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阿里巴巴和华为谁可能走得更远,为什么?

一只不断前行的猪


两家公司都非常优秀,并且都将获得很长足的发展,因为二者并没有直接的竞争,所以并不会你死我活,但是如果从市值或估值看的话,阿里巴巴无疑占有,如果从对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华为的设备无疑作用更大。

一、阿里市值更高,并且持续走高

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联网巨头,1999年成立,现在19年了,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创立。目前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阿里巴巴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是目前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比工商银行和茅台高得多。

华为1987成立,比阿里巴巴早了12年(整好一轮),目前华为2017年销售额6000亿元,尽管华为没有上市,但是对比思科和三星市值的话,华为的估值预计会在2000-3000亿美元,阿里巴巴相当于市值是华为的2倍。

二、华为技术投入更大,但风险也不小

华为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在全球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所以华为要花费巨大的研发投入保持自己的影响力,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14.9%,合计研发投入900亿元,是中国研发投入绝对值和比例最高的公司。

阿里巴巴是互联网企业,主要是模式创新,但是研发的占比不像华为那么高。

华为的风险也更大,技术浪潮一波接一波,如果错过下一代产品都会落后,这是巨大的政策性风险。

但互联网的马太效应让阿里巴巴优势越来越大,强者恒强的方向确定,阿里巴巴在电商,新零售,支付,云,等多方面布局,也降低了风险。

三、任正非正在培养接班人,马云已经有了

2018年任正非已经73岁,而马云才53岁。马云比任正非年轻20岁,年龄优势会一定程度让阿里和华为发展更加快速的变化。

所以二者都要培养接班人,马云有了张勇等一批人,而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还在培养期。

笔者亦梧【微信公众号:邹亦梧】03年入市,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经不再追求于基本的股市盈利了,而是集结了一批炒股高手和职业操盘手,一起专心研究股票,对于选股、买卖点决策,和判断后期的走势,都能通过指标来判断,准确度也极高。在近两年的努力中已经帮助数万股民学会了炒股盈利。今天给大家讲解一只底部启动的妖股:

今天也有很多看过亦梧微信公众号文章,抓到牛股的朋友给我发来感谢留言说,邹老师,太感谢您了,看了您微信文章后,也是抓国发股份这只股票,接下来还有这样在短线大涨的股票可以参考吗?

国发股份主力不断吸筹,当天选出之后,该股也是连续涨停,截至目前涨幅超过36%,很多新手股民朋友在当天及时看到了公众号文章讲解,相信都有把握住这一波的短线机会,在这里也是恭喜各位都抓住了这一波收益的股友。

每次通过此法选出来的短线牛股都是批量的,本月选出来的赛象科技,涨幅同样也是高达47%,很多相信了本人的粉丝朋友,在看到本人讲解后,都是轻轻松松收获了这47个点的利润,木有抓住的粉丝朋友,也不要急。

今天,亦梧同样也是用此法,选出了一只有望触底反弹的强势短线股:前面错过的粉丝朋友,今天就要把握了,看下图:

此股的走势不用我多说,同样也是属于底部启动的短线股,股价拉升之后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主力拐头向上,主升浪行情开启,相信老粉都知道该股下周的拉升力度了,这里就不多点评了,会在微信公众号:【邹亦梧】详细跟踪讲解;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亦梧希望下一个学会此种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当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经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势,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讨,亦梧看到定当鼎力相助,为大家答疑解惑。


牛股涨停人2


两家公司都非常优秀,并且都将获得很长足的发展,因为二者并没有直接的竞争,所以并不会你死我活,但是如果从市值或估值看的话,阿里巴巴无疑占有,如果从对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华为的设备无疑作用更大。

一、阿里市值更高,并且持续走高

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联网巨头,1999年成立,现在19年了,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创立。目前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阿里巴巴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是目前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比工商银行和茅台高得多。

华为1987成立,比阿里巴巴早了12年(整好一轮),目前华为2017年销售额6000亿元,尽管华为没有上市,但是对比思科和三星市值的话,华为的估值预计会在2000-3000亿美元,阿里巴巴相当于市值是华为的2倍。


二、华为技术投入更大,但风险也不小

华为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在全球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所以华为要花费巨大的研发投入保持自己的影响力,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占据营收的14.9%,合计研发投入900亿元,是中国研发投入绝对值和比例最高的公司。

阿里巴巴是互联网企业,主要是模式创新,但是研发的占比不像华为那么高。

华为的风险也更大,技术浪潮一波接一波,如果错过下一代产品都会落后,这是巨大的政策性风险。

但互联网的马太效应让阿里巴巴优势越来越大,强者恒强的方向确定,阿里巴巴在电商,新零售,支付,云,等多方面布局,也降低了风险。


三、任正非正在培养接班人,马云已经有了

2018年任正非已经73岁,而马云才53岁。马云比任正非年轻20岁,年龄优势会一定程度让阿里和华为发展更加快速的变化。

所以二者都要培养接班人,马云有了张勇等一批人,而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还在培养期。

你更看好阿里巴巴还是华为呢?


