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直接挥师取印度?

大富豪5867931


蜀汉政权存在的合法性就是“匡扶汉室”。

中国自古便与印度有商业往来,这就是西南的“蜀身毒道”,被誉为西南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向汉武帝禀报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发现蜀地的丝绸和卭竹杖,问其来源,原来从身毒(今印度)而来。由此可知,蜀地和印度的商业贸易繁盛。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也通过“蜀身毒道”,与当时统治印度的贵霜帝国从事贸易往来。由此可知,如果蜀汉进攻印度,是有路可走的。但蜀汉政权为何不进攻印度?

一,蜀汉时期,统治印度的贵霜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人口五百万,士兵数十万,其综合国力远在蜀汉之上。

二,蜀汉攻贵爽帝国,不像收复南蛮,其必然导致国内空虚,如果曹魏来攻,则两线作战,蜀汉非常威胁。

三,蜀汉政权存在的合法性是“匡扶汉室”,为此诸葛亮不顾蜀汉实际国力,多次北伐。

四,贵霜帝国是蜀汉的商贸伙伴,与其多一个朋友,不如少一个敌人,更何况,蜀汉对贵霜帝国完全没有领土要求。


五味社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绝了。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古代中国很强大时,不去占领印度。

反而让似乎没什么实力的阿克巴大帝,从阿富汗南下把印度占领了几百年。

说白了,很简单,就是根本就没办法去。

当时从中国到印度,只有三条旱路,一条水路。


水路就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先到东南亚,然后经过马六甲海峡,最终到达印度海岸。

这在古代,最多也就搞搞经贸,想要打仗根本不可能。

从上海飞到新德里的直线距离也有4600公里,如果走水路差不多1万公里。

一支大军航行1万公里,沿途有没有稳定补给中心,恐怕都得死在海上。

郑和下西洋,也是一步一停,在东南亚停靠无数次,这才到了印度。

但打仗不是郑和这种探险航行,一旦开战,尤其对印度这么大的国际,恐怕打个几十年都可能。粮食、补给、武器运输怎么解决?根本没办法。



陆路是三条,一是南下先进入缅甸,然后向西进入印度阿萨姆邦;二是先进入西藏,然后翻过喜马拉雅山,再进入印度;三是唐僧那种,先进入中国西北,然后进入中亚地区,再南下进入印度。

进入缅甸的道路,根本就走不通。

不要说古代,就算抗战期间国军10万大军已经走到缅北密支那,结果穿越野人山走到印度就死了一半人。

在古代,穿越缅甸北部丛林到缅甸北部,就是极难的。

清代发动对缅甸的战争,结果清军病死饿死的,比和缅甸战斗打死的还多,连主帅都死了。

缅甸都打不赢,何谈打印度。



至于第二条路线,翻越西藏喜马拉雅山,就算今天你试试看呢?

当年打印度阿三,我军补给极度缺乏,一天就吃一顿饭,连当地的藏族小朋友都帮着背罐头了,更别说古代。

在古代,马帮从拉萨出发到印度,差不多要一年至少也是大半年时间,大军根本就没法走。



第三条路线更是不可能。

古代中亚简直就是魔窟,无数强悍游牧民族互相厮杀。汉族大军都无法长期在中央甚至新疆、青海长期驻扎,动辄就被游牧民族血洗了。

你还能派大军绕这么大一个圈子进攻?

别说古代,就算当年左宗棠打新疆的垃圾阿古柏,也是先准备了1年的粮食物资,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然后才干打的,不然军队都得饿死在路上。

新疆尚且不好对付,何谈进入中亚。


萨沙


这是因为诸葛亮打不过印度,也不敢去打印度!

蜀汉建立于公元221年,之后刘备讨伐东吴失败,在夷陵病逝,蜀汉被刘备托付给诸葛亮,从此开始了诸葛亮时代!

