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課的內容能聽懂可是做題和考試就不行怎麼辦(主要是理科)?

晏少忠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學生升入高一以後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上課能聽懂,說明學生能夠緊跟著老師的思路去思考問題。但是高中的課程相比初中的課程來說,僅僅靠聽懂是遠遠不夠的。

高中的課程尤其是理科內容相比難度增加了很大,內容量也增加了很多,不同於初中的還有就是高中那種基本上是在高二上學期要將所有高中內容講解完畢,這勢必要求老師在每一節課內容當中講解的內容量非常多。而作為學生,如果僅靠老師在課上講解的內容,而不注重課下的練習,那麼勢必做題就會非常費力。


聽得懂和會做題,這是兩個層次的問題。高中的學習更多的要求學生具有獨立的自主學習能力。除了老師在課上講解的內容之外,更多的需要學生在課下去多加練習。更需要學生在課下將課上的知識點進行鞏固與複習。如果缺少這樣的環節,那麼在學習過程當中必然會走很多彎路。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

所以針對題主的情況,我說一下我的建議。

首先,做好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的複習。

課前的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瞭解知識點的分佈情況和難易程度。能夠保證學生在上課時候做到有的放矢。有重點,有目標的去學習新內容。課後的複習是對所學內容進行加強鞏固,對所學的知識點能夠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課程的預習和課後的複習是在學習高中知識必不可少的步驟,這樣做也能夠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能夠快速的適應高中學習節奏。

其次,要善於總結歸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性。

高中的知識內容銜接性比較強,各個知識點之間也是環環相扣。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要善於去總結歸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性。要學會總結各個知識點的網絡架構,逐漸的形成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尤其是在做練習的時候要善於去總結同一類型題型的不同解題方法,當做一道題的時候要善於去總結歸納這一提醒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如果出現疑問的話及時的去進行查漏補缺。



第三,不要一味為了做題而去做題。

練習題是永遠做不完的,不用盲目的去搞題海戰術。那樣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浪費自己的精力。現在剛上高一所學的知識點內容還是比較少的。所以說在做相應練習題的時候一定要求精而不是求量。做每一道練習題的時候,都要去認真的去思考這一道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內容。要多角度多維度的去思考每一道題的不同解決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題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漸的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深度和廣度,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

第四,重視錯題本的作用。

在做題或者是考試當中,如果出現做錯的題目一定要把錯題摘抄到錯題本上。在錯題本上寫出詳細的解題步驟和錯誤的原因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利用空閒時間去隨時翻閱錯題本。不斷的去鞏固強化,加深對錯題的認識和理解。長期堅持下去的話就會發現錯題本上的題目思路會逐漸的清晰明瞭。以後在做練習的時候,如果遇到同樣類型題目的話,大腦會很快的想到解題思路。錯題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好好的利用。


總之,課上要緊跟老師的思路。課下要做好預習和複習,鞏固基礎知識點,提高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將知識點組織化,網絡化和系統化。


蕭輝田老師


上課的內容能聽懂,可是做題和考試就不行,怎麼辦?(理科)

其實你這個現象,跟大多數人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我上高中時也是以為,只要上課能聽懂,那麼這個知識點,我可能就學會了。

後來我才漸漸發現,聽懂和會做、會發散,差距大的很。

聽懂知識點、看懂,都是學習知識最基礎的東西,它並不等於學會,真正的學會,應該是你能把題目做出來,還會做出類似題目,同時考試正常發揮,也能夠滿意的成績。

最終的做題情況,以及考試結果,實際上是對於你這一階段學習的一個重要反饋,如果你沒有取得一個很好的效果,那就說明你上課聽懂的內容,其實你並不懂。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破除這一問題呢?

01

在學習一章或者一節內容時,先對整節課的內容有大致的瞭解,也就是宏觀瀏覽,不需要太糾結這個公式我到底有沒有看懂?那個定理我有沒有會背?

你只需要關注這節課,我要學哪些公式?學哪些定理?這樣一來你就會對整節課的脈絡,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具體的知識點學習,應該在課上完成。

當你聽懂了老師的例題,我相信老師一定會給出相同類型的題目,讓你再試著做一次。你一定要把握住這次機會,因為它是檢驗,你究竟能不能知識遷移的一個很好途徑。


假如說你做不出來,可以等老師公佈答案,然後對著答案,思考自己究竟在哪個地方卡殼?在在上一個例題中,是不是也用同一個套路,解出題目的?為什麼我套公式做不出來?

