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劍”隱形無人機,能否算得上是第六代戰鬥機?

範東臣

暗劍屬於未來新一代戰機的探索型號,更多的是驗證未來戰機的各項實用技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稱它為六代機也不為過,資料上介紹暗劍屬於無人空戰型戰機,具有超音速、超機動、低可探測性的能力。它與目前現役五代戰機最大的不同就是無人空戰能力,這聽起來好像是科幻電影《絕密飛行》中的技能。

如果暗劍隱形無人機可以達到絕密飛行中艾迪50%的能力,稱它為第六代戰機可是一點都不過分。目前一切都只是在實驗中,所有的具體性能都無從知曉,只知道它的大概能力就是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做到現在無人機無法實現的自主空戰能力。這在人類武器裝備發展史上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想想都挺激動,暗劍引領了未來。

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暗劍的水平,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基本與世界同步,在某些特定領域還有所領先。在此完全可以相信科技工作者的創新能力,在未來可以看到的某個時間點暗劍必將大放異彩。六代機的標準極有可能就是以暗劍的水平作為基準的,祝它一帆風順,早日馳騁於藍天之上!


異域邊緣

從目前零碎的資料來看,“暗劍”目前還是在試製當中。

所以對性能還無法作出正確的評估。

其在網絡上流傳的真實度最高的一張照片也就是研發人員和“暗劍”的合影了。但是從合影上來看,除了沈飛的幾個中層領導外,並沒有項目組甚至軍方的“外人”參與。因此可以說“暗劍”還是沈飛自己的一個驗證性項目。

這邊有一個暗劍3D打印的暗劍主體框架,可以顯示出暗劍的一些特性:在暗劍機上有內置彈艙的設計,證明這架飛機是設計為具有直接的作戰能力的一線戰機的。另外對於其發動機的佈局和機身的氣動佈局也可以看出一些倪端。

整體上的暗劍被設計為一架單發中型無人駕駛戰鬥機。對於其真正的的作戰使命還是比較模糊的,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暗劍”恐怕不是殲-20的伴飛助手。

雖然陪伴不了我們的殲-20,但是對於無人戰機的探索“暗劍”在國內是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如果暗劍真的可以飛起來的話,那麼沈飛會在《軍武數據庫》的資料庫中妥妥的由D級航空研發組織升級為C級航空研發組織。

題外:《軍武數據庫》的軍用航空研發組織分級標準
A.引領世界航空業發展,成功推出世界頂級戰機。
B.成功的推出符合時代標準的戰機,並由軍方成功採用
C.在實驗領域提供概念和方向,併成功的建立理論和實踐模型
D.能夠依據現有生產技術進行量產戰機生產,本身並無創新。
E.能夠為戰機提供維修服務和備件生產服務,不具備整體航空器研發能力。
F.能夠為戰機提供基本的保養服務,不具備生產能力。


說回六代機:

第六代戰機的概念實際上還沒有特別明確,目前所提到的第六代戰機的概念是由波音公司在發佈F/A-XX的時候提及的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諸如:

  • 超過五代隱形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 將配備主動式防禦系統例如小型激光或投射攔截彈

  • 雷達將採用有源相控陣列雷達或更先進技術

  • 有高智能感知電腦,能連結衛星和大量僚機、地面戰場系統協同作戰

  • 有控制多架無人機的空中小型指揮部能力

W君來解讀一下:這個標準也就是說六代機有更強的隱身能力和更高的速度,不容易被導彈武器擊落,並且具備更強的探測能力。在智能化的水平上會進一步提高,可以多機協同並控制無人機。


由於W君手裡“暗劍”目前的資料不多,因此對“暗劍”的評價還只是一款一家中國D級軍用航空製造組織的實驗性產品。從它基本的設計來說,並不具備適量推進能力,因此很難發揮無人機高機動性的特點。其餘說到AI和電子駕駛能力恐怕目前還不是沈飛的強項。


