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保险都在拼命招人?

喂iii妖妖灵吗9


因为离职率高,停止招人保险业务量会降低非常多!最后出现不赚钱甚至赔钱!

我国的经济没有那么发达,有钱都存起来或者投资做生意,绝大部分人对于保险并不在意,不愿意去买保险,即使买了保险的也有很多不会续,所以需要很多业务员去推销,否则保险公司没有业务或者业务量很低就会亏损!



曾经面试过中国人寿保险的售后服务,本来以为是被保险人出现险种内问题,去核实处理保险理赔事宜,面试后才知道,还是业务员,只不过是向已经买过保险的推荐续费或者推销其他险种,前两个月还有底薪,后面就是基本上考提成!


赚钱不看推销产品,而是拉人头!

根据面试的情况,想要赚大钱,不是自己去推销保险,而是招聘新人,你招聘的新人推销出去保险,你也能拿到提成,你的下属再招到新人推销出去保险你还能够拿提成,总之,你工号下面的人越多,你就不需要跑业务,只要他们卖出去保险,你就可以拿提成!而且升职很多也是根据下属人数的!所以保险公司一直在招人!

洗脑式推销

初中的时候跟我父母一起去参加过太平洋保险的会议,在一个酒店会议室,保险公司的人开始介绍保险的好处,分享实际案例等等,让你感动让你哭,总之就是让你感觉买保险百利而无一害!


保险公司为了业务量全年都在招人,而且很多招聘网站会写着高薪,但是实际上赚钱的都是上线!

卖保险真的很得罪人,因为为了业务量,为了拿提成,很多人会从亲戚朋友下手,朋友圈也都会发一些关于保险的鸡汤,让人很反感!


暴走的学霸


看到这个题目,我特意咨询了保险行业的几位朋友,基本了解了保险行业的套路,在此就为大家揭开谜底,偷偷告诉你们,假如他们停止招人,那么他们的保险业务将没有办法进行下去!

01.告诉你一个保险行业的秘密

在中国,国人对保险的意识还是相对薄弱的。这种情况,在一线城市相对好一点,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就相当弱了。这种意识的薄弱,不是单靠广告就可以洗脑,试想一下,要让一个人没有收益任何的钱或者物的情况下,每年拿几千甚至上万出来买一份不一定发生的事情,这简直是相当难的事情。

为此,保险行业使用的模式类似直销模式,也就是招你一人进来,其实就是看中你周围的所有人脉圈子,亲朋好友。因此行业内有人说,保险是损友的工作,一点都不假。

02.一入保险深似海,各位路人要小心

刚开始,你肯定是被别人拉进保险的圈子。首先,会打电话让你参加一些类似的说明会,分享会。会议一般定在非常高端的会所或者著名的大酒店,参加会议的人都是西装革履的。

接着,你会听到一系列的演讲:某某家庭主妇,从0-1成为月入几万元的保险经理,她的蜕变感谢遇到保险……某某人如何从丑小鸭,通过保险改变了人生……某某总监曾经也是路边甲乙丙丁,但是通过保险,年入百万等等……一系列的巧妙的内心捕捉,让你内心汹涌澎拜。(2年前,我也参加了类似的说明会)

03.所谓套路的前因后果

接着,你恰好遇到职业的瓶颈等等,你选择去做一名保险从业人员,那么真正的套路才刚刚开始。

1)入职前三个月,你可能有底薪,也可能没底薪,就看你的学历资格等等,尤其是你过去的背景。比如我是培训师,我周围肯定有很多学生,所以我被认定是有人脉的人,那么一进去却是有底薪。

2)在入职三个月的时间内,你会获得一系列的培训,并且有考核。假如达成考核,可以通过认证,假如没有达成,那么就认定你是没有人脉的人,直接会把你pass掉。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为了顺利达成考核,都是给自己买,或者给身边亲人买。其实为保险贡献了不少业绩。

3)当你入职半年左右,你会接受一系列的培训,告诉你:一个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得远!你需要发展团队了!其实就是在告诉你,你需要从身边的朋友下手了。坦白讲,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好几个做保险的人,每天不停的刷朋友圈,或者私聊,基本上都是令人比较反感的。为什么说保险会损友,就是这个道理!