02

當你能夠把自己的癥結所在搞清楚,然後重新做一遍題目,你一定會對這個題目有更深刻的理解。

等到下課以後,有什麼問題,及時跟老師討論;一天的作業完成以後,要留下空餘的時間,把典型的例題、關鍵的例題重新再做一遍,不要想著眼睛看一遍,能看懂就行了,這樣你根本就不是學會。

你必須要明白,看懂、聽懂實際上你不一定會。只有蓋上答案,把例題自己做一遍,成功把步驟完美寫出來,你才算是真正的理解。假如說你是依靠記憶力,把題目背出來的,那麼這也算是無效的學習,你只有通過邏輯思考,把題目推出來,知道為什麼能從上一步,走到下一步,你才算是把這道題目搞清楚了。


例題的重做,儘量在睡覺之前,因為你對題目有印象以後,即便你在睡覺,你的大腦依舊會處理這部分信息,讓它更加印象深刻。

結語:

假如說你能夠每一題按這種要求來做,隨著時間積累,你能夠掌握的題目會越來越多,成績也會逐漸提高,這需要一個過程。

期待你的一個贊,或者分享經歷哦~

菜鳥微成長


高一同學如果理科成績一般,顯然說明你在理科的學習思維和方法上面出了問題。課上能聽懂,你聽的都是基礎知識講解,聽的都是對題型的解題思路。但是別忘了,高中理科最考驗一個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與推理能力,而這需要專門的訓練呢。

老師不可能在課堂上給每個學生進行理科邏輯思維訓練,只能靠學生課外下功夫。

我不知道家長或老師們是否給孩子們平時講過邏輯思維方面的話題?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有這幾個特點:

1、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

2、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

3、會合乎邏輯地、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4、能運用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數學關係,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從很多學校的課堂教學來看,老師們只關注教學環節設計,即重點放在教材上面,而沒有把重點放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上面。結果就導致很多孩子在小學還能學好數學,到了初中階段理科也能學會,到了高中後便感覺學理科特別吃力了,根源就在沒有沒有重點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想在理科學習上面有突破,就需要掌握以下幾種方法,並且還要熟練應用。

1、轉化方法。轉化思維,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思維。轉化思維,是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時,通過改變問題的方向,從不同的角度,把問題由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尋求最佳方法,使問題變得更簡單、更清晰。

2、邏輯方法。邏輯是一切思考的基礎。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邏輯思維,在解決數學、物理和化學邏輯推理問題時使用廣泛。

3、逆向方法。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於“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

4、

對應方法。對應思維是在數量關係之間(包括量差、量倍、量率)建立一種直接聯繫的思維方法。比較常見的是一般對應(如兩個量或多個量的和差倍之間的對應關係)和量率對應。

5、創新方法。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得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可分為差異性、探索式、優化式及否定性四種。

6、系統方法。系統思維也叫整體思維,系統思維法是指在解題時對具體題目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即拿到題目先分析、判斷屬於什麼知識點,然後回憶這類問題分為哪幾種類型,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法。

7、類比方法。類比思維是指根據事物之間某些相似性質,將陌生的、不熟悉的問題與熟悉問題或其他事物進行比較,發現知識的共性,找到其本質,從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學好理科,可以嘗試以下這種方法,不要只為了做題而做題,練的是思維方法。

1、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經常能看到很多高中生埋頭做大量的練習題,但是我要說的是,做10道題,不如講一道題。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後,家長不妨鼓勵孩子開口講解一下數學作業中的難題。家長還可以建議孩子和同學之間相互講題,當孩子嘗試去那樣做時,慢慢就把理科的邏輯思維打通了。

2、舉一反三,學會變通。在理科學習中,最強調舉一反三,因為很多題並不是沒有目的而出,全都是圍繞知識點設計。那家長不妨告訴孩子,你圍繞知識點去找不同類型題,看看能發現多少種類型?你發現的越多,說明你在變通方面視野越開闊。