因此如果以暗劍來定義第六代機的標準來說,似乎太牽強了


軍武數據庫

暗劍無人機不能算六代吧,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暗劍”無人作戰飛機具有超音速、超高機動能力和低可探測性,主要用於未來對空作戰。2006年10月底,“暗劍”無人作戰飛機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引起轟動。“暗劍”設計獨到,完全有別於當前無人機發展趨勢,也與流行的B-2隱形轟炸機類型的無人機設計不同,很可能具備無人機空戰能力。這個概念是目前西方也未提及的。

世界上大多數無人機都選擇亞音速,但“暗劍”裝有鴨翼和兩具垂直斜翼的設計,表明它可能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可操作性和隱形能力也較為突出。此外,“暗劍”的發動機進氣道位於機身前部下方,這與殲-10戰鬥機如出一轍,有助於提升戰機的靈活性。

中文名稱

暗劍無人機

英文名稱

Anjian UAV

研製時間

2006~2014年

國家

中國

研製單位

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發展沿革

世界上大多數無人機都選擇亞音速,但“暗劍”裝有鴨翼和兩具垂直斜翼的設計,表明它可能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可操作性和隱形能力也較為突出。此外,“暗劍”的發動機進氣道位於機身前部下方,這與殲-10戰鬥機如出一轍,有助於提升戰機的靈活性。

暗劍無人機四視圖

“暗劍”在氣動設計上採用了類似B-2和F-117混合體的箭形翼身融合佈局,機身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呈現出箭頭形狀的三角形,扁平的流線型機身和機翼圓滑過渡成整體升力面,機體設計能夠與可伸縮前翼、常規機翼、尾翼組成適合高速和大過載機動飛行的整體佈局。從外形上推測,“暗劍”應具有超音速、高機動能力和隱身性能,已經達到國際戰鬥機技術的較高水平[1]。

“暗劍”氣動外形很特別,採用箭形翼身融合佈局,機身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呈現出箭頭形狀的三角形,裝有鴨翼和兩具垂直斜翼,扁平的流線型機身和機翼圓滑過渡成整體升力面,進氣道位於機身前部下方,有助於提升戰機的靈活性,機體設計能夠與可伸縮前翼、常規機翼、尾翼組成適合高速和大過載機動飛行的整體佈局。“暗劍”無人機的外形非常的古怪、新銳,引起了全世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它採用非常尖銳的機頭、機身,三角形的一個機體。如果它能夠研製成功,將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款超音速的無人駕駛戰機,當然可能是以對敵功能為主[3]。

“暗劍”無人機模型

技術特點

“暗劍”無人機在性能上既要滿足超音速和高機動性的指標要求,還要在機體內裝載傳感器、任務載荷和燃料,同時還必須在生產和使用成本上低於常規有人駕駛戰鬥機。綜合這些特點和要求,就可以大體上估算出“暗劍”的尺寸規格和大致的戰鬥力水平。超音速無人戰鬥機不需要駕駛員的優點確實可以降低飛機體積,但是因其機體空間有限,在航程和載荷上不如有人機,擔負戰役範圍的偵察和攻擊任務時也會受到較大限制。“暗劍”必須具備足夠的燃料、載荷和較完善的傳感器才能夠滿足使用要求,隱身的設計特點又使其必須具有裝載制導武器的內部彈艙。因此,“暗劍”的體積並不會比有人駕駛戰鬥機小太多。“暗劍”無人機的動力裝置採用機腹進氣佈局和單臺發動機,按照其技戰術要求以及目前國內航空發動機的基本條件,可以判斷該機是一種體積大於J-7而略小於J-8的中型戰鬥機