毛琳Michael


谈两家如此强大的巨头谁可能走得更远,非常不好评判,两家企业基本都已经到了大而不倒的高度。

华为在全球通讯领域,特别是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国内能和华为竞争的企业,只有中兴通讯。但华为已经将中兴通讯远远的甩在身后。在全球通讯市场华为也将对手远远的甩在身后。

在国内,有知名电商京东,在国外更有电商巨头亚马逊,在移动金融领域,同样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腾讯。阿里云做得还不错,但也基本是依托国内市场。阿里的全球业务并没有华为的深度,主要市场还在国内市场。

核心技术层面,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已进入无人区。在移动通讯领域4G,5G核心专利方面,华为遥遥领先竞争对手,打破美国高通曾经的垄断。

阿里巴巴所处的行业是互联网行业,已经形成龙头效应,强者恒强的方向确定,阿里巴巴在未来的发展风险更低。目前阿里巴巴的业务应深入很多领域,比如购物的淘宝、天猫,金融的支付宝,数据服务的阿里云,旅行的飞猪,生活服务的口碑,视频业务的优酷,移动浏览器的uc,还有阿里影业、饿了么、钉钉等等很多业务。

这么多业务,就算其中某些业务出了问题,其他业务还可以正常运转,所以更具生命力。


媒体训练营


当你了解两家公司的真相,你会大知一惊!

华为的麒麟芯片已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遥遥领先!

而阿里巴巴也手握五家芯片公司,包括响当当的中天微与寒武纪,中天微在国内仅次于华为!

不光拼硬件,两家公司都是软硬兼施,它们的操作系统在亮剑的那一刻,也必将引起江湖巨震!

华为云与阿里云也将于微软亚马逊共决雌雄!

虽然两家公司定位有别,华为定位于做“管道”而阿里做“管道里的水“,最后却殊途同归,华为科学院与阿里达摩院己跃过应用技术研发,挺进基础科学探索,为人类的未来孕育各种可能性!

同志们,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它们是能够真正影响未来世界格局与人类生活的伟大企业!

它们也终将同台角逐!它们已经有了强劲的对手!

谁能走得更长远,不是看它现在的走路姿势,百年基业凭的是传承,看谁的传承制度更有生命力!

很多浅薄无知者还停留在电商与电信的区别上,凭行业与市值去妄谈谁更长寿,岂不可笑!


陇上云飞


我们可以从企业的不可替代性,全球化,核心技术三个方面来评估。



华为在全球通讯领域,特别是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国内能和华为竞争的企业,只有中兴通讯,在通讯设备领域,有一定的实力。但华为已经将中兴通讯远远的甩在身后。在全球通讯市场华为也将对手远远的甩在身后。

阿里巴巴并不具备华为的实力,在国内,有知名电商京东,在国外更有电商巨头亚马逊,在移动金融领域,同样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腾讯。阿里云做得还不错,但也基本是依托国内市场。阿里的全球业务并没有华为的深度,主要市场还在国内市场。

核心技术层面,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已进入无人区。在移动通讯领域4G,5G核心专利方面,华为遥遥领先竞争对手,打破美国高通曾经的垄断。



华为是全球5G通讯标准的核心参与者,国内唯一参与全球标准制定的企业。华为承建的移动通讯网络遍布世界各地,是全球移动通讯设备的领导厂商。

华为的手机基带产品,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华为的4.5G基带Balong 765,是世界首款支持8×8 MIMO技术。而高通的X24基带芯片, 仅能支持4×4MIMO技术。

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在ai技术方面领先世界。内置独立的npu单元,通过HiAI架构更高效灵活的异构计算,来最大化发挥CPU/GPU/ISP/DSP/NPU的性能,其加速性能和能效比大幅优于CPU和GPU。



华为已经站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世界巅峰,进入无人区。技术研发从跟进到领先,再到创新。是国内少有的具有核心技术,引领全球产业方向的公司。

阿里巴巴目前所处的状态,在电商领域有京东和亚马逊。移动支付领域有腾讯。云服务领域有全球巨头谷歌,亚马逊。而且阿里的业务大部分还在国内市场,全球开拓还需要努力。技术方面,跟谷歌,亚马逊,甚至腾讯都不具备绝对的领导力。


科技策


我认为阿里巴巴能够走得更远!


