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销售,天天出去发传单、找客户、上门还是不成功,怎么办?

麻衣娜子美


销售这个工作,不是靠卖力气的搬运工!不讲“苦劳”、只讲简单的“量”!只讲拜访沟通的“质量”、有效率!没人会因为你辛苦而买你的产品!


扫楼扫街是非常常见的销售模式。老鬼为大家分享针对此类销售模式的三段法供大家参考:撒网、点穴、深耕——三段法。

另外给大家分享一下老鬼对于扫街、扫楼销售模式的升级版操作思路

第一部分:三段法

一、撒网(最基础的前提)

撒网比较简单,就是带着自己的产品资料、样品等等进行大面积的宣传、介绍,针对部分感兴趣的客户做较为深入的沟通。

重 点:

这不是机械的、简单的撒网。对于撒网阶段自我介绍、产品介绍、客户问题/疑义回应等等的要求是极高的!

这种看似普通的、最常见的扫楼/扫街,要求销售人员准备出非常有效的话术!话术的雕琢是最为重要的!

撒网式拜访、介绍,本来就是一个快速大面积宣传推广的过程,越是简单,越需要对于话术精准有效的雕琢!

二、点穴(深入的功夫)

通过大面积撒网的过程,要随时、随地的对刚刚拜访、介绍过的客户做初步的评估。并且对于部分稍有兴趣的客户、顾客做记录!

别嫌这个过程麻烦!!!

因为,这类客户需要我们第二次拜访!

虽然这个过程中,“粗筛”一定不会太准确,但别偷懒!

太多人是不动脑子、不用心,太多本来应该拜访第二遍的客户,自己根本没有再次拜访。

这是多数扫楼/扫街业务员的通病。没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拜访,怎么可能形成有效成交呢?

站在客户的角度:你只去过一次,连第二次都没来过,谁能记得你是谁?有多少客户、顾客会在第一次见你时就从你手里购买产品?

二次回访不够、二次回访准备不足,是多数销售人员的弱项。

重 点:

1、对部分少有兴趣客户的及时信息记录,并安排二次拜访;

2、根据当时简单的记录,准备二次拜访相应的话术、应对策略。很多人根本没研究过这个问题。多数人都是懒懒的、随性的去和客户沟通。从来不去总结、研究、准备。


三、深耕

深耕是产生销售业绩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扫楼、扫街类销售的产品、服务往往金额不会太大,所以,当你肯深耕、肯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去拜访某客户时,你的频率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对方能够感受到你的真诚与执着。

(很多客户,谈起那些只来过一两次的销售人员,内心里其实是有隐隐的不屑、瞧不起的潜意识的。因为,他们不够坚持、不够专业!)

没有深耕,扫楼扫街就是在混日子!自己骗自己而已!

别以为自己销售的产品不是什么大品牌、大金额的产品,而忽略了筹划、准备相应的销售技巧、话术!太多人就是有点儿自己瞧不上自己的产品,导致了自己全程的准备不足!!!

第二部分:对于扫楼扫街类销售的另外看法

或许很多公司,领导要求的就是扫楼、扫街,作为业务员执行公司的指令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公司每天让大家汇报扫楼的数量,不去扫楼,领导会不高兴甚至有一些处罚措施。

对这种情况,老鬼其实挺无语的。拿扫楼、拜访的数量作为日常考核的标准,或许是公司不得已而为之吧。但真正的销售产品,与这个“量”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老鬼永远信奉:一鸟在手胜过十鸟在林

一个销售人员,初期通过扫楼、扫街,实现量的积累,确实是基础。

在此基础上,通过点穴、深耕,产生业绩后。应该将工作重心转入:经营老客户促成转介绍!在此基础上,用扫楼、点穴对空余时间进行填充。

客户转介绍,是威力最大的销售理念。太多人都是狗熊掰棒子,购买过产品的客户,很少再回头去维护了。

因为扫楼类销售,所销售的产品本身金额不大,业务人员的提成不高,销售人员感觉自己拿的那点儿微乎其微的提成不足以去维护老客户——这是一种最大的、严重的认知误区!

谁说维护老客户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了?特别是这种小金额的产品销售,客户也知道你作为一个业务人员拿不了多少提成。因此不会指望你拿出多少钱儿来维护他、看望他!

老客户要的是一种被感恩、被记住的安慰!

既然已经购买了你的产品,此时你偶尔的发信息问候,顺脚去看望一下对方。或者偶尔花十块八块买一盆花拿到客户办公室,客户已经很满足了!

这种小金额的产品,客户随便给你介绍一两个客户,那简直是轻飘飘儿的事儿!