4)入职一年,底薪没有,如果过去几个月有业绩,就有收入,如果没有业绩,就什么都没有,好多人受不了就走了,而留下来的可能就是适合干的,手里有资源的,能下得了面子的。当然还有一种,就是混日子的……

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内心都很脆弱。因为当初为了支持自己做保险,很多亲戚朋友都给自己买了,如今自己干不下去,觉得对不起这些亲戚朋友。但是硬撑下去,又是相当的痛苦,左右为难!

综上所述,为什么这些保险行业都在找员工,其实就是不断的通过招人来增加业绩。因为保险公司就看透你做不长远,你来了,起码你自己买了你身边亲戚朋友买了。如果你走了,对公司来说一点损失都没有,因为没有底薪的事情,对于公司来说,没有任何的成本,就可以获得金钱收益,你觉得赚的还是亏的?

因此,保险不亏是超暴利的行业!

职场上的你,觉得有道理吗?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为什么保险公司在不停地招人,如果你不知道,看完这篇文章就会恍然大悟了!

首先要说下,保险公司的岗位是有不同的类型和性质的。

比如职能管理(人力、财务)、产品研发(精算师)和业务类(卖保险的)。

前面那些岗位他们并不是在不停地招人,很多都是国企、央企,待遇其实很不错,才不差人呢!!

他们不停招的人几乎都是最后一类:卖保险的!

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设计好了:表面上看是在招员工,实际上都是在找客户,因为他们根本不缺员工,而是缺客户啊!!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国家,保险的教育其实是缺乏的,很少人会去主动买保险,这时候你想呀,你被招进去之后,是不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呢?!

然后,你就被“洗脑”了,当然,不是传销的那种洗脑。

很可能你就开始给自己买保险了,不但自己买,还会变着法儿让身边的亲戚朋友买吧。

然后呢,继续做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身边的亲朋好友资源都用完了。

这时候他们会让你带团队,不仅仅是让他们买保险,更是让他们也卖保险!

当然,这么多人在卖,竞争也激烈,所以人员流失也严重!

人员流失严重,又逼着保险公司不停招人咯!

所以,就出现了题目的一幕:

为什么现在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保险都在拼命招人?


现在知道了吧。



冯起升


我妈妈有个同学,是保险公司的经理,自己有一个团队,她一直希望我去帮她,给她做助理,后来妈妈抹不开面子,就让我考虑,说实话,我是不喜欢保险行业的,但是她一再的表示就是助理,不用做业务。每天就是保单录入,打打电话等等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并且说她做团队刚刚开始,没有人帮忙,希望我去帮帮忙。后来我答应了,可是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了,考试基本就是开卷考,可以抄,可以别人代答,形同虚设。她有四个所谓助理,这些琐碎的事,根本不需要去做,每天就是听讲座,打电话,约客户。她们把拉进新人称为增员,而且为了增员,甚至给别人钱,然后把保险单给新人,让新人再找新人,新人来了,必须要带单入职,这样就多了业务量。

入职之后,每天都要打卡,可是有的挂职的不来的怎么办呢?会用网上邮的一种胶做指模,就可以签到了,我入职的时候,经理给我做了三个单,都是她自己拿的钱,押金也是她自己交的。。可是一年后我就傻眼了,三份保单,都是我家人的名字,怎么办?交吧,压力大,不交吧,怎么办呢!真的感觉上了贼船。不到三个月,我就不做了,保险也退了。我们这里,保险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行业,如果你说你是做保险的,基本等同于孤立自己。所以只要不是走投无路,基本都不会去做保险,