在这一时期,印度大部正处在贵霜帝国统治时期,当时的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包括大半个中亚都属于贵霜的领土。在公元200年前后,贵霜帝国击败了东北部印度的塞种人王朝西萨特拉普王朝后,国家进入全盛时期。

在人口方面,贵霜帝国拥有将近1400万臣民。军队方面,贵霜帝国拥有常备军10万、战象1000头,并可在战时动员上百万大军。同时,由于刚刚结束与西萨特拉普王朝的战争,贵霜帝国的军队战斗经验丰富,不输于常年作战的蜀汉军队。

再看诸葛亮治下的蜀汉,在三国末期蜀汉只有90万人口,这已经是战争没那么频繁时期的人口数量,那么在公元221年到公元234年之间的蜀汉人口只会更少。军队方面,诸葛亮所能动员的军队最多不会超过10万。

打不过印度

假如诸葛亮远征印度,必须要留下一支军队驻守以稳定国内局势,所以,顶多带走一般人,也就是5万人。这5万人将会在战争中越打越少,得不到补充。反观贵霜帝国兵精粮足,又有庞大的人口支撑,足以支撑常年作战。只要战争陷入僵持诸葛亮必败。

不敢打

当时贵霜帝国与曹魏政权关系友好,假如诸葛亮挥兵南下,保不齐贵霜帝国会通知魏国,建议曹魏趁蜀汉国内空虚趁机攻打,让诸葛亮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如果这样诸葛亮败的就更彻底了。

所以,诸葛亮是不会冒险和印度开战的。


历史风暴


六出祁山都费了老劲了,你让诸葛亮去翻越喜马拉雅山,那不是要他的命嘛!以当时蜀汉的实力,也就是欺负欺负西南夷的少数民族首领诸如孟获啥的了吧,可以抓了放放了抓的玩,就像猫捉老鼠一样,折腾完了再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这事要放在中原,要是放在吕布身上,吕布死都能可乐醒,关键是刘备不给机会,吕布乃当世枭雄,刘备当时失势寄存于曹操手下,却借曹操的手,成功诛杀了吕布,报了徐州被夺的大仇。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除掉吕布?他怕啊,夺徐州,刘备丧失了唯一的落脚地,如丧家之犬般的投靠了曹操,人在屋檐下苟且的活着。在刘备看来,中原这些能人异士,哪个都能要了他的命,他有点无所适从。


也就是当时的冷兵器时代给了刘备生存空间,要不然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的地利绝对轮不到他独自享用,在当时据成都可谓是偏安一隅,基本上已经离开了政治中心,中原腹地,成为了一股离心的势力。

刘备想要定鼎中原,一统天下,不至于丧失存在的合理性,就必须心向中原,逐鹿中原,只有这样才是一个自称正统的枭雄应有的态度和应尽的本分。

若是刘备进攻印度,且不说自然方面的困难,就从政治道义上来说,刘备向南,可以说已经很“南”了,那就基本上是一股离心势力,曹操断不可能再将它视为三国中的一极,也就没有三足鼎立之说。

中国人向来有定鼎中原的传统和政治习惯,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外交理念,当时如此,三国诸葛亮亦如此!


历史三日谈


抽疯三国

1、公元225年,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根据土人线报,征伐土人近亲南越,拿下中南半岛,沿克拉地峡兵发马六甲,剑指苏门答腊、爪哇,以此为跳板,不期意外发现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遂征之。班师回朝时在南中庆功,孟获又请求诸葛丞相一路向西走向胜利,诸葛亮亲率各地土族联合军团沿孟加拉湾进入恒河入海口,恒河一带瘴疠丛生,为了打过恒河去解放全印度,诸葛丞相又发明了甩饼用于祭祀河神。

以摧枯拉朽之势吞并一个个半岛土邦之后,挥师北进,公元230年,联合军团先于王玄策400多年遭遇摩揭陀,灭之。时值贵霜王朝晚期,诸葛丞相审时度势,联合新崛起的萨珊波斯王朝东西夹击,本与曹魏集团眉来眼去的贵霜王朝迦腻色迦二世被迫献城投降。蜀汉(国际)遂与萨珊波斯王朝划印度河为界,暂时相安无事。

