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值得被同情嗎?你怎麼看?

黃周海


近幾年來,父母辛苦一輩子,到老被兒女趕出家門,或是有幾個兒女,卻無人願意贍養父母的新聞報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也有父母狀告兒女不贍養的事件。

有書君覺得不被子女孝順的父母,值不值得同情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為什麼在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度裡,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現象呢?

生活中,除了溝通暢快相處融洽的家庭,有些家庭關係中父母兒女雙方,有的不依不饒,有的不理不睬,說起來雖是滿滿的氣憤或無奈,但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原因是有的老人沒做好,有些不見得父母有多大的錯。

作為旁觀者,有書君感到有的父母確實讓人不願意同情,而那些不言不語被責罵的父母,多是因為教育上存在某些方面的問題導致的,是值得同情的。

1、什麼樣的父母會導致沒有子女孝順

1)父母自己沒做好

有些父母沒承擔起自己身為父母的責任。沒有做好父母責任的人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

客觀原因有書君不用多說,比如是工作的地點離家遠、或是工作性質特殊、身在其位等。

這類父母只要他們沒有放棄對子女教育的責任,在大多數孩子心裡是能夠接受,並會給予原諒的,養老不是問題。

主觀因素是指那些只生不養,沒有起好榜樣示範作用的。比如道德敗壞的父母,男的我行我素,年輕時吃喝嫖賭打老婆,根本不管兒女;

女的自由主義,到外面東跑西顛不管不顧,對兒女不負責任。老了想起還有兒女,特別是有病了,想要兒女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了。

有位父親,老了生病了,上電視節目向幾個女兒討要生活費和治療費用,他的理由是:""我把你們生下來,我老了你們就得養我。""

問題是他當年嫌棄女兒們,後來離開家人跟別人一起生活,對她們不管不顧,現在老了卻理直氣壯地來討要養老費。

這位父親的做法真的是令人不想同情。年輕時不負起養家責任的人,等老了都得用自己的孤獨來買單,本不值得同情,但最後女兒們選擇了同情。

女兒們雖然不願意多付錢幫他養另一個人,但看在畢竟是自己父親的份上,答應了給他實報實銷醫藥費,並每月給他一定的生活費。

家人之間如果能良好交流,再多的仇怨都敵不過親情的血濃於水。

2)習慣過度索取

有些父母""為老不尊"",""老子天下第一"",依老賣老,逼迫兒女養老,過度索取(錢財、感情)。

有些家庭的父母受了上輩人的壓迫,又用這種方式去對待下輩人。

他們不考慮兒女的具體情況,不體諒她們正在處於養兒育女的艱難中,把兒女當成索取對象逼迫兒女必須給錢。

因為過度索取,兒女覺得難以接受,致使年老後,孩子都不願意陪在身邊。

思想的匱乏導致了照老規矩索取,有的父母與兒女發生了矛盾,尋找平衡是用索取的方式來獲取兒女的關心,結果卻適得其反。

與這樣的老人相處,確實令當事人很是頭疼。但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覺得還是必須得同情。

作為兒女,要有感恩之心,對父母的要求認真傾聽,有不快時恰當疏導,多耐心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幫助,父母會漸漸改變。

3)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

溺愛

有些父母對獨生子女、老兒子容易過度溺愛。對自己很節省卻滿足孩子,寵壞了孩子,使得他們變成索取型的人,結果一定會導致他們只顧自己,不孝順父母。

還記得那個一直想要見劉德華的追星獨生女嗎?後來逼得父親跳樓自盡,逼死了父親也沒見有一點悔意。從小想要什麼都能得到,或者至少父母會盡一切能力滿足。就因為父母滿足不了自己的願望,他們就覺得父母不好。在他們的內心裡,總覺得別人都""欠""他,父母什麼都欠他們。

父母的溺愛讓他們誤以為其他人也應該圍著自己轉,到了社會上只要不滿足他的要求就是對不起他,讓他們有了不知足、缺乏感恩之心的通病。

培養出這樣孩子的父母真可謂是自作自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願意同情,但又不得不同情。

