找關係、找學校時,我是愧疚的。因此,上了高中的自己,也不斷在給自己施壓,以求自己成績更好,表現更出色,自我施壓,心結繫上,難解心病。


恐懼之三在於——失眠。

由於外部壓力和自我施壓,壓力過大導致我失眠了。起初並未察覺,只是慢慢發現為什麼午休睡不著覺了,晚上睡不著覺了,帶上耳塞還能聽到急促的心跳聲,並且越著急越想睡,越睡不著。似乎距離我很遙遠的失眠真切的發生在我的身上。每天緊繃著弦,直到深夜兩三點入眠,五點半起床上早自習,白天午休也是睡不著。漸漸地,身體透支久了,神經衰弱,一種悶疼、漲疼突襲我的腦子,嚴重時感覺腦子要炸掉。那段時間真的絕望到極點。

這種日子持續好久,去了醫院檢查,做了CT,做了腦電波,大腦沒有問題。找了心理醫生,做了心理測試,得到原因是焦慮,壓力大引發的。為了讓我得到睡眠,我請醫生為我開了一週的安眠藥,安眠藥很小一粒,但是藥性很強,我每次吃四分之一片,為例讓我第二天能夠醒來。接著的半年時間裡,我便是這樣,與藥為伴,安眠藥,補腦液,補心丸······


後來,在母親的疏導下,我漸漸解開心結,順其自然,不再給自己過重施壓,調節了一年後,算是恢復自然。想想那段時間,真的是不願再回首。

我的高一併非像電影電視劇裡甜甜膩膩的青春,而是人至谷底的疼痛與懼怕。


折柳送人


一.學校

我的老家是一個三線城市的一個區縣,高中只有3所,完全兩級分化,一個省級重點(英國傳教士建立的),是當地所有家長希望孩子進的那種,其他都是那種混日子的高中。

我算比較中庸的那種,考進了那所省重點,然後我能高一的班主任是非常年輕漂亮的小姐姐,也是剛剛大學畢業,我們是她第一屆學生,因為面試第一名所以雖然本科學歷但也進了我們學校。



班主任非常有趣,會和我們一起過感恩節,然後上課放流行歌曲給我們聽,同時對我們要求也非常高,別的班還來齊我們已經開始早讀半小時了。。所以基本每次評講我們都是第一,有次沒有第一班主任哭的稀里嘩啦。

然後說一下我們學校,我們戲稱第六監獄,比如男生一律平頭,女生一律齊耳短髮,不然不要來上學,甚至男女生在教室的距離外不能小於1米,不然會判定早戀哈哈哈。。


同時兩週休一次,休息的那一週,週六上午要在校自習,週日晚上回來上晚自習,就是不讓你完整的一天在家待著。。

二.早戀

然後說一下學校與學習外的,比如早戀哈哈哈。

我和我暗戀的妹子一起考進了這個中學,小學同桌,初中隔壁班。不過她是學霸類型,在另一班上班長,後來學校組建精英班,她進去了,這個精英班就在我們班隔壁,還記得互相借書寫情書那種青澀的感覺,啊啊啊~現在想來好害羞。。


三.朋友與愛好

當時已經入宅了,還交到了共同愛好的同學當朋友,那個年代二次元動漫還不是那麼普及,一個班有一兩個看動漫的就不錯了。小地方沒有漫展,就和朋友一起去外地看漫展..火車費200+,門票30,還有住宿之類的,對ACG愛好的追求非常的辛苦。。

如今已經物是人非,當年活潑年輕班主任前幾年舉行了婚禮,暗戀表白的妹子在同城學業繼續深造,認識多年的朋友每次我回老家都要約出來吃頓燒烤吹吹牛,區別就是她有妹子了,我還是單身。。



誠實正直的光影君



哥就是過客


我所生活的地方姑且稱為“小城”吧。首先,我是一個返鄉生,顧名思義就是返回家鄉讀書的學生。只是對於我來說,這個“家鄉”是極其陌生的,除了每年暑假寒假回老家,我基本不會和這座小城有交際。而且,我回家也多是在農村裡待著。

