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阿里巴巴和華為誰可能走得更遠,為什麼?

一隻不斷前行的豬


兩家公司都非常優秀,並且都將獲得很長足的發展,因為二者並沒有直接的競爭,所以並不會你死我活,但是如果從市值或估值看的話,阿里巴巴無疑佔有,如果從對國家安全的角度看,華為的設備無疑作用更大。

一、阿里市值更高,並且持續走高

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聯網巨頭,1999年成立,現在19年了,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創立。目前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

阿里巴巴估值高達5000億美元,是目前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比工商銀行和茅臺高得多。

華為1987成立,比阿里巴巴早了12年(整好一輪),目前華為2017年銷售額6000億元,儘管華為沒有上市,但是對比思科和三星市值的話,華為的估值預計會在2000-3000億美元,阿里巴巴相當於市值是華為的2倍。

二、華為技術投入更大,但風險也不小

華為行業是技術密集型,在全球都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所以華為要花費巨大的研發投入保持自己的影響力,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佔據營收的14.9%,合計研發投入900億元,是中國研發投入絕對值和比例最高的公司。

阿里巴巴是互聯網企業,主要是模式創新,但是研發的佔比不像華為那麼高。

華為的風險也更大,技術浪潮一波接一波,如果錯過下一代產品都會落後,這是巨大的政策性風險。

但互聯網的馬太效應讓阿里巴巴優勢越來越大,強者恆強的方向確定,阿里巴巴在電商,新零售,支付,雲,等多方面佈局,也降低了風險。

三、任正非正在培養接班人,馬雲已經有了

2018年任正非已經73歲,而馬雲才53歲。馬雲比任正非年輕20歲,年齡優勢會一定程度讓阿里和華為發展更加快速的變化。

所以二者都要培養接班人,馬雲有了張勇等一批人,而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還在培養期。

筆者亦梧【微信公眾號:鄒亦梧】03年入市,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已經不再追求於基本的股市盈利了,而是集結了一批炒股高手和職業操盤手,一起專心研究股票,對於選股、買賣點決策,和判斷後期的走勢,都能通過指標來判斷,準確度也極高。在近兩年的努力中已經幫助數萬股民學會了炒股盈利。今天給大家講解一隻底部啟動的妖股:

今天也有很多看過亦梧微信公眾號文章,抓到牛股的朋友給我發來感謝留言說,鄒老師,太感謝您了,看了您微信文章後,也是抓國發股份這隻股票,接下來還有這樣在短線大漲的股票可以參考嗎?

國發股份主力不斷吸籌,當天選出之後,該股也是連續漲停,截至目前漲幅超過36%,很多新手股民朋友在當天及時看到了公眾號文章講解,相信都有把握住這一波的短線機會,在這裡也是恭喜各位都抓住了這一波收益的股友。

每次通過此法選出來的短線牛股都是批量的,本月選出來的賽象科技,漲幅同樣也是高達47%,很多相信了本人的粉絲朋友,在看到本人講解後,都是輕輕鬆鬆收穫了這47個點的利潤,木有抓住的粉絲朋友,也不要急。

今天,亦梧同樣也是用此法,選出了一隻有望觸底反彈的強勢短線股:前面錯過的粉絲朋友,今天就要把握了,看下圖:

此股的走勢不用我多說,同樣也是屬於底部啟動的短線股,股價拉昇之後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主力拐頭向上,主升浪行情開啟,相信老粉都知道該股下週的拉昇力度了,這裡就不多點評了,會在微信公眾號:【鄒亦梧】詳細跟蹤講解;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亦梧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亦梧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牛股漲停人2


兩家公司都非常優秀,並且都將獲得很長足的發展,因為二者並沒有直接的競爭,所以並不會你死我活,但是如果從市值或估值看的話,阿里巴巴無疑佔有,如果從對國家安全的角度看,華為的設備無疑作用更大。

一、阿里市值更高,並且持續走高

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聯網巨頭,1999年成立,現在19年了,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創立。目前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

阿里巴巴估值高達5000億美元,是目前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比工商銀行和茅臺高得多。