偏心

父母不但對兒女中其中一個特別照顧,對另外的兒女卻關照極少。比如對老兒子、獨兒、獨女,還要逼迫另外的兒女也要給予關照。

一個家庭裡父母的偏愛是造成家庭矛盾的罪魁禍首,也是老了有多個孩子卻無人孝順的主要原因。被愛的人不願管,不被愛的人因嫉妒或被傷害而不想管。

有父母偏袒一人的現象,處理事情時得不到子女的認同,造成了雙方各執己見,不願面對的不孝順,憑心而論這應該同情。

冷漠

孩子體會不到父母的愛,對父母愛不起來。

我國傳統上父母多是含蓄的愛,非常吝嗇對兒女的誇獎,他們誤認為兒女聽了表揚的話會驕傲,但有書君還是希望父母兒女之間""有愛就要說出來。""兒女要多為父母著想。

2、為什麼父母值得孝順

孩子都是娘生父母養的,沒有父母就不可能有兒女。

有書君雖然不贊同""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說法,但認為父母再錯也是父母,為人子女,不應忌恨父母,要懂得體諒父母的艱難,儘可能原諒父母的不是,教父母是兒女該盡的責任。

漢代人趙岐具體指出:""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屈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意思是說:不孝有三種,一味順從父母的話,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是第一種不孝。

如果你覺得父母的某些做法是不恰當的,就要多跟父母相處,多做交流,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幫助了父母避免了家庭矛盾,自己也可以得到釋懷。

體諒父母不懂教育,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不應該不管、嫌棄、避而遠之。

楊絳先生說過:""靈性良心人人都有,經常憑靈性良心來剋制自己,就是修養。""當自己為父母的事生氣時請告訴自己""痛苦,來自於修行不夠""。

兒女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時候,懺悔已晚,只會把愧疚遺憾留在心底。

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通過上行下效來完成的,父母兒女一場自然會相互影響。

作為兒女,還會有兒女,以後想讓兒女們怎麼對自己,要給自己的兒女做榜樣,做自己兒女的引路人。

許多父母對孩子是能付出全部愛的,但對長輩卻不能做到足夠尊重,在這種情況下,潛移默化帶給孩子的就是看到什麼學什麼。

家教是一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收穫。兒女會體諒孝順父母,不計得失,不難為父母,體諒父母的艱難與匱乏,懂得兄弟姐妹應該守望相助,孩子會從中學習到。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彼此之間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體諒,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想問題,就能夠互相理解,同情。

3、做得不好的父母、兒女,要改變自己不恰當的觀念和言行

老人不要把養老完全寄託在兒女身上,現在社會不斷髮展,養老還可以有其它方式,做父母的一定要改變觀念。

""養兒防老 ,積穀防饑""的觀念已經過時,特別是針對獨生子女來說,這是他們無法承受之重。

作為父母多體諒兒女,不給兒女添負擔,不責怪兒女。忌抱怨、忌偏心、忌把父母的權力當成至高無上的。

老有老的生活,父母必須主動和孩子分離,讓自己成為有獨立人格的人。

有書君覺得一位96歲患癌症的老人所說比較有道理:認為自己把兒女撫養大,兒女就應該回報你。兒女都有兒女的事情,哪有那麼多時間陪著你?回想一下你自己的父母在世時,你又曾去陪伴了多少?照顧了多少?我從不要求兒女來陪我。

當她選擇以絕食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她請求兒女們幫助她,讓她走的快一點,少一點痛苦。心疼不已的孩子們看到她眼睛裡的堅毅和果敢,只能選擇默默支持。

有書君不是說兒女們要在這樣的悲壯中讓老人離開,而是說應該做有慈悲之心的人。

你的心胸決定你的態度,應該怎樣對待父母靠自己去體悟。不要被仇恨絆倒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不要被仇恨毀了自己的良知。

總覺得父母對不起自己的人,要知道再艱難,父母都用盡全力供養大了自己,餘生只有回報父母才應心安。

覺得對不起父母的人,要多讀點書、多看那些從內心裡就願意照顧父母人的行為,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看到許多處理問題的方式、也能學會許多開解自己的方法,讓自己的心胸寬廣、對父母的同情心增強起來。

無論什麼原因都必須盡孝道,自己的孝心自己盡。這是兒女的責任,生而為人不跟父母計較,心中無愧才能坦坦蕩蕩立於人世間。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老年人,其人生經驗其實極其豐富的,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講法。

