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國恨”,為什麼叫商女?

黃二哥43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803年——852年)在公元828年,被朝廷安排擔任“校書郎”一職,這一年他25歲。此職務相當於國家歷史典籍的主編,需要在全國各地四處蒐集資料,核對與校訂典籍中的不實之處。

隨即,杜牧被朝廷派往淮南一帶修撰典籍。作為京兆長安人,被委派到江南水鄉工作,能體驗到不一樣的生活,對杜牧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他帶著極大熱情,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工作,把每項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條,深受朝廷和當地官員的器重,俸祿和官職也連年水漲船高。

因為口袋有錢,又因在異鄉工作,每當夜幕降臨,寂寞和孤獨如同黑夜一樣向杜牧壓迫而來,除過用寫詩的方式排遣孤寂,流連於燈紅酒綠的夜場,跟青樓女子打情罵俏,成為他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也是在這個時候,杜牧把大量時間、精力和錢財揮霍在了夜場生活裡。

當35歲之後,度過了大約10年這樣的紙醉金迷生活之後,步入中年的杜牧逐漸厭倦了這種生活,開始在多首詩歌裡表達他對這種生活的懊悔之情。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詩歌要數《遣懷》,詩曰: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從此詩中完全能看出杜牧對這一時期虛度光陰的日子非常悔恨和愧疚。

接著,杜牧似乎清醒了,他的思想發生重大變化,詩風逐漸轉向對社會現實的剖析,開始向他的遠房親戚和現實主義大詩人杜甫看齊,創作了許多針砭時事的佳作。

七絕《泊秦淮》無疑是此類詩歌的代表作之一,此詩後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作為千古名句被流傳至今。意思是說,大唐王朝的江山搖搖欲墜,即將滅亡了,青樓賣唱的歌女怎麼能懂得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然在高唱著那首《後庭花》。

商女本意指歌女,卻有相當深刻的典故。

在名著《易經》中,把天地萬物的構成稱作“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運行規律是天地造化下生成的自然之道,自然萬物是環環相扣的,一個起變化,勢必引起其它連鎖反應。大到宇宙運行,小到人的生老病死,都有緊密地內在聯繫。如果一個人掌握和了解了這些知識,則對音律、醫學、天文地理等無所不知,他完全可以做到萬事不求人。

古人常常用“陰陽五行”來解釋音樂,“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五音”中的宮、商、角、徵、羽。它們又跟五色,即紅、青、黃、白、黑,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以及五季相互對應。

由於古人對音樂的理解方式跟現代人不一樣,現在用“哆(1)、來(2)、咪(3)、發(4)、索(5)、拉(6)、希(7)”來表現音階,而古人使用的是五聲音階,用宮、商、角、徵、羽來表達。在五聲音階裡,商調通常被作為主音階來使用,樂調哀怨悲涼是其最大特色。這種音調傳達出的氣氛跟秋天蕭殺、淒涼的氣候特點十分相近,於是,人們逐漸把“商調”跟“秋韻”聯繫在一起,便有了“商秋”的說法。

古代青樓的歌女在唱歌時,大多歌唱的是以離別、漂泊、哀怨、孤獨等為主題的商調,旋律比較低緩悲哀,是宮體詩譜曲後形成的,尤其以《玉樹後庭花》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歌女便有了另一個稱謂——商女。

這些歌曲帶有鮮明的行樂須及春的享樂主義傾向,非常符合漂泊浪子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狀態,所以,一直受這些人的歡迎。

杜牧看到大唐王朝的江山已經搖搖欲墜了,歌女們依然不懂得“國在家在”的道理,依然用甜美的歌喉讓客人們沉浸在溫柔鄉里,所以,他就發出了那樣的感慨。


鴻鵠迎罡


我說得這麼細膩,這麼多人還是理解錯了,又tm自以為是亂噴。跟讀者對噴又特別沒風度。

再說一遍邏輯關係:

  • 五行――五音――五季――商秋:商=秋
  • 所以,秋女=商女。

這些都不是不證自明的常識,我需要引證文獻來證明。

我都說了,你不想看論證過程,可以跳到後面直接看結論,如果你覺得結論有問題,再看論證過程。我是不是持之有據。

都這樣為讀者考慮,腦子進水也不至於留言亂噴,而且亂噴的都理解錯了。

――――――

我見到有人說:古代賣唱、賣藝的藝伎是一種商業行為,所以叫做商女。這肯定是不靠譜的。

這首詩簡單直白,全詩沒有一個典故,卻意象營造非常成功,為何要用一個晦澀不解的【商女】?

