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很痛嗎,該注意什麼?

用戶60896173413


提要:順產很痛嗎,該注意什麼?

很多孕媽媽都希望能夠順產,但是又擔心順產的疼痛,那麼先來了解順產的過程吧。

生孩子的真實過程

產程,主要是指從產婦出現規律性子宮收縮到胎兒、胎盤被娩出的整個過程。

根據分娩過程時間的不同又可分為第一、第二、第三,三大產程。

一般來說,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過程。三大產程在時間、宮縮等方面各有不同。

1、第一產程:宮縮和打開宮頸口的過程

第一產程耗時最長,是主要的宮縮過程,為打開子宮頸口順利分娩做準備。在進產房前約6~12個小時,宮口需要張開到10釐米左右。一般初次分娩產婦第一產程時間長於經產婦。

注意事項:

子宮出現收縮間隔時間變短,從宮縮開始時的每隔5~6分鐘收縮30秒以上到每隔2~3分鐘收縮50秒左右,宮口張開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

由於宮縮變緊,間隔時間變短,產婦會感覺下腹疼痛,此時產婦要儘量忍受,避免大喊大叫,以免耗費體力,不利於二、三產程的順利分娩。

2、第二產程:經陰道將胎兒娩出的過程

宮縮強度會增加,在宮口全開的條件下,胎兒的頭部在宮縮的作用下下降至骨盆,隨著產程進展,胎兒不斷從母體中娩出。

此過程如果歷時過長,接近2小時的話,則需要注射催產素加強宮縮或選用其他助產方式。

3、第三產程:將胎盤娩出

在第三產程,醫生或助產士會檢產婦查胎盤及隔膜,以確認它們全部被排出來,如果發現殘留碎塊會全部清理出來,同時還會檢查產婦的子宮,以確認它任然在收縮,以防止胎盤剝落地方的流血。

如果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做了外陰切開術,在第三產程中也需要進行縫合。

女人生孩子疼嗎

很多初次分娩的新媽媽問,生孩子疼嗎?分娩的疼痛是毋庸置疑的,不過還是有方法可以降低女性分娩的疼痛度。

1、生孩子的疼痛多來自分娩陣痛

生孩子過程中因劇烈的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焦慮不安、恐懼。以及產房的其他產婦呻吟聲的不良刺激,均會導致產婦交感神經興奮、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增加,致使耗氧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子宮血管收縮和血流量減少,引起胎兒窘迫。

並使產婦因疼痛過度換氣,血內二氧化碳分壓顯著降低、氧解離曲線左移,導致酸鹼平衡失調、母體和胎兒內環境紊亂。

2、新生命的降臨一定程度能讓疼痛感降低

3、先進的麻醉技術,能將痛感降到2級以下

4、順產比剖腹產疼,但是恢復更快。

增加順產幾率

(1)選擇合適年齡分娩: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女性的年齡是25~29歲,更適合順產。

(2)保持合理孕期體重:孕期理想的懷孕體重共增加12千克左右為宜。

(3)心態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產婦在分娩前就應做好心理準備,對分娩過程的步驟有所瞭解。

順產過程注意事項

第一個產程是產婦最痛苦和最難度過的階段,宮縮和陣痛讓產婦難以忍受,此時可做一些小事來稍微緩解疼痛。

能做的事:

1、陣痛的時候最好大口呼氣,可以緩解疼痛。

2、變換姿勢,嘗試找到感覺。根據胎頭的下降,產婦陣痛的部位會改變,儘量找到感覺舒服的姿勢以便更好地放鬆。

3、按壓、撫摸、溫暖身體

用手按壓、撫摸疼痛的地方可以在疼痛中讓自己稍微放鬆一些。

不能做的事:

1、不要從一開始就過分關注陣痛。

2、注意力不要從一開始就過分集中。會讓自己感覺到緊張、疲勞。會影響到交感神經,陣痛就愈加難忍。

3、不要高聲喊叫。如果持續地高聲喊叫,會打亂緩解陣痛的呼吸節奏。

4、陣痛來臨的時候不要過分用力,要根據助產士的指示,該用力時用力,該放鬆時放鬆。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順產每個人各不相同,有的孕媽很有福氣,有的孕媽瓜熟蒂落,在家裡宮口就已經容受,開始感覺有宮縮,來醫院宮頸都開始開了,這部分孕媽自然分娩並不怎麼痛。我表妹生孩子,剛到醫院,我就去吃個飯回來的功夫就生了。當然也有很多孕媽象我表妹這樣,自然分娩並不太疼。

