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豪爵铃木不出250以上排量的车型?

马卡诺夫司机


因为豪爵是商人,并不是热心做精品的工匠,商人当然是讲究利润第一的,考虑投入产出比,推出250以上排量的车型,似乎很难赚到什么钱。相信国内的其他摩托车企业也一样,都要考虑赚快钱才可以生存,因为一年国内卖不到几台,研发时候投入又大,何苦呢,125和250能赚到很多钱,凭什么要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产品呀,请关注

:容济点火器

在中国做制造业,很难,做摩托车制造,就更加不容易。大陆到处禁限摩,虽然有一大群热衷玩大排摩托车的群体,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大型城市,都无法合法上路,生产出来,他们也只是能看不能用,买回去做什么了。

玩大排的,往往也讲究排场和配合,很多人只买得起地平线这些车型,消费水平就在那个地方,一部250以上摩托车,很多国产的都要四五万元了,高端的要几十万,几个人买得起,很多大排摩托车,还要讲究一些皮鞋,帽子,服饰等配套才能体面出门的,不然骑起来和一般的250摩托车还真没有多大的面子了,而这些配套也不便宜。

现在汽车很便宜,虽然很多人说玩汽车和摩托车味道不一样,体感不同,这个的确有点道理,但是汽车也有汽车的好处,排量够大,动力够好,铁包肉,安全,不怕风雨,还能体面带家人出去玩,可以说娱乐和工具性同时具备了,而且很多价格比大排摩托车还低,有钱当然第一时间先买部汽车了,除非是那种疯到极点了的单身汉才可能考虑先买大排再买汽车了。

骑摩托车代步的,一般125-150排量的就够了,再讲究点动力的,需要摩旅一下,或者跑跑长途,250加水冷,已经是非常足够了,市场上买250排量摩托车的,的确没有那么多。

摩托车工厂,都是组装企业,配件都是外协加工的,国内250以上排量摩托车生产起来也有一些问题,核心的技术并没有在中国人手里,很多配件加工困难,国产质量也不稳定,有些甚至要国外进来,这样成本高居不下,豪爵这种企业,当然不会投入做这种事情了。


容济点火器


豪爵没有研发大排量车型的能力,和铃木合作,它学会了日本的那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它的车质量,做工,故障率都是行业最低的,目前豪爵自己最大排量的车型是DR160售价12980,单缸两气门,国际五档,电喷系统,当然还有基于gw250成熟的异步双缸的扩缸产品,DR300将在不久后上市,因为是豪爵自己的东西,并非和铃木合作,所以车也是自己的标志,这款车的售价将不会高于基础班的gw250,将在不久后上市,目前国内只有,春风,钱江贝纳利,隆鑫,这三家拥有大排量车型整车和发动机的研发能力,当然还有宗申,它旗下的450发动机平台参加达喀尔拉力赛,双缸的TC380发动机也是不错的自主研发产品,豪爵未来会回推出GSX_750四缸街车,铃木还是很重视和豪爵的合作的,豪爵就是一个优秀的代工企业,而不是一个拥有大排量研发能力的车企




我为机车代言


其实这个问题是大多数车友所疑惑的,你纵观整个合资品牌不光是豪爵铃木处于这种窘迫的境界,而其它的合资摩托车品牌也是都是这样。虽然五羊本田有一款CBR300R但它的市场反应,已经为其它合资车型敲响了警钟,所以合资摩托车要想跨出这一步还真有点难。

豪爵铃木多年来一直没有制造大排量摩托车主要的原因,以骑士分享肤浅的认知认为有以下几点

1.技术,豪爵铃木虽然有铃木做技术支持,但对于一些相应的关键技术定是会藏着掖着的,所以豪爵铃木缺少制造大排量摩托车的技术。

2.市场,虽然呼吁很高但真正产品实现量产,可能就会步了CBR300R的后尘,所以厂家会慎之又慎。

3.成本,一款新车型的研发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并且还会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而在市场不确定的前提下厂家是不会轻易去这么干的。

