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皮肚面和鎮江的鍋蓋面哪個更好吃?

隔壁老張啟示錄

皮肚面是南京的地方風味小吃,是一道傳統的麵食,在當地是早餐乃至一日三餐的選擇之一。皮肚面最為特色的是它的湯料,配料方面非常豐富,有皮肚、豬肝、香腸、肉絲、西紅柿、雞蛋、青菜、木耳等,葷素搭配,吃起來也不油不膩。

在南京當地有許多皮肚麵店,其中不乏一些人氣超好的店。

易記皮肚面(總店)

易記皮肚面位於明瓦廊,那條街上有許多不同風味的美食,其中還有幾家是網絡上比較紅的店。而這裡距離新街口也很近,因此算是比較優越的地理位置了。易記的選擇不僅有標準版的皮肚面,還有升級版的全家福、雙皮肚面、皮肚蛋餃面、皮肚木耳面、皮肚西紅柿面、皮肚平菇面、皮肚火腿腸面、皮肚肉絲麵……另外還有雜燴麵、三鮮面、豬肝肉絲麵、肉絲腰片面、豬肝腰片面,可謂是選擇多多,可以讓大夥挑選到適合自己的口味。易記的價格相對於一些居民區裡的小店來說是有些略貴的。

祁家麵館(大香爐店)

在明瓦廊上還有一家祁家麵館也小有名氣店裡的招牌是全家福。全家福其實是皮肚面的豐富版,在皮肚皮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多種食材,如肉絲、豬肝、腰片、香腸、雞蛋、西紅柿、平菇、木耳等。一碗麵匯聚了多種食材,可謂好料滿滿。

巴子麵館

巴子麵館位於評事街附近的玉帶園,距地鐵站三山街站較近,是一個位於老小區裡的小店,周邊都是些老式的居民樓、菜市場之類的。店面是較為小舊的,店內店外都可以坐著吃。這家店的價格很實惠,經典的皮肚面8元一碗,8元的選擇還可以點肉絲麵、豬肝麵、香腸面等。如果預算高點,12元的大排面、15元的大腸面、21元的三鮮小腸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天使美食探店

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喜歡的程度也不一樣,也許南京人比較喜歡吃皮肚面,鎮江人喜歡吃鍋蓋面,這兩者是沒有辦法比較的。但是我認為都可以嘗試一下,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種。

南京皮肚面

皮肚又名乾肉皮,是將鮮豬肉皮曬乾而成,用豬後腿皮及背皮製成,皮堅而厚,漲發性好,其他部位的皮質較差。乾肉皮經漲發後,可切絲、片等形狀,適宜於拌、燒、扒、作湯等烹調方法。
皮肚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比豬肉高4倍多,脂肪的含量卻是豬肉的1/2,皮肚中還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又能滋顏潤膚,長期食用,使人青春永駐。

首先,皮肚就大有講究,只選擇粗壯膘肥的豬。先悉心剔淨肉皮上的每一塊肥膘,把淨肉皮用大鍋清水煮到半透明狀,然後撈起在通風處晾乾,丟入用緊貼肉皮的肥膘熬製的豬油中煎炸,這樣才夠香。煎炸的火候非常講究,非老人家親自監督不可。這樣炸的皮肚金黃脆香,松泡細軟,咬起來入口即爛。

鎮江鍋蓋面

鍋蓋面,也稱鎮江小刀面,是中國十大名面之一,被譽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蘇省鎮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傳統美食。成品的鍋蓋面具有軟硬恰當、柔韌性好等特點,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小吃。
鍋蓋面用的麵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槓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成麵條。

雖然鍋蓋面的做法在清代就已經出現,但鍋蓋面的叫法卻只有30多年的歷史。1979年,鎮江當地政府組織召開了一次為對外宣傳鎮江出謀劃策的會議,10多名老文化人提出,鎮江的老三怪太俗,建議改變說法,眾人商量後提出了現在流行的新“三怪”的說法。這一說法,後來逐漸刷新並覆蓋老“三怪”,成為鎮江的名片。新“三怪”流行以後,鍋蓋面也漸漸得名。


鎮江嗨說

不是打擊,只是說說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不是很喜歡鎮江鍋蓋面,感覺有太多佐料在裡面。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吃南京皮肚面,一口大灶,一碗骨頭湯,改好刀的黃潤潤的皮肚 ,黑的木耳,綠的上海青,紅的西紅柿,感覺很是健康,在配上豬肝,肉絲,如果能吃辣再放點紅彤彤的油辣子 配上米醋,吃起來色香味俱全,真的很爽。每次吃了都意猶未盡,很過癮的感覺。喜歡各地小吃的吃貨朋友,不妨到南京的街頭巷尾去尋尋美味健康的的南京皮肚面。


