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934年,中国足球为什么所向披靡?

江南博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当时世界足球水平还不是很高。

同时,那时候足球偏向于技术流,对于身体对抗相对较低。

而中国人踢球就是玩技术,水平相当不差,大体是世界准一流水平,自然能够很牛了。

称雄绿荫赛场到浴血抗战疆场:民国国足的抗日历程


本文作者为烦恼的爱,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中国哪支男子国家足球队可称得上史上最强?相信绝大多数的球迷都会选择进入02年世界杯决赛圈的那支国足。但如果你能了解八十年前那支国足的壮举,相信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今天的国足被球迷们戏称为“国猪”,然而民国时期的国足却是当之无愧的亚洲足坛霸主。

1913年,初出茅庐的国足首次亮相国际A级足球赛事,参加首届远东运动会,可惜1∶2负于东道主菲律宾队,屈居亚军。但此后从1915年到1934年20年间的9届远东运动会中,国足多次在足球决赛中横扫日本队,豪取九连冠,傲视亚洲足坛。

1917年,在日本东京芝浦运动场,国足5∶0横扫日本夺冠;1921年,上海虹口公园足球场,国足4∶0狂胜日本再次夺冠;1923年“亚洲球王”李惠堂首次入选国足,他在大阪市立运动场打入处子球,帮助国足再次以5∶1战胜日本夺冠。1930年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为了摆脱“恐华症”,日本队为此准备了整整一年,全日本上下誓言一定要夺冠。

首战他们便以7∶2击败上届亚军菲律宾队,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决赛在明治神宫外苑竞技场举行,现场涌入了高达3万6千名观众,连大会总裁日本秩父宫亲王伉俪也亲自到场。决赛打的异常激烈,堪称远东运动会史上最刺激的一场比赛。李惠堂因脚伤,未能出战。由于当值主裁判竹内广三郎严重偏袒主队,国足每次进攻都被判越位,盘球突破又被判犯规,导致日本队利用越位球和莫须有的点球,三次领先中国队。

然而,国足顶住巨大压力,三度扳平比分,90分钟握手言和。根据比赛规则,还须进行30分钟加时赛,但是日方惧怕国足的反弹,坚持声称比赛已结束,中日双方并列冠军,就此诞生了远东运动会史上唯一一次并列冠军。

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马尼拉黎刹纪念体育场举行,决赛再次在中日之间上演,此时东三省已沦陷两年有余,国足的热血男儿赛前就喊出一定要击败日本队,在赛场上为东北同胞报仇。

上半场国足就以2∶0领先,下半场双方各入一球,就当大家以为国足胜券在握时,不料右后卫李天生铲球过大,被罚下场,日本队借此机会连入两球,扳平比分。此后国足大举进攻,逼的日本后卫用手挡球,李惠堂顶住压力,稳稳罚入点球,终于以4∶3击败日本,夺得冠军,在场的侨胞很多都激动地落下了眼泪。

1936年,国足还作为亚洲冠军还参加了柏林奥运会,可惜首轮比赛由于体力不济最终0∶2输给了A组的种子英国队。

正当李惠堂等人全力准备1938年法国世界杯时,卢沟桥头的一声炮响却击碎了国足所有美好的愿景。极负爱国情怀的李惠堂拒绝为日寇和汪伪政权踢球,借率领南华队到澳门比赛的机会,逃离了日寇占领下的香港。

1942年,为响应国民政府号召,李惠堂再次率领那帮国足队员组成“蜀健队”,与全国各地的足球健将,举行了高达138场的足球义赛、义捐,所得款项全部购买粮食、衣被、医疗药品和武器,用以支援抗战前线。

李惠堂的奖杯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回。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在面对日寇的野蛮侵略时,更有一批热血国足健儿直接投身抗日战场中。

谭江柏

谭江柏,30年代中国足坛的“头球王”,国足主力左后卫。在最后的远东运动会决赛上,和李惠堂各入两球,击败日本夺冠,此后更是以主力身份参加了柏林奥运会。早在1932年1.28事变时,他就已是十九路军后勤民运大队长。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又来到云南,不顾日军炮火和飞机轰炸,担任了华侨运输大队长,直接参与滇缅公路军备物质运输,并迎来最终的抗战胜利。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更是让人津津乐道,他就是著名歌星谭咏麟的父亲。

陈镇和

有人能幸运的看到抗战胜利,而更多的人则早已牺牲在了前往胜利的道路上。

谭江柏的好搭档,国足中场主力左边锋陈镇和,速度快、敢打敢拼,早在学生时代便担任国脚,1930年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上以主力身份随队夺冠。1.28事变的失败,让他悲愤不已,遂转而考入中央航校,成为了一名空军战士,这也让他整整3年时间告别了心爱的绿荫场。

