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核心要素

养鱼不算老手,但没少折腾过滤,始终坚信养鱼靠养水,养水靠过滤的真理。不断折腾,不断学习,一些收获和观点跟大家一起探讨,

鱼缸过滤核心要素

过滤形式:底滤,顶滤,侧虑,滤桶等

滤材:并非一分钱一分货,性价比最好的才是关键,10块一升的球和30块一升的球可能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只是贴了不同品牌。

容积:生化过滤区应当达到水体十分之一左右,物理过滤可以相应减少,对于过滤容积不足的,可以通过加装干湿分离盒开提高滤材容积,如果底缸高度允许可做多层滴流盒,上层放棉,下层放生化滤材。

流量:水泵流量应达到水体5到8倍左右,不易太小,亦不易过大,对应倍数和滤材质量,过滤形式等参数有关。

鱼缸过滤核心要素

流速:水流通过滤材的流速不应太大,降低流速增加水体与分解细菌的接触时间,提高分解效率。降低流速最有效的办法:增大接触面积。这也是滤材摆放和滤材大小形状等相关的问题,如同等材质,球比棒好,乱摆比规整摆好。

有效表面积:实则细菌可以寄存的空间,和滤材的工艺、材质、大小形状等有关,表面多空,密度小的球型滤材是首选。

氧容量:足够的氧容量益于硝化细菌工作、繁殖,可以通过打氧或者增大水体与空气接触面积、时间实现,如多层滴流法。

摆放和搭配:前后顺序,对应比例,水流设计等

进出水:容易被遗忘的点,合理的进出水能有效的带走鱼便。减少有害物质残留。

合理搭配以上要素,不难做出好过滤,养鱼也会变的简单。

鱼缸过滤核心要素

我目前的底滤,双层干湿分离盒,顶层魔毯加白棉,底层球,底缸球加生化棉(后期有钱了把生化棉全换成球)由于是背包下水,所以有4层滴流的效果,除了冬天费电没毛病…

一言以蔽之:足够的氧,足够的表面积,足够的反应时间,足够的循环次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