诸葛丞相在印度设置东西南北四个印度公司实行有效统治,公司领导层采取竞争上岗、民主集中制方式设置管理,吸引大批蜀汉文人士子应届生前去应聘。

2、公元225年,孙权闻听蜀汉(国际)南下政策风生水起,不敢大意,派大将卫温兵发琉球,以琉球为基地,南下菲律宾群岛,以苏禄海为界与蜀汉划定势力范围,巴拉望岛实行双方共治。北上日本,趁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立足未稳,统一日本全境,不含北海道。

3、公元226年,曹丕死,曹睿立,司马懿荣升舞阳侯,左等右等,说好的孙权伐魏和诸葛亮出祁山,既不伐也不出,一个也没来。司马懿大怒,咋儿啦?咋儿啦?说好的“光复汉室”,你们咋儿就不来了呢?闻听两国新动向,司马懿深深感觉,被套路了。

知耻后勇,抽疯三国之抽疯军事竞赛正式开始,司马懿定下北进西政两大策略,双管齐下。北路军,先征辽东,连破乌桓、鲜卑、扶余、高句丽、百济、新罗、白山、黑水,挥师北地匈奴。西路军,匈奴、羌、氐等少数民族部落尽皆归附,袁纥、乌孙、车师、西丁零、大月氏纷纷来降。公元236年,曹魏(联邦)与蜀汉(国际)联合,在帕提亚帝国遗族帮助之下,剿灭了新生的萨珊波斯王朝。

公元248年,适逢赤壁之战四十周年纪念日,三国代表齐聚赤壁,亲切交谈、合影留念,青梅煮酒话短长,相逢一笑不思量,共同围绕建立“三体共和国”的可能性进行了各种积极有益的探讨。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


历来现实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想象力,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不想或者没实力开疆扩土,而是被自然所自然条件阻隔,蜀汉很大一方面不能攻取印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如果蜀汉征印度,则必然要面临喜马拉雅山脉或缅甸原始森林两大难关,按照三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尝试无异于找死,远的例子不说,就拿近代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来讲,就因为原始森林恶劣的气候条件死了很多人,里面不只有瘴气沼泽还有蚂蟥、巨蟒、野熊等野怪,估计蜀军到不了印度就会全军覆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粮草供给问题,南征这段距离比北伐更长,而且自然环境更恶劣不易运输粮草。



再说了中原九州还没统一,侵略别的国家干嘛,咱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没必要舍本逐末去攻取印度那旮沓弹丸之地,如果不是蛮王作乱,蜀汉连那块地儿都懒得去管,更别说是遥远的印度了。


纳兰谈史


笑坏我了,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不看地图、不考虑地形、胡乱“指点江山”的键盘历史意淫之典范。咱讨论历史前能不能多看看地形图,稍微了解一下四川盆地与印度半岛之间的地形不好么?非要如此天马行空?

书归正传,为什么诸葛亮不直接挥师取印度?这与印度当时强不强没有丝毫关系,只与中印相隔的地形及其距离有关系,来来来,我们上图慢慢分析。

【四川盆地】与【北印度平原】之间,横亘着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以及缅北山区。无论诸葛亮是走北线穿越【青藏高原】,还是走中线穿越【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链接处),还是走南线翻越云贵高原与缅北山区。都需要克服【高原反应】、【崇山峻岭】、【湍急河流】、【热带气候】等古代中国军队很难克服的障碍,这简直就是【炼狱】级的难度。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诸葛亮不是南征孟获,在云贵高原作战过么?咳咳,诸葛亮南征孟获的作战范围是在云贵高原北部(昆明、昭通、遵义一带),并未深入到云贵高原腹地,尤其是没有深入到【横断山脉】,更没有遭遇到云南南部、缅北与阿萨姆地区的【热带气候】,仅仅是对云贵高原的“浅尝辄止”。