冰糖81624172


其实,这全是套路。

给你讲一个例子。



我有个表弟,一开始看中国平安工资高,不需什么工作经验,年入超过十余万,心动,便加入了。即使我告诉他你的无责任底薪只有2000块,他反倒告诉我,只要有能力,就能赚的多。

进去的第一个月,实在没能找到什么客户,就先给他父母办了保险,想着先撑一下。接下来的几个月,日子极其难熬,什么客户也没有,但周边亲戚的保险也都办的差不多了,没有客户,没有提成,每个月自己的工资也就三千多点。

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辞职不干了,但他周围的亲戚却都有保险了。

想想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好事,无需什么工作经验,学历要求不高,专业不限,工资还不菲。


用户88826290943


我小姨也在中国平安,她叫了我很多次,让我加入中国平安,我的家人,朋友都不让去,我估计是他们跟传销一样,是拉人头的,应该给她有提成的!

记得我小姨刚加入中国平安,拉不到人买保险,每天愁的呀,她现在没事就在我旁边说,给你老公买个保险呀,给你小孩买个保险呀,以后有保障呀什么的!反正我知道他们有提成的!

进入中国平安后,如果你拉不到人买保险,首先你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人,所以说保险公司也不是傻子,总会有几个人听了课,觉得保险多么多么好!先给自己买了!谁知道最后也许是个坑!


愿一切安好蕾


我是平安内部资深老员工了,做过基本法和人力推动,这个问题我相信我回答会相对专业。


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1、公司业绩达成需要。在平安(相信其他保险公司也一样),有这么一个公式:

保费=人力*活动率*人均件数*件均保费

其中活动率是指出单的人力除以总人力。活动率、人均件数和件均保费都很难大幅度提升,而公司又要求每年业绩有大幅度成长,那么只能靠大量招募代理人来实现业绩的成长。

2、个人发展的需要。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每月能有业务的人是很少的,而没有业绩不仅没有收入,还有被考核掉的风险,所以在保险公司,单靠个人销售能力持续赚取丰厚收入是非常非常少的。那这么多代理人要生活,那么就只能走增员做组织的路线了,代理人每增一个人,可以从其身上拿增员奖金,这就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还可以增到一定人数就可以做主管、经理、总监。只要做到主管,月收入基本上能到两万左右。那些收入上百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经理、总监,增员带来的收入占比要达到80%以上,人越多,收入越高,而且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干什么。

因为受大环境影响,加上很多代理人学历低,不专业,导致许多人对保险有看法。但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监管越来越完善,人民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保险还是一个朝阳行业。她的薪资制度、职业发展路线都是公开透明的,白纸黑字写在基本法里,只要有能力,实现高收入还是件简单的事情。

3、另外目前的保险销售更侧重于感性,所以女性代理人要多于男性,而且女性有明显的优势,平安的千万年薪代理人都是女性。因为保险销售区别于传统销售,被线上取代的可能性很小,需要代理人来促成,因此人是必不可少的。


保险大规模招人,采取的是大浪淘沙的方式,能够坚持下来的基本上是精英,收入都十分可观。但的的确确伤害了很多人的心,高增高脱现像十分严重,榨取人的价值到了极致。


xxliang88648216


我自己没有过去保险公司的经历,大学同学毕业之后有一个去了保险公司。我就说说他的经历吧。

在保险公司招人的时候,说的是管培生(其实就是卖保险),给的待遇是:4500的工资,转正之后五险一金。这工作是同学在网上海投的时候,保险公司主动找到他的。当时他手中的选择不是很多,外加这给出的待遇对一个不是名校出来的毕业生来说,算很不错的了,他就去了。

他做了四个月,辞了。

问他为什么辞职?“做不下去了……亲戚朋友能卖的都卖完了,连续几周没跑出多少业务,再做下去自己就得喝西北风了。”

