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三國志11》中,曹操為何拿不下廬江,孫權為何拿不下壽春?有何依據?

遊戲探索機

文/遊戲探索機 朋友們點贊、轉發、關注一波唄!

《三國志11》是很經典的一部戰爭策略遊戲,由於整個遊戲在一張大型的戰略大地圖上進行,所以該版本實現了勢力間的大規模會戰而不再是像前作一樣戰爭僅限於一座城市。這樣打仗場面更加震撼,玩起來也更爽。


遊戲中,曹操和孫權兩勢力很有意思,兩支大軍會在壽春一帶爆發激烈的大戰,壽春城會不斷的易手。孫權軍在中原的唯一前哨陣地廬江看似被曹軍幾麵包圍,曹操卻一直啃不下來。我覺得這是該遊戲做得十分出色的地方,很好的還原了歷史上曹軍與吳軍長期對峙的情景。

造成這種局面完全是因為地形的原因。壽春是曹操軍的前哨,而廬江上東吳軍的前哨,這兩座城市都會得到各自大後方源源不斷的兵力和物資供給。壽春城道路四通八達,孫權軍可以走廬江線來襲,也可以走濡須港北上,甚至還能走徐州的海陵港再從陸上進攻壽春。

壽春城完全暴露在東吳的打擊範圍之內,很容易被大隊吳軍攻下。不過曹操後方的陳留、汝南、徐州方向的大軍會立刻趕到,孫權也守不住壽春。至於廬江城,三面環海,它只需要抵禦北方一路曹軍的威脅,後方援軍也抵達的很快,所以廬江城是孫權中在中原堅固的前哨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