珠海航展上的暗劍無人機模型

應用範圍

戰術偵察軍用無人機目前最主要的應用範圍就是執行空中偵察任務,國內、外現役無人作戰飛機中偵察機也處於絕對的多數。“暗劍”所具備的飛行性能完全可以滿足偵察機的絕大部分要求,但是因為其氣動佈局和超音速飛行性能限制了續航時間和作戰半徑,因此作為偵察機使用時主要依靠高速性能執行戰術偵察任務。中國空軍現役執行戰術偵察任務的主力是殲-8E偵察改進型,但是該機已難以在現代化防空體系中有效完成任務,因此非常需要一種飛行性能與戰鬥機相當、卻有較強突防能力的先進偵察機。“暗劍”的超音速飛行能力完全可以與長航時戰略偵察機有效配合,依靠其低信號特徵和超音速性能對敵方密集防空掩護區域強行偵察,利用速度和機動性能的優勢規避地面和空中攔截系統的殺傷。具備攻擊能力的“暗劍”在發現重要目標的情況下還可以直接進行打擊,成為集偵察、攻擊為一體的現代化先進無人作戰飛行平臺[6]。

暗劍無人機

美國雜誌刊發的暗劍無人機圖片

按照“暗箭”模型所宣稱的戰術要求和大致比例來看,基本可以確定該機是正常起飛重量在10噸以上的中型無人機,高空最大飛行速度應該能夠達到2馬赫並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低空最大飛行速度和綜合機動性也可以超過同類技術水平的有人駕駛常規戰鬥機。“暗箭”在載荷和航程上應與F-35這種第四代戰鬥機相差不多,採用標準飛行剖面時的作戰半徑能夠達到800~1000公里,完全有能力在機體內部彈艙掛載約1000-1500公斤載荷,可以根據作戰任務掛載4枚250公斤制導炸彈或者同樣數量的SD-10空空導彈。[6]



馬馬地

近日,一張“暗劍”靚照驚曝網絡,媒體以此推定長約12米,大小等同“梟龍”,人們不禁要問,它,會是中國第六代戰鬥機嗎?沒準,一切皆有可能六代機本身還只是概念,中國首出,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標準呀。

五代機中國已經與強國比肩而立,追齊追平了呢,以此為基礎,六代說來就來。已經發展了12年之久,自打2006年模型首曝珠海,外媒就驚呼設計前衛而科幻,這麼長時間中國沒閒著多少技術已然發展起來,比利時《空天防務》認定,它會成為世上首款六代機。《商業內幕》網道是,「暗劍」的出現,或許意味著嶄新的空戰概念,而未來事實可能會證明,那對美國將是不折不扣的惡夢。世人熱議,並非完全沒道理,看其外形就知道,重在超音速,重在突出一個“快”字,快了難以攔截,至少不怕對方導彈攻擊,可能成為最強者。

已有眉目。都知道,按照中國航空工業“製造一代、發展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機制,六代應該是正在發展的一代。按照時間節點來估算,經過了12年的孕育,實現了技術突破,此前幾年,即有試飛的照片那麼現在它該是實機驗證階段了,先生產幾架試試,行不行的試了方知道,網上曝光的同時還有另外一張3D打印鈦合金製件的照片,如是,可視做超音速理念的佐證,有人還拿出殲-20總師楊偉發表的文章,他稱,智能化與高音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林林總總加在一起,正然一個秘而不宣的答案,至少有了眉目。

引領未來。比他人晚,總是亦步亦趨,只有比他人前,方能引領未來,如今中國航空工業,已有了這般實力,因此我們是次向前一步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難怪外人講,“我們只看到了中國人希望我們看到的東西”,六代機會是這樣,一架科幻十足的大型無人作戰飛機,可以有座艙,也可以沒有,如今看到的確乎如此,它有時有,有時沒有。因為六代機的不確定性,提前定下一個標準,自會有人跟進,這便是引領的中心意思。

“頭號空軍”。頭一號,沒有什麼不可以,我們沒說,可以照做,可以認真思考,或說可以認真探索的,這總沒錯。不是故意,亦非成心,要替代誰嗎?可能沒有更多考慮,因為知道,還差之尚遠,然而總不能處處失機在先,好在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基礎,無人機,隱身機,這些年的發展可以為證,藉助現有技術不斷挺身向前,向前去總有路,這正是“暗劍”,由探路者發展成為引路人,如之美國一直封鎖嚴密的51區,長期以來時不時便有N種實驗機冒出來,讓世人驚歎連連,如今我們也有了這般財力與實力。此前發展,立項即為實機,有多個項目歸於失敗,像殲-9,不得已最終下馬了殲-12,非為太前衛,終是實力不濟,財力不支,現在有想法即能大膽表現出來,倒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魂舞大漠