其實,【商女】對今天的人來說晦澀,對古人來說如同大白話,這是因為古今讀書人學到的知識點、教育內容不一樣。

所以 這個問題從兩個方面講:

第一,古代讀書人學什麼知識,這與【商女】的又有什麼關係?

第二,也就是考證文獻中【商女】稱呼的由來。

想快速閱讀,可以只看下文的大黑體字。

或者直接跳到後文看結論部分。你覺得有疑惑再看論證過程。

-------------------------------------------

我們知道《易經》為群經之首,古人的必讀的術數之書,對古人來說,讀《易經》是學的「哲學」和「科學」知識。(注意:我打了引號)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人理解世界萬物建構的一套理論模型,其源頭就是來自《易經》:

古代的物理、音樂、醫學、天文、地理、風水、時間紀年。。。等,都可以用這套理論解釋。

古代的文人,通過讀《易經》的陰陽五行,可以通曉醫學、音樂、天文等等。當然,正不正確就是另一回事了。

古人言:不知易,無以為醫。因為中醫的理論基礎「陰陽五行說」,就是來自《易》,所以「醫易同源」。

古代知識分子,很多都通曉中醫,自己病了能自己開中草藥方子給自己治病。

比如發現甲骨文的王懿榮,就是自己開方子給自己治病,他的開的方子中有「龍骨」這味藥,恰好也就發現了甲骨文。

我們一般用「五音不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音樂天賦。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五音」?「五音」指的什麼?

古人也以「陰陽五行」來解釋音樂,「五行」對應「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音】等於簡譜的「1、2、3、5、6」。也就是所謂的「中國五聲音階」。

中國古人認為音樂影響人的情緒,因此,音樂不但可以修身養性,還可以治病養生。

這是我製作的表格:「五音」與「簡譜、五臟、季節、五行」的對應關係:

  • 《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 《黃帝內經》: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角為木音通於肝,徵為 火音通於心,宮為土音通於脾,商為金音通於肺,羽為水音通於腎。

我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五音與五行、五季、五臟等等的對應關係,對古人來說是常識中的常識,讀過書的人基本上都知道。

從上表可以知道:五行之「金」對應「五音」的「商」、「五季」之「秋」:

《禮記》:孟秋之月,其音商。

所以,「秋天」有「商秋」和[金秋]之稱。

至於百度百科所說的:「商音淒厲,與秋天肅殺之氣相應,所以稱秋為商秋。」

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我也不知道,因為《春江花月夜》是非常歡快的音樂,也是【商調】。

所以,我認為這種說法很可能是本末倒置,「商秋」稱謂來自五行的對應關係。

當然,我對中國古代音樂沒有更深的瞭解,只是懷疑。

古代文人在詩詞歌賦中把「秋天」經常叫做「商秋」:

  • 《文選·何晏》:結實商秋,敷華青春。
  • 晉 潘尼《安石榴賦》:商秋授氣,收華斂實。
  • 晉 陸機《行思賦》:商秋肅其發節,玄雲霈而垂陰。

古人說的「商風、商信、商氣」都是指「秋風、秋信、秋氣」:


引自:《漢語大詞典》,第2卷 頁372-373

在古代,美人也叫「秋女」或者「秋娘」:

引自:《漢語大詞典》,第8卷 35

在唐代,美貌的歌妓女伶常以「秋娘」為名,有名者如謝秋娘、杜秋娘等。

因此,「秋娘」或者「秋女」也漸漸成為美麗的歌妓女伶的代稱:

引自:《漢語大詞典》, 第8卷 41

古代「秋娘」和「泰娘」分別是代指「歌姬」和「舞姬」,經常以「互文修辭」的形式出現在古人的文學作品中:

  • 宋 蔣捷 《一剪梅·舟過吳江》: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 宋 蘇軾 《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詩之二:“喚船渡口迎秋女,駐馬橋邊問泰娘。

-------------------------------------------

結論部分

好,經過以上文獻梳理和考證,我們基本搞清楚了,「商女」稱謂的由來,可以放心的下結論。

第一,從陰陽五行理論看:「五音」之「商」對應「五季」之「秋」,因此有「商秋」之稱。

「商秋」就屬於漢語「聯合並列式」合成詞。一個事物有兩種稱謂,就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比如:「殷商、荊楚、華夏」等等。

第二,唐代的時候,文人雅士一般把「歌姬女伶」稱為「秋女」和「秋娘」。

那麼,「秋女」也就可以稱為【商女】,與「秋風」稱為「商風」是一樣的道理。

「商、秋」互用,對古人來說是常識中常識。但是今人沒有學過《易經》,也不大懂「陰陽五行」,所以就看不懂「商女」這種稱謂。

-----------------------------------------

至於什麼「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我即便是男人,我也不認同杜牧。

什麼「後庭花是靡靡之音亡國調」,古代是男權社會,女人地位不高,國家大事是男人在搞,男人把事情搞砸了,杜牧你為什麼要陰陽怪氣諷刺一個女人?

人家就唱個歌,你一定要一個艱難謀生的弱女子扮演一個苦大仇深的樣子?


小漢字見大歷史


“商女”是什麼意思?商朝的女子,做生意的女子,還是商人的女兒呢?

“商女不知亡國恨”是出自杜牧《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的意思是:迷離的月色和輕煙籠罩著寒水和白沙,夜晚詩人的船停靠在秦淮近岸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恨,隔著江水仍在大聲高唱李後主寫的《玉樹後庭花》。


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商女”在這根本不是商朝的女子,也不是做生意的女子,更不是商 人的女兒。在這裡它是指以賣唱為生的歌女。


那麼怎麼歌女被稱為“商女”了呢?那就隨有書君一起去探一探它的緣由吧。


原來在唐朝時,歌伎、女伶都被通稱為“秋娘”,也稱為“秋女”。有詩句為證,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這句的意思是,我彈奏的曲子很好聽,讓老師都連連稱讚。我化的妝容也很好看,每次化完妝周圍的藝妓都嫉妒我美。從這句詩來看,這裡的“秋娘”指的就是她身邊的姐妹,彈琴唱歌的歌女。


那麼“秋娘”怎麼又稱為“商女“了呢?



這是因為古人的音樂和現在的“哆、來、咪、發、索、拉、稀”不同,它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在五聲音階中,旋律以商調為主音的樂聲,它的樂調比較悲涼哀怨。與秋天蕭瑟,淒涼的感覺相近,所以後來就把”商“與四季中的”秋“匹配起來,稱為商秋。


古代以“商”指秋還挺多的,比如商信、商風、商吹在這裡都是指秋風,商日就是指秋天,商意、商氣指的就是秋意、秋氣,而商暮也就是秋末的意思了。


看到這裡就明白了吧,“秋女”也就稱為了“商女”當然也就是“歌女”了。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商女”來指代“歌女”的詩句也有很多。如宋代葉月流《琵琶亭詩》“明月滿船無處問,不聞商女琵琶聲”。這裡的“商女“就是歌女的意思。



元代馬致遠《潯陽江》“送客時,秋江冷,商女琵琶斷腸聲”中“商女“也是歌女的意思。還有明代凌義渠《固鎮驛折殘榴花》“點點猩紅滲血冷,隔船商女怨琵琶”,這裡的“商女”都是指代的歌女。