3、建立錯題本,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如果學生認真觀察理科老師上課特點,會發現每上第一次課,老師所講的課程內容都和學生的錯題有關。老師通常把試卷中的錯題摘抄出幾個典型題,作為課堂的例題再講一遍。而學生的反應,或是像沒有見過,或是對題目非常熟悉,但沒有思路。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是學生沒有及時總結的原因。所以好學生往往都會準備一個錯題本,像寫日記一樣,記錄下自己的錯題和錯因分析。

4、錯題分類方法,必須要掌握。一般來說,錯題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特別愚蠢的錯誤、特別簡單的錯誤。第二種就是拿到題目時一點思路都沒有,不知道解題該從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卻恍然大悟。第三種就是題目難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對,但是卻做錯了。如果真的按著這種分類方法去做,保證理科邏輯思維會得到很大提升。


5、圖形推理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最好的工具。假是真時真亦假,真是假時假亦真,邏輯思維是在規則的確定下而進行的思維,如果聯繫生活就屬於非常規思維。一切看似與生活毫無聯繫卻自在法則約束規範的範圍內。幾何圖形是助其鍛鍊邏輯思維的好工具,經典的圖形推理題總有其構思、思路、巧妙的思維。經典在於其看似變態,而實際解法卻簡而又簡單。因此,多訓練一些圖形推理題,對其邏輯思維很有幫助。

結束語:通過上面的介紹,不知道題主是否對理科學習思維有新的認識?從高中理科設計來看,實際上遠遠比初中理科難度大很多。如果把初中理科形容為培養孩子們的淺表性思維,而到了高中則是對理科的深層次邏輯思維培養。可以說對學生理科學習來說,既有直觀的基礎知識學習,又有抽象的思維模式訓練。如果老師和家長們都不專門結合學生個題去進行思維能力培養,恐怕真的很難把理科學好。


寒石冷月


同學,高一遇到這種問題很正常。你上課的內容能聽懂,說明上課還是挺認真的。老王當時就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理科的學習不管是什麼階段,要分的分為三個階段理解,運用,昇華。

01在小初階段為什麼沒有這樣要求呢?

小初階段的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在應試教育的薰陶下,我們很多人走入一個誤區了。只要分數成績能上來,那麼就是學會了。然而在小初階段,如果靠記憶把知識點都死記下來的話,問題不會太大,很可能可以考的一個相當不錯的分數。

還有一種題海戰術,把個類題型的解題方式給死記下來。也可以考的一個不錯的成績。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道路上會出現不少的同學,小初成績很好,到了高中開始一落千丈。那是學習的方法出錯了。

老王就遇到不少同學,初中成績挺好的。以前老王只能望其項背,遠遠的看著他前面風光無限。那時候總感覺他們好牛逼,感覺自己很爛。等到了高中的時候的,突然他們的成績就掉下去了。而我是堅持那種理解,運用,昇華的方法。後面由於在各方的宣傳下,也用了記憶法。成績才開始飛流直下三千尺!當時一直苦思不得其解,等到大學畢業了。看了關於人腦方面的書籍,才明悟過來。

02高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高中理科方面的知識點,誇張點說那就是幾何倍增的知識點。如果光是理解,沒有融會貫通,那麼很容易形成聽得懂,卻不會做題。

什麼才叫真正的理解?對於學生來講,理解一個知識點是你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它。更直白點就是懂得用生活中你熟悉的例子去理解。

如果沒有怎麼辦?那就要去做實驗,創造出來。到了高中一切不結合實際的學習方式,都是不牢靠的!年紀越高,題型的綜合性越高。如果你喜歡用那些非常專業的語言去解釋,去說。那麼可以說你是沒有學會的。那種專業的說法只有說給專業的人聽。因為此時你不是專業的人才,對於這個知識點,你還是個孩子。你的思想層面還沒提升上來,這時的學習必須藉助已知的事物幫助你理解未知的事物。如果你沒有這樣去做,而是憑空建造一個知識架構出來。那麼這種學習方式,就是記憶建構法,這種知識架構不能形成體系。只要題目跨知識點了,你可就看到題目就蒙逼了。

03理解,運用,昇華是做任何事都必須堅守的原則

從上課能聽懂,至少有一點毋庸置疑,理解能力還是不錯的!至於做題和考試就不行。那就是說明你對知識點的運用能力比較差,根源在於你的理解不夠透徹。坦誠的說:知識學了沒用那就是沒用。

如果要突破這個瓶頸,在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就要多去鑽研一下,為什麼是這樣不能那樣做。最好是能夠用一個生活中例子來輔助自己去理解。

如果運用這一塊解決了,可以嘗試去昇華這些知識點。就是一道題目,如果他的條件發生改變,它的問題進行調整。那麼你又該如何去解決這道題。假如你做到這一步了,可以說你已經是學霸。

【結語】

理科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探究的過程。你不鑽研,只停留於表面。那麼你只是一個看熱鬧的人。當你開始鑽研的時候,你就是主角!