現在國際上還沒有六代機的公認標準。美國空軍在2010年11月就發佈了“下一代戰術飛機裝備與技術概念研究”,要求主要任務是空戰,其次是一體化防空反導、近距空中支援和空中遮斷。當時要求這種戰機在2030年左右成形成戰鬥力,能在2030-2050年間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環境中作戰,能夠“與裝備有下一代先進電子攻擊裝備、先進一體化防空系統、無源探測系統、一體化自防禦系統、定向能武器和網絡電磁攻擊設備的敵軍對抗”。美國空軍還提出“可能在航程、續航時間、生存力、網絡中心度、態勢感知、人-系統綜合以及武器效能等方面擁有更強的能力”。

美國海軍在2012年4月發出了“2030年艦載打擊戰鬥機的關鍵能力需求調研”,提出需要一種艦載戰機來取代F/A-18E/F和EA-18G,主要任務是空戰、打擊、反艦和近距空中支援,此外還可能包括為他機加油、偵察、空中電子攻擊等,也要在2030年成形成戰鬥力,補充航母艦載機聯隊中的F-35C。美國海軍還要求考慮為該機集成定向能武器和通過引入先進發動機等技術提升航程和作戰半徑。

不過到現在為止,美國空軍和海軍都還沒有和工業界拿出比較成型的六代機概念。而且六代機到底是有人還是無人,目前也沒有定論。或許有人,或許無人,或許兩者皆而有之。在平臺上,六代機肯定會更好,但那是能強過F-22多少還很難說。我國殲20總設計師楊偉院士認為六代機必然會在態勢感知能力、智能化程度上有非常大的提升。從美國空海軍提出的概念來看,人工智能會在六代機上有更多的表現。

“暗劍”無人機現在更像是概念驗證機,但還談不上是六代機。“暗劍”這麼多年一直在發展,說明中國對於先進戰機技術探索傾注了很大精力,這也意味著中國正從原先的追隨者向超越者轉變。(S)


聯合防務

曾經航展上曝光的暗劍模型

因為從曝光的畫面可以看出,這款無人機的總體尺寸相當巨大,遠遠超過我們所熟知的彩虹系、翼龍等無人機的大小,有著比肩國產殲20隱身五代機的尺寸。題主問到這款戰機是否屬於六代機,這要從這款戰機是否有著至少超過國產殲20某些技術以及性能優勢來綜合對比才能得出。

這張令不少軍迷為之雀躍的照片

國際上對於六代機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劃代標準,但有一點也就是無人是有著廣泛共識的,雖然目前人工智能還遠遠達不到我們所能想象的就像科幻電影裡演的那樣,但至少也做到了能夠初步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一點對於未來無人機的發展至關重要。畢竟有人參與控制的戰機雖然可能性能上極為先進,但依然擺脫不了一些人為必然存在的一些劣勢,比如情緒、比如生理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因素。

另外,要說暗箭僅從無人這一角度就說它是六代機,也有失偏駁,畢竟雖然它的尺寸以及擁有內置彈倉,並且也能看出該無人機的巡航速度必然要快上很多,肯定會裝備上渦扇發動機,這也意味這它有著更高的過載。內置彈倉意味著更好的隱身,而渦扇發動機則預示著它更高的機動性和出其不意的打擊能力。個人看,僅僅只能稱暗箭算是介於五代和六代之間的一種技術驗證,要說六代機還為時過早。