老人辛苦了一輩子,理應得到後輩的尊重和孝順,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所有老人都值得孝順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的父親非常爛賭,幾乎為賭奉獻一生,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有病也捨不得看。致使我們五姐弟身體非常差,我更是一個二級殘疾,終身靠高危藥物維持生命,令我生不如死,淪為社會的垃圾。

母親更加是一個慈禧太后,家裡大小事全部由她說了算。分田到戶後乾脆什麼也不幹了,整天東家長西家短打牌學是非,成了可以用嘴巴殺人的是非精,專落井下石。把子女視為奴隸和搖錢樹。

受父親影響,哥哥更是一個賭痴,日夜去賭為職業賭徒,結果不但把錢輸光了,更因此完全搞挎身體。

我的二個侄子因無人管教,整天和那些爛仔混在打打殺殺,成為禍害社會的東西。他們現在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更加爛賭的哥哥無力支付他們的婚姻費用。道德敗壞的父母為得到我的財產,竟然有事無事找我吵架,妄圖想活活氣死有心臟病的我,用心惡毒。我已經多次報警求助,和當地政府部門,均因他們太狡猾無賴和死不承認,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親愛的讀者們,如此無德的老人,還值得孝敬嗎?


艱難求生的大頭向


有時孝順老人,並不是錢和物質的事、只是心裡咽不下一口氣!不說吧……都快憋死了!說吧又怕被噴!05年年底結婚,結婚過後也不知道婆婆是一副什麼心態、那個時候想法單純就知道吃飽不餓。婆婆每天都是等鄰居吃過飯到我家去串門、婆婆從別人家串門才回來。懷孕的時候也是、但是很少在家因為老公不在家所以她要求我、去我媽家。生我兒子十斤大小便肛裂那種撕心裂肺、火氣大月子裡還便秘不敢多吃飯婆婆就給我打電話說我找事。月子裡第三天自己下床端吃端喝。月子里老公說、以後你在這個家裡凍不住餓不住就行了!我掙得錢都交給我媽、我媽幾十歲生個我不容易!我說:你娶的是媳婦?還是找的保姆?生完我兒半個月他出去打工一個月就回來了把壓在哪裡的工作資結清。把結清的工資一把手全部交給他媽一分錢不給我……因為他媽生他不容易!最後我們外出打工婆婆不給我們帶孩子但是我們也要給她錢……因為她生兒不容易!她要錢並不是說她沒有錢才要的而是出去顯擺她多有架子,我不帶孫子兒子照樣給我錢……你帶孫子、你兒子給你多少錢?我省吃儉用20塊錢買一雙鞋開膠斷底都捨不得扔……!公公婆婆那時在家種十畝地一年收入兩三萬就算去掉本錢也可以剩一兩萬。公公給人幹活外收入一萬多,一四年公公食道癌三四萬塊錢都拿不出來。人家都想著讓兒孫過的富裕一點……我不知道她們怎麼想的!現在我兩個孩子上學……婆婆自己手裡明明有錢但她還是伸手向我們要錢!我老公一月也就四五千。為什麼知道她有錢因為婆婆去年到這邊來玩她把存摺放她侄媳婦家了。十幾年來我要是啃公公婆婆一分錢可以讓我死到大年初一!我們裸婚一無所有、有倆錢也是牙縫裡面省出來的!我不明白她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孫?我解不開這個解!可能我太小心眼了吧!(有能力時幫別人!落魄時才會想到自家人!)


傷痛中走出來的NVREN


那我說說我父親吧。

奶奶生了7個孩子,爺爺是貧農,奶奶是富農,6個兒子一個女孩,我父親排行老三。

母親曾經跟我說,結婚那會兒流行送縫紉機(母親之前是做衣服的),媽媽結婚的時候奶奶送了一臺縫紉機,但是結完婚的當天夜裡,奶奶就叫我五叔和六叔把送給我媽的縫紉機又抬了回去。