華為1987成立,比阿里巴巴早了12年(整好一輪),目前華為2017年銷售額6000億元,儘管華為沒有上市,但是對比思科和三星市值的話,華為的估值預計會在2000-3000億美元,阿里巴巴相當於市值是華為的2倍。


二、華為技術投入更大,但風險也不小

華為行業是技術密集型,在全球都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所以華為要花費巨大的研發投入保持自己的影響力,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佔據營收的14.9%,合計研發投入900億元,是中國研發投入絕對值和比例最高的公司。

阿里巴巴是互聯網企業,主要是模式創新,但是研發的佔比不像華為那麼高。

華為的風險也更大,技術浪潮一波接一波,如果錯過下一代產品都會落後,這是巨大的政策性風險。

但互聯網的馬太效應讓阿里巴巴優勢越來越大,強者恆強的方向確定,阿里巴巴在電商,新零售,支付,雲,等多方面佈局,也降低了風險。


三、任正非正在培養接班人,馬雲已經有了

2018年任正非已經73歲,而馬雲才53歲。馬雲比任正非年輕20歲,年齡優勢會一定程度讓阿里和華為發展更加快速的變化。

所以二者都要培養接班人,馬雲有了張勇等一批人,而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還在培養期。

你更看好阿里巴巴還是華為呢?


毛琳Michael


談兩家如此強大的巨頭誰可能走得更遠,非常不好評判,兩家企業基本都已經到了大而不倒的高度。

華為在全球通訊領域,特別是在國內,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國內能和華為競爭的企業,只有中興通訊。但華為已經將中興通訊遠遠的甩在身後。在全球通訊市場華為也將對手遠遠的甩在身後。

在國內,有知名電商京東,在國外更有電商巨頭亞馬遜,在移動金融領域,同樣有強大的競爭對手騰訊。阿里雲做得還不錯,但也基本是依託國內市場。阿里的全球業務並沒有華為的深度,主要市場還在國內市場。

核心技術層面,正如任正非所說,華為已進入無人區。在移動通訊領域4G,5G核心專利方面,華為遙遙領先競爭對手,打破美國高通曾經的壟斷。

阿里巴巴所處的行業是互聯網行業,已經形成龍頭效應,強者恆強的方向確定,阿里巴巴在未來的發展風險更低。目前阿里巴巴的業務應深入很多領域,比如購物的淘寶、天貓,金融的支付寶,數據服務的阿里雲,旅行的飛豬,生活服務的口碑,視頻業務的優酷,移動瀏覽器的uc,還有阿里影業、餓了麼、釘釘等等很多業務。

這麼多業務,就算其中某些業務出了問題,其他業務還可以正常運轉,所以更具生命力。


媒體訓練營


當你瞭解兩家公司的真相,你會大知一驚!

華為的麒麟芯片已在世界半導體市場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內遙遙領先!

而阿里巴巴也手握五家芯片公司,包括響噹噹的中天微與寒武紀,中天微在國內僅次於華為!

不光拼硬件,兩家公司都是軟硬兼施,它們的操作系統在亮劍的那一刻,也必將引起江湖巨震!

華為雲與阿里雲也將於微軟亞馬遜共決雌雄!

雖然兩家公司定位有別,華為定位於做“管道”而阿里做“管道里的水“,最後卻殊途同歸,華為科學院與阿里達摩院己躍過應用技術研發,挺進基礎科學探索,為人類的未來孕育各種可能性!

同志們,這才是真正的國之重器!它們是能夠真正影響未來世界格局與人類生活的偉大企業!

它們也終將同臺角逐!它們已經有了強勁的對手!

誰能走得更長遠,不是看它現在的走路姿勢,百年基業憑的是傳承,看誰的傳承製度更有生命力!

很多淺薄無知者還停留在電商與電信的區別上,憑行業與市值去妄談誰更長壽,豈不可笑!