阿狸家棒棒

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但是對於吃貨來說什麼都好吃,都是面各有特色,每個都嚐嚐,不能讓自己的胃想念。

鎮江鍋蓋面,又稱為夥面,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鎮江家喻戶曉的麵食其被稱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其做法簡單:將麵粉揉好後擀成薄片,再用刀細切,與鍋蓋一起下鍋煮熟,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裡即可。夥面的特點是軟硬恰當,面的柔韌性好,老少咸宜。2009年10月在天津“第十屆中國美食節暨第八屆國際美食博覽會”上,喜獲“中華老字號百年名小吃金鼎獎”,已成功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鍋蓋面原本不在鎮江,它是經過一番波折才在鎮江定形成名的。

皮肚面是將很有嚼勁的手拉麵,皮肚面起源於1952年前後,是南京特色風味名小吃。皮肚面的湯料充盈,酷似於大雜燴,包括皮肚、豬肝、香腸、肉絲、西紅柿、雞蛋、青菜、木耳等。放在加了青菜、木耳、西紅柿、辣油和皮肚的肉骨湯裡,用小鍋煮的一種南京特色麵條。吃皮肚面最過癮的是單加油渣,皮肚放在湯裡吸收湯汁變軟又不粘,像沒有煮好的銀耳,加上酥脆的油渣,口感極其豐富,呼嚕呼嚕地就能吃很大一碗。


鎮江看點

我是土生土長鎮江人。面,對於鎮江人來說從每天一睜眼的早飯開始就吃起來,午飯可以吃,晚飯也可以吃,夜裡餓了也可以吃。鍋蓋面一直是我的最愛,沒有之一。鎮江離南京很近,小時候綠皮車最慢的也就一小時,票價5.5,到南京上大學也經常坐。現在高鐵二十分鐘就到,沒去南京上大學之前也經常去南京玩,那時候吃南京皮肚面真心吃不慣,覺得南京面真難吃。首先面不行,太硬,然後湯喝不慣,總之不好吃。後來,在南京上學,生活,做南京女婿…因為改不了吃麵的習慣,也就開始到處吃南京面。現在,覺得南京面也好吃了,皮肚喜歡綿綿的那種,麵條就要嗆一點,辣油多少要放一點,這個記那個記滴也吃了很多。味道也真不錯…現在,帶老婆丈人丈母孃回鎮江也都要弄點鍋蓋面77。在南京,經常中午也在公司樓下弄點項記,中華,或者幾分鐘騎到大行宮鴻福這些嗤嗤~


師祖李小龍

面本身,鍋蓋面比皮肚面好吃一些。湯頭口味,鎮江偏蘇南一些,醬油蔥香口,有時稍甜,不辣,或者是魚湯底,白湯;南京小煮麵,有時放不少辣貨…澆頭,南京皮肚我喜歡的,其他典型的是三鮮五鮮,多為生料一鍋煮,滷味以大肉為上。鎮江以餚肉、鱔魚、糖排、乾子、爆魚為主…


Malo38

腰花面,肚絲面,,,加個斬肉!嘿嘿還記得南門大街裡面,沒記錯的話,叫古更樓巷吧。裡面有一家好吃的一比吊糟哎,,,我是南京人,當然喜歡吃大碗皮肚面,但也喜歡吃鎮江鍋蓋面。都是美食,,,呵呵沒有什麼比的!


解百納風情之大肉面

這種麵條有毛孔,滷汁易入味,吃著也有嚼勁。鍋蓋面調料很重要,秘製醬油加上各種澆頭,味道非常鮮美!澆頭原料都是本地產有長魚、牛肉、肥腸、滷肉、雞蛋、香乾等。來鎮江一定要吃鍋蓋面啊。


李先生美食

味道各有千秋,兩種面通吃



隔壁老張啟示錄

我鎮江人,在南京生活九年了。南京的皮肚面其實類似於鎮江早年間的澳面,也就是雜燴白湯麵,老鎮江的澳面配菜品種多於南京皮肚面。麵條的口感也好於南京麵條,單論鍋蓋面跟皮肚面而言,鍋蓋面更勝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