軍迷分析的暗劍構成


長安小師爺

暗箭無人機只能算是6代機的技術探索機,未來發展可能也是作為殲20這種隱身戰機的僚機來使用的。

在雷達,發動機等還沒有出現明顯代差的時候談6代機有點激進,畢竟5代機擁有的國家還剛剛只有中,美,俄,因此對於6代機只有技術探索,不會那個國家實際進入研發和投產。

未來6代機應該在廣譜隱身,更高音速巡航,矢量機動,量子雷達(或者其他更高技術手段)探測,戰場網絡化等方面做技術探索,目前的技術還沒有達到“代”的差距。

比如美國變循環發動機,中國量子雷達,全矢量控制,智能蒙皮等都沒有達到完善的水平,也沒有質的差距,都不能算是6代機標配。

而無人戰鬥機的人工AI又需要完善,就像暗箭無人機一樣,需要很多次的對抗訓練積累數據,進行改進。空戰無人機最大的優勢是機動性!就是可以不考慮人的耐受性做出更高的空中機動,甚至跟導彈媲美。這樣就可以使對方導彈性能大打折扣!這也是目前暗箭最大的優勢。

暗箭未來發展還是要像更遠作戰半徑發展,能直接打擊對方後排!作為殲20的僚機,要比殲20前出更遠,為殲20當眼睛,為殲20當狙擊槍,為殲20充當保鏢,為殲20犧牲!這才是暗箭目前的作用。當然現在它遠遠達不到,目前只是一架技術驗證機。



知識就是力量啊

今年的6月5號,互聯網上出現了一張標有“暗劍”名字且外形非常科幻的飛行器照片,引來了諸多討論,一時眾說紛紜。有說這是高超聲速無人機,也有說這實際上是第六代戰機,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只是氣動模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飛行器,又或者說這只是失敗的項目。那麼情況是不是這樣呢?


今年6月網上流出的圖

事實上早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當時的瀋陽飛機制造廠就推出了一款同樣命名為“暗劍”的無人飛行器模型。本月出現的這款“暗劍”與2006年出現的那款“暗劍”相比,外形上有很多差別,也可以說實際上改進了不少。這款飛行器採用隱身三翼面、修型下進氣口+一對小鴨翼佈局,結構上就具備了超音速的特徵。根據當時航展上的介紹,“暗劍”屬於無人戰鬥機類型。
早年珠海航展上的“暗劍”


模型

現階段世界上的無人作戰飛機包括美國現在已經封存的X-47B、還在測試的歐洲“神經元”以及我國之前出現過的“利劍”,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國家開發類似機型。無人作戰飛機在紙面數據上具有很好的性能,譬如可以執行最危險的作戰任務,因為不會擔心飛行員的生命安全問題,而且在性能上都具備超音速隱身能力,這一點和有人的四代戰機非常接近。
日本網站製作的截擊“暗劍”作戰畫面

關於第六代戰鬥機的標準目前各國也沒有具體的規定,不過一些觀點認為無人機永遠不可能取代有人機。暗劍從外觀設計上看,應該屬於常規空域、常規速度的一個偏空戰、較高速的構型。那麼無人機打空戰,會是有人機的性能升級無人化麼?當然不會,網絡和AI都還不支持,像美國X-47B這麼成熟的東西連地面支援和電子戰都不玩了,留個空中加油,無人機現階段跟有人機打空戰的話,分分鐘犯傻掉線。



央視視頻截圖

綜上可見,暗劍在整體上還不算六代機,至於定義這個事,觀點是這樣的,信息化時代,跨越到AI時代的戰爭,掌握信息才是一切的關鍵,發現即消滅,被發現即死亡,一寸長一寸強,唯快不破,這是空戰不變的規律。未來六代機的發展路徑離不開這幾個規律。


梁無咎

(研製設計團隊與“暗劍”的合影照)

近日,我國最新公開的“暗劍”無人隱形戰機閃亮登場。而西方媒體本著不嫌事大,最求閱讀量的原則,甚至報道其為世界第六代戰機的開山之作,戰力相當於我國第五代戰機殲20,勝過西方第三,第四代戰機。大有“震驚,美國居然在這一方面落後於中國,,,”的標題黨之風。

(近年前的“暗劍”模型設想圖)

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來討論一下“六代機”的意義,何為“六代機”。目前,世界各國都沒有具體的第六代戰機判定定義。而這一爭論主要焦點在於,繼美國F35,中國殲20等五代戰機服役後,第六代戰機在隱身的基礎之上,是選擇有人呢?還是無人呢?