各位讀者,下次再看到“商女“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詩中的商女,指的是歌女。歌女為什麼叫商女,源於西周初年。商朝滅亡後,商朝的遺民失去土地和財產,生計成了問題。為了維持生存,青壯年男子販賣貨物,賺錢養家,年輕美貌女子表演歌舞,娛樂觀眾謀生,從此有了“商人”和“商女”的稱謂,“商女”便是歌女。



《玉樹後庭花》,為南朝陳後主陳叔寶所譜寫。陳叔寶為亡國之君。楊廣指揮隋朝大軍渡江衝來,生活奢靡,耽於享樂的陳後主,此際與寵妃張麗華等,正唱此曲,《玉樹後庭花》便成了亡國之曲。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來常用於諷刺那些醉生夢死,終日花天酒地,苟且偷安,全然不關心國家苦難,社稷淪陷的人。抗戰時期,李香蘭等歌女,在上海十里洋場,反覆演唱的《夜來香》《何日君再來》,即類同於《玉樹後庭花》。



這首詩的全文是:

泊秦淮

唐 ·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首詩的成詩時間在晚唐。唐代歌妓、女伶通稱“秋娘”,亦稱為“秋女”。

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那麼“秋娘”何以又被稱“商女”呢?這是因為我國古人把五音宮商角徵羽與四季相配,因為商音為金盛,與季節秋天相對。商音聽起來綺麗,秋天肅殺之氣濃,故以商配秋,稱為商秋。古代以商指秋比較多見,商信、商風、商吹、商飆指秋風,商日指秋天,商序、商素指秋季,商意、商氣指秋意、秋氣,商雲指秋雲,商暮指秋末。由此可見“商女”即秋女、秋娘,也就是歌妓、女伶了。

後人因為成詩於晚唐,作者看到國勢衰微之際,大家仍沉迷於酒色,渾然不覺,自己心中為國擔憂的心情。所以後來“商女”也被很多人與被女色亡國的商朝做類比,說成“商女”,是講達官貴人們不知亡國之憂。



鑑於杜牧的風格,比如“牧童遙指杏花村”這種表達的習慣,個人偏向於第一種解釋。第二種覺得有些後人牽強附會之意。


如是史社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句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泊秦淮》,此句的含義則是說賣唱的歌女不懂得亡國之恨,仍然隔著江水高唱歌曲《玉樹後庭花》,全詩通過對秦淮之景和商女唱歌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於當權者荒淫無度、耽於享樂的批判,表達了詩人自己對於國家衰微的擔憂,寓情於景,是一首語言精練、情感充沛的諷喻詩。

這裡的“商女”指的就是賣唱的歌女,為什麼“商女”會有這種含義?且聽筆者慢慢道來。在唐代,歌伎通常被稱之為秋娘或秋女,白居易《琵琶行》之中的名句“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一句中的秋娘指的就是這樣的歌女。而秋娘或秋女往往又會被稱為“商女”,這是因為古人習慣把宮商角徵羽五音與季節相配,商音淒厲,而秋季又是肅殺之季,故“商”在很多時候可以指代秋。正如歐陽修在《秋聲賦》之中提到的那樣:“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在描寫秋季的肅殺之景時,也是把秋季和商音聯繫在一起。故而我們可以知道,在古代的語境中,商與秋是聯繫在一起的,因此秋娘、秋女又可被稱之為商女,也是取了這樣的含義。此外,關於古代五音與季節的匹配,在這裡筆者再做簡要說明,宮商角徵羽五音與春夏秋冬四季的對應關係為:角為春音,徵為夏音,宮為長夏音,商為秋音,羽為冬音,劃分的方式與五音各自的特色有關,也與陰陽五行有很密切的關聯,反映了古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感悟。


國家人文歷史


商女就是歌女,跟賣唱毫無關係。宮、商、角、徵、羽,商是五音之一。主悲,以哀為美,表示以商調的樂曲是最美妙、委婉、動聽的,古時商就代表音樂,悲音就等於哀音。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

