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美團三季報:虧損800億真相和不小心暴露的供應鏈野心


透視美團三季報:虧損800億真相和不小心暴露的供應鏈野心


11月22日,美團發佈2018年三季報,這是美團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引起了互聯網圈、財經界和創投領域強烈關注。

財報顯示,美團2018年三季度營收19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7.2%;期內虧損832.97億,經調整淨虧損24.64億。財報稱,“我們在所有業務分部均實現了強勁收入增長”,王興表示,“三季度公司業務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這得益於我們戰略增長的核心關鍵詞‘Food+Platform’。我們在完成新的組織升級後,以‘吃’為核心,建設生活服務業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多層次科技服務平臺,不斷深化和提升整體平臺的綜合實力。”

鉅虧800億真相

具體而言,美團191億人民幣營收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是餐飲外賣業務,這也是美團當前最核心、佔比最大的收入業務,這部分貢獻是111.72億,佔比58.5%;而這個數字二季度收入為89.07億,去年同期為60.44億

,環比和同比都呈現出較大增長;

第二塊是到店及酒旅業務,貢獻了44.36億人民幣,佔比23.3%,但該部分業務的毛利率達到90.6%,是美團最好賺錢的業務;

第三塊是新業務和其他業務,貢獻了34.68億,佔比18.2%,但該部分業務增長十分驚人,同比增速達到471%,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也大幅上升,頗有增長新引擎之勢

美團財報種乍一看最為驚人的數字是“期內虧損832.97億”,但其中另有真相:該數字主要來源於港股財務會計制度中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之公允價值變動”。

透視美團三季報:虧損800億真相和不小心暴露的供應鏈野心


包括美團在內的互聯網公司在二級市場公開上市之前,往往通過發行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在一級市場籌集資金,其中大部分即為創投領域的VC融資和戰略融資。在港交所的會計準則之下,這部分優先股被統計為上市公司對股東的負債,美團上市後,原一級市場機構投資者的前期投資額隨著股價和上市公司市值水漲船高,在財務報表中卻成為“虧損”,但這種虧損並非上市公司的經營虧損,832.97億中大部分皆屬此列。報表中“經調整後的虧損淨額24.64億“才是美團公司經營產生的真實虧損。

核心業務和最好賺錢的業務向供應鏈傾斜

財報中表現非常亮眼的“新業務及其他業務”主要包括美團餐廳管理系統、供應鏈解決方案、網約車、摩拜等,前兩者是2B業務,後兩者是C端業務。根據社區團購觀察(ID:sqtggc)此前文章報道的美團組織架構升級,新業務及其他業務中的重頭戲2B業務主要由新組建的“快驢事業部”負責,快驢事業部的業務範疇在王興的內部信中被總結為“為商家提供優質供應鏈服務”。


透視美團三季報:虧損800億真相和不小心暴露的供應鏈野心


從銷售成本數據上,可以看出美團大力開拓B端供應鏈服務等新業務的決心。根據三季報,美團外賣、到店酒旅和新業務三大版塊銷售成本佔中銷售成本的比重分別是64.3%、2.9%和32.8%,而這組數據去年同期分別是89.2%、5.6%和5.2%

,也就是說今年以來美團在新業務開發上的資金投入是去年的6倍之多,相對而言,在核心外賣業務和到店酒旅業務的投入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縮減,由此,其今年以來的擴張方向已經十分露骨。


透視美團三季報:虧損800億真相和不小心暴露的供應鏈野心


美團以吃為核心,前端鏈接巨大C端流量,後端鏈接海量小B端商戶,為提升流量變現能力,介入供應鏈服務以提升B端商戶的流量價值是非常順理成章的邏輯,而此舉必然對當前的餐飲B2B等行業產生直接影響。社區團購觀察(ID:sqtggc)此前文章分析認為,美團的到家事業群、小象事業部和快驢事業部將從消費場景、線下流量和核供應鏈能力等方面形成對社區團購的三面包圍和多維度切割,美團拼團小程序離社區團購主流玩法也僅僅一步之遙。無論是收割新增C端流量,還是為了提升B端流量變現能力,美團大舉發力供應鏈的戰略傾向都對社區團購行業具有非常大的破壞性威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快驢事業部的餐飲供應鏈管理增長還十分迅速,在美團內部的戰略重要性也在急劇提升。事實上,美團的大力投入也收到了相應的回報,新業務營收較去年增加了接近五倍,成了美團各版塊業務中新的增長引擎。

縱觀美團歷次無邊界擴張,大舉投入以快速切入市場、搶佔份額正是一貫作風。


延伸閱讀:


作者|一號團長 責編|社區團購觀察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