那時候跟奶奶爺爺一起住,有時候母親做飯或者做家務奶奶不滿意,等父親回家就差使父親打母親。過了幾年,分開出去住,蓋了房子,生了姐姐和我。

年輕時的父親好玩牌,經常回家特別晚,每次回家都要找點事情打罵母親。母親一邊裁衣服賺點錢補貼家用,一邊照看著我和姐姐。

那時候吃的不好,我和姐姐經常生病,父親在工廠上班發的工資一部分要給奶奶,一部分要打牌,一部分要自己花,留給家裡的錢特別少。

那時候的記憶到現在還很清晰,一個不怎麼亮的燈泡,照著昏暗的房間,媽媽在裁衣服,我和姐姐就坐在炕上自己玩自己的,玩著玩著自己就睡著了。

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改革開放讓一群人發了財,也讓一部分的人迷失了自我,舞廳,小姐……。

爸爸從廠裡出來到了村裡工作,做了會計,後來當了村主任,後來當了村書記。

媽媽慢慢做的衣服越來越多,更無暇照顧我跟姐姐,那時候我上小學二年級,姐姐上初一,家裡的條件慢慢好了起來。

然而父親卻每天晚上都回家和媽媽吵架,打她……父親有個傳呼機,晚上回家經常有人給他打傳呼。衣服上經常出現口紅的痕跡。母親質問,父親也不解釋直接開打,最重的一次把母親打暈了過去。母親經常跑回孃家,說要離婚,然而那時候農村離婚真的是丟人的事情,姥姥堅決不讓,母親又自己回家了。

這樣的生活一直在繼續,後來舞廳慢慢的就不流行了,父親又跟村上的婦女主任好上了,從那開始才是真正的噩夢開始。

媽媽把裁衣服的工作停了,專門照顧我和姐姐,但是她就沒有了收入,爸爸賺的錢基本上不給我媽,只給一點點日常生活的費用。他則領著他的相好到處吃喝玩樂,回家就跟我媽打架,媽媽要求離婚,他卻不離。

有一次暑假的中午,那女的往家裡打電話,姐姐正好大學放假在家,接的電話,電話那頭不說話,掛了。過了10分鐘電話又響了,姐姐接了,她還不說話,看看來電顯示,知道是那個女的就直接給她罵了一頓。從那以後姐姐上大學父親沒有給過他一分錢,

都是暑假媽媽央求的給父親要錢給姐姐繳學費,生活費一個月才200塊錢,那時候饅頭都1塊錢一個。

後來姐姐畢業了,跟她同班的同學結婚了。父親參加姐姐的婚禮居然還哭了……。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來到了2011年,我也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

父親在2014年發現得了前列腺癌全身骨轉移直到現在。所有的用藥,靶向藥,印度仿製藥,相關的治療費用除了醫保之外的費用都是由我姐姐和我承擔的,他從工作到現在居然一分錢都沒有。而且別人知道他生病了後,都來討債,在銀行給別人做擔保,貸款人還不起,要擔保人來還。同時自己向銀行貸款去搞民間的非法集資,後來人跑了。家中向親戚朋友舉債償還銀行的債務,就在年初,他還去找他的相好。

直到現在,我已經在醫院看護了25天了,4年了,我知道他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迴歸主題,我覺得我不孝順,只是償還生育之恩。在我記憶裡,童年到少年永遠都是媽媽的哭聲,和昏暗燈光的房間。



用戶182570195


凡事都有原因,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必有他們的可惡之處,相信一個人品正直的人,是不可能教育出不孝兒女!(個人觀點,勿噴 🙏🙏)



曉莉81780512


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值得同情嗎?

首先確定,為什麼子女不孝順老人,有兩個可能:

1、子女是一個不孝順之人。有的老人在以前艱難的歲月裡,家裡窮,沒有給子女掙很多的財產,又沒有過失,一生勤勞,等子女長大成家立業,自已又老了,這樣給子女留下很多抱怨,最後產生了憎恨的心理,對老人不孝順,甚至打罵老人。這種子女是不對的。作為子女應該理解老人當時的處境,畢竟自已有一天還是要老的,就算你掙了很多財產,等到老了的時候,說不定你的子女還埋怨你呢,這種老人值得同情和邦助,同時應開導其子女。這樣是最圓滿的。

2,作為老人,有些是很久以前做了錯事,有些是不顧子女勸說,一意孤行,還有些偏袒一方(子或女),等等,總之是處事得不到子女的理解,造成了雙方固執己見,當然作為老人,也要給上形勢,不要還認為自已是年輕時代,畢竟老了,還是要與子女溝通,互相學習、諒解,這樣才能獲得子女的認可,那就任何事都好辦了,也就尊重和孝順老人了。

最後,我想勸解一句,不論老人多麼的不對,或沒有給你留下什麼,他(她)畢竟是老人,俗話說”家有一老,甚是一寶”,況且人人都有老的一天,為什麼不為下一輩做出榜樣呢?