别又说我在拍马云的马屁(上次评论支付宝有个粉丝说我拍马云的马屁差点拍出屎),下面说说我的理由:


第一、阿里巴巴属于轻资产,更容易掉头应对各种风险。


商场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就算那些很牛逼的企业也会在科技和时代的浪潮当中落伍,最典型的的就是诺基亚和柯达。一旦出现某些新的科技,很多企业可能在几年之内就走向没落,比如诺基亚败给了苹果,柯达败给了手机相机。



所以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说自己永远不会失败,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容易落伍,而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你就必须审时度势,适时地做出调整。


但是调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华为这种生产性企业调整更难,因为你更换一条生产线估计都得花上几个亿,而且还得花很多时间去调整。


相对于重资产的生产型企业,像阿里巴巴这样的轻资产互联网公司更好调整,因为他们核心的资产是人才,只要有新的项目出来,只需要调配人才就可以马上做出调整,所以阿里巴巴反应肯定要比华为迅速,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第二、阿里巴巴的现金流比华为好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你光有技术人才都不行,你还得有可观的现金流,现金流好更能迅速的把握市场机会,从而赢得先机。

在现金流上,我觉得阿里巴巴要比华为好,因为阿里巴巴基本上不存在先拿货再付钱这种情况,基本都是当场结算,你购买一项服务之后直接付钱;而华为就存在不少应收账款,很多下游的厂家都是先拿货再给钱,短的几天,长的几个月都有可能,这些暂用了不少资金,减少现金流。


第三、阿里巴巴的生态业务比华为要好



目前阿里巴巴的业务应深入很多领域,比如购物的淘宝、天猫,金融的支付宝,数据服务的阿里云,旅行的飞猪,生活服务的口碑,视频业务的优酷,移动浏览器的uc,还有阿里影业、饿了么、钉钉等等很多业务。这么多业务,就算其中某些业务出了问题,其他业务还可以正常运转,所以更具生命力。


而华为的生态就比较单薄,目前华为的业务主要有手机、通讯设备、数据服务、智能装备软硬件服务,业务比较集中,如果行业除了风险, 那对华为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综合来说,阿里巴巴比华为能走得更远,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是这样的,至于以后是什么样就不太清楚了。


贷款教授


两家企业,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必须选出一家,看谁走得更远,似乎有很大的难度。


投资是一场旅行,在旅途,遇见您。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亚洲最大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工作期间,荣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阿里巴巴比华为,可以走的更远,原因如下:


1,阿里巴巴将成为102年的企业。


从阿里巴巴成立那天开始,马云就已经确定阿里巴巴要活102年,成为102岁的企业。因为马云认为,超过100年的企业,在全球都很少,但是他要让阿里巴巴超过100岁。


以102年为目标,也是因为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活102年,意味着将横跨三个世纪,活到2101年。


从102年这个目标看,就能比华为活得更久,走的更远。


2,华为任正非的年龄。


任正非2018年,已经73岁,马云2018年,才53岁。马云比任正非年轻20岁,这个年龄优势,也是阿里巴巴走得比华为更远的重要原因,因为一个企业走多远,完全是由企业创始人决定,特别是企业的第一代创始人。

3,两家企业的接班人制度。


目前看华为,最终接班人还是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但是,阿里巴巴的接班人还没有确定。


从接班人的安排看,任正非的女儿,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那就是华为会成为一家家族企业,影响自身的职业化和持续发展。


阿里巴巴马云的接班人,虽然暂时没有确定,但是阿里巴巴非常注重人才体系建设,已经建立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形成各个岗位的接班体系,阿里巴巴不缺接班人。阿里巴巴湖畔大学的建立,就是为马云不断输入高级人才的大学。


4,两家企业的行业。


华为所处的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在全球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就如诺基亚被苹果打败一样,华为在未来有变弱的风险。


但是,阿里巴巴所处的行业是互联网行业,已经形成龙头效应,强者恒强的方向确定,阿里巴巴在未来的发展风险更低。

二,阿里巴巴、华为、人生。


阿里巴巴和华为,都是中国和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它们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创始人的胸怀和能力。


人生之中,每一个人能够走到多远,去到多高,除了自己决定之外,还要看你的领路人是谁,也就是你在事业方面的师傅。师傅水平高,就会带着徒弟跑得很快,走得很远。


我是雄风投资,遇见是缘,喜欢我的回答,请马上点赞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


如您有投资的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联系我,有空时将进行专业解答。



雄风投资



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是真正中国企业的代表,像中石化,银行,烟草公司等都不是绝对意义上企业运营,是寡头垄断的结果。而这两家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之下发展起来的企业,两家相比较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谁都没有致命的缺失,我们认为两家企业的并驾齐驱才是中国之福,中华民族之兴。

华为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开拓疆土之时,就确立了技术为基石的基本战略规划,而阿里巴巴虽然成立时间晚于华为,而且阿里巴巴在创业之时,没有定位技术驱动的基因。但是,由于阿里巴巴是现代的互联网企业,发展之初就有高科技的属性,而且,马云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程度不必华为的任正非有太大的差距,因此,两家企业都在高科技企业的范畴!