小城在我的記憶裡可能是春天雨後的青苔,帶著點潮溼、夾雜著點淡淡的土腥味,路邊賣了幾十年涼粉的老婆婆一遍繡著花,一邊靜靜的等著客人……夏天裡街邊擺了一串的水果攤,橘色的燈被掛起來,照在鮮紅的瓜瓤上,這是悶熱的天氣裡不會少的清甜……或者秋天路邊的樹開始掉葉子,大片大片的枯葉落了一地,帶著某種蒼涼的味道,踩在上面脆脆的,還有些植物所特有的苦澀味……冬天最是讓人歡喜,滿城飄香的湯味,從每條街邊小巷裡鑽出來,儘管在冬天,也總覺得暖暖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以為我就要寫這些兒時記憶裡的小城,那你真是:太不(tian)了(zhen)解(dan)我(chun)了。這是回憶高一生活好吧?我就不偏題了。

剛剛那些,只是一個前提而已。現在的小城已經沾染了大城市的味道,雖然小學和初中在相對來說比較發達的城市讀,但是這樣一個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的小城讓我感到陌生。不可否認,我是一個戀舊的人,不然也不會在城市裡生活了十年,最放不下的,依舊是記憶裡的小城。但同時,我也承認,對於我來說,小城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了一座“新城”,至少,對於一個連親戚都不怎麼見面的人來說,所有的人、事,都是陌生的。

高一入校報道的當天,我母親陪我去報名,我才知道我的學校叫什麼,連去的公交路線也是才問的。走的急沒有收拾東西,很多生活用品都沒有準備,只是帶了幾件夏天穿的衣服,天氣很熱,在七月份的豔陽天裡,排了很久的隊,交了一堆拿不到發票的錢,領了床單被套,下午沒有什麼事,就回家拿東西。母親身體不太好,上午陪我去學校走了一截不長的路就有些撐不住,我就告訴她我自己可以找得到。家境不太好,手上沒什麼錢,能從家裡帶的東西儘量都自己帶,一個人用蛇皮袋裝了兩床棉被,一床墊一床蓋(我體質偏寒,夏天也必須蓋厚被子)又從家裡拎了個水壺(老式的那種大紅色)擠著公交又去了學校。到宿舍才發現床上需要墊床板(床架中間是竹條,容易踩空)慌著出去買,因為有點胖,只能買稍微厚些的,大概有一釐米左右厚吧,有點重,切好之後周圍都不認識,也不敢隨便請人幫忙,就自己扛,累了就歇會,一直上了三樓宿舍,兩百米的距離我走了一節課,到宿舍直接吐了(雖然我現在也沒想通怎麼回事(・o・))

等我收拾好所有東西,到班上之後,才稍微好些。但這只是個開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的高一整個一年都是適應。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不是在適應,就是在去適應的路上”

老實說,我的性格挺不討喜的,至今為止,我也沒想通我的朋友是怎麼來的。從一開始,我就落了一截,大多數同學在這所學校都有以前的同學,剛開學就開始“報團”,對周圍的人都是靜靜觀察,我的性格並不開朗,甚至還有些內向,所以,當其他返鄉生已經和周圍的人“勾肩搭背”時,我仍然是一個人在走。同宿舍的十一個人裡有六個都是返鄉生,但我仍然無法融進去。無他,我們的生活習慣相差太大了。每週我的生活費一百左右,所以最初她們問我去不去聚會或者出去玩玩的時候,我拒絕了,時間久了,也就漸漸遠了,或者從來就沒有近過。事實上,母親並沒有限制我花多少錢,但是我也清楚自己家裡幾斤幾兩,何必非要擠進去呢?更多的“衝突”,發生在我們的認知吧,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在所有的返鄉生裡,我的成績最差(本地考得不一樣)看著也不是什麼有錢人家,常年穿校服(初中穿了三年習慣了),說白了,我根本不像在大城市裡生活那麼多年的人,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土”,自然就有些看不上。而且,在她們看來,我簡直是一個另類,白白在城裡那麼多年。而且對於她們來說,學習真的很簡單,怎麼會有人像我這樣笨(這是後來關係緩和之後的一個同寢室的同學跟我說的)