隴上雲飛


我們可以從企業的不可替代性,全球化,核心技術三個方面來評估。



華為在全球通訊領域,特別是在國內,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國內能和華為競爭的企業,只有中興通訊,在通訊設備領域,有一定的實力。但華為已經將中興通訊遠遠的甩在身後。在全球通訊市場華為也將對手遠遠的甩在身後。

阿里巴巴並不具備華為的實力,在國內,有知名電商京東,在國外更有電商巨頭亞馬遜,在移動金融領域,同樣有強大的競爭對手騰訊。阿里雲做得還不錯,但也基本是依託國內市場。阿里的全球業務並沒有華為的深度,主要市場還在國內市場。

核心技術層面,正如任正非所說,華為已進入無人區。在移動通訊領域4G,5G核心專利方面,華為遙遙領先競爭對手,打破美國高通曾經的壟斷。



華為是全球5G通訊標準的核心參與者,國內唯一參與全球標準制定的企業。華為承建的移動通訊網絡遍佈世界各地,是全球移動通訊設備的領導廠商。

華為的手機基帶產品,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華為的4.5G基帶Balong 765,是世界首款支持8×8 MIMO技術。而高通的X24基帶芯片, 僅能支持4×4MIMO技術。

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在ai技術方面領先世界。內置獨立的npu單元,通過HiAI架構更高效靈活的異構計算,來最大化發揮CPU/GPU/ISP/DSP/NPU的性能,其加速性能和能效比大幅優於CPU和GPU。



華為已經站在移動通信領域的世界巔峰,進入無人區。技術研發從跟進到領先,再到創新。是國內少有的具有核心技術,引領全球產業方向的公司。

阿里巴巴目前所處的狀態,在電商領域有京東和亞馬遜。移動支付領域有騰訊。雲服務領域有全球巨頭谷歌,亞馬遜。而且阿里的業務大部分還在國內市場,全球開拓還需要努力。技術方面,跟谷歌,亞馬遜,甚至騰訊都不具備絕對的領導力。


科技策


我認為阿里巴巴能夠走得更遠!


別又說我在拍馬雲的馬屁(上次評論支付寶有個粉絲說我拍馬雲的馬屁差點拍出屎),下面說說我的理由:


第一、阿里巴巴屬於輕資產,更容易掉頭應對各種風險。


商場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就算那些很牛逼的企業也會在科技和時代的浪潮當中落伍,最典型的的就是諾基亞和柯達。一旦出現某些新的科技,很多企業可能在幾年之內就走向沒落,比如諾基亞敗給了蘋果,柯達敗給了手機相機。



所以任何企業都不可能說自己永遠不會失敗,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容易落伍,而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你就必須審時度勢,適時地做出調整。


但是調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華為這種生產性企業調整更難,因為你更換一條生產線估計都得花上幾個億,而且還得花很多時間去調整。


相對於重資產的生產型企業,像阿里巴巴這樣的輕資產互聯網公司更好調整,因為他們核心的資產是人才,只要有新的項目出來,只需要調配人才就可以馬上做出調整,所以阿里巴巴反應肯定要比華為迅速,更能適應市場的變化。


第二、阿里巴巴的現金流比華為好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你光有技術人才都不行,你還得有可觀的現金流,現金流好更能迅速的把握市場機會,從而贏得先機。

在現金流上,我覺得阿里巴巴要比華為好,因為阿里巴巴基本上不存在先拿貨再付錢這種情況,基本都是當場結算,你購買一項服務之後直接付錢;而華為就存在不少應收賬款,很多下游的廠家都是先拿貨再給錢,短的幾天,長的幾個月都有可能,這些暫用了不少資金,減少現金流。


第三、阿里巴巴的生態業務比華為要好



目前阿里巴巴的業務應深入很多領域,比如購物的淘寶、天貓,金融的支付寶,數據服務的阿里雲,旅行的飛豬,生活服務的口碑,視頻業務的優酷,移動瀏覽器的uc,還有阿里影業、餓了麼、釘釘等等很多業務。這麼多業務,就算其中某些業務出了問題,其他業務還可以正常運轉,所以更具生命力。


而華為的生態就比較單薄,目前華為的業務主要有手機、通訊設備、數據服務、智能裝備軟硬件服務,業務比較集中,如果行業除了風險, 那對華為的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綜合來說,阿里巴巴比華為能走得更遠,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是這樣的,至於以後是什麼樣就不太清楚了。


貸款教授


兩家企業,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必須選出一家,看誰走得更遠,似乎有很大的難度。