但有的孕媽,41周宮頸還很長,需要催生針催生的,從催生針開始到宮口開1Cm都要很長時間,這部分孕媽自然分娩感覺會比較痛。



下面是一個孕媽回憶自己6年輕的分娩經歷:

4號上午8點肚子不舒服輕微宮縮,一直到4號晚上10點都只有一點點痛,睡下後5號凌晨2點宮縮,大約10分鐘一次,疼的睡不著,醫生檢查開1指。

至5號上午8點醫生查房,開2指,這過程疼的時候就蹲下,希望宮縮的時間快點過去。10:30內檢宮口沒變化,就爬樓梯,11點掛催產針進產房。當時產房內哭喊聲一片,都在喊“我的媽呀”估計都沒打無痛。我心裡很害怕。

接下來這個過程我疼的懷疑人生,我又害怕內檢,所以用意念堅持著不叫出聲。這時大約3-5分鐘宮縮一次。上廁所的時候直接疼跪在地上。大約2點鐘醫生檢查說開6指,醫生幫我破羊水。

有位產婦疼的受不了她無力生產了就轉去剖腹產。我大約下午2:30進分娩室,這個過程很痛苦但心想肚子都這麼大了只能生了,別人都可以生我也可以的,這是僅存最後的意志力了,下午3:45順產。有輕微撕裂。


下面還有孕婦分享的。

自然分娩多少還是痛的,自然分娩是對女性朋友們意志力和耐力的一次檢閱。

更多科普,點擊右上角,關注 蔡珠華大夫


蔡珠華大夫


作為一位順產媽媽,我想我還是很有發言權的。我家寶貝41周+3天出生,就為了自然分娩,超預產期也沒有剖腹產,而是一直在密切觀察。出生時身長52釐米,體重7.6斤,評分十分,一切正常。除了......疼!

疼嗎?真疼!首先還是要科普一下,目前醫學上產婦分娩主要為兩種方式,刨腹產和順產。如果這位朋友,您已經決定順產,並且身體各項指標都適合順產的話。恭喜你!但不是因為不痛,而是因為疼的方式不同。

順產是讓你先痛,為什麼呢?因為順產是不可以麻醉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會痛苦些。因為要調整呼吸和力度來配合助產士才能順利產下寶寶。而且還受宮縮的影響,分娩前就會出現疼痛,分娩的過程中陰道擴張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人而異),所以說順產是肯定會痛的,痛多長時間要看分娩的過程有多長了。

刨腹產呢,因為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被麻醉不會有疼痛感。但是!分娩後的回覆期會很痛苦,因為刀口需要癒合,所以無論從疼痛程度和疼痛時間相對都要比順產嚴重一些。說白了,順產只是痛一會,刨腹產痛好幾天。從長痛不如短痛上來說,順產舒服些。

另外,順產不需要開刀,不傷元氣,不會留下疤痕,這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是一個福音。其他的嘛,就看自己的意志了。不過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相信這點痛對即將為人母的朋友來說應該是可以承受的。大可不必擔心,加油!


晶姐幸福生活志


順產當然極疼。

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程度劃分為 O 度: 不痛; 工度:輕度痛,為間歇痛,可不用藥: II度: 中度痛, 為持續痛,影響休息,需用止痛藥: III度: 重度痛, 為持續痛,不用藥不能緩解疼痛; Ⅳ度:嚴重痛,為持續劇痛伴血壓、脈搏等變化。分娩是最後一級。

中國分的疼痛是十二級。有一種評分法叫口述描繪評分法,有5種評分法。我們以12級評分為例,用較為貼近生活描述如下:  