目前而言,軍用無人戰機的主要應用範圍乃是空中偵察,戰術轟炸等任務,真正具備空戰能力的還尚未出現。而“暗劍”,按照目前透露的消息來看。其在發現空中目標後可發起直接攻擊,可被視為集偵察,攻擊為一體的現代無人作戰飛行平臺。從這一點看,是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即使不是日後真正的第六代戰機,也可算得上是合格的技術驗證機。

(“暗劍”模型的發動機位置)

同時,我們看看“暗劍”細節上的一些有趣之處。鴨翼和兩具垂直斜翼設計,證明其擁有不同於一般無人機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而發動機DSI進氣管道和殲10戰機一樣的機身前部下方設置,更是說明其飛行速度可達到兩馬赫以上,也證明了其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

(“暗劍”未來作戰設想圖)

綜合上述,“暗劍”算是我國第六代戰機的技術驗證機,除了強調五代戰機上的隱身,超音速,超視距作戰等特點外,應該也增添了無人操作這一科技點。

兵器次元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歡迎大家關注提問,為大家科普更多的軍武知識。


兵器次元

目前為止,第五代戰鬥機還是各軍事大國主要裝備的戰機,除了美國之外,中俄的五代機都還開始剛剛裝備,五代機按照以前我們中國國內的劃代方法,是屬於四代機,它具有比較明確的概念劃定,也就是大家熟悉的4個S,最大的一個S是stealth(隱身),其次是supercruise( 超音速巡航),發動機不開加力,在軍推狀態下就能實現超音速飛行的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F-35是不具備這個S的,可見隱形是四代機最大的衡量標準,其餘兩個S分別是super maneuverable(超機動性)和sensor (先進傳感器),因此五代機相比四代機(以前我們常說的三代機)是有明確的代差標準的。

但六代機標準是什麼?現在並沒有很明確的說法,美軍不斷放出研發六代機的消息,但需要指出的是,只有美國海軍明確發佈了六代機的需求,而波音公司響應這一需求,推出了F/A-XX六代機概念方案,從這個概念方案來說,六代機擁有比F-35更為出色的隱形性能,因為取消了現有4種五代機都有的垂尾,是無尾方案的,另一點,明確提出可以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模式下切換,還有一個是定向能(激光)武器的使用,但美國空軍暫時沒有提出明確的六代機計劃,但提出在2025年後,F-35可以搭配無人戰鬥機進行分佈式交戰的概念。

(F/A-XX)

從這個角度來看,“暗劍”無人戰鬥機的概念是比較具有前瞻性的。原先,各國研製的隱形無人機多是偵察或對地攻擊用途,沒有空戰用途,“暗劍”是第一種空戰用途的無人機,按照此前中航公佈的定位,它是可以超音速飛行的,具備超機動能力。

但是要打空戰,對無人駕駛飛機態勢感知能力和戰術判斷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暗劍”可以接受預警機或者其他有人駕駛戰鬥機的指揮,在中距攔射空戰中有用武之地,但一旦和敵機進入近距離空戰模式,可能研發難度很大,因為飛行員都是憑藉人腦、憑藉自己的訓練經驗,利用飛機的機動性能,做出最有利本方的飛行動作,這一塊需要“暗劍”的機載計算機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算法支撐。

(F-35和無人戰鬥機編隊作戰,分佈式空中打擊概念)

因此,“暗劍”其實自2006年珠海航展上亮相已經12年了,前一段又有一個全尺寸模型或者樣機出現,而沈飛另一種無人作戰飛機——“利劍”是無人攻擊機,利用航路規劃和人工介入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反而研發進度快得多,這顯示無人戰鬥機的研發難度是超乎想象的。

(暗劍的縮比樣機曾試飛過)

除此之外,美軍認為六代機應該以定向能武器為主,“暗劍”也沒有這方面的說法,所以,說它是六代機有捧殺成分,路還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