江右老王


一名高中物理老師,來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老李先給出解決方案:多理解、多總結、有序做練習。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自己聽懂了其實並沒有理解太深

同一個問題,學霸聽懂了學渣也聽懂了,他們對問題的掌握程度一樣嗎?學霸理解了題目的設計意圖、考查難度、對應知識點、知道了如何構建解題思路並找到了更簡單的解題方法。學渣呢?唉呀媽呀,這道題終於知道答案了。不僅是習題課,在新授課上學霸和學渣的表現也有很大區別。所以同樣都是聽懂了,其實理解程度不一樣的。

高中理科的學習理解是最關鍵的,物理數學公式背過了是沒用的,只有理解到位了才會應用。關於如何理解高中知識,老李有幾篇文章已經講了很多了,今天老李再給同學們推薦一個非常實用的學習方法:認真聽講。沒錯,就是從小學開始我們的老師和家長一直強調的一件事情:上課認真聽講。幾乎所有老師上課都是需要認真備課的,老師的課堂都是精心設計過的,如果我們不認真聽講,就浪費了這個非常好得學習機會,也辜負了老師的辛苦付出。

同學們在新授課上重點聽老師對新知識的導入、推導、立論、應用這四個環節,基本上就能對新學知識有個較為深入的理解了。在習題課上同學們重點要聽老師解題思路的構建過程以及相關題型的歸納總結。簡單來說就是你需要聽老師是怎麼引入和推導新知識的,你還要聽老師是怎麼解題、怎麼總結題型的。其實這些工作老師們做得非常細緻非常到位,遺憾的是很多同學看似在認真聽講卻總是抓不住老師這堂課的設計思路,就像做題時體會不到出題人的設計意圖一樣。以前我們可能一直在假裝認真聽課,沒有get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理解老師的人吧,理解知識從理解老師的課堂設計開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同學們認真學習的樣子很美,可是學習不是體力勞動。學習要動腦,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動腦環節就是做小結。每天睡覺前對當天知識進行總結、每週對本週知識進行總結整理,每個月做一次大梳理。小結是為了查漏補缺,小結更是為了鞏固提升。通過小結我們可以總結出一類問題的解題思路、一個公式對應的主要題型、一個模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繫,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不只有聽課和做練習,歸納總結同樣重要。歸納總結的過程是掌握知識的最後一步也是新的起點。通過總結回味學習體會,我們掌握了既有知識同時又將要建立它與新知識的聯繫。衡中所推行的:日清—周結—月考學習模式正是因為非常注重歸納總結才能幫助一個又一個的學子圓夢高考!

循序漸進、步步為贏是最合理的學習順序。

這裡講的循序漸進步步為贏主要是指做練習的順序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有序做練習。有的同學在做練習時不注重題目的難易程度也不注意題目的類型,拿起一本練習冊從頭做到尾。這樣做題的效果很差。

我們做題時應該按照由簡單到難的順序逐漸深入而不能深一腳淺一腳的忽難忽易。新學了一個公式或者規律,我們應該先做些簡單題熟悉下公式,然後再加深難度熟練掌握。如果我們在做題時難度忽高忽低,很容易打擊信心也不利於只是的消化吸收。說實話,現在很多老師都不注重這方面的疏導,給學生留作業就是:把練習冊上對應章節做完。完全不去考慮題目的難易順序。老師們在留作業時給學生講一下做題順序,這對學生來說將是莫大的幫助。如果老師沒有做這方面的指導,同學們要自己安排做題順序,不要無序做題。

我們做題時應該將同類型題目集中到一起做,使做題效果最大化。學習物理的同學都知道,如果一個物體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力得作用效果會大大抵消。學習也是一樣,上一道題是求函數定義域下一道題是立體幾何、上一道題是牛頓定律下一道題是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樣分散的去做題,做題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在此老李給同學們提出一條學習建議:將同類型的題目集中到一起練習,你的學習效果會提高很多。

關於高中理科的學習方法,就跟同學們交流到這裡。

同學們還有什麼疑惑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也可以直接關注物理老師老李,老李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提出個性化的學習建議!