更何况,从四川盆地到【北印度】,直线距离都有【五千里】,如果算上翻山越岭时的实际里程,两地距离可就远不止【五千里】了。而从【汉中盆地】翻越【秦岭】到【关中】【陇中】只有【两百里】,换做是你,一个是【五六千里】还附带【高原反应】【热带气候】【崇山峻岭】【湍急河流】的【史诗长征】级别的【炼狱】路线(而且还是绕路跑到另一个文明),一个是只有【两百里】只需穿越秦岭山谷便能到达华夏文明腹心之地的【困难】级路线,你会选择哪一个?

有的朋友会说,诸葛亮未必知晓从四川盆地到北印度有这么困难啊,我看未必。途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古道,至少在西汉中前期就已经被张骞发现并报告给汉武帝了,并构成了早期的茶马古道,诸葛亮完全有机会通过茶马古道上的商队了解到途中的困难程度。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本人绝非贪图割据一方的霸主型英杰,而是一心复兴汉室、统一华夏的贤相型英杰。华夏腹地、两京所在的关中与河洛,就是诸葛亮心中的最大的目标,哪怕不考虑地形因素,诸葛亮也只会把战略目光与现实军力投放在秦岭以北的那片土地上,绝不会分散精力挥师去取难度极大的天竺。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

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回答上方的头像关注


寒鲲


从四川没有道路通往印度。

往西边经西藏去印度,一路都是高大的山脉和高原,根本就行不通。二战时候美国通过这条“驼峰航线”援助中国,还牺牲了很多飞行员。开飞机走这条路都非常危险。

另外还可以往南进入云南,经缅甸进入印度。这一路也到处都是山脉、江河、悬崖峭壁。二战时候的“史迪威公路”就是走的这条线。大家可以看看“史迪威公路”的照片,看看诸葛亮大军能不能从四川走到印度。


所以,古代中国人去印度,都是经甘肃、新疆进入中亚地区,再转向印度(即丝绸之路)。看起来绕路了,但实际上那条路更好走。从四川、云南进入印度,看起来近一点,但实际上很难走的通。


国史拾遗


诸葛亮,一个河南的山野村夫,怎么会有题主如此般见识。


我跟题主的观点一致,如果我是诸葛亮:

  1. 首先派兵西征西藏,夺取青藏高原,缴获万年难遇的天山雪莲献给刘备,以让刘备可以再活五百年。

  2. 然后再翻过喜马拉雅山脉,将武器从山上扔下,士兵卷着铺盖卷滚下来,出神兵奇袭印度,印度方面定然惊慌失措,我军必定大获全胜。

  3. 在印度建立军工厂,雇佣本地土著居民打造百艘西洋战舰,横渡印度洋,直取非洲大陆,降服各个部落的酋长,发展殖民地,建立农场,为整个蜀国提供充足的粮草。

  4. 继续北上攻打欧洲,夺取蒸汽机,枪炮,着手发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改革政治,实行三权分立。

  5. 然后联合印度省夹击中亚地区,俘获西域美女,关入铜雀台。

  6. 派哥伦布远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打败印度安人,北上攻取北美洲。

  7. 西渡太平洋,三十万大军台湾岛登陆,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8. 以台湾岛为跳板,西渡台湾海峡攻入福建,浙江,江苏等地,逼迫吴国签订南京条约。北上攻取日本,然后派日本汉奸以魏国东北三省为撕裂口,炸毁铁路,打响入侵中原的第一枪。

  9. 凭借蜀国的船坚利炮,三天之内荡平中原没有任何问题,至此统一世界,天下大同。

可惜,可叹,题主与我都生错了时代,若是古代,千山万险,我定会去追随题主,辅佐其左右,建立万世功业。

我真TMD编不下去了,题主,可以把刀从我脖子上拿下去了吗?求求你了


趣史扒


嗯,挥师印度。

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are you mad?