1. 不引人注意的痛,如蚊蟲叮咬。  

2. 剛剛注意到的疼痛,如打麻藥後準備做手術。  

3. 很弱的痛,被小刀劃傷。 

4. 弱痛,如被人用巴掌打耳光。 

5. 輕度痛,如撞門上,或被門夾了一下。  

6. 中度痛,如飲食不潔引發的腸胃炎、肚子痛。 

7. 強痛,如被棍棒毆打。 

8. 劇烈痛,如女性痛經。  

9. 很強烈的痛,如頸肩腰腿痛、神經痛。  

10. 嚴重痛,如手指被割斷。  

11. 極劇烈的痛,如闌尾炎痛等內臟痛。  

12. 難以忍受的痛,如分娩時疼痛。

不管是哪一種,分娩(順產),都是人體可能遭遇到的疼痛裡最高的一級。

剖腹產由於一般是全麻,疼痛感減弱;但會有產後、拔掉止疼泵時持繼疼痛。順產疼,主要表現在持續而長時間的宮縮。

具體我就不多形容的,談一下產婦的疼痛管理。這一點是極其重要的,並且充分體現產婦的人權的,卻被中國人忽略的。

(榆林醫院一產婦因無法承受順產的痛苦,在分娩前跳樓)


一,找靠譜醫院,在經濟條件允許範圍內住最舒適的病房。相比起其他大手術,生孩子的價格並沒有高到承受不起,儘可能找安全的。

二,無痛分娩!無痛分娩!無痛分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無痛分娩一般是硬膜外麻為主(也有其他方式,以醫生為主),對產婦和孩子基本無副作用,價格也僅是幾百到一兩千元。在這種生命攸關的階段,讓產婦脫離極度的痛苦和恐懼,實在是極其划算。

三,產婦一定要明白,你的生命權最重要,比孩子高一個優先級;你的舒服程度與疼痛管理,是你的身體權,你要抓在手裡,並且,要儘可能地減少痛楚;這些關係到你是否痊癒得快,是否會得產後抑鬱,也關係到嬰孩是否能得到你較好的照顧。

四,其實,在生產之前,你應該再度確認,你的丈夫和婆家是否把你的健康安全放在最高位置。

五,不要理會任何“女人都這麼過來的”“別人都可以、為什麼你這麼嬌氣”的聲音,當他們是死人(哪怕是你親爹媽)。你是人,你的感受很重要。


侯虹斌


順產痛嗎?痛啊!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產婦,說自己順產不痛的!

順產痛主要來自於宮縮,關於這種痛,我聽過很多種不一樣形容:“醫生我要痛死了,我要剖腹產”“痛得好像骨頭都斷了”“火燒一樣疼,好像有人在用錘砸肚子。疼得想爆炸”。

分娩時候的疼痛,程度僅僅排在大面積燒傷的劇痛和肝腎結石絞痛後面,被劃分為10級疼痛,千百年來,這種痛是無數女性生孩子的噩夢。

想要儘量少受這種疼痛之苦,首先要做好孕期體重的控制。寶寶越大,順產的困難可能就越大,超過八斤就算是巨大兒了。過度的肥胖,不僅對寶寶不好,也對媽媽不利,所以千萬別一懷孕就開始吃睡睡吃,營養均衡,適度增重才對。

即使是在孕期,也不能整天臥床。孕期適度的鍛鍊不僅可以幫助控制好體重的增長,可以幫助你更快更好地順產。對於孕期女性,可以選擇一些溫和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吃了飯以後溜達溜達,還可以緩解孕期不適。

如果真的很怕痛,又想順產,可以提前預約好無痛分娩。作為親身體驗過無痛分娩的婦產科醫生,這是我發自內心的推薦,當我痛得死去活來的時候,用上無痛分娩,那種感覺簡直是地獄飛昇到天堂啊!