再者,我和她們的差異不僅僅在於這些,每天早上六點二十,我準時起,晚上看會兒小說,跟母親打打電話,或者刷刷新聞,十一點半左右睡。這在她們看來就是“老年生活”,一點兒都不合群。這點我也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和寢室裡的其他人一直都處於沒有衝突,也沒有好友的狀況。多數時候,我和我們班另一個寢室裡的同學一起,但也僅僅只是點頭之交。可以說,我的高一是失敗的,因為我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好朋友,但也可以說我的高一是成功的,因為在分班的時候,我是班上少有幾個文科進入實驗班的人。我聽說,原來的那些人裡又有人的男朋友被搶了,有人進了學生會,有人成了“拆二代”從此生活更加瀟灑,有人考試作弊被逮……

我說這些並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覺得生活是自己的。現在,我已經很少和她們有交際,或者很少看見她們了,我不曾勉強自己去改變,去強行融入那些所謂的“圈子”。或許時常感覺孤獨,但哪個人又是一生皆有人陪?到頭來,還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我沒有刻意去做什麼變化,只是順心而已。到現在,也有友相伴,生活平和且充實,這是我所想要的。

如果你和我一樣也在面臨著這樣的處境,彆著急,人生漫長,失去的終歸會回到身邊。如果你的舊友和你各奔東西,從此不再相交,別害怕,未來在來,總有一個人,會代替他來陪你。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擊敗他,因為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重頭再來。

最後,謝謝你!能耐著性子看我這般無聊的人,寫下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潯曦


當時上高一的時候是住宿舍的,宿舍在一樓拐角的地方,靠近水池水池,用水還是挺方便的。當時宿舍有霧,個上下鋪的床,一個洗手池,一個衛生間,沒人,有一個小櫃子。但是上了高中以後,不少從農村來的學生經常去網吧玩網遊,沉迷於網吧,在宿舍談論的話題也經常是和遊戲相關的,他們有時候還晚上悄悄的出去網吧上網。因為當時的宿舍剛好處在學校的一個拐角處,附近有一個地方,剛好方便學生爬出去上網,經常在回到宿舍以後,就聽到外面過道里有學生走路的聲音估計他們都是準備出去網吧上網的。


剛開始去學校上學的時候還是比較新奇的,對於學校的各種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包括廣播裡放的一些音樂,到現在還是能記住當時的調調。


學校的學習節奏還是比較快的,基本上早上5點多起床,到晚上11點多才放學,回到宿舍休息。上午和下午的課也是緊鑼密鼓的進行的,經常是比較睏乏的狀態。學校中午有休息時間,大家還是比較珍惜這個時間的都會快快的在宿舍休息一會,然後下午可以比較有精神的去上課。

上個月的時候就感覺縣城的孩子比農村來的孩子調皮一些。班上有好些同學在上課的時候在下面看小說,還有一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趴在桌子上睡覺或者打瞌睡的,都是晚上去網吧通宵上網的惡果。

學校吃飯的時候人特別的擁擠,十幾個食堂,兩三千的人都湧入食堂吃飯,有時候連一個空座位都很難找到,但是大家吃飯的效率也是比較高的,就幾十分鐘的時間,食堂又重新迴歸了空蕩蕩的狀態。

週六下午晚上沒有課,週日下午沒有課,這些沒課的時間我們可能會去外面轉一下,比如說去水庫,去街上,或是路邊看一下,那些離家比較近的同學可能就可以回家去了。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對於畢業4年的人來說,我都忘記了高一的模樣。我開始回想我的高一我做了什麼,我認識了什麼朋友,我為了什麼不顧一切努力過,我經歷了那些傷心的事。好像都沒有。

突然有點悲哀自己這樣平淡的人生,沒有任何的經歷,沒有可以回味的人生。

不過有一點我的好好的感謝你,因為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我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不在意的話,要想好幾天,甚至還會失眠。

我試圖去找到那些讓我痛苦的人,讓我失眠的話,我發現我好像連高中時期同學的名字都叫不上來了。真的非常的神奇,之前特別在乎的事,現在居然沒有感覺了。

雖然,沒有回答你的問題但還是要感謝你提的這個問題


你好30歲


作為一個準高三黨,我表示高一的生活真的是非常幸福的,放學早作業少,有吃有喝,作為一個文科生,我高一的時候數理化就是睡過來的,那時候真太輕鬆了,輕鬆的我都不敢想象高中生活是這樣的。



高一的時候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傳統文化節,可以穿漢服的那種,我們年級的大活動就是由我負責的,真的很有收穫,既學到了很多東西,又領悟了很多同學之間的友誼(也看清了一些人)。高一的生活非常值得珍惜。


暗鬼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