航校毕业后,他再次入选国足,并以主力身份参加了柏林奥运会。抗战全面爆发时,陈镇和已是空军第6大队第5中队的一名飞行员,驾驶道格拉斯O-2MC侦察/轰炸机。他所在的第5中队是赫赫有名的“夜袭支队”,在淞沪会战中,陈镇和多次随队参与夜间轰炸。特别是在9月18日的“复仇之夜”行动中,陈镇和与战友们驾机四处出击,对日军驻沪司令部、舰队、码头给予重点轰炸,给日军造成极大损失。

陈镇和

11月14日,陈镇和奉命驾机对江阴河面的敌舰实施轰炸,由于道格拉斯O-2MC机型过于老旧,未能避开敌防空炮火,不幸被击落,英勇殉国。

“男儿莫惜少年头,快把钢刀试新仇。杀尽倭奴雪旧耻,誓平扶桑方罢休。”陈镇和在1.28事变后所作的这首立志诗,准确地诠释了这支国足的战斗精神。

他们在绿荫赛场上流汗,以精湛的足球技艺击败日本球队,捍卫了中国足球的尊严。

他们在抗日战场上流血,以无畏的牺牲精神抗击日本军队,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血性。

他们才是史上最强的那支国足!


萨沙


1913年-1934年,中国足球为什么所向披靡?题主应该加个前提,“亚洲”!为什么在亚洲所向披靡,原因很简单。第一,李惠堂太强,是亚洲球王,进球数过千,大力远射和凌空卧射都是李惠堂的独门绝技,谭江柏(香港明星谭咏麟之父)是那年代亚洲头球最强的球员,有这么一批具备鲜明个人特点的球员,当时的国足吊打亚洲其他球队没问题。第二,亚洲其他球队太弱,那个年代在亚洲,能称得上是独立国家的,也就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少数几个,大部分地区还是殖民地状态,那个年代亚洲很落后,能玩足球的国家并不多。以李惠堂等人的水平,吊打亚洲其他球队没问题,远东运动会击败日本队,就是例子。

综合来说,那个年代中国足球在亚洲无敌,既有李惠堂等人太强的原因,也有亚洲其他球队太弱的原因。但好汉不提当年勇,到如今,亚洲其他球队纷纷崛起,咱们的国足就不行了。


绿茵守望者



黑子哲杂谈


所向披靡个P。。。1930年已经有世界杯了,1900奥运会就有足球赛了,中国一次都没参加过,就在东南亚的地区运动会上赢过菲律宾和在当年还不如菲律宾的日本,就“所向披靡”了?这个所向披靡的标准未免太低了。

当时韩国朝鲜还没独立,中国也没有机会和西亚踢球,日本在80年代前本就是足球鱼腩,无非赢了几支东南亚球队,即便是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中国足球赢那些球队不也是轻轻松松的?

发泄对现在国足的不满,也用不着编故事吧。

那段时间的亚洲足球根本做不了数,当年就没有几个有独立政府的亚洲国家,大多数国家的球队,无非就是一群有钱人组成的兴趣小组,而且实话说,李惠堂还有当年中国国家队的事迹,根本就是近些年因为天涯的一篇帖子吹起来的,当年几乎没有一点影响力。

不是都号称李惠堂和梅兰芳齐名嘛,神奇的事情是,那些戏剧大师,家里老人都比孙子辈知道的多,唯独李惠堂是孙子辈知道,爷爷辈的人一无所知,自己合计他到底有没有那个本事吧。

一个被世界承认的人,英文相关内容的资料全无,都是中文资料,而且都是来源近些年的网文,真实性几何,我就不想多说了。

中国足球的确有值得骄傲的年代,比如80年代,中国足球作为一支刚起步的力量,在脱离世界足坛20多年后,重新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就能够3比0胜科威特,4比2胜沙特,只差一个净胜球就能挤走新西兰直接进入世界杯,和马拉多纳,济科,罗西同在西班牙的1982年世界杯上比赛,这对一支足坛新军来说,起点可以说是相当高的。要知道当年,就只有科威特一支球队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新西兰还从亚洲这挤占名额,国足当年是真的亚洲顶尖水平。

纵观整个80年代,像容志行,古广明,贾秀全等球员,也都是当年的亚洲一流球员,古广明两次亚洲足球先生评选中排名第二,在那个年代里赢日韩绝对不稀奇。

80年代还曾经有辽宁队获得亚俱杯冠军的壮举,在那个没有外援的时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后来1993年,宫磊成为了中国足球历史上唯一获得过世界足球先生提名的球员。