太多业务人员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就谈这么多吧。希望能给部分朋友一些启示。

哦,欢迎关注老鬼,每天会分享销售、职场、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也欢迎私信、留言,针对销售过程中实际问题提问。老鬼会尽力整理成文章、视频、问答等形式进行分享。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老鬼归来


我从事销售12年,专业从事实体店的业务销售,作为同是销售人出身,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经常上门拜访实体店的老板,也天天发一些传单给开店的掌柜,遭遇了很多的拒绝,感受到拒绝的灰心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

目前,我作为一家童装企业的总经理,也经常有一些推销的业务员找到我们公司,有些业务员想尽一切办法进到我的办公室,当看到这些销售人口若悬河的推销他们的产品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曾经的我,所以,我一般不会武断的拒绝上门推销的业务员,相反,我会给他一些建议,让他们也少走一些弯路,然后委婉的表达我的想法。

举个例子:就在上个月,有一个专门做线上分销软件的公司业务员到我们公司,和我们公司的前台说认识我,然后我们公司的前台就把他领到我的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那个业务员和我以前一样,开门见山的推销起他的分销软件,说了很多的功能,然后展示了很多的案例,当时我就坐在那边静静的听,等他说完后,我给他提了几个问题:

1、小伙子,当年我也这么做过,我就想知道,你这样的销售方式有没有统计过最后的成交率?你每跑一天最后能成交多少客户?

小伙子回答没有统计过。这个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他的表情里面隐含着的无奈。

2、小伙子,你来我们公司之前有没有了解我们公司,还是像扫楼一样一层一层的在这栋楼里面挨家挨户的跑?如果是挨家挨户的跑,你见到过几个有话语权的老总?

小伙子回答是扫楼的模式,刚才还在楼下被前台给挡住了,到你这边是忽悠了前台说认识你,的确也事先没有对你们公司做过详细的了解。

3、小伙子,你没有对我们公司产品和模式做过详细的了解就过来和我讲你们的产品,我跟你说吧,我们公司的基本业务模块的战术就是专门针对线下实体店,不走线上平台销售的,换句话说,我们根本就没有需求。

小伙子没有说话,也感到很尴尬。

最后我说,小伙子,不要紧张,也别尴尬,年轻是一个人的资本,努力也是必须的,这个过程对于任何一个销售人来讲,不管成不成交,我们得享受这个过程,我也是这么过来的,至于说被人拒绝了多少次,我也不知道,但是在拒绝的过程中,我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进,最后我变成了我们所有客户的朋友,直到今天,因为我有客户,所以我敢做产品。

我给你个建议吧,这个也是我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的拒绝后重新调整的方式,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1、针对你的产品详细定位清楚你的客户并了解你的客户,其实这个工作很好做,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在网上一搜,如果你愿意花点钱的话什么信息都可以得到。就比如说我这里,如果你来之前了解到我们这里不做线上,那么你根本就没有必要来,来了也是花费时间(小伙子还客气了一番,说跟我学到了东西)

2、针对你的产品以及你对客户的了解,我的建议是:对你的产品,做成一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的文案不用用太多的语言描述你们的产品,而是传达给客户你的产品能够给他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当然,你刚才说你们的产品给客户带来多少的销售额,这个就可以的,然后附上一些客户的见证,这些客户的见证不用拍客户公司的照片或者LOGO,你直接把客户使用你们平台后的效果给弄上去。这个其实就是给客户一个诊断或者帮助的建议,然后顺便把你的产品给推出去。

3、当你到客户那边的时候,不用聊得太多的产品,简单的说一下,然后把小册子给他。比如说你到我这里,你介绍完你自己以及你们是做什么的时候,直接给我一本小册子,然后后:“何总,这个是我们针对目前市场上很多企业存在的障碍我们公司分析的原因以及我们公司专家团提供的解决建议,请您看看,我过几天等您看了后我再给您电话联系,今天就耽误您2分钟的时间”。这样的话,我可能会很乐意接受,当我看了之后觉得有道理而且对我有帮助,那么我可能会主动联系你。

后来这个小伙子回到公司后,这个是后来他给我打电话跟我说的,他们真的就这么做的,最后的成交率提升了80%。

前面是我举的一个真实的例子,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从我们对市场的调查来看,以前我是专门做实体店营销策划的,就拿实体店发传单这个来讲,现在很多的门店做活动的时候,都还是采用发传单的做法,但是从我们的统计分析来讲,发传单的反馈率大概只有千分之六,换句话说就是发出去1000份传单,只有6个人进店或者愿意进一步了解。

所以,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讲,陌生拜访、发宣传单实际上浪费的成本巨大而且收益效果很差,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拿我以前做地推的案例来讲。

因为我们以前是专门做实体店的营销策划,我们针对的主要行业是母婴店和童装店,当然其他的实体店我们也会做推广的。

当时,我们的产品还只是服务性质的,就是实体店的课程,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产品,只是虚拟的产品(大部分的人还是带着实体产品来推广的,毕竟还可以看得到,摸得到),那么我们的产品就只能是靠地推人员去说的,相对难度更大。

一开始,我们采取的方式也是:印了很多的宣传单,宣传单上也把我们的产品和客户见证以及课堂的现场进行了描述,但是,当我以及我的团队去扫街陌生拜访的时候,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障碍,所以我说我遇到的拒绝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当我们到客户做生意的门店进行推销的时候,客户的反应大概是以下几种:

1、直接出去,没有时间,忙着做生意。

2、没兴趣,这样的课程太多了,我学了很多到现在还不一样。

3、不用说那么多,直接告诉我,我这个店怎么样才能赚更多的钱。

4、发的宣传页,随手就是一扔,看不看鬼都不知道。

可想而知,一开始,我们做得有多辛苦,倒不是说体力累,主要是心里郁闷。

后来,我们改变了方式,不直接推产品,做法是:

1、我做了一份针对实体店(主要是母婴店和童装店),这些实体店遇到的生意上的障碍分析,就是目标客户的痛点分析。目的就是切中他们这些门店掌柜的痛点引起共鸣。

2、然后做了一份关于实体店经营的调查问卷,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客户看,然后进行思考,引发客户进一步的兴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客户留下电话,过几天有正当理由打电话给他。

3、然后做了一些我们曾经辅导过的客户的案例见证,当然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并附带了客户见证的详细地址,要是不相信可以直接找过去问问。

4、我把这几个东西做成了一份手册。然后,我们到门店去的话,我们就告诉客户我们是做什么的,然后我们有一份针对实体店经营的调查问卷,填好后我们会给你做出建议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话,客户觉得我们是来帮助他的,后来见到的客户基本上客客气气的,过几天打电话的时候,客户如果没有做也会说不好意思忘了,不会武断的直接挂电话。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方式是,无论你是做什么产品的还是做服务的:

1、请首先定位清楚你的目标客户,然后再详细了解你的目标客户目前最需求的是什么或者说痛点是什么?

2、定位清楚你的目标客户后,再看看你的目标客户都在哪里?

3、了解清楚你的产品,针对客户的痛点你的产品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个好处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等直观的感觉,不要说一下高大上的空话。

4、然后,我建议你也做成类似我们以前的小手册,花不了多少钱的。

5、在进行客户拜访的时候,不要总是滔滔不绝的说你的产品,而是在事先了解客户痛点的基础上,说他们的痛点引起共鸣,然后直接给出一本小手册,说可以先看看,针对我们提出的方案根据客户自己的实际情况填一下,过几天我再和你联系,这样客户一般是不会拒绝的,毕竟你是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价值。

请关注【华哥说店面生意】,关注+评论+转发,私信我,《实体店印钞术》告诉你通过一次活动一天的营业额抵得上你一年的营业额。



华哥说门店生意


作为销售,天天出去发传单,找客户,上门扫楼,这些都只是过程,把产品销售出去,这才是结果。

销售顾名思义就是卖产品,如何卖出去产品?千言万语那些洗脑书已经多的不能再多了,我只用一句话告诉你,也是我自己做销售多年总结的,想卖出去产品就是在对的时间把产品卖到需要这个产品的人手里,简而明之就是【在对的时间卖给对的人】,首先来说就是对的时间,如果时间不对,即使他需要这个产品,你也推销不出去,再有就是对的人,人家根本不需要这个产品,你推销半天就是缘木求鱼,说道这些你明白了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能再说详细了,要不砸了所有销售精英的饭碗了,有想了解更多销售理念,销售渠道,销售办法的朋友可以留言私信我都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


颖哥夜话


销售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找对人。 这个人,指的是决策者,能够拍板的人。

不论产品如何好!功能介绍的多么清晰!但是所介绍的对象没有拍板购买的权力,一样无法成交。而且,其虽然认可产品,但是其在向决策者转述产品功能时,无法以一个销售者的角度,专业地、系统地把信息传递到位,由此令决策者无法清晰地认识到产品的功能和需要的迫切性,这自然就难以成交。

即使是面向个人销售的产品,也需要考虑到影响其个人的一些因素:比如其家庭成员、身边的亲朋好友等,他们的任一负面评价都会令购买者产生犹豫的心态。

咱们有句俗话:“吹吹枕边风”,这就是能够影响购买决策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

因此,要把产品销售出去,除了找对人之外,也要对能够影响决策者进行决策过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给予关注。


trust1step


直接看图,轻松掌握大批量潜在客户的信息,让客户找到你。






黑科技咨询


推销不成功。

也许你推销的产品不受人认可。

也许你推销的产品别人还不知道。

也许你推销的产品价格方面有原因。

也许你阐述的原因不明确没把产品优点说出来

也许你推销的这些人不感兴趣。

也许你推销的这些人没有能力去买和去办。

推销一个产品想让人接受。

必须说明白

这件产品的好与坏,和别的产品相比它的优点

给人能带来多大的好处和益处。

还有以后的发展前景。


开心8290099


作为一个销售员天天发传单的效率太低了,得改变一下方式,送小礼品啊🎁扫二维码。

或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少搞些虚假,让客户感觉可信,才有机会成交啊!

或者自己这方面的经验太少,不喜欢、不适合做销售,干脆换工作了。


天一NMone


可能是你说做的方式是不对的,可以选择换一下思落。永远都是死的方式活的套路。

销售最终销出去的是人,不是物。只有个人强大了,才能出更多的客户。

祝您成功。


盘创企业策划


由于网络的发展,传统销售模式已经被碾压!现在流行渠道为王!找准自己产品渠道下功夫!


超薄音响研发生产


肯定给你说话方式有一定问题,现在的人喜欢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