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這是樂府的《春歌》,這個哀不是哀傷,而是美妙動聽。春天的鳥聲能不好聽嗎?正是配偶的時候怎麼能哀傷呢?三國失譯《摩登伽經》也說:

異類眾鳥,遊歡其上。

哀音相和,聞者歡悅。

南朝宋人何承天也寫到:

瀟管激悲音,羽毛揚華文。

南宋.鮑照《夜聽妓》:

絲管感暮情,哀音繞樑作,

芳盛不可恆,及歲共為樂。

東漢王充《論衡.自紀》也寫到:

美色不同面,皆佳於目。

悲音不共聲,皆快於耳。

《晉書.文苑傳》說:

發妙聲于丹唇,激哀音於皓齒。

以上勻以說明,古人以悲音為美,以哀樂為妙。就是現代人聽《梁祝》、聽《二泉映月》不也是很美的享受嗎?古人以哀婉為一個基調,把歡樂的、喜悅的、激越的、昂揚的、快樂的、或者憂傷的都叫哀音,認為哀音是最美、最能打動人的音樂。所以,商就代表音樂,這也是古今觀念的不同。


楊寶剛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句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泊秦淮》。這裡的“商女”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解釋為特指商王朝時的禍國美女妲姬,有人解釋為商人之妻,有人解釋為“秋娘”等。本人只聽說過妲姬妖媚惑君,沒聽說過妲姬以唱歌見長,妲姬唱《玉樹後庭花》更是時空穿越,故足可以排除。本人只知“商人重利輕別離”,商人之妻寂寞無聊,卻並不見得商人之妻喜歡拋頭露面,在秦淮河裡唱歌;既為人妻,再寂寞也不會出來獻唱,與亡國之恨也恐怕扯不上關係,故亦可以排除。把“商女”解釋為“秋娘”是對的,但只是換了個名稱而已,並未揭示其真正含義。



實際上,“商女”之“商”,確指音律。古有五音,或稱五聲。五音指宮、商、角、徵、羽,“商”為五音之一。“商女”就是以商音為其風格的歌女。那麼“商音”是什麼風格呢?這就要從《周易》理論中尋找答案了。



《易》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確定時間,斗柄東指,天下為春,五行屬木,其音為角;斗柄南指,天下皆夏,五行屬火,其音為徵;斗柄指向西南隅,季節在夏秋之交,所謂長夏,為四季之中,五行屬土,其音為宮;斗柄西指,天下了秋,五行屬金,其音為商;斗柄北指,天下成冬,五行屬水,其音為羽。



季節不同,五行不同,其音亦不同。音的風格與季節特點、五行特點有密切關係。比如春天五行屬木,萬物出達,生機勃勃,其音如鼓如角,催人奮進,故為角音。古人擊鼓吹號角為進,就是這個道理。商音是秋天之音,五行屬金。秋天草木衰敗凋零,萬物收斂,其音靡靡頹廢,消磨人的意志。古人鳴金而退,就是這個道理。故“商”代表頹廢的靡靡之音,“商女”就是指唱靡靡之音的歌女。



“商女”唱靡靡之音,那是她們的職業,亡國不亡國不是她們能夠決定的,也不是她們所能關心的,君子尚且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況歌女乎?她們只需唱好歌就行了,當然不知亡國恨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我們不能把天下興亡的責任寄希望於婦孺,不正常的現象是那些應知亡國恨卻不知亡國恨的醉生夢死的統治者。國危音頹,其咎在聽歌者,不在唱歌者。故“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作者借貶歌女而諷刺醉生夢死的統治者罷了。


子夏故壇


1 出處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秦淮:秦淮河,長江下游支流,橫貫金陵城。因傳秦時鑿鐘山以疏淮水,得名。

金陵城最繁華之地,歷來為權貴豪紳們宴遊享樂。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後主所作,南朝陳皇帝陳叔寶沉溺聲色,危急時刻,卻與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亡國靡靡之音。

此詩作於杜牧赴揚州刺史任,路過六朝古都建康所作,秦淮兩岸歌舞喧囂,紙醉金迷有甚於京都。

2 絕唱

是杜牧最為有名的詩。

清代大家沈德潛譽此詩為絕唱。

絕在哪裡?