4.竞争,国产摩托车相对而言在大排量的研发上和量产上已经走在了合资品牌车型的前面,并且它们的综合表现还不错,在这种前提下合资品牌制造一款大排量车型它的优势将会非常渺小,因为除了国产品牌以外,还有进口车型在对其打压,所以在这种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里很难有合资品牌大排量车型生存的空间。



以上四个理由足以让豪爵铃木对大排量车型的研发和量产产生顾虑,所以时至今日盼望很多年的大排量合资车型也没有出现。


总而言之,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市场环境,利润分配,产品定位和市场反响以及研发能力,其中起关键性作用就是产品的定位和市场反应,价格高了市场不买账,价格低了入不敷出,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让人抓狂的现象。


骑士分享


因为靠他自己,他造不出来知道吧,放眼望去,豪爵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发动机。他敢说什么发动机是自己自主研发的,铃木的GS机如『钻豹』『EN125或EN150』还是本田的CG机的『太子』『刀仔』『银豹』或是CB机『悦冠』『喜冠』到现在的『DK』『DR』还弄什么135发动机,简直是令人发指,搞的都是人家上世纪5 60年代的发动机,就不能有点骨气,搞点自己的,拿得出手的东西吗,就说最近马上上市的豪爵300街车,他敢说是自主研发吗,明眼人都知道,豪爵吃透了GW250那台发动机只不过是稍微扩缸而已,而排量绝对不可能达到299CC只有更小,我敢大胆预测价格可能跟GW持平或更低同样有可能芯片钥匙肯定会有,顺便提一下豪爵的160街车,他敢卖12000多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卖的是配置『KYB倒插』『芯片钥匙』『CBS联动刹车』『大宽胎』等等,而发动机毫无亮点,如果他保持他160风冷的发动机,把这些配置全去掉,他敢开12000的价格,那他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只会搞些小聪明,搞些活动,拆东墙补西墙,我们国人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想要的是好的发动机,可以走上国际,是有骨气干掉小日本,不是跟在小日本后面捡人家不要的淘汰的东西来当宝人家上个世纪8 90年代就淘汰的东西,你捡来当宝,坑国人 。。但是无可厚非的是豪爵的品控和漆水还是很不错的,希望豪爵专注发动机做好,做强,带着国人的骄傲走向世界舞台,不要在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Hold爱引力腾空



豪爵不出250cc以上排量的车型,在我看来就两个原因:


1、技术问题

技术上,豪爵能够造出来250cc以上排量的车,但制造出来后存在大量的更新换代和迭代(大排量是需要技术积累的),能够研发制造出来和量产是两个概念,一旦在量产阶段,很多问题是国产厂家很少遇到的;虽然国内有一些厂家在做250cc 以上排量的车,但对于动力的调教、整车的油耗、震动抑制都不是很好;作为国内品牌的翘楚,豪爵不会在技术完全没问题之前推出的。

2、市场用户量太小

250cc 以上排量的车主主要以玩车为主,这个市场相对于250cc以下排量而言,还是太小。尤其是国内有限摩的环境下,250cc以上排量车的用户量本身小,而且就算购车也会优先选择合资和进口车型。


3、价格卖不上去导致动力不足

目前大家对于250cc以上排量的车,首选进口车款,其次是合资车款;对于国内品牌而言,我大排量卖不到合资车的价格,但研发成本同样也不低;对于他们而言动力不足。


以上供参考!


DQ视角


研发,配套会花大价钱,而目前市场环境需求较小,入不敷出,所以不会很快上市。除非消费者有钱了,知道了什么是4+2消费理念,也就是贫穷不去限制想象力的时候,大排自然会运用而生


第六国际


有铃木250排量的车销量这么好还有别的品牌所以他考虑了以后的销量,


szg13071131058


需求、钱包、限摩和消费意识决定了现在250以上摩托车还是很小众的商品。但是,随着摩旅等比较彰显个性的休闲运动方式的出现,中大排摩托车的销量必然会逐渐上升。


JQ179


豪爵是搞机加的,按图施工.自己设计,师傅没教,没准备.


銅鋤頭


企业要生存,需要的是利润。大排真正的会有几个会买。小排量买的人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