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雙師”教學,十年灌溉終碩果!

2018年10月21號,第68屆世界小姐中國區總決賽在三亞舉辦,南昌航空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16級學生唐寧奪得中國區亞軍,一首愛國主義詩朗誦《我的祖國》再一次將昌航播主系學生的風采展現在世人眼前。昌航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自08年創辦始,已歷十年光陰。從播種萌芽到碩果累累,其間歷程或可細數一二。

創新型“雙師”教學,十年灌溉終碩果!


方知“播”道苦中求

“天上的心心(星星)牛(流)淚,地上的玫瑰枯萎。”

“來,阿姨教你,天上的星——星——流淚,你念一遍。”

“天上的星星流淚……”

這個名叫《小耳朵》的紀錄片講述了位於南昌市灣裡區的可愛寶貝聽力語言康復中心裡的聽障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與故事,在手機江西臺上已經有了超過14萬的點擊量,是江西電視臺的錄製作品。在觀看之後,“雙師”型教師熊亞芝帶著她的小課組成員去了同一個地方,進行了相關主題的出鏡報道攝製。

“每次上完課,老師都會叫我們去實踐,自己動手拍片子,主題一般是我們身邊發生的熱點。”15級學生楊佳慧向記者介紹。因為楊佳慧所在小課組的老師是來自業界的江西二套《都市情緣》的主持人熊亞芝,所以他們組的實踐氛圍非常濃厚,老師也經常傳授一些工作經驗給他們並提供實踐指導。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與其他專業有一些不同。除了學習課程表上的課以外,播主系的學生們還要上“小課”。所謂小課,即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授課,每組人數在十二人左右。

“一週會有一到兩次小課,一次持續大約三個小時。”楊佳慧繼續說道。前期的小課內容主要是練習發音、摳字音字形、模擬播報訓練等。到了後期,小課還被分成了六個方向,分別是新聞播音、雙語播音、配音、出鏡記者、新媒體運營和綜藝節目主持(每年會根據實際情況略有調整),同學們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向進行後續學習。

和小課相輔相成的,就是播主系學生們都要經歷的早練聲了。和小課一樣,早練聲也是分小組進行的。大一學生被分成六個小組,每組都由一名基本功紮實的學長帶練。

“我一般六點出頭就會起床,除了雙休日和惡劣天氣,基本是天天去。”今年帶早練聲的大二學生黃河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雖然早起困難,但是每天練早功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也是對學弟學妹們負責,所以即使辛苦也依然要堅持下去。

都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播主這個專業亦是如此。因為播主專業的學生們總是活躍在鏡頭前,所以給大眾的感覺一向是光鮮亮麗的,但是一副好嗓子背後,卻也離不開反覆的練習。

“別人老覺得播音生特輕鬆,好像天天玩玩兒就可以了。”文法辯論隊指導、17級學生丁可欣感慨道,“其實哪有容易的專業啊,藝考的時候過五關斬六將,就算現在上了大學,也依然不敢放鬆的。”


創新型“雙師”教學,十年灌溉終碩果!


為了提高競爭力,昌航播主專業自創辦起便一直貫徹“差異化辦學”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出鏡記者為目標,強調內外兼修,不僅注重聲臺形表,亦注重內容的夯實。基於這樣的培養思路,播主專業的學生們除了學習播音基礎課程,還要學習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評論等提高新聞素養的課程和藝術感知、現代漢語、西方文化史、民法等豐富人文內涵、開拓視野的課程。

“雙師”教法效初成

不僅如此,播主專業還在教師安排上下了大功夫。

“雙師型”教學方法一直是播主專業的一大亮點,與其他專業不同,播主的老師不僅有學界的理論人才,還有來自業界的身處一線的媒體人。

“我在學校已經連續八年獲得‘優秀主講教師’,並獲得2011年‘南昌航空大學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昌航播主專業創始人、昌航播音與主持藝術系主任張妍妍副教授自2009年起已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一本,並主持完成5個省部級教改課題和科研課題。同樣的,其他幾位學界老師羅潔副教授和付海戀老師皆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諸多成果,為學生們的理論學習提供了保障。

而江西衛視《傳奇故事》的主持人金飛老師則是來自業界的外聘老師之一,作為資深主持人,金飛老師時常會給予學生們一些發展方向上的指導。


創新型“雙師”教學,十年灌溉終碩果!


“雖然現在傳播的載體在不斷變化,但總歸還是‘內容為王’。”金飛老師在一次講座中告誡在座的播音學子,不要浮躁,要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要堅守自己的情懷。

此外,江西二套主持人熊亞芝、鍾覓,以及南昌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廖鐵軍等一線主持人也經常為播主專業的同學們帶來業界最新最前沿的資訊。

“這種教學方式挺特別的,感覺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法學專業16級學生周高華聽完記者介紹後說道。

播主專業的“雙師型”教學方法其實是基於“OBE”教育理念,該理念以突顯學生為中心,注重結果導向。為了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播主專業設立創新實踐課程,並已搭建了八個包括中國江西網、搜狐視頻、江西衛視及江西其他頻道在內的校外創新實踐平臺。學生通過在電視臺工作、外出實習、比賽獲獎等方式來獲得實踐課程分數,以此達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編輯能力、寫作能力和材料收集整合能力的目的。

“因為播音與主持專業,本來就應該是一個話筒前和鏡頭前的專業,是應該以實踐為主的。”張妍妍老師如是說道。

是以十年來,學校的各大晚會里總是有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的身影。電視臺、廣播站、記者站、各大比賽,他們在持之以恆地發出屬於自己的光。

“拾憶朝華”風采現

播主這些年的晚會里,最值得為外人道的便是2018年5月20號,播音與主持藝術系十週年“拾憶朝華”晚會。


創新型“雙師”教學,十年灌溉終碩果!