我是物理老師老李,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strong><strong>

物理老師老李


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學習是分層次的

對於我們日常學習來說,其實對不同知識點的掌握到會在考場上把題做出來是有距離的。

舉個簡單例子,假設今天老師上課講了求導,課上做題時都是以老師的角度去引領著你做題,在你做練習題的時候,即使一點思路也沒有,至少知道應該先求導,也許求了導數後,就會發現後面是會的。但是當在考場時,在面對眾多題目、眾多題型時,根本分辨不出哪個題目需要先求導,自然就看不到求導後面自己會的地方了。

所以,對於學習來說,至少要分5個層次:

層次1:知識點能聽懂,甚至可以把知識點背出來

層次2:知識點不但背誦出來,還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注意,到此時還是僅僅停留在知識點層面,而不是在做題層面。

層次3:我可以用剛才講過的知識點或者老師講過的解體方法和步驟進行解題了。

層次4:我不但會用剛才老師講的方法解題,我還可以從眾多題目中分辨出哪個題目是剛才老師講過的類星體

層次5:我可以通過對一些題目的變形,然後判斷出這個題目屬於哪個題型,進而把題做出來。

上課能聽懂,考試不會的原因是什麼

通過上面的分析,題主在學習上只是達到了層次2,甚至連層次3都沒達到。如果是課上能聽懂,課後做題也行,但是考試不行,大部分學生都是學到了層次3還是沒到層次4或層次5的原因。

怎麼辦

知道了上面層次,平時對自己要加強解題方法的總結及題型的辨析。

其實並非所有知識點都要求學到層次5的,要看最終在考試時的要求,所以對於教師來說(尤其培訓機構教師),應該是先從考試出發,總結出每個知識點、題型在考試時的層次要求,然後再從學生目前層次出發,看學生在學校已經達到了什麼層次,之後要做的時候就是從學生層次到目標層次的逐層教學(以上方式我在之前的教師專欄裡講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培行業於盼


大家好,我是憲平說教育。筆者是高中數學老師,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大家多交流。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你的困擾,也是老師的困擾

很多時候上課時教師都會不止一次的問學生們聽懂了嗎,這時候我時常觀察學生們的表現,當學生們齊刷刷的說出“聽懂了”這三個字時老師心裡是高興的,但是老師心裡想的是一定有學生不懂,於是會嘗試提問,讓學生們舉一反三。

當學生們的反饋聲音很弱的時候,有經驗的老師會很明顯的瞭解到學生們大多數是沒懂的,這時候老師的第一反應是再用更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們真正能聽懂,並且還會問“這次聽懂了沒?”直到又聽見齊刷刷的回應“聽懂了”。


作為學生你應該怎麼和老師反饋互動

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課時無疑要照顧大多數的同學。而作為學生如果沒聽懂一定要和老師積極的反饋。這樣才能讓老師知道和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

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喜歡隨聲附和,當大多數同學都聽懂課的時候,自己沒聽懂好像很沒有“面子”,久而久之學習就拉開了差距。不要害怕被笑話,真正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聽懂了不會做題怎麼辦

其實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基本都是理論基礎,這些理論的吸收是為了實踐做準備的,當然在做題的過程中會有思維的發散和跳躍,這是需要學生反覆研究的。

做題的時候要由簡到難,要學會增加自己的信心。剛開始就弄非常複雜的題目很容易讓自己崩潰。當然做題的時候也要學會和老師溝通,和同學溝通,不恥下問。瞭解自己的真實情況,對知識點的把我情況。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方法的,但是記住一點: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從基礎做起,別好高騖遠,慢慢來,一切都會好!