二.我们再看看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任正非和马云,都是杰出企业家的代表,两家的战略布局没有失误,华为侧重于5G通讯的研发和投入,在相对较窄的赛道内积极地向纵深发展,在自己的领域内一直在积极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绝对是难能可贵的。最近几年内,又向消费领域即终端发展,而且也积极地介入到物联网,生态闭环的布局,我们相信华为的长久发展。



阿里巴巴也是一样,在商业模式创新以后,在前端积累了消费者的大数据,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以后,现在开始发力其他新的技术。像蚂蚁金服,高德地图,云计算,人工智能AI,菜鸟物流等的技术投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期待着阿里巴巴第五大经济体的愿景早日实现!

三.组织架构的比较

两家也是不相上下,阿里巴巴的VIE结构,合伙人制度等等,都是最佳组织的代表,而且,现在的马云虽然退居二线,我们感觉阿里巴巴会依然驰骋疆场很久。而任正非老爷子虽然还没有退休,但是,华为的CEO轮值制度,公司内部的“狼性文化等”也是企业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的绝好制度设定。

这是两家企业长久经营的组织保证!

这是一篇比较大的文章,我们今天就写到这儿吧,有机会继续和大家探讨!

码字真的很辛苦的,来到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关注,点赞和转发一下吧!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虽然很喜欢阿里巴巴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无论是淘宝、还是支付宝等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影响。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虽然是这样但是也有其他的竞争,互联网企业竞争可以说非常激烈,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或许一张A4纸就让他回到了解放前。

当时我只是倾向于华为可以走的更远,毕竟华为是一家实体企业,华为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都受到华为产品的服务。通讯这一行业全球影响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华为的专利技术还是设备的影响力对于通讯行业来说也是影响巨大的。互联网企业想要做起来还是需要依靠华为这种硬件公司的硬件支持的。

华为最为一家纯中资企业,我相信华为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企业,而阿里巴巴属于我们自己的资金占据很少,除了雅虎就是日本孙正义的软银就占据了50%,而马云和他们团队才占据了10%左右的股权。余下的就是各种投资机构的股权了。现在阿里巴巴顺风顺水一旦出现下滑那么投资人可能会迅速抽取资金。让阿里巴巴难以喘息。就像乐视网一样一个小小的招商银行抽贷就让一个千亿级公司瞬间破产。




星期二资讯


华为是品牌价值型公司,而阿里巴巴是生态型公司:如果核心价值型公司值十亿量级,平台型公司值百亿量级,那么生态型公司就值千亿量级。


商业模式本质是追求价值最大及交易成本最低,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3种商业模式创新会被看好:

1、以价值链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1.0

比如,美特斯邦威在价值链中选择了高附加值的服装设计(大部分为签约购买)和品牌经营,将生产和渠道外包,公司获得快速发展,上市之初受到股市热捧。

比如,正大集团把种子改良、饲料生产、种鸡种猪培育等技术质量要求高、附加值高的留在公司,其他环节交给签约的农户。

2、以平台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2.0

比如,Airbnb公司打造的分享经济现象级平台,将世界4万个城市的100多万间闲置房源整合起来,连接超过1500多万短期租客,创造了一个基于互联网连接的超级轻资产“另类酒店业”。

比如,腾讯建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通过平台影响改变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跟进嵌入各类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比如,滴滴出行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分享平台,将出租车和乘客通过商务手机高效连接,供需双方均在最短时间最近距离中实现价值诉求,大大提高了闲置资源利用率,创造出巨量集合价值,2015年滴滴出行的订单量为14亿3千多万单。


3、以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3.0最新升级

阿里巴巴构建了企业生态圈,全面涵盖了企业间交易、个人零售购物、个人生活服务三大互联网板块。中小企业、自主创业者、消费者是阿里巴巴生态圈中的三大群体。阿里巴巴、淘宝网和阿里妈妈是阿里巴巴生态圈的三大平台。阿里软件、支付宝、阿里旺旺等是生态圈中的工具或资源,为搭建信息平台服务。阿里巴巴企业级综合平台“旺铺”等一系列网络营销工具陆续加入,促动生态平衡进化,整个阿里体系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万亿。



总结:

华为是品牌价值型公司,而阿里巴巴是生态型公司:如果核心价值型公司值十亿量级,平台型公司值百亿量级,那么生态型公司就值千亿量级。


愿与同眼光的创业者相互结交-互动:愿用我的经验教训总结,助力粉丝们的创业赚钱:更多有关创业投资营销相关原创回答,请关注-点赞-留言。

今日头条孙洪鹤:十年以上创始管理咨询机构资历、商业模式专家、专注互联网创业投资、品牌营销领域、《创业五部宝典》等著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