投資是一場旅行,在旅途,遇見您。

我是雄風投資,20年投資實戰經驗的老司機,在亞洲最大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工作期間,榮獲騰訊2012中國最佳投資顧問。


一,阿里巴巴比華為,可以走的更遠,原因如下:


1,阿里巴巴將成為102年的企業。


從阿里巴巴成立那天開始,馬雲就已經確定阿里巴巴要活102年,成為102歲的企業。因為馬雲認為,超過100年的企業,在全球都很少,但是他要讓阿里巴巴超過100歲。


以102年為目標,也是因為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活102年,意味著將橫跨三個世紀,活到2101年。


從102年這個目標看,就能比華為活得更久,走的更遠。


2,華為任正非的年齡。


任正非2018年,已經73歲,馬雲2018年,才53歲。馬雲比任正非年輕20歲,這個年齡優勢,也是阿里巴巴走得比華為更遠的重要原因,因為一個企業走多遠,完全是由企業創始人決定,特別是企業的第一代創始人。

3,兩家企業的接班人制度。


目前看華為,最終接班人還是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但是,阿里巴巴的接班人還沒有確定。


從接班人的安排看,任正非的女兒,既有好處,也有壞處,那就是華為會成為一家家族企業,影響自身的職業化和持續發展。


阿里巴巴馬雲的接班人,雖然暫時沒有確定,但是阿里巴巴非常注重人才體系建設,已經建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形成各個崗位的接班體系,阿里巴巴不缺接班人。阿里巴巴湖畔大學的建立,就是為馬雲不斷輸入高級人才的大學。


4,兩家企業的行業。


華為所處的行業是技術密集型,在全球都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就如諾基亞被蘋果打敗一樣,華為在未來有變弱的風險。


但是,阿里巴巴所處的行業是互聯網行業,已經形成龍頭效應,強者恆強的方向確定,阿里巴巴在未來的發展風險更低。

二,阿里巴巴、華為、人生。


阿里巴巴和華為,都是中國和全球最優秀的企業之一,它們的成功離不開企業創始人的胸懷和能力。


人生之中,每一個人能夠走到多遠,去到多高,除了自己決定之外,還要看你的領路人是誰,也就是你在事業方面的師傅。師傅水平高,就會帶著徒弟跑得很快,走得很遠。


我是雄風投資,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馬上點贊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資的問題,可以留言或私信聯繫我,有空時將進行專業解答。



雄風投資



我們認為這兩家企業是真正中國企業的代表,像中石化,銀行,菸草公司等都不是絕對意義上企業運營,是寡頭壟斷的結果。而這兩家企業都是在市場競爭之下發展起來的企業,兩家相比較誰都沒有絕對的優勢,誰都沒有致命的缺失,我們認為兩家企業的並駕齊驅才是中國之福,中華民族之興。

華為作為民營經濟的代表,開拓疆土之時,就確立了技術為基石的基本戰略規劃,而阿里巴巴雖然成立時間晚於華為,而且阿里巴巴在創業之時,沒有定位技術驅動的基因。但是,由於阿里巴巴是現代的互聯網企業,發展之初就有高科技的屬性,而且,馬雲的戰略眼光和敏銳程度不必華為的任正非有太大的差距,因此,兩家企業都在高科技企業的範疇!

二.我們再看看兩家企業的創始人任正非和馬雲,都是傑出企業家的代表,兩家的戰略佈局沒有失誤,華為側重於5G通訊的研發和投入,在相對較窄的賽道內積極地向縱深發展,在自己的領域內一直在積極縮小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這絕對是難能可貴的。最近幾年內,又向消費領域即終端發展,而且也積極地介入到物聯網,生態閉環的佈局,我們相信華為的長久發展。



阿里巴巴也是一樣,在商業模式創新以後,在前端積累了消費者的大數據,在雲計算,大數據方面積累一定的經驗以後,現在開始發力其他新的技術。像螞蟻金服,高德地圖,雲計算,人工智能AI,菜鳥物流等的技術投入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們期待著阿里巴巴第五大經濟體的願景早日實現!

