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丨一切源于《左传》


1.2丨一切源于《左传》

熊逸

(1)文武之道:为《左传》背书的历代名将

今天继续谈谈《春秋》和《左传》。昨天我留下了一个问题:读《春秋》的关羽和读《左传》的关羽究竟有什么不同?答案其实简单:评书演义塑造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是为了凸显他的忠义;正史记载关羽爱读《左传》,表示他有着武将最为必要的军事修养。

这个答案也许有点匪夷所思。难道武将最为必要的军事修养不该是《孙子兵法》之类的兵书战策吗?以曹操的日理万机,还亲自为《孙子兵法》作注,这才是更符合人们刻板印象的例子。是的,提起古代伟大的军事著作,每个人都会想到《孙子兵法》,几乎不会有人想到《左传》。但是,如果我们马上就要穿越到古代统兵打仗,随身只有一部书可以携带,那么我的推荐是:扔掉《孙子兵法》,带上《左传》吧。

不妨回忆一下我们中小学的数学课:背公式、分析例题、做练习题,三者不可偏废。如果公式和例题不可得兼,舍公式而取例题者也。把例题分析清楚了,对公式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孙子兵法》是纲领性的内容,相当于数学公式,而《左传》汇集了春秋时代大大小小的实战战例,从组织部署到攻杀战守,从计划到变化,从执行计划到应对突发事件,从前线到后勤,从内政到外交,从战前动员到战后总结,从己方视角到对方视角 ,总能写得具体而微、活灵活现,丰富和精彩的程度绝不亚于《三国演义》。所以关羽爱好《左传》,就像皇太极、多尔衮爱好《三国演义》一样。歌德说的没错: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爱好《左传》的将军史不乏人。东汉开国名将冯异和南朝名将羊侃都是兼爱《左传》和《孙子兵法》的,因为打败侯景而名动天下的王僧辩也是著名的《左传》爱好者。最著名的人物要数西晋名将杜预,他是灭蜀平吴、结束三分天下的重要功臣。

杜预人称杜武库,这是形容他学识渊博、干练多能,胸中就像武器库或储藏器物的仓库一样无所不备,是一位机器猫式的奇才。今天的《大学语文》收录有王勃名文《滕王阁序》,其中有“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这是恭维当时在座的王将军,很巧妙地把他比作杜预。

杜预平生最爱《左传》,自称有“《左传》癖”,这当然比烟瘾、酒瘾高级多了。他还精心为《左传》作注,写成一部《春秋左传集解》,这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左传》注本。唐朝官修科举教科书,《左传》部分用的底本就是杜预的注本。所以诗圣杜甫在当时很是得意,常常炫耀自己是杜预的十三世孙。只不过今天环境变了,介绍杜预的时候反而要说他是杜甫的十三世祖了。

名将如此爱好《左传》,但这并不能打消我们的一个疑虑:如果《左传》只是史官编写的一部史书,那么从军事角度来看,难道不会是隔靴搔痒、纸上谈兵?

(2)一切源于《左传》

要理解上面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讲讲《左传》的传承。

传统学术很讲师承,师承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前程,所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并不是一句场面话。汉代官学权威刘向梳理过《左传》在汉朝以前的师承脉络:左丘明传曾申,曾申传吴起,吴起传给儿子吴期,等等等等。

吴起的名字格外引人瞩目,他是和孙武齐名的兵法大师,是一位百战名将兼政治改革的名人。古籍成书往往既不成于一时,也不成于一人之手,所以《左传》是不是经过了吴起的统筹呢,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怀疑。

我们今天读《左传》,当然不会再怀有军事动机,但《左传》对我们的意义可能会比它对关羽、冯异、羊侃、王僧辩和杜预的意义更大,因为它是理解中国传统,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第一块敲门砖。

很多学者开列传统经典书目,都会把《论语》作为第一本书。《论语》的确在今天名气最大,也好读得多,但问题是,如果不读通《左传》,就很难理解《论语》。《左传》在传统典籍中最有高屋建瓴的意义,两千多年历史中的许多沿革、争议、改变,从风俗到立法,从秦朝郡县制到明代大礼议,甚至从中国的夷狄论、文学观到日本的武士道,都可以一路追溯到《左传》的世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是孔子在《论语》里留下的名言,今天的很多人要么据此认为孔子歧视女性,要么用各种曲折的解释来维护孔子的光辉形象。事实上只要我们读通《左传》,看到春秋时代的社会风貌,就会知道“君子”和“小人”原本只是身份上的定义,并不关乎道德;而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女子”和“小人”也确实不断表现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样子,为那个本已礼崩乐坏的社会落井下石;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最早也最经典的《诗经》注本里,那一首首清纯美丽的诗歌被不厌其烦地向着“后妃之德”的奇怪方向上解释。这不怪那些学者迂腐,他们有着不得已的苦衷,他们所针对的实在是当时最严峻的一种社会问题。再比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并不像字面看上去的那样是统治者歧视、压迫劳动人民的意思,反而表现出对后者的宽容和体贴,背后自有一套入情入理的政治逻辑。

今日思考

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周礼,而周礼究竟是什么,《论语》并没有提到多少,《左传》却给出了具体而微的呈现。周礼为什么始终无法复兴,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始终碰壁,儒家学说推行起来为什么总会变成外儒内法……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这类大问题,只要读通《左传》,自会知道它们是如何的必然,又是如何的不得已。甚至我们今天遇到的一些“礼崩乐坏”式的社会问题,也一样可以在《左传》里边看懂原委和症结。今天只能谈到这里了,明天的内容里,我会对这些“大问题”做一点简明扼要的解答。

今日得到

最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谈到的几个要点吧:

  1. 《左传》因其丰富详实的战例成为历代名将爱读的兵书。
  2. 名将杜预所著的《春秋左传集解》是《左传》学史上的第一经典。
  3. 从《左传》入手,理解传统经典和中国历史可以高屋建瓴、事半功倍。
  4. 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的周礼究竟是什么样子,《左传》给出了最丰富的线索。
  5. 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问题都可以从《左传》里边看懂原委和症结。

希望每天都能让你有所得到。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