婦產科女司機


說到順產有多痛,網絡上流傳了這麼一個版本:
人可以承受 45 del 單位的疼痛,而媽媽生小孩的時候,疼痛會達到 57 del 單位,相當於斷了 20 根骨頭。
估計還沒生的姑娘看到這段文字都不想生了……

好在,這是個徹徹底底的謠言,但……生孩子還是很痛……
但要說道有多疼,不得不提到生孩子的兩大階段。
在順產的第一階段,醫學上叫做第一產程,產婦會持續陣痛,還會出現宮口擴張、胎頭下降、破水……為孩子的出生在做預熱。
這段時間可長可短,7、8個小時或者十幾個小時都是正常的,意味著首先陣痛就要這麼久……
等到了宮口開全,產婦就進入了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把孩子生出來。
這時候生孩子所需要的力量來源當然不是孩子他爸的大聲吶喊、鼓氣加油,也不是各種自我催眠,而是源於子宮收縮的力量。
子宮收縮會觸發痛覺感受器,會產生和蛋疼一樣性質的「內臟痛」,是蛋疼一樣性質的……蛋疼……
而且,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女性的臀部變窄了,盆骨變小了,但因為人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了,胎兒的頭部卻變大了,於是要這麼硬生生地從狹窄的陰道里擠出來,簡直&%¥%¥%。
特別是,如果孩子的頭過大,生得過快,為了避免產生嚴重的會陰裂傷,就可能需要側切,也就是在「下面」剪一刀。

如果是頭胎,這種分娩過程一般會持續 2~3 小時,整個過程還伴隨著噁心、疼痛、乏力的感覺。
等到「衝刺階段」,受到拉扯的肌肉和相關組織會產生強烈的撕扯感……
是不是都會痛到想死呢?也不一定。
疼痛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也是一種和主觀認知有關的感受。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你覺得嗷嗷嗷嗷嗷痛得要死掉了,但張三卻覺得「什麼鬼,也沒想象中那麼痛啊」,也就是人的情緒、清醒過程甚至過去的經歷,都會影響自己對疼痛的認知。
所以,疼痛是沒辦法客觀進行描述的,別人的痛也是隻是別人的……
如果真得怕疼的話,可以選擇無痛分娩,最理想的狀態,可以減輕 70 %的疼痛,並且,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經得到了證實,是不是很棒棒啊。
但是,丁媽還得提醒一句,由於我國的醫生資源緊缺,想要無痛分娩,還得,先預約。

文章參考:終極對決:生孩子 VS 踢到蛋,哪個更疼? - 丁香醫生


丁香媽媽


關於順產的疼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可是,順產到底有多痛,主要要和兩個方面有關。

第一,疼痛神經

有的人疼痛神經很敏感,所以會覺得非常痛。但是,有些人疼痛神經比較弱,所以她們則認為有些疼。

第二,產程的長短

經歷過順產的媽媽們都知道,順產的疼痛是隨著產程的進度,越愛越痛的,而且疼痛是越來越頻繁的。

最後,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我生寶寶的時候,選擇的順產。疼痛感一直堅持了兩天,剛開始痛的時候,以為知道都是這個疼痛度。所以,當時覺得,也就是這麼回事,不是特別疼。後來,才發現,越來越疼痛,而且疼的越來越密集。基本上,還沒從上一次的疼痛中,緩解過來,就進入了下一次疼痛。有一種叫天叫不靈,叫地地不靈的感覺。

但是,順產整體來說,產程比較短,所以疼痛的時間是有限的。只要堅持過去了,就可以了。


An媽育兒記


我用催眠方法給自己減痛,進產房後睡著了,宮口開全時痛醒,最後順產一枚男孩。
順產痛與一般的摔倒、刀口痛不同,個人感覺實際是一種脹痛,像千年老便秘。因為胎兒下墜時壓迫到直腸,所以會有便秘感,但實際是並沒有大便。
我在孕八個月時去學了何春蕾溫柔分娩課,這是源自國外的自然分娩理念,現在國內醫院也很提倡順產,認為生孩子是一種生理活動,手術是一種人為介入。這個課價格不低,內容很豐富,介紹了很多呼吸、催眠方面的方法,學兩天後可以自己回家,夫妻一起練習。
我在胎兒發動時讓老公給我按摩背部,身體前傾減緩壓迫感,第二天早上到醫院時,醫生說宮口開五指了。
在進產房後,我就乖乖側身躺在產床上,一直在心裡默默回憶玫瑰花開的意象,最後成功把自己催眠了,在產床上睡了大約一小時,這樣有效保存了體力。在我初進產房時,我聽見隔壁間的產婦在大叫,等我睡醒了她還在叫。大叫會浪費力氣,且容易造成宮頸水腫,胎兒更出不來了。
順產和剖腹產都是有痛感的,順產就是陣痛和分娩時痛,產後在產房觀察兩小時就可以下床走動了,隨時可以出去浪。而剖腹產要保持姿勢不動,還要給孩子餵奶,還要等放屁(代表腸道通暢)後才能進食。
既然要孩子,就在孕期多學習知識和技巧,只要身體允許,忍忍,爭取順產吧。