兩個“籠”字最為醒目。

起句不凡,煙,月,沙,水,猶如水墨丹青,點染為境,雅緻幽美。

柔媚靜寂而又清漪微浮,筆墨輕淡而朦朧冷謐。

“煙籠寒水”在前,創設朦朧靜謐之境,奪人於先聲。“夜泊秦淮”在後,先駐目於景,不自覺而吸引,再細辨為何地,可見南京城之繁麗。

射影,用心良苦。

用商女來諷刺,表面繁盛的南京城實則驕奢淫逸,危機隱伏,是晚唐衰微的冰山一角。3 什麼是商女?

應該是歌伎,賣藝為生的女子。

在古代,甚至有官伎,政府供養,專門為高官權貴賣唱享樂的。

被人熟知的歌伎很多,

比如,唐代才女薛濤,“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唐代杜秋娘,“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陳後主的貴妃張麗華就是歌伎出身。

南京有名的“秦淮八豔”皆為歌伎才女。

歌伎在古代多稱為秋娘或秋女。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宋代吳文英《浪淘沙》:“菊花清瘦杜秋娘。”

杜牧也寫過《杜秋娘詩》。

古人把五音,宮商角徵羽與四季一一對應,

而商音淒厲哀婉,若秋天肅殺凋敝之氣,故以商配秋,稱為商秋。

以商代秋,商風指秋風,商日指秋日,商序指秋季。

由此可見,“商女”即秋女、秋娘,也就是歌伎、女伶了。

“商女”地位極低,身份卑微,或唱,或舞,或彈,或奏,都是命運悽慘的女子。

“商女”唱啥全憑聽者情趣,為生存,何其無辜!

可恨可憎的是在座的把玩者——貴族官紳們。

國勢益衰,頹世之際,不念家國,不顧責任,亡國之樂中尋樂找趣,陳後主歷史之悲劇又怎會不重演!

商女無知,卻擔上罵名,何其無辜!

達官貴人以亡國之音,嘲笑他人為樂,殊不知正步其後塵,又何其可悲可恨!

委婉輕盈的曲調中,顯現風趣的諷刺,婉轉的喟感,無限的悲愴,是詩人杜牧深沉厚重的家國憂與愁。

再嘆一句,“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 林升《題臨安邸》)


一綠浮芳


我們熟知“商女不知亡國恨”是出自於唐朝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但是商女很多人都知道是歌女,卻不知為何叫商女?

這個與我國古代的聲樂有非常重要的聯繫,因為古人沒有哆蕾咪發說的,只有五音,中國古代的五音指中國五聲音階中的角、徵、宮、商、羽,五個音級。而《五音》又是古代軍事著作《六韜》裡記載的一篇文章講的內容,“太公曰:"深哉!王之問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宮、商、角、微、羽,此其正聲也,萬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敵。金、木、水、火、土,各以其勝攻之。”這就是五音的出處。

因為先秦時期,古人講的是五行生剋理論,所以以五行配萬物,在音律方面,我國古人把五音的宮、商、角、徵、羽與一年四季相配,因為商音淒厲,與秋天肅殺之氣相應,故以商配秋,稱為商秋。古代以商指秋比較多見,商信、商風、商吹、商飆指秋風,商日指秋天,商序、商素指秋季,商意、商氣指秋意、秋氣,商雲指秋雲,商暮指秋末。由此可見"商女"即秋女、秋娘,也就是歌妓、女伶了。秋女是唐朝對歌女的別稱,詩人在詩中引作商女也無可厚非,本來古詩詞就是引經據典的,很多典故,所以要多讀書才能明白其中含義,否者只能望文生義了。

由於這裡商女唱的是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這首詞被改成曲,後悲涼悽切,後世多比喻為亡國之音,所以這裡說商女商女不知亡國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