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成績差,就說明教學能力差?


教學成績差,就說明教學能力差?

在教師的工作中,有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就是許多時候還是成績說了算,幾乎是“一好遮千醜”的程度。對成績好壞的衡量,不是你本身有多好,而是你比別人好多少。如果你有10個及格,別人只有9個,那你還是很棒的;可是如果你有30個及格,但是別人有31個,那你可就一無是處了。

於是,成績可以說是許多學校的重中之重。有的學校在焦慮之下,動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給一線的教師施加壓力。成績相對優秀的,就利用各種大小場合進行表彰讚賞,各種績效資源向其傾斜;成績相對落後的,就藉助各種政治或經濟上的限制予以約束,希望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為了強化成績的重要性,有的學校還提出了“教學成績就是你的業績,教學成績決定你的江湖地位!”的說法。

不少一線教師也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聚焦於成績的比較上,把成績和教學能力劃上等號。一方面,他們時刻緊盯別人的成績動態,如果自己領先,就滿滿的自信,感覺自己的能力一定不凡;如果自己落後,要麼焦急得睡不著覺,想著如何翻盤,要麼就感覺抬不起頭,

另一方面,他們對成績有一股強烈的控制慾望。為了掌控成績,他們熱衷於猜題,願意花大量的時間,把各種試題進行極其細緻地分類,總結出所謂的解題模式,然後讓學生去記憶,並挖掘一切可用的時間去訓練學生,直到學生對各種模式爛熟於心。如果模式帶來成績,他們就視之為致勝法寶;如果模式失效,他們就批評學生不懂得變通。

有的教師一看成績沒什麼希望超過別人,就乾脆選擇放棄。對於別人的相對優秀,他們要麼自甘落後,要麼嗤之以鼻:“他們還不是因為學生基礎好,其實學生還是給他們教差了,如果是我來教,肯定教得比他們好!”

教學成績的確是衡量教學能力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使用的方式不對,或者直接把成績等同於能力,會造成我們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誤判,反而不利於教學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了解,到底什麼是教學能力。

從功利的角度看,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本事,而教學能力就是解決教學問題的本事。那麼,我們要解決什麼教學問題呢?

有的人覺得,最大的教學問題是如何把成績教得比別人好。其實更確切地說,最大的教學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至於超過別人,那是提高成績帶來的結果。比如你要和別人賽跑,如果老是想跑的比別人快,那你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失望;如果你一心提高自己的速度,可能不經意就超過別人了。

既然要提高成績,那麼提高哪個成績更有效呢?之前的文章《怎樣合理地評估學生的數學成績水平?》提到,衡量學生的數學成績水平,最好的指標是學生個人的平均分,也就是學生的數學實力中樞。因此,從功利的角度看,要想衡量自身的教學能力,更明智的做法,就是看能否提高學生的數學實力中樞。

學生數學實力中樞的提高包括兩部分,一個是實力的提升,另一個是發揮的穩定。

學生要想提升數學的實力,歸根到底在於有效地積累數學的知識點。這就需要學生學會處理兩個關係,一個是自己與學習資源的關係,另一個是自己與學習方法的關係。

學習資源是知識的載體。現在的學生想學數學,可選的資源實在太多了,除了學校發的課本和練習,還可以到市面上購買各種書籍和用品,同時網絡上不缺乏大量優質的網站和APP。有得選是好事,但是選擇一多,學生就面臨兩大挑戰:一個挑戰是,如果在海量的資源中,篩選出合適自己的資源;另一個挑戰是,選出合適的資源後,怎樣合理地搭配使用,讓資源能更好地服務於自己的學習。

學生的這兩大挑戰,要求我們具備一個能力,就是幫助學生整合資源的能力。首先,我們需要利用資源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環境和氛圍。其次,我們需要對資源進行分析重組,以便調整難度,適應學生的思維承受能力。再次,我們需要合理配置各種資源,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形成性練習和鞏固性練習。最後,我們還需要藉助資源,為學生提供及時準確的反饋,以便學生調整學習的方向。