個人觀點,勿怪。

謝閱。


福臨時刻


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不一定都值得同情,因為各人有各人的父母,同情是需要付出行動的而非只是假惺惺的口頭表態。但是,不孝順自已父母的子女,絕對應該受到譴責!理由只有一條: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首先他們生養了你,沒有他們,子女只是精蟲卵子,你也不是風吹大的,何能成人來到這人世?其次,父母縱有千般不是,一切都是為了子女或曾經為了子女。因此,不孝順父母,就是最大的不孝!還折射出這個人的不正確的三觀,不地道的人品,不健康的人格。

試問:一個連自已的父母都不事孝順的人,他還會對誰好?連朋友都不值與之相交。

借題發揮一下。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值得同情,要看老人在年輕時撫養子女付出多少,比如有的母親把孩子生下來不負責任,東跑西跑,跟本不管孩子,由父親來當爹當媽,這種母親,老了子女不孝順不值得同情,而父親值得同情。如果母親把孩子生下來,父親不負責任,花天酒地,在外面亂搞男女關繫,回來還打罵妻子,甚至弄死妻子或氣死妻子,這樣的父親子女不孝順,就不值得同情.而母親卻值得同情。我家婆婆就是四十多年前被公公害死或氣死至今仍是個謎,現在我看到公公就惡心,我認為是公公害死婆婆的,但找不到正據,因婆婆死的時侯我丈夫才九歲什麼都不懂,我丈夫沒得到他母親的教養,對女人根本沒有同情之心,我公公和我丈夫都是夫權主義,重男輕女的思想,我討厭他們,要是我沒讀過書,沒文化,不長點智慧就象婆婆一樣早就死了……


平安160701992


這個標題直扎內心,好慘,多的不說了,孩子已經十五了(在名校,學習壓力非常大)打出生婆婆沒幫忙帶過一天,沒買過一樣玩具,這次我手術住院,都不來給孫子做幾頓飯,想讓她幫點忙就各種小聰明各種裝,累!真心累。現在手術還在恢復期,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我總不能天天給娃點外賣吧,普通的打工族家庭又請不起保姆。這麼自私的媽 這麼自私的奶奶,你們根本想象不到有多過分。十幾年我學都要學會了,內心再善良也不知會不會有那麼一天被逼的冷漠,不想孝順,目前卻還是在做著一個懂事的好兒媳,希望自己可以變的很一點,可以不理會什麼孝順


讀字心舞


沒有父母,哪來有你,不管父母行為態度,對兒女作為有些不對路。作為兒女不該不孝來對付,你是倆老血融於水的親骨肉,虎不食子,大體都如此,不孝不可,很快就會輪到自已老來時,老人象孩子脆弱,需要關愛和料理接待,兒女不孝應該同情看待,要弘揚社對老人多多善待。

的確有老人變得脾氣不好,任性挑剔不可思議,令兒女很不如意,不好耽待,不受兒女孝順。但畢竟自己父母,不是受別人冷辱。況且老人退休沒有所事,心情變化不適,年邁無聊寂寞,心悶變燥,容易發脾氣,事業移交兒女,老思想放心不下有顧忌,或許喪偶無老陪,孤單無攜。老人痴呆等等原因讓老人疚心,然而心態異常,無為所為,孤獨無隨,導致不好行為,而不受兒女尊敬不孝行。

對於這些類型,作為兒女當同情,畢竟是自己父母,年室已高,還能幾多春秋可留,當多多耽誤,多多忍耐,以理解寬待,以孝對待。別子欲孝而父母不在,到時懺悔已晚,愧疚遺憾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