再后来2001年范志毅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亚洲足球先生。

2015年,孙继海因为在曼城期间(2002-2008年)出色的表现入选了英超名人堂。

这些是真正的曾经的辉煌,是真正的,我们看不起现在国足的原因,而不是什么远古传说。


Xinxin的体育世界


或许大家都没想法,亚洲第二流的中国足球,曾经也有过称霸亚洲的辉煌岁月。那就是在1913年到1934年二战之前,代表着亚洲最高水平的赛事——远东运动会的足球比赛一共举行了10届,中国队包揽了除第一届之外的全部9个冠军,绝对的亚洲霸主。
那中国足球当时为什么如此所向披靡呢?在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足球便是最早进去中国的体育运动之一。在上海租界,洋人成立了足球俱乐部,引起国人的关注,再后来,教会学校引进外籍教练,开始教中国学生踢球,受此影响,于1896年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刚刚创办,就宣布“体育一事与中西各课一律并重”,还成立了南洋公学足球队,当时的校长唐文治一直把足球比赛作为大事,鼎力支持。受南洋公学影响,其他学校相继也成立了足球队。再后来,中华民国成立后,上海还最早实行足球联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足球人才,大大提高了中国足球的水平,涌现了不少著名的球员,从此,中国足球走出国门,称霸亚洲。


当时中国足球的成功,除了学校足球、足球联赛的促进以外,还有不得不提的是,后来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李惠堂就是那个时代的球员的代表。


蜗牛赛点


有什么证据吗?那时的足球,甚至是奥运会都不是很狂热的运动,或者大家都刚起步,看不出什么差距来。

1913到1934年,应该是民国最好的时期,外无战事,内无忧患。而纵观欧洲南美正处于最乱的时期,根本无心踢球。不是中国所向披靡,是别人都还没发展起来。

中国女足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也很猛啊,但现在怎么样了呢?一项不是一两个球星或是十几个厉害的人就可以撑起来的。靠的是,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不断积累的人才和足球文化!中国乒乓球为什么厉害?不就是乒乓球文化太牛逼了吗?

足球在中国不是一项运动,它是一项政治资源,因为它的影响力大,可以利用足球达成很多目的。


足球进化论


俗语说:好汉不提当年用勇。这话没错,当一个人总要提到以前他怎样怎样厉害怎样怎样牛逼,那说明他已是廉颇老矣又或者是江河日下不复当年,只能活在历史的光环中,有事没事拿出来说说聊以自慰吧!20世纪初,现代足球在欧美国家已很是盛行,当时在中国也出现了以李惠堂为代表的一代致力发展足球才俊,


据统计,李惠堂足球生涯中入球近2000个,媲美球王贝利,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中国足球曾经称霸亚洲多年,但这已是历史。二战之后,当欧美列强分分重建家园谋求发展之时,中国大地却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多年的内战把本已脆弱的国家打得更是千疮百孔,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国力下,马上又经历了抗美援朝、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政治挂帅的年代,文娱体育活动难以得到广泛的推广,乒乓球除外。

记得以前有部电影叫《球迷》,是一部以足球为主题的喜剧片,挺不错的。在电影中可以看出,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当时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还是深受喜爱的,群众基础也相当不错,但这只是局限在民间范围,自发的组织的,官方推广的赛事应该是没有的,这就严重限制的足球的发展,从建国到上世纪80代初,我们的足球发展基本处于停滞阶段,至于后来我们有了中甲中超联赛,足球运动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甚至日韩,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已是落后不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足球运动也在不断探索前进中,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足球会重回亚洲强国之列吧!


7光年1


足球之乡——五华,继承了球王李惠堂的精神,大力培养足球苗子和发展足球事业,现有中甲梅州客家足球队,中甲梅州辉骏女子足球队两支队伍,继2018年新建惠堂体育馆顺利竣工之际,五华足球体育必将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的足球希望,让球王精神再放异彩!








彼岸是归途


真不清楚那段历史,我来学习一下吧。

我猜,那个年代,应该是现代足球刚刚启蒙吧?各种规则与现在应该有非常大的区别。另外,那个年代,苏联从不承认自己是亚州国家,而中东西亚,应该是大量的英美法殖民地而没有几个单独的国家吧?

仅仅是南亚、东亚,印度还没有独立吧?东北亚的朝鲜半岛,还归日本吧?我不太清楚东亚当年有几个独立的国家,应该很少吧?那个年代东亚最强大的国家,也就只有日本吧?

从历史环境来看,日本忙着四处扩张,战争久未间断,怕是没有兴趣搞什么足球吧?我不太清楚所谓的那个年代中国足球称霸亚州的情况与实际意义,也许根本没有意义,普通游戏而已,怕完全不能与现代足球的地位相比吧?


全利88


因为那时候没有足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