憲平說教育


分享一點個人意見

首先要有覺悟,能考得上普高的學生在初中肯定有一定的學習方法,不管是死記硬背,刻苦努力,還是腦袋靈光,思維活躍

但是這個時候一定要自我意識到,我的方法是否適合高中,初中老師都是帶教式的,知識點也相對簡單,具體形象的題目偏多,難的靈活題不會,120分裡面考個100多也很正常,但是高中抽象型的知識點多了,函數概念,立體幾何的空間想象能力,都是要有一定抽象思維,理解後才能會做的,所以150裡面一下子考70,80的就特別多,到了高二,40,50的也不罕見。

所以第一步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出了問題,當天老師講的是否可以靈活運用,一切實踐才是真理標準,以為懂了其實都不懂。第二步及時做知識梳理,錯題整理,把典型的摘錄幾題到錯題本上,一週,一月,反覆去過題,有問題及時跟同學和老師去溝通,希望對看的你有所幫助



絲絲媽咪728


首先要有自信,什麼是沒有自信?就是害怕沒有結果,而不敢投入精力和時間。理科學習需要精力的投入。

1、老師講,能聽懂

知識點1,老師給出例題。老師主要講解計算,學生跟著思路走。

知識點1,知識點2,老師給出例題。比上一題多了一步,分析題眼,老師講解,計算,學生聽。什麼是題眼?就是這兩個知識點怎樣結合在一起的。

知識點1,2,3。老師在上課前備課,先預設學生不懂那個知識點,比如3,老師就講例題前就把知識點3給你講了。同時給你先分析題眼。當然,知識點的組合方式會複雜一點。

或在題眼處設疑,讓學生討論

所以,你總是感覺能聽懂。

2、你做題,如何做

讀一道題。

先分析出哪幾個知識點,在找到題眼,計算。任何一個點有問題,你都做不出來。

要能做出來,在做題之前,先複習教師當天講得內容,記憶各知識點。

邏輯推理,分析知識點如何組合的,思考後找不出來,可以看參考答案。一定要找到題眼。多做到幾次,你就知道各個知識點是如何組合的了。

計算,得出結論。

3、創造,你也可以出新題


得到結論後,把結論當做一個條件,再去掉一個知識點。你就可以創造出來一個新的題目。

輪換地總結論把知識點去掉,你就會很快熟悉知識點間的各種組合了,這也叫舉一反三。


江蘇考英語


題主所說的這種聽得懂不會做題的情況對於很多高一的學生來說的確是存在的,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的原因。



客觀原因

所謂的高一的考題,論難度本身,有時是不低於高考題的,甚至超出。

答題時,你會發現試卷上很多題目,出卷老師為了“圖省事”,甚至會完全照搬某年的高考原題,或者歷年的全國各地的高考模擬題,這本身就是題庫。

一方面,因為題目本身確實比較綜合,另一方面,考題本身也不是完全依據課堂的所講內容,所以說高一試卷難度已經雷同高考難度了,一時解不出來,再正常不過了。

主觀原因

老師上課所講內容往往都是書本上的內容,作為學生可以提前預習,上課又認真聽講;作為老師會充分備課,課上要講解透徹,所以學生一般都可以輕鬆聽懂老師的講課內容。

但是各種考題卻是對老師所講內容的拓展,把各種定理,公理和原理延伸到具體問題中,再設置種種陷阱,學生稍不留神或者理解的還不夠透徹就會誤解和錯解。

怎麼辦呢?

第一,放平心態,相信自己。不論怎樣,你如果每節課都可以聽懂老師的所講內容,這個也不是容易辦到的,那麼隨著時間的積累,你會懂的越來越多,本來的難題就會被你一一化解,所以你要放平心態,不要著急,高一打好基礎,厚積才能薄發,一定要相信自己!

第二,學有餘力,主動出擊。不可否認,應試教育需要題海戰,絕大多數學霸做的習題的數量令人難以想象,一天一套模擬卷就是家常便飯。可以訓練到看到題目,就知道考查什麼內容,無需過多思考就可以輕鬆快速解題。如果你還是滿足於聽懂老師的上課內容,可能很難成為學霸,也可能會被學霸越拉越遠,所以如果覺得自己還有餘力,不妨多買本參考書,多做幾道習題,你會發現書本知識原來還可以這麼出題,需要這樣理解,才能徹底鞏固。

【結束語】作為高一的你能夠意識到這一點,說明你想要改變,成為真正的學霸,不妨給自己“加餐”,一年後你就會被自己的進步所驚住,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