但是可以试着分析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从地理交通看其可行性

《史记 西南夷列传》给我们留下了一条巴蜀通过印度前往大夏的贸易路线。其记录如下: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可以得以得出基本的贸易路线:

蜀、邛——身毒(印度)——大夏

那么邛到身毒的路线是怎么走的呢?这段文字给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记录

“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从这段话就可以模拟出从蜀到印度、大夏的贸易路线:

蜀(今成都)——筰都(今四川汉源县)——邛都(今四川西昌市)——楪榆(即古昆明,云南大理市喜洲镇)——同师(云南保山市)——缅甸克钦——由孟加拉到达印度——由印度北上大夏蓝市城。

见下图

放大看中国境内部分的路线

从西汉时蜀地和印度的贸易路线来看,西汉和印度的交通需要经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同时需要穿越青藏高原部分。这对于以骑兵和步兵为主的蜀汉来说,就意味着:

1、路途不平坦,前进路上山脉重重,无论是行军,还是后勤运输,根本难以支撑;

2、从成都进入印度的路上,都是半定居半游牧的羌人,蜀汉即便征服他们,也无法能从他们获取军队所需的粮饷;

3、和蜀地温和的气候不同。青藏高原的高原反应,首先是蜀汉进军的第一个问题。日热爷冷的气温剧变,必然让很多士兵在行军途中生病,这就难以让行军得以持续。


小结:从《史记》所记录的蜀地和印度的贸易路线来看,从青藏高原进攻印度,和从西域进攻中亚相比,似乎路线更短,但缺点非常大

1、从地理角度看,西域虽然也有山脉,但大部分是平地和沙漠,相比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行军更轻松;

2、从中途补充粮饷来看,西域大部分地区都是种植业为主,虽然也有游牧文化,但足以为几万人的部队提供足够的粮饷,青藏高原分散的半定居半游牧文化难以起到中途补充粮饷的作用。

3、西域地区可以作为汉文化区进入中亚的跳板,西域和中亚的交流很频繁,但青藏高原地区和印度虽然也有交流,但规模太小,难以成为进入印度的跳板。


横向看诸葛亮时的印度状况

蜀汉存在时间是 221年到263年。当时的印度属于贵霜帝国时期。

在90年,贵霜帝国因为班超拒绝和亲娶东汉公主的要求,而派遣副王谢率军7万攻打在西域的班超。

由于贵霜帝国7万军队需要翻越葱岭到达西域攻击班超的东汉军,如班超所分析的一样,路远导致粮饷支援苦难:


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踰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

贵霜帝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四大帝国(罗马、安息、贵霜、东汉)之一,势力不容小觑。在180年(比蜀汉早41年)贵霜帝国人口达到1380万人。

公元2世纪时的贵霜帝国疆域


蜀汉时期(221——260年),是贵霜帝国的韦苏提婆一世(191—230年在位)、

迦腻色迦二世(226——240年在位)、婆什色迦Vashishka(240年——250年在位)、迦腻色迦三世(255——275年在位等君主时期。这个时候的贵霜帝国由于萨珊帝国和印度北部地区势力的冲击,已经出于分裂状态,成为若干个小邦。

萨珊帝国是226年由万众之王的阿尔达希尔一世所创立,创立时间和蜀汉差不多。


也就是说,在蜀汉时期,统治印度的贵霜帝国已经处于分裂状态,并且日益受到作为安息帝国的继承者的萨珊帝国在北方的攻击。从实力而言,蜀汉时期的贵霜帝国确实虚弱。


综述

诸葛亮挥师印度,从地图来看,似乎很合理,比较蜀地和印度的距离,比去中亚的距离近得多。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地理交通,加上中途没有大规模的农业种植业地区提供中途的军需,让大规模的进军不可能实现。

90年贵霜帝国翻越葱岭进攻东汉军时班超所说的话,足够解释让蜀汉无力南下进入印度的原因:

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踰葱领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

这同样适用于诸葛亮挥师印度。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