倍課


順產有多痛?你有分娩恐懼症嗎?有經驗的寶媽教你輕鬆面對

經過“漫長”的等待,準媽媽終於盼來了與寶寶見面的這一天,但這一天,也是準媽媽艱難而疼痛的一天,正所謂,歡樂孕育,痛苦分娩。但不管怎麼說,這是準媽媽

現在,隨著預產期越來越近,很多準媽媽對分娩疼痛的恐懼越來越大,其實在分娩中有些技巧我們可以學習,讓我們從容不迫的應對分娩。

減輕產痛的幾種方法

★心情放鬆才能減輕產痛。陣痛來臨時,準媽媽的心情一定要放鬆,同時用鼻子慢慢地、深深地吸氣,然後再用嘴慢慢地、深深地吐出來。這樣不斷地重複,就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陣痛時不要躺在床上,而要在陣痛間除在床周圍走一走,或扶著產床左右扭胯部。這樣既有助於胎兒頭部下降,又可以減輕疼痛,同時還有利於順利分娩。

★播放節奏舒緩、音律優美的音樂;

★坐健康球(一種塑膠材質並有一定彈性的圓球,直徑1米左右),自己上下晃動,以減輕痛感。

讓我們看看三位有準備的寶媽是怎樣分娩的

童童:分娩的過程確實很痛苦,但做為母親一定要堅強,用長勁。當時醫生就告訴我,很多人都在為你擔心,但都幫不上你,現在除了你自己誰也幫不了你,一定要用力.一次不行,兩次、三次,不可洩氣的。我是很堅強的,可在痛苦的折磨下還是不堪一擊,後來我丈夫便進產房陪著我.總算自然順產了。

倩倩:有很多孕媽媽對呼氣與吸氣總是掌握不好,我也是。但我通過吹氣球很快掌握了徹底呼氣與深呼吸的方法。一開始我吹一口,氣球只大一點,後來一口氣就可以把氣球吹得很大了。這樣,在分娩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很順利地生出了寶寶。

小芸:分娩中,為了讓疼痛略微減輕些,可以通過想像各種增長自己信心和快樂的場景。我當時就一邊感覺著寶寶,一邊想像著寶寶是多麼想快點出來:看著牆上的風景畫,我就去想等寶寶長大後就帶他去去公園玩耍。這樣轉移了部分注意力,減輕了自己的恐懼和疼痛。

上述減痛方法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措施,能夠起到一些緩解、安慰和暗示的作用,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準媽媽堅定的信心和深沉而強烈的母愛。

每個寶媽經過10月懷胎,經過最艱難的分娩,才將小寶寶帶到這個幸福的家庭,媽媽們的辛苦可想而知,甚至有寶媽說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寶媽是最辛苦的人,每個老公都應該疼愛曾經承受巨大痛苦的媽媽。

覺得有道理就點個讚唄,碼字也是很辛苦的!


孕育百科


那是真疼啊,我是先破水了,然後打的催產素。我人很胖165斤。開指很慢,一指沒啥感覺,二指開始疼。開三指疼的我一直攥著老公跟我姐姐的手喊疼。那是真的挺疼的,開的又特別的慢。我不是肚子疼那種,是腰疼,疼的就像有人在拉扯我的骨頭。後來醫生內檢說開3指了,叫我去待產室,是我老公用輪椅推著我進去的,已經沒有多少力氣了。到了待產室大夫又說沒到3指,害得我趁著沒有陣痛又走回去。開三指就用了六個小時。進了待產室強烈要求打無痛,打了無痛分娩針就覺得疼痛能忍了。可是後來因為開指很慢又給我停了無痛,唉。又熬了六個多小時,終於要生了。使了全身的勁,終於生了我的兒子。現在剛出月子,腰痛的還是不能平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