三.組織架構的比較

兩家也是不相上下,阿里巴巴的VIE結構,合夥人制度等等,都是最佳組織的代表,而且,現在的馬雲雖然退居二線,我們感覺阿里巴巴會依然馳騁疆場很久。而任正非老爺子雖然還沒有退休,但是,華為的CEO輪值制度,公司內部的“狼性文化等”也是企業決勝於千里之外運籌帷幄之中的絕好制度設定。

這是兩家企業長久經營的組織保證!

這是一篇比較大的文章,我們今天就寫到這兒吧,有機會繼續和大家探討!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間的緣分!關注,點贊和轉發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雖然很喜歡阿里巴巴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無論是淘寶、還是支付寶等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影響。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雖然是這樣但是也有其他的競爭,互聯網企業競爭可以說非常激烈,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或許一張A4紙就讓他回到瞭解放前。

當時我只是傾向於華為可以走的更遠,畢竟華為是一家實體企業,華為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佔據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都受到華為產品的服務。通訊這一行業全球影響力也是數一數二的。華為的專利技術還是設備的影響力對於通訊行業來說也是影響巨大的。互聯網企業想要做起來還是需要依靠華為這種硬件公司的硬件支持的。

華為最為一家純中資企業,我相信華為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企業,而阿里巴巴屬於我們自己的資金佔據很少,除了雅虎就是日本孫正義的軟銀就佔據了50%,而馬雲和他們團隊才佔據了10%左右的股權。餘下的就是各種投資機構的股權了。現在阿里巴巴順風順水一旦出現下滑那麼投資人可能會迅速抽取資金。讓阿里巴巴難以喘息。就像樂視網一樣一個小小的招商銀行抽貸就讓一個千億級公司瞬間破產。




星期二資訊


華為是品牌價值型公司,而阿里巴巴是生態型公司:如果核心價值型公司值十億量級,平臺型公司值百億量級,那麼生態型公司就值千億量級。


商業模式本質是追求價值最大及交易成本最低,從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3種商業模式創新會被看好:

1、以價值鏈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1.0

比如,美特斯邦威在價值鏈中選擇了高附加值的服裝設計(大部分為簽約購買)和品牌經營,將生產和渠道外包,公司獲得快速發展,上市之初受到股市熱捧。

比如,正大集團把種子改良、飼料生產、種雞種豬培育等技術質量要求高、附加值高的留在公司,其他環節交給簽約的農戶。

2、以平臺價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2.0

比如,Airbnb公司打造的分享經濟現象級平臺,將世界4萬個城市的100多萬間閒置房源整合起來,連接超過1500多萬短期租客,創造了一個基於互聯網連接的超級輕資產“另類酒店業”。

比如,騰訊建立了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社交平臺,通過平臺影響改變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跟進嵌入各類增值服務獲取利潤。

比如,滴滴出行建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分享平臺,將出租車和乘客通過商務手機高效連接,供需雙方均在最短時間最近距離中實現價值訴求,大大提高了閒置資源利用率,創造出巨量集合價值,2015年滴滴出行的訂單量為14億3千多萬單。


3、以生態系統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創新:3.0最新升級

阿里巴巴構建了企業生態圈,全面涵蓋了企業間交易、個人零售購物、個人生活服務三大互聯網板塊。中小企業、自主創業者、消費者是阿里巴巴生態圈中的三大群體。阿里巴巴、淘寶網和阿里媽媽是阿里巴巴生態圈的三大平臺。阿里軟件、支付寶、阿里旺旺等是生態圈中的工具或資源,為搭建信息平臺服務。阿里巴巴企業級綜合平臺“旺鋪”等一系列網絡營銷工具陸續加入,促動生態平衡進化,整個阿里體系創造的價值已經超過萬億。



總結:

華為是品牌價值型公司,而阿里巴巴是生態型公司:如果核心價值型公司值十億量級,平臺型公司值百億量級,那麼生態型公司就值千億量級。


願與同眼光的創業者相互結交-互動:願用我的經驗教訓總結,助力粉絲們的創業賺錢:更多有關創業投資營銷相關原創回答,請關注-點贊-留言。

今日頭條孫洪鶴:十年以上創始管理諮詢機構資歷、商業模式專家、專注互聯網創業投資、品牌營銷領域、《創業五部寶典》等著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