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俗稱的“北風菌”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怎麼做比較好吃?

泥糖小丫


農村人俗稱的“北風菌”是野生的嗎?怎麼做好吃?


在我們山區農村,北風菌也叫凍菌,因為出菌子的時候是一窩一窩的出,所以有的地方也叫一窩羊菌,屬於野生菌之一。


就我們雲南來說,野生菌大部分出在夏季多雨時節,從5月初到9月底左右,一般10月份以後野生菌就幾乎不再出了。

但是,到了10月中下旬的時候,也就是深秋北風起時,一窩羊菌就陸續鑽出地面,成為人們餐桌上不可複製的美食,所以得名“北風菌”、“凍菌”。

北風菌喜歡生長在針闊葉林中,菌子外形有點像小平菇,灰白色,光滑,外層半脆骨質,內實。


出菌的時候一出就是一大窩,菌子一小朵一小朵的緊緊挨擠在一起,所以有些地方也叫“一窩羊”“一窩蜂”。北風菌柔韌味鮮,很像縮小版的雞樅,正常高度只有10釐米左右。


北風菌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味道和雞樅一樣鮮甜,屬於野生菌中比較好的菌子,價格也相對要貴!


北風菌我們最喜歡煮湯吃,清水煮,只放點鹽巴就可以,也有的會加點蔥花,那味道簡直就是一個字“鮮”!也有人喜歡炒、燉、紅燒、做餡等吃法。

北風菌好吃,但是就是很難清洗,因為菌子個頭小,一些細沙會夾在菌帽內的皺褶裡,先要用小刀把菌腳部分泥沙削掉,再用流水沖洗。


時下,正是北風菌上市季節,喜歡的朋友可以盡情吃個夠,不然過了這季,就要等到明年啦!(圖文原創)


花腰妹


看到花腰妹介紹的“白風菌”,就不由得想起了我小時候,大概就是讀小學二年級時候吧,有一天上午我姐姐急匆匆地從外面跑回家,一進屋就到處找揹簍,背皮。


我媽媽問她急急忙忙的要幹什麼,我姐就說:“阿嫫(彝話媽媽的意思),我剛才去山上玩,看見倆大窩白嘩嘩的菌子,應該拾得著一大揹簍呢!

我們趕緊拿的揹簍去拾吧,不然讓別人看見了,我們就拾不著了。”我媽媽聽了,半信半疑的問我姐姐是不是真的,姐姐肯定的回答說是的,只是她不知道這菌子叫什麼,但是她看見別人拾回家來煮吃的。

於是我媽媽就叫我跟著我姐姐去拾菌子,姐姐背上揹簍,帶著我走了三里多的路,到了我們村子壩塘旁邊的山坡上,那山坡是個緩坡,長著很多的灌木從,姐姐和我彎腰鑽進灌木叢林裡。

不一會兒姐姐便指著前面灌木叢對我說“你看,在那兒呢!”我定睛一看,在我們前面的幾從灌木從中,一片白色的菌子鋪在地面上,我興奮地叫著直奔過去,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山上出那麼多的菌子呢。

後來我和姐姐小心翼翼的把菌子拾起來,拿掉枯葉和粘在菌根上泥土,再放在揹簍裡。拾完了第一窩菌子,姐姐又帶我去拾她先就看見的第二窩菌,拾完兩窩菌子,揹簍也滿了,姐姐背起裝滿了菌子的揹簍,帶著我回家了。


回到家裡,媽媽看見了,趕忙幫姐姐卸下揹簍,然後笑著對我們姐妹倆說在:“你兩倆個憨姑娘,這個就是白風菌了,這個季節山上別的菌子都出完了,是出白風菌的季節了。我們趕緊把菌洗洗,這白風菌可以炒吃,也可以煮湯,煮湯更甜,今晚就煮湯吃!吃不完的送點給旁邊的鄰居們吃!”

時下,又到了白風菌上市的季節,農貿市場裡擺起了一簍簍白風菌,可我覺得從農貿市場裡買回來的白風菌卻始終不及小時候自己在山裡拾的那麼鮮美,那麼甘甜……(圖文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