這臺晚會由昌航播主系師生共同打造,中國江西網全程直播。主要參演人員、工作人員皆為播主系學子,籌備時間逾四個月。晚會結束後,各大直播平臺總點擊量突破六十三萬,好評如潮。

基於晚會質量的考量,晚會總導演張妍妍主任選用了更多高年級的同學,15級學生羅嘉圓便是其中一員。

羅嘉圓參演的節目名為《紅顏嘆》,是一臺歷史情景劇,演繹的是四大美人生平中較為重要的片段。這個節目亮點頗多,作為楊貴妃的扮演者,羅嘉圓經常走在路上都會不自覺地開始思考相關內容。

“因為這個節目,它有很強的歷史性,所以你就要不斷地去揣摩這些人物,她在那種歷史情境下,她的心境是怎樣的。”為了更好地貼合人物,每次排練都要進行一次小幅修改,糾正細節上的錯誤。大三的他們在實習、準備考研之餘依然保持每晚排練一次的頻率,即使是五一勞動節放假,大家也依然選擇了留在學校繼續排練。

因古代女子喜細眉,羅嘉圓在正式演出那天,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效仿古代女子將自己的眉毛全部剃掉,以便勾勒出細長的眉形。“演出結束後,我做了一個多月的‘無眉大俠’。”羅嘉圓笑道。

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臺《紅顏嘆》獲得滿堂彩。演出結束後,“四大美人”相視一笑,並沒有因為中途的意外而影響心情。

“這場晚會最大的意外,大概就是下雨吧。”晚會主持人之一楊漫華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大二的學生,遇到突然下雨這種情況,還是有點懵的。當時的他也不敢隨便說話,畢竟這是一臺級別較高的晚會。好在已經畢業、應邀擔任主持人的學長及時圓場,告訴大家“風雨之後更見彩虹,我們的晚會也會更加精彩”,然後工作人員們也適時地將提前準備好的雨衣發給場下的觀眾,從而化解了這場“意外”。這個經歷讓楊漫華感受到了作為播音學子,不斷實踐的重要性,並表示自己還要繼續努力。

而晚會的壓軸節目選用的是大型朗誦《承繼·出發》,作為主誦裡唯一一個大一學生,趙利嬌感到壓力頗大。為了彌補經驗的不足,她經常很早起床背稿,一個詞一個詞地摳字音。而在排練過程中,因為參演人員涵蓋大一到大三的學生,時間安排上又出了問題——大家的課表都不一樣,排練時間難以統一,所以剛開始排練時大家都比較鬆散。

“後來?後來被老師訓了。”趙利嬌笑笑,摸了摸鼻子,“然後我們也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大家就一遍遍地排,一遍遍地卡點,什麼時候要舉手,什麼時候群誦要走位,總之就是不斷地練。”

5月20日當晚,隨著整齊劃一的“向著新聞一線,出發!”,雲銷雨霽,晚會的所有節目也都落下了帷幕,熱烈的反響也意味著大家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人道功力不唐捐

“功不唐捐引自佛語的‘福不唐捐’,後來胡適先生在一次演講中將‘福’改為‘功’,寓意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而功力必不唐捐”。《宮鎖心玉》中十八阿哥的扮演者、16級學生楊漫華一直以來都將“功不唐捐”作為激勵自己的話,也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將其貫徹落實。

在大一的時候,楊漫華取得了他大學以來的第一個專業上的小成績——獲得第五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夏青杯”江西賽區一等獎,此後,他又陸續獲得了2018年“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公益創業賽銀獎和第十五屆江西省運動會高校組跆拳道本科甲組男子競技73kg季軍等獎項。而為了鍛鍊自身能力,如楊漫華一樣的播主生經常在不影響課程學習的情況下,外出參加各種比賽。時至今日,播主系的學生們也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績——累計獲得市級及以上獎項百餘項,其中省部級獎項近40項,國家級獎項27項。

“大家都挺棒的。”已經畢業的09級學生王婧,如今在湖南廣播電視臺FM91.8交通頻道做主持人。她提到當初在學校時參加這些校內外的實踐活動也對她幫助頗大,播主專業剛建立那幾年,整個專業都處於一個摸索的階段,參加比賽的氛圍從那時起就被大家帶起來了。

如今的王婧依然時常與當初的同學們保持聯繫,播主專業的畢業生們現在主要從事媒體、行政、商貿、教育等行業,其中亦不乏現今還在國外讀博深造的同學,時至今年,播主專業本科就業率已達90.9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昌航播主專業的考研氛圍亦越來越濃郁,考研率已由2012年的1.85%升至2018年的23.08%。今年,昌航播主專業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24人,其中14人被錄取,錄取院校包括湖南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高校。

“昌航播音與主持藝術系現在已經步入正軌了,以後也會越來越好的。”張妍妍主任語帶笑意。

所有的苦難與揹負盡頭都是可期的未來,十年策馬,所幸功不唐捐,南昌航空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系將繼續前行,向著下一個十年進發。


創新型“雙師”教學,十年灌溉終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