學習方法是效率的工具。學生處理好自己與學習資源的關係,是屬於“做正確的事”;而處理好自己與學習方法的關係,是屬於“正確地做事”。現在的學生要想找方法,似乎也不需要主動,在學校,班主任和老師輪番教誨,在網絡上,不乏各路學霸分享成功的經驗。在尋找方法的過程中,學生也面臨兩大挑戰:一個挑戰是,如何從各路方法中提煉出學習的基本路徑,這是學習的戰略層面;另一個挑戰是,如何在將各種方法合理地組合,並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有效地迭代升級,這是學習的戰術層面。

學生的這兩大挑戰,要求我們具備一個能力,就是幫助學生改進方法的能力。首先,我們需要幫助學生髮掘學習的價值觀,即“什麼更重要”。在數學的學習中,理解比記憶更重要,積累比完成更重要,學習的基本路徑,就是儘可能地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然後通過練習實現有效的積累。

其次,我們需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由三個核心部分組成:別人講解時的傾聽,自己練習時的思考,以及反饋交流時的調整。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傾聽別人的話語,如何分析遇到的問題,還有在獲得反饋時,又可以如何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習慣並非刻板不變的行為,而是需要保持迭代升級的動態平衡。

提升實力後,是穩定的發揮。

學生成績的差異,源於分數的流失,而分數的流失,源於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學生的錯誤分為兩類,一類是理解型錯誤,就是“不會做而做錯”;另一類是技術型錯誤,就是“會做但是做錯”,即我們常說的粗心大意。

有的人認為,造成粗心大意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學生自以為懂了,其實不是真懂,所以才會出錯。其實這種情況應該屬於理解型錯誤,而不是技術型錯誤,它本質上還是“不會做而做錯”,只不過是學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已。

技術型錯誤不僅會發生在學生身上,我們大人也經常會粗心大意。我有時候做應用題,會發現方程怎麼解都解不出來,仔細檢查好多次,才發現自己好自然地把“2×4”的結果寫成“6”,而且前幾次檢查都沒發現!

對於理解型錯誤,只能靠提升實力來解決;而對於技術型錯誤,需要通過調整考試習慣,降低出錯的概率。考試的習慣也是由三個核心部分組成:做題的節奏,解題的格式,以及草稿紙的使用。

許多老師在平時測驗的時候,都是試卷一發,到點一收,中途只要紀律正常就完事。其實這裡就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去年中考期間,我到七年級的一個班代課,剛好他們安排測驗,我就作了一番統計,發現了兩個好玩的現象。一個現象是,50個學生當中,準備了草稿紙的不超過15個人。剩下的學生沒準備,要麼就寫在試卷上,東一塊西一塊的,把題目都蓋住了;要麼就使勁心算,然後往答題卡上寫個結果。另一個現象是,好幾個學生都在同一道題目上停住了,十多分鐘還在糾結,下一道題明明更簡單,就是不肯放棄。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培養考試的習慣。

對於做題的節奏,通常的建議是“先易後難”,可是題目的難易程度因人而異,另外學生在發現一道題做不出來時,常常會選擇投入更多的時間,結果讓自己變得很被動。一個有效的調整,就是“1分鐘原則”,一道題無論難易,都給自己1分鐘時間,會做就做下去,不會做就標記,然後跳到下一題。這個原則可以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把試卷上的每道題都做一遍,而且會做的基本上都做完了,剩下的即使出錯,也不會有太大的遺憾。

對於解題的格式規範,需要依靠平時的練習形成習慣。對於草稿紙的使用,學生通常的做法,就是哪裡有空寫哪裡,結果到最後亂得自己都不想看。一個有效的調整,就是“對摺排版寫題號”,讓每道題的草稿有序地排列,清晰可見。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降低檢查的成本,當學生想要檢查的時候,檢查那道題,都可以快速地找到相應的草稿,這樣,檢查的效率就提高了,出錯的概率自然就減少了。

最後小結一下,要想衡量自己的教學能力,一個有效的做法,就是看能否提高學生的數學實力中樞。實力中樞的提高分為兩個部分:實力的提升,以及發揮的穩定。實力的提升,可以從整合學習資源和改進學習方法著手;發揮的穩定,可以培養學生的考試習慣來實現。

我是藍色winds,一個初中數學教師,專注於數學、教學、教育和成長的方法論。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