他的第一单是卖给他妈的,之后卖了一些小单,第一个月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之后开始拜访客户,经营客户,就是请客户去吃吃喝喝玩玩,当然公司会报销一部分。他也还算努力,业务水平虽然比不上那些牛人,但转正是没啥问题的。那他为啥还是辞职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不适合这种工作,不适合做这种靠经营人脉关系来取得业绩的工作。尽管他在努力看齐,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同学只是万万千千从保险公司离职的人中的一员,我想他也是一个缩影。保险公司为什么会拼命招人,因为离职率高啊,借用一句话,“铁打的保险公司,流水的销售人员。”


笔芯话


曾经是保险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平安、国寿和太保,都是国内大型的保险公司,在个人寿险的市场占有率上,平安、国寿和太保是排名前三的。

它们之所以“拼命”地招人,是因为他们在人寿保险的营销体制上,采取的是保险代理人直销制度。

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公司委托,向保险公司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保险公司的成本可控,不惧“拼命招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保险代理人并非保险公司的“员工”,他们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并非劳务关系,而是代理关系。保险直销员销售保险,收取佣金,并自付个人所得税,自己缴交医社保。在这一点上,保险公司的成本是可控的。所以,尽管不断在招人,但保险公司的人工成本,并不直接提高。

保险产品销售难度大,行业淘汰率高

人寿保险是无形的契约产品。客户在交纳不少的保费,买到的只是一种无形的契约服务。所以,销售难度上是很大的。因为难度大,所以代理人的淘汰率也相当高。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来维持、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保险公司其实也在招客户

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销售人员和准客户要有高度信任关系。一般来说,保险代理人开展业务会从熟人开始,熟人做完之后,再进一步开拓,难度就增大了。很大一部分业务人员,熟人圈业务做完之后,就辞职了。保险公司通过不断地招人,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招客户”。

保险公司制度设计,招人有利益

保险公司的直销体制中,有三大块利益,一是业务佣金,二是服务佣金,三是管理津贴,要得到这三大块的业务利益,需要不断地开拓新客户,服务老客户和不断地”增员“来换取职务的晋升。保险公司的内部的行话就是:保险三件事--展业、增员、转介绍。每天简单、坚持、重复地做,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在这样的机制和氛围下,保险公司各代理营业部,天天信奉一个”真理“--有树就有鸟栖,有人就有业绩”,招聘新代理人是常规任务。

“拼命招人”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目前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还很低,各保险公司为了占有和提高市场占有率,采取“人海战术”,是比较高效的一种形式。虽然,这种市场开拓的形式比较“粗放”,但在当下的中国,却是行之有效的,短期内,还无法有其它方式来取代。所以,各大保险公司,“拼命招人”的现状还会存在好一段时间。


以上分析,希望对题主有点启发。


冷暖视界


我现在就职于中国人保,我感觉除了人保不怎么招人以外,其余公司都在拼命招人,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平安公司。

为啥要招人?很简单,一是留不住人,再一个是大量需要人。保险公司招的最多的不是管理人员,最多的是一线的保险代理人,也就是保险业务员,说的在直白一点就是卖保险的。

平安最厉害的不是销售人员,而是培训人员,经过平安的培训之后,会让小白们对保险深信不移,对平安忠心耿耿,认为自己终于找对了人生的方向,“罗马”就在自己的眼前了,假以时日必定功成名就。

成为保险公司一员之后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呢?销售保险吗?No,第一件事先给自己买一份保险,给父母买保险,保险这么好,如果你自己不体验、不相信,如何说服别人购买呢?要知道平安都是海量似的招人,光销售人员自己购买,那保费也是非常巨额的。

再一个保险公司招人还和团队计酬模式有关,你的下线越多,你团队的总业绩越高,你的收入也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些人误认为保险和传销差不多,主要原因在这儿。

平安在中国是什么样的存在,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每一个家庭至少都有在平安工作或者曾经在平安工作过的人。这是什么概念?当一个人想要买保险的时候,ta第一时间会想到谁,一定是平安,这种传播效应和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保险公司花多少做广告都换不来的。